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星星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818996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5.03

(21)申请号 201821486480.7(22)申请日 2018.09.12

(73)专利权人 东莞通华液晶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周屋工

业区(72)发明人 黄华达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72

代理人 莫杰华(51)Int.Cl.

G02F 1/1345(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其中走线结构,为在IC Bonding的区域中,相交的两条ITO线的夹角α为180±30度;相交的两条ITO线夹角为圆弧夹角,该圆弧夹角的半径R大于1mm;相邻的两条ITO线之间的电场强度E小于0.25×10-6V/m。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ITO腐蚀的比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的几率。

CN 208818996 UCN 20881899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IC Bonding的区域中,相交的两条ITO线的夹角α为180±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的两条ITO线夹角为圆弧夹角,该圆弧夹角的半径R大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ITO线之间的电场强度E小于0.25×10-6V/m。

2

CN 208818996 U

说 明 书

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CD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背景技术

[0002]ITO腐蚀是在存储条件或外加电场促进的条件下,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的ITO电极走线腐蚀。周期有的只有数小时,有的达数月之久,主要取决于腐蚀产生的条件的强弱。[0003]腐蚀产生的主要条件有:[0004]1、杂质、水汽或污染;---提供电解质;[0005]2、电荷移动;---产生电流;[0006]为了保护LCD电极,很多厂家采用涂TOP层对产品进行主动防护,该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对来说成本也增高了。而实际生产中发生ITO腐蚀的区域都是集中在IC Bonding的区域,但是,因为IC与LCD之间导通的需要,该区域又不能用TOP覆盖,所以针对此种ITO腐蚀无法用TOP层覆盖ITO走线的方法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结构。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CD显示屏的ITO走线结构,其在IC Bonding的区域中,相交的两条ITO线的夹角α为180±30度。[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交的两条ITO线夹角为圆弧夹角,该圆弧夹角的半径R大于1mm。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条ITO线之间的电场强度E小于0.25×10-6V/m。[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1)降低ITO腐蚀的比例,降低成本。[0013]2)提高产品可靠性,极大的降低了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的几率。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LCD的走线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图1中A处夹角的放大示意图(尖角);[0016]图3是图1中A处圆弧夹角的放大示意图;[0017]图4是图1中A处线间的放大示意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次弯折的示意图;[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角α、圆弧半径R与ITO腐蚀几率三者的对比测试参数表;[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间距d、电压U、电场强度E与ITO腐蚀几率四者的对比测试参数表。

[0021]图中,1、ITO线;2、圆弧夹角;3、第一支线;4、第二支线;5、第三支线;6、IC Bonding

3

CN 208818996 U

说 明 书

2/2页

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3]如图1-5所示,一种LCD显示屏的ITO走线结构的最佳实施例,其在IC Bonding的区域6中,相交的两条ITO线1的夹角α为180±30度。[0024]其中,所述相交的两条ITO线1夹角为圆弧夹角2,该圆弧夹角2的半径R大于1mm。[0025]其中,相邻的两条ITO线1之间的电场强度E小于0.25×10-6V/m。[0026]根据上述走线结构而实现了一种抗ITO腐蚀的LCD走线方法,其在IC Bonding的区域6中,对ITO走线按照如下规则:[0027]1)降低两条ITO线1相交的角度,保证两条ITO线1的夹角α为180±30度,如果两条ITO线1的夹角超过前述的范围则采用分次弯折的方式。ITO走线拐弯处,用平滑的走线比走折线更易清洗,不易残留污染物。该分次弯折的方式具体为,如图5所示,两ITO线1的直接相交会出现小于150度的角,在两ITO线1之间支线的接驳,如第一支线3、第二支线4和第三支线5,第一支线3与ITO线1的夹角α大于150度,第二支线4与第一支线3的夹角为大于150度,第三支线5与第二支线4的夹角为大于150度,第三支线5与ITO线1的夹角为大于150度。[0028]2)相交的两条ITO线1的夹角为圆弧夹角2,并且该圆弧夹角2的半径R大于1mm。有利于清洗过程中脏污漂洗出来,同时也能减少脏污藏在折线处的机会。尖角容易残留脏污,所以需要避免。半径较小的圆弧相当于接近尖角的效果,所以必须要对半径进行限定。[0029]3)相邻的两条ITO线1之间的电场强度E小于0.25×10-6V/m。具体为根据产品的电压确定走线的间隙,以降低走线间的电场,减弱电化学作用。根据产品的电压,增大走线间的距离(与限定电场强度之前对比)。因为一个产品的电压是固定的,如果增大走线间距,能有效降低走线间的电场,减少电荷移动和电流,只需要控制电场强度E≤0.25×10-6V/m,即可以降低ITO腐蚀发生的几率。[0030]如图6所示,为相交两条ITO线1的夹角α、圆弧半径R与ITO腐蚀几率三者的对比测试参数。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未倒圆弧的情况下,随着夹角α的越大,ITO腐蚀几率越小;在相同夹角α的情况下,圆弧半径R越大,ITO腐蚀几率越小。夹角α一列数据中,括号外的为正角角度,括号内的为负角角度绝对值。[0031]如图7所示,为相邻两条ITO线1的间距d、电压U、电场强度E与ITO腐蚀几率四者的对比测试参数。从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电压条件下,间距越大,电场强度越小,而ITO腐蚀几率也越小,并且在电场强度E小于等于0.25×10-6V/m的时候,ITO腐蚀几率降低得更快;在相同间距的条件下,面对高压和低压的产品,其低压的产品的线间电场强度越小,ITO腐蚀几率也越小。ITO线1的间距d、电压U与电场强度E之间的关系公式为:U=Ed。[0032]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4

CN 20881899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5

CN 20881899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图5

6

CN 208818996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6

图7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