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点67 盐类的水解-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67 盐类的水解-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来源:星星旅游


考点六十七 盐类的水解

1.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LpH=2的硫酸溶液中SO42-数目等于0.01NA

B. 室温下,pH=6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浓度为10-6mol/L C. 常温下,1mol/L盐酸溶液中H+个数等于0.1NA

D. 在密闭容器内充入0.50molNO和0.25molO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数为0.5NA 【答案】B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A

B. 1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A个 C. 某温度下, 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A

D. 常温下,1L 0.1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则溶液含醋酸根离子数0.1NA个 【答案】D

【解析】A项,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NA,所以6g(即0.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4NA,故A错误;B项,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所以1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小于NA个,故B错误;C项,某温度下,pH=2的H2SO4溶液中,c(H+)=0.01mol/L,溶液体积未知,无法求得H+总数,故C错误;D项,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得:醋酸根离子与钠离子浓度相等,所以溶液含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即0.1NA个,故D正确。 3.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 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 B. 用热的Na2CO3溶液去油污 C. 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 D.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 【答案】A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c(SO32-)/c(Fe3+)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实验发现:

i. a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ii. 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B.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 C.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 3SO32- + 6H2O

2Fe(OH)3↓+ 3H2SO3

D.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 【答案】C

【解析】A.由以上分析得,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硫酸钡白色沉淀产生,故A错误;B.若2Fe3++SO32-+H2O═2Fe2++SO42-+2H+,发生此反应,酸性加强,pH减小,故B错误;C.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故发生的反应为2Fe3++3SO32-+6H2O⇌2Fe( OH)3+3H2SO3,故C正确;D.d点发生的反应为2Fe3++3SO32-+6H2O⇌2Fe( OH)3↓+3H2SO3,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滴加NaOH溶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铁离子浓度减少,红色变浅,故D错误;故选C。学科&网 5.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 在实验室,学生一般无需查阅资料即可用一定体积75%的来配制250 mL 2 mol·L-1的溶液 B. 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C. 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 6 mol·L1)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配制

D.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答案】B

6.用 表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18gD2O 含有的电子数为 10 NA;② 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③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A;④在标准状况下,[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10/8/2049117831028736/2049986593087488/STEM/de12526ef0704ed08d6042b02e71930a.png]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⑤ 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0.3NA;⑥ 28g硅晶体中含有 2NA个 Si-Si 键;⑦ 200mL1mol/LFe2(SO4)3溶液中,Fe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是 NA;⑧ 在常温常压下,0.1mol 铁与 0.1molCl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⑨标准状况下,22.4LNO和 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1.5NA;⑩ S2和 S8的混合物共 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 0.2NA A. ①③⑤⑧ B. ②④⑥⑦ C. ③⑤⑥⑩ D. ⑤⑧⑨⑩ 【答案】C

【解析】①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18g重水的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9mol,故①错误;

②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有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mol,故②错误;

③石墨中一个碳原子被3个环共有,一个六元环真正占有的碳原子为6×1/3=2,12g石墨烯中含有的碳原子为

=1mol,因此12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故③正确;

④SO3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④错误;

⑤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物质的量为3mol,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物质的量为

×3=0.3mol,故⑤正确;

×2=2mol,故⑥正确;

⑥硅晶体中一个硅实际占有2个硅硅键,28g硅晶体含有硅硅键的物质的量为

⑦硫酸铁属于强酸弱碱盐,Fe3要水解,因此两离子的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⑦错误;⑧2Fe+3Cl2=2FeCl3,根据量的关系,氯气不足,0.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0.1×2mol=0.2mol,故⑧错误; ⑨2NO+O2=2NO2,2NO2

N2O4,分子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⑨错误;

=0.2mol,故⑩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学科*

⑩6.4g是硫原子的质量,因此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网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lmol·L-1的氢氧化钾溶液中O—H键的数目为0.1NA B. 0.5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CO32-的数目小于0.5NA

C. 4.6g金属钠与500mL0.2 mol·L-1稀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和甲烷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4 NA 【答案】D

8.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SO4,②NH3·H2O ③NH4HSO4,④NH4NO3溶液,⑤(NH4)2CO3溶液它们中的c(NH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⑤③④② B. ⑤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⑤ D. ②④③⑤① 【答案】A

【解析】在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1mol•L-1的溶液中。①(NH4)2SO4铵离子正常水解,浓度小于0.2mol/L;②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因电离程度很小,则c(NH4+)最小;③NH4HSO4,溶液的氢离子抑制了NH4+水解,浓度接近于0.1mol/L;④NH4NO3溶液,铵离子正常水解,浓度小于0.1mol/L;⑤(NH4)2CO3,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示碱性,促进了NH4+水解,铵离子浓度减小,小于0.2mol•L-1,并且比①小,则c(NH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⑤③④②,故选A。

9.对于MgCl2 溶液和 FeCl3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溶液出现浑浊,可以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B.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适量盐酸

C. 向FeCl3溶液加FeCl3固体,水解平衡正向移动,FeCl3水解程度增大 D. 向FeCl3溶液加水,溶液颜色变浅,FeCl3水解程度增大 【答案】C

10.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TiCl4中加水、加热,得到沉淀TiO2·xH2O,继续焙烧可得到TiO2 B.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11.3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 已知H2燃烧热△H为-285.8kJ/mol,则:2H2(g)+O2(g) =2H2O(g) △H=-571.6kJ/mol D. 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答案】A

【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TiCl4溶液蒸干得到TiO2·xH2O固体,继续焙烧可得到TiO2,故A正确;B.pH试纸测定溶液pH为整数,所以用广泛pH试纸不可能测得某溶液pH为11.3,故B错误;C.已知H2燃烧热△H为-285.8kJ/mol,则:2H2(g)+O2(g)═ 2H2O(l) △H=-571.6kJ/mol,生成的水为液体,故C错误;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错误。

1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元素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氢键 C.

族与

族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D. 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答案】B

12.关于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1 表示: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 NH2COONH4(s)⇌ 2NH3(g)+CO2(g),NH3的体积分数 ψ(NH3)与时间(t)的关系

B. 图 2 表示:一定量饱和氯水中加入 CaCO3 固体,溶液中的 c(Cl)与加入 CaCO3 物 质的量关系 C. 图3表示:NH4HSO4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的c(NH4)与加入NaOH质量 的关系 D. 图4表示:25℃时,Na2S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与加入水的体积的关系 【答案】D

【解析】A.由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知,NH3和CO2始终按2∶1的体积比生成,即NH3的体积分数是个定值,与图1不符,A项错误;B.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加入CaCO3固体,消耗HCl生成CaCl2,

促衡正向移动,c(Cl)增大,与图2不符,B项错误;C.加入NaOH固体,OH先与NH4HSO4完全电离出的H反应,此时溶液中c(NH4+)不变,当溶液中H完全反应后,OH再与NH4+反应,此时溶液中c(NH4+)减小,与图3不符,C项错误;D.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溶液中的c(H)无限接近107mol·L1,但不等于10

-7

mol·L1,与图4相符,D项正确。

13.下列关于Fe3、Fe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B. 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C. 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沉淀

D. 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答案】A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 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④常温下,可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⑤浓应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保存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 ①④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加盐酸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①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酸性,不能干燥碱性、还原性气体,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虽然具有强还原性,但可以用浓硫酸干燥,②错误;③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所以SO2和Na2O2反应生成硫酸钠,③错误;④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取二氧化硫,④错误;浓具有强氧化性,保存时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浓遇光遇热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⑤正确;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加热促进水解进行,氢氧化铁胶体加热会聚沉,均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所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三氧化二铁,⑥正确,故选B。 15.某溶液为含有较多的CuSO4和少量的Fe2(SO4)3酸性溶液。若用该溶液制取硫酸铜固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 ②加适量CuO ③冷却结晶 ④加过量NaOH溶液 ⑤加强热至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 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A. ②⑥③⑥ B. ④⑥①③ C. ④⑥③⑤ D. ②⑥⑤ 【答案】D

16.下列表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25℃时,pH=10的NaOH溶液与pH=10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B.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aCl溶液;②NaOH溶液;③HCl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③>①>②

C. 0.10 mol/L的HA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D. 25℃时,浓度为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答案】A

【解析】A. pH=10的NaOH溶液与pH=10的氨水中c(OH-)=10-4mol/L,抑制水的电离;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水电离产生的,根据25℃时,Kw=c(H+ )×c(OH-)=10-14可知,c(H+ )水=10-10mol/L,二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故A正确;B. 氢氧化钠和盐酸都抑制水电离,且氢氧化钠和氯化氢都是强电解质,所以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抑制水电离程度相等,而NaCl溶液为不水解的盐溶液,对水的平衡无影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②,故B错误;C. 0.10 mol/L的HA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根据温度不变,Kw= c(H+ )×c(OH-)可知,溶液中c(OH-)增大,故C错误;D. Na2CO3溶液中除存在水解平衡外,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故D错误。

17.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进行完全。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A. BeCl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Cl2 B. Na2BeO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Na2BeO2 C. Be(OH)2能溶于盐酸,不能溶于NaOH溶液 D. 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BeCl2一定是离子晶体 【答案】B

【解析】A.BeCl2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溶液的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O,选项A错误;B.Na2BeO2溶液水解呈碱性,溶液的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Na2BeO2,选项B正确;C.Be(OH)2性质类似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选项C错误;D.根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来判断其是否是离子化合物,BeCl2水溶液导电性强,不能说明BeCl2

是离子晶体,选项D错误。 18.下列配制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 B. 配制480 mL 0.1 mol·L

-1

的CuSO4溶液,需称量8 g CuSO4固体

C. 配制FeCl3溶液时,先把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

D. 配制1 mol·L1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线 【答案】D

19.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溶液:Mg2+、NH4+、HCO3−、SO42− 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 1 mol·L−1NaOH溶液:K+、Na+、SO42−、AlO2 【答案】D

【解析】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离子不能在指定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Fe3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H

与CH3COO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能够在指定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20.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4+)=c(HCO3-)+c(CO32-)+c(H2CO3)

B. pH相等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SO4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 HA的电离常数Ka =4.93×10−10,则等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中:c(Na+) >c(HA) >c(A−) D.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与c(HCO3−)的比值将减小 【答案】B

【解析】A、根据物料守恒,因此有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故A错误;B、

NH4Cl中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NH4Al(SO4)2中NH4、Al3使溶液显酸性,NH4HSO4中电离出H使溶液显酸性,相同浓度时,p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因此相同pH时,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②③,故B正确;C、

A的水解平衡常数是

2.03×105>Ka,说明A的水解大于其HA的电离,溶液显

--

碱性,因此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HA)>c(Na)>c(A),故C错误;D、加水稀释促进HCO3的水解,HCO3

的物质的量减少,Na的物质的量不变,同一个溶液,体积不变,即c(Na)/c(HCO3)=n(Na)/n(HCO3),

++-+-

因此该比值增大,故D错误。 21.已知0.1 mol·L

-1

的三元酸H3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Na3A、Na2HA、NaH2A三种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3A、Na2HA、NaH2A三种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2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2A)+c(HA2)+c(A3) D. 在Na3A溶液中一定有:c(H)=c(OH)-c(HA2)-2c(H2A)-3c(H3A)【答案】D

++----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

B. 碳酸氢钠溶于盐酸:CO32+2H=H2O+CO2 ↑

C. 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CO3+OH=H2O+CO32 D. 石灰石溶于:CO32+2H=H2O+CO2 ↑ 【答案】C

【解析】A.氧化铜不能拆开,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O+2H+═Cu2++H2O,选项A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选项B错误;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OH-=H2O+CO32-,选项C正确;D、碳酸钙难溶于水的物质,和稀的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选项D错误。

23.已知:25℃时H2C2O4的pKa1=1.22,pKa2=4.19,CH3COOH的pK a=4.76,K代表电离平衡常数,pK=-1gK。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度均为0.1mol·L-1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

B. 将0.1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升温至35℃,减小

C. 0.1mol·L-1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pH=1. 22:c(H+)-c(OH-)=c(Cl-)-3c(HC2O4-)

D.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0.1 mol·L-1H2C2O4溶液:CH3COO- + H2C2O4 = CH3COOH + HC2O4- 【答案】C

2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2mol 二氧化硫和1mol 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B. 常温下,44g CO2中含有2NA个碳氧双键

C. 标准状况下,0.1mol Al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0.3NA

D. 室温下,1L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为0.2NA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进行完全。将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4NA个,故A错误;B、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二氧化碳中含2条碳氧双键,故1mol二氧化碳中含2mol碳氧双键即2NA条,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铝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故0.1mol铝离子的核外有1mol即NA个电子,故C错误;D、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故1L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个数为0.1NA个,故D错误。

25.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p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Cl-)>c(NH4+)>c (OH-)>c(H+) 【答案】B

2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②pH=1的溶液CO32 -、Na+、AlO2-、NO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④由水电离的C(OH-)= 10-13 mol/L的溶液中,Na+、Ba2+、Cl-、Br-⑤有较多的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⑥酸性溶液中Fe3+、Al3+、NO3-、I-、Cl- A. ④ B. ③⑥ C. ①② D. ③⑤ 【答案】A

【解析】①中MnO4在溶液中为紫色,不能大量存在于无色溶液中;②中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弱酸根CO32 -、AlO2-与H+不能大量共存;③中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其中HCO3-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④中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则根据离子的性质可知,该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⑤中Fe3+与SCN-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CN)3不能大量共存;⑥中I-与Fe3+和H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2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 0.1L 3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 4.5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D. 5.6g铁粉与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答案】C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 mol羟基所含电子数为10NA;

②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 NH4Cl溶液中含NH4的物质的量小于0.5NA; ③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④58.5 g的NaCl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⑤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⑥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⑦1 mol 乙烷分子中含有8NA个共价键; ⑧78gNa2O2中含有NA个阴离子;

⑨常温下,7.1 g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⑩4.0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2NA。

A. ④⑤⑦⑧⑨ B. ②③⑧⑩ C. 只有③ D. 全部 【答案】B

【解析】①羟基为-OH,1mol羟基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①错误;②NH4Cl为强酸弱碱盐,NH4

发生水解,因此NH4物质的量小于0.5mol,故②正确;③1molO3中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1.5molO2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1.5×2mol=3mol,故③正确;④NaCl为离子化合物,不含NaCl分子,故④错误;⑤生成3molI2,消耗1molKIO3,此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5mol,故⑤错误;⑥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故⑥错误;⑦乙烷结构简式为CH3CH3,1mol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物质的量为7mol,故⑦错误;⑧过氧化钠

的电子式为,78gNa2O2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⑧正确;⑨Cl2与NaOH发

生Cl2+2NaOH=NaCl+NaClO+H2O,7.1gCl2与NaOH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mol,故⑨错误;⑩D2O摩尔质量为20g·mol1,4gD2O所含质子数为4×10/20 mol=2mol,故⑩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29.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SOCl2+H2O

SO2↑+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浸” 时应该用盐酸溶解硅孔雀石粉 B.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

2Fe3++2Cl-

C. “调pH”时,pH需控制在碱性区域,保证铁元素全部以Fe(OH)3形式除去 D. “加热脱水”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生成的HCl抑制CuCl2的水解 【答案】C

30.下列化学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HCO3溶液和A 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 色 不水解 现象 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结论 NaHCO3水解,而NaHSO3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NH3 白色沉淀 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 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K+

烧杯②澄清石灰水先变D 浑浊

【答案】D

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31.已知0.1mol·L

-1

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c(H2A) 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答案】A

【解析】A、在Na2A、NaHA两溶液中,A2-离子能够水解,HA-存在电离和水解;离子种类相同,故A正确; B、在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A和NaHA溶液中,根据两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方程式可知,A2-水解生成的阴离子比HA-多,故阴离子总数不相等,故B错误;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电荷守恒,结合溶液中离子种类写出电荷守恒:c(Na+)+c(H+)=c(HA-)+c(OH-)+2c(A2-),故C错误;D、在Na2A溶液中,A2-离子分步水解,溶液呈碱性,且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水解,一定有:c(Na+)>c(A2-)>c(OH-)>c(H+),故D错误;故选A。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②已知潮湿的SO2和Cl2反应生成两种无漂白性的酸,故二者混合一定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③蒸干BeCl2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铍

④Fe3O4可写成FeO·Fe2O3。已知铅与碳同族,则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⑤因为氯气沸点高,易液化,所以氯水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⑥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⑦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答案】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