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现代史-李鸿章

来源:星星旅游
客观评价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摘要:李鸿章一生主要活动于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动荡变迁的时代,一生为了清政府奔波辛劳,以富国强兵,但也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致丧权辱国。对待这样一位传奇的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是改革者亦或是卖国贼,而需要冷静客观的给予历史评价。

关键词:

李鸿章的进步性及贡献:

1、 组建淮军,“练兵练器”

淮军建立地区,民风强悍,有太平军、捻军及其他大小的反政府农民武装组织。无论是李鸿章为了自保还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必须加强淮军的建设,来抵御并且镇压农民起义。1862年李鸿章委派张树生、吴长庆回皖招募树字一营、铭字两营、鼎字两营、庆字两营、开字两营共计九营;此后主要采取改变原有防军、借将带兵、收编两淮团练和太平军降众等方式扩充营伍。李鸿章在创立和发展淮军陆军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水师。

李鸿章在与洋人接触的同时,还接触了西洋的热武器,他也认识到了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洋的差距,并断言这是中国军事与政治的决定因素,萌生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念头。在此后的实践中,李鸿章不惜重金购买西方枪炮,后也仿制,并且雇佣外籍军官教授士兵。此外,李鸿章还谴派士兵交给外国代练。湘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个人总结有如下几点:第一点,湘军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开了先河;第二点,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比如镇压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或许有人质疑,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廷的统治也算是积极意义?愚以为清廷统治中国多年,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在当时还是清廷最

适合统治中国,太平军是农民武装,自身局限性很多,假使让太平天国统治,情况会好吗?

2洋务运动,积极改革

洋务运动可谓是规模宏大的近代化运动,李鸿章为了洋务运动呕心沥血。洋务运动以军工为重点,还有民办企业和文化教育机构。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后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轮船招商局也是李鸿章创办,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比如轮船招商局打破了航运被外国人垄断的格局。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3、 外交大臣,不卑不亢

李鸿章是为出色的外交家,从1870年他担任天津总督到他1901年去世的30年间,一直处理着大清朝的外交事务,为大清国处理过许多紧急事件,并且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局限性:

1、 不是从开始就是大人物

李鸿章为官初期镇压农民起义时期,曾赶到舒城与吕贤基议事,当太平军兵临城下时,李鸿章为求生弃将而去。

2、 用农民鲜血红顶子

李鸿章通过镇压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博得朝廷信任而晋升,换句话说,他的官位下有无数的中国农民。

3、 搜刮钱财

李鸿章有钱,但是现钞不多,大多为不动产和股票土地。经营自家的同时,也帮着五个兄弟“脱贫致富”。

4、 腐朽晚清的忠臣

李鸿章生于封建社会,长于封建社会,从小接受封建教育,虽接触过西洋事物,但无兴趣;作为清朝大臣,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也不可能采取很激烈行动去改革;此外,他训练湘军,引入西洋枪炮最初也只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总结:李鸿章积极推进了晚清的众多改革,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改革家。以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也有些人说他加速了中国社会的殖民化进程,我觉得这种观点不合理,理由有二。其一,历史发展有它的必然性,假使没有人去签订条约,外国列强就会继续武力侵犯中国,中国就不再有安宁之日,这样一来,中国沦为殖民社会的进程不会减慢;其二,假使李鸿章不去签字,清政府也会派其他的的人去签订条约,换个角度想,敢于代表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也是李鸿章作为爱国之人的一大表现。

另外,我们在评价李鸿章的局限性的时候,只能以分析为主,不可责备求全、言语激励,不能拿今天的的标准去评价一百多年前的人。在当时,相比其他人,李鸿章已

经是进步人士了,如果非得拿李鸿章跟现代人比,那就说明我们也有局限性了,后之视金亦犹今之视昔,领悟这句话的含义或许也是我学习历史最大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