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来源:星星旅游


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二○一五年七月

目 录

一、说 明 ....................................................................1 二、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

1.目标与计划(30分) .................................................... 3 2.组织机构与职责(70分) ................................................ 4

2.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30分) ....................................... 4 2.2安全生产责任制(40分) ........................................... 5 3.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台账(120分) ................................. 7

3.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30分) ....................................... 7 3.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0分) ....................... 8 3.3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30分) ......................................... 9 3.4 文件与档案管理(30分) .......................................... 10 4.安全投入(80分) ..................................................... 11

4.1 安全投入(50分) ................................................ 11 4.2 工伤保险(30分) ................................................ 12 5.风险管理(120分) .................................................... 13

5.1 危险源辨识(50分) .............................................. 13 5.2 风险评价(70分) ................................................ 13 6.安全教育培训(150分) ................................................ 16

6.1 员工安全意识(50分) ............................................ 16 6.2 安全教育培训(100分) ........................................... 17 7.生产设备设施(110分) ................................................ 19

7.1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30分) ........................................ 19 7.2 生产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50分) .................................. 20 7.3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30分) ........................................ 21 8.地质勘查作业安全(320分) ............................................ 22

8.1 作业过程控制(140分) ........................................... 22 8.2 作业环境管理(60分) ............................................ 26 8.3 外包单位管理(50分) ............................................ 28 8.4 劳动防护用品(50分) ............................................ 29 8.5 变更(20分) .................................................... 30 9.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140分) .......................................... 31

9.1 安全检查(100分) ............................................... 31 9.2 隐患治理(40分) ................................................ 34 10.职业健康(90分) .................................................... 35

1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50分) ....................................... 35 10.2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40分) ................................... 36 11.应急救援(150分) ................................................... 38

11.1 应急机构与应急队伍(30分) ..................................... 38 11.2 应急预案(30分) ............................................... 39 11.3 应急保障(30分) ............................................... 40 11.4 应急演练与评审改进(30分) ..................................... 41 11.5 事故救援(30分) ............................................... 42 12.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60分) ........................................ 42

12.1 事故报告(30分) ............................................... 42 12.2 事故调查与处理(20分) ......................................... 43 12.3 事故回顾(10分) ............................................... 44 13.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60分) .......................................... 45

13.1绩效评价(40分) ............................................... 45 13.2持续改进(20分) ............................................... 46

一、说明

1.为规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等规定,结合野外地质勘查作业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本评分办法。

2.本评分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

3.评审年度(申请评审之日起的上一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累计造成人员重伤不超过2人,无死亡事故,且满足下列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方可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审:

——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职责; ——按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合格证; ——安全投入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从业人员按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期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隐患按要求整改到位;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预案的发布、宣传、演练; ——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原始记录及台账资料真实、齐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经自评达到相应等级。

4.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由13个元素组成,每个元素包含若干个子元素,每个子元素包含若干个评分标准。

5.本评分办法对子元素赋予不同的分值,子元素分值之和为元素分值。子元素分为策划、执行、符合、绩效4个部分,权重分别为10%、20%、30%、40%。各元素分值明细表如下:

元素分值分配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目标与计划 组织机构与职责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和台账 安全生产投入 风险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地质勘查作业安全 隐患排查与治理 职业健康 应急救援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 总 分 元 素 分 值 30 70 120 80 120 150 110 320 140 90 150 60 60 1500 6.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得分,采用百分制。 7.每项扣分,以扣完本项分值为止,不出现负数。

8.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总得分为1500分。计算考评得分时,对被考评单位实际工作

1

中不存在的个别考评项目,应扣除该项未考评项目的分值,再计算实际考评项目的得分率,按百分制换算为考评得分。换算公式如下:

考评总得分=各项目实得分之和÷(15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最后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9.本评分办法用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两个指标确定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定级表 标准等级 考评得分 一级 二级 三级 ≥90 ≥75 ≥60 安全绩效 评审年度内未发生重伤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评审年度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重伤不超过1人,无死亡事故。 评审年度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累计造成人员重伤不超过2人,无死亡事故。 10.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相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重伤1人(含1人)、2人(含2人)以上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经整改合格后,可重新进行评审。

2

二、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1.目标与计划(30分)

策划(3分)       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目标与计划的制定; 分解与实施; 检查与绩效考核; 相关部门、责任人员的职责与任务等。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执行(6分)               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时是否考虑以下因素? 不同的职能部门和所属二级单位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 不同的施工方法手段和作业区域等因素。 为完成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明确以下管理要求? 完成目标的责任部门、权限和职责; 完成目标的责任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 完成目标任务的内容与要求; 完成目标任务的量化指标等。 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按照以下层次进行目标分解? 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所属二级单位; 项目部等。 是否建立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施计划?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5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9分)   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是否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 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是否定期实施检查考核?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内容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 伤亡指标;  经济损失指标;  职业健康指标;  主要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指标等。 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任务的实施、检查记录资料是否真实、全面?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4分) 3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定期通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  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任务是否全面完成? 对目标任务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是否进行评价与考核,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调整后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是否以文件形式发布? 相关台账、考核记录资料的归档与保存是否真实、全面、及时?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2.组织机构与责任(70分)

2.1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30分)

策划(3分)     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以下管理要求?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 相关职责与培训;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重大决策事项等。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执行(6分)        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了履职培训,并持有效的资格证? 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是否以文件形式任命下列职位? 安全总监; 专职安全员; 兼职安全员。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3分) 符合(9分)    被任命的人员是否全部有任命书? 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的会议是否有记录,并存档?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4

 对被任命的人员是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其具有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 1.是(3分) 2.部分(2分) 3.否(0分)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 被任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持有效的资格证书?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性?  至少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  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和文件;  会议就讨论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形成决议;  检查和监督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 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  听取并讨论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会议决议落实的效果? 1.好(3分) 2.一般(2分) 3.差(0分)  被任命人员能否正确理解并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1.是(3分) 2.部分(2分) 3.否(0分)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6分)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40分)

策划(4) 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与职责;  制定、培训;  签定、考核;  评审与更新等。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执行(8分)    是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逐级说明? 各级管理层是否接受了相关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 是否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5

 是否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与更新?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12分)  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可执行、可考核? 1.是(3分) 2.部分(1分) 3.否(0分) 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否包含下列各项: 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 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计提与投入的有效实施;  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 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 定期听取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标准化系统的管理评审;  组织开展单位安全活动,并开展对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承诺;  定期向职代会或员工代表大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等。  是否对职能部门和重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分数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6分)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绩效(16分) 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是(2分) 2.部分(1分) 3.否(0分)  各类人员对自身安全生产职责的熟知与履行情况: 1.好(2分) 2.一般(1分) 3.差(0分)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有效性:  至少每年考核1次;  要针对职能部门与责任人员的职责逐项进行考核;  考核结果要与风险抵押或安全奖惩等挂钩;  考核过程应认真细致、考核结果应客观公正;  针对考核发现的问题要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 相关考核资料应全面、真实、归档及时等。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2分)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6

3.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台账(120分)

3.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30分)

策划(3分) 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与职责;  识别与获取;  培训与转化;  评审与更新等。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执行(6分)      是否定期识别和获取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是否根据需求识别获取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是否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员工进行了培训考核,并建立培训、考核记录档案? 是否按制度对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使用情况进行评审,并编制评价报告? 是否根据评价结果,组织更新、修订等列出需要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9分)    相关部门是否定期识别与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与识别获取程序或结果是否相符合? 已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 法律;  行规;  地方性法规;  部门规章;  地方规章;  国家和行业标准;  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等。 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培训考核内容是否全面?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评价报告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 评价报告内容全面;  评价结果与单位实际相符;  评价周期每年至少评价一次。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7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修订、更新是否及时、全面?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需求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 需求识别方法行之有效;  需求识别所需资源(人员、资金)保障充分;  需求识别涉及所有部门与员工。  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4.5分)  与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均已列入清单;  所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均为现行有效的版本;  需求响应及时。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4.5分) 3.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0分)

策划(3分)   是否建立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与职责;  编制与发布;  培训与使用;  评价与修订。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执行(6分)     已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对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是否进行了培训考核,并建立培训考核记录? 是否对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并编制评价报告? 是否根据评价结果,组织更新、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9分)  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相符合?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否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实际?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否简明、适用?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培训考核内容是否全面? (分数 是:1分; 否:0分) 8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评价报告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 评价报告内容全面;  评价结果与单位实际相符;  评价周期每年至少一次;  需要修订与更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是否能够得到及时修订与更新?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能够及时转化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分数 是:4分; 否:0分)  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分数 是:4分; 否:0分)  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分数 是:4分; 否:0分) 3.3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台账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管理制度是否明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制定与发布;  培训与使用;  评价与修订;  相关台账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与管理要求等。 执行(6分)  是否明确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账的部门及责任人?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所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是否能够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符合(9分)  所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9分) 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含纪要);  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 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 危险源登记台账; 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 隐患治理记录;  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  特种设备管理记录;  外协单位安全管理记录; 9

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  风险评价、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  应急演练记录; 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 车辆管理台账;  及其他安全管理台账等。 绩效(12分)  台账资料是否及时、真实、全面?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是(12分) 2.部分(6分) 3.否(0分) 3.4 文件和档案管理(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了文件与档案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制度是否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颁发、培训、执行、考核、评审与修订的要求?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制度是否明确需要保存文件与资料的类型和管理要求? 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执行(6分)  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相关文件的培训?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是否定期评审、及时修订或废除标准化系统文件?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下列安全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5分)            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记录; 事故、事件的相关记录; 风险评价信息; 教育培训记录; 标准化系统评估报告; 健康监护记录; 应急管理记录; 绩效考核与纠正、预防记录; 外协单位信息记录; 设备、设施和装置的维护、校验记录等等。 符合(9分)  整理归档的安全生产资料档案是否包括以上台账内容? (分数 是:1分; 否:扣0.2分) 10

绩效(12分)  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否真实、全面、完整,归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标准化系统文件的效力与效率: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     文件是否响应及时; 文件产生的流程是否畅通; 文件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内容精炼、准确; 不同文件的规定是否能够协调一致,无冲突或矛盾; 文件的培训是否充分。  标准化系统文件控制系统的效力: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     制定与批准时间; 版本与解释权; 变化与废止; 保存期限; 可获取性。 4.安全投入(80分)

4.1 安全投入(50分)

策划(5分) 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 费用提取要求;  专户核算要求;  费用使用要求等。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2分) 执行(10分)      是否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了安全生产费用? (分数 是:4分; 否:0分) 是否编制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是否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并按照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投入?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是否有财务专项科目核算?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是否符合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 是:1分;最高分:7分) 11

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配备安全管理的设备设施及工具用具;  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价和治理; 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维护及应急救援演练;  安全标志及标识; 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等支出。  编制年度安全生产费用计划时,是否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 作业环境变化及风险控制要求;  事故应对措施;  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 工艺、设备安全技术改造等。 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记录台账是否真实、全面? (分数 选择一个项) 1.好(3分) 2.一般(1分) 3.差(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绩效(20分)    是否存在因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而未能及时治理的重大隐患? (分数 是:0分; 否:8分) 是否因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而发生过事故或紧急情况? (分数 是:0分; 否:8分) 有关信息是否能够反映安全投入的有效性:  员工意识的变化;  现场、设备安全性的提高;  员工与外包单位对安全管理的满意度;  事件、事故发生的频率等。 (分数 是:1分;最高分:4分) 4.2 工伤保险(30分)

策划(3分)   是否建立了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是否明确了负责员工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人员及其职责?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执行(6分)    是否为员工及时、足额的缴纳工伤保险?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是否对保险的相关缴费资料进行了记录与保存?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受伤员工是否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与赔付?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9分) 12

  有关保险评价、年费、返回、赔偿等资料是否齐全?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员工参保的比例: (分数 选择一项) 1.90%-100%(6分) 2.75%-90%(4分) 3.60%-75%(2分) 4.60%以下(0分) 绩效(12分)  工伤保险管理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 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参保率100%;  根据员工变动情况,工伤保险维护管理及时、有效;  工伤员工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保障及时、有效; (分数 是:3分;最高分:12分)  员工可随时了解参保信息等。 5.风险管理(120分)

5.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50分)

策划(5分)   是否建立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与辨识计划;  辨识的范围与方法;  辨识的流程与评价;  风险分级与应对措施等。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4分) 执行(10分)     新项目开工前,是否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辨识资料存档。 新项目开工前是否进行了安全验收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验收和交底记录。 是否对已经确认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时登记建档? 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范围: 1.全部(5分) 2.部分(2分) 3.否(不得分)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否充分全面,是否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3

(分数 选择一项) (分数 是:1分;最高分:6分)  周边环境;  主要设备;  重要设施;  重要场所;  主要作业过程;  职业健康等。  是否考虑了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1.是(2分) 2.部分(1分) 3.否(不得分)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时是否要求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分数 是:2分;否:0分) (分数 选择一项) 绩效(20分)   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制度规定的职责是否明确? 制度规定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流程是否清楚?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是否合理? 是否采用下列方式开展持续风险识别:  使用前检查;  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 设备设施检查;  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确认;  定期安全检查;  定期检修;  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运行情况评价;  班组危险预知活动等。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5分;最高分:12分) 5.2风险评价(70分)

策划(7分)   是否建立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以下管理要求?  进行风险评价的部门与人员职责;  风险评价的方法、范围;  风险评价的流程;  风险评价的层次控制原则;  持续风险评价与持续改进等。  是否建立了风险评价的工作计划? (分数 是:1分; 否:0分) 14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5分) 执行(14分)    新项目开工前,是否依据危险辨识的结果进行了风险评价?并将评价资料存档。 新项目开工前是否依据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风险评价的结果是否文件化? (分数 是:5分; 否:0分) (分数 是:5分; 否:0分) (分数 是:4分; 否:0分) 符合(21分)  开展风险评价的范围: 1.全部(6分) 2.部分(2分) 3.否(不得分)  风险评价是否充分全面,是否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 周边环境;  主要设备;  重要设施;  重要场所;  主要作业过程;  职业健康。  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1.是(6分) 2.部分(2分) 3.否(不得分)  风险评价时是否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情况? (分数 是:3分;否:0分) (分数 选择一项) (分数 是:1分;最高分:6分) (分数 选择一项) 绩效(28分)     风险评价制度规定的职责是否明确? 制度规定的风险评价流程是否清楚? 风险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包括:  工程控制措施;  管理控制措施;  个体防护措施等。  是否采用下列方式开展持续风险评价:  使用前检查;  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 设备设施检查; 15

(分数 是:1.5分;最高分:12分)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6分)  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确认;  定期安全检查;  定期检修;  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运行情况评价;  班组危险预知活动。 6.安全教育培训(150分)

6.1 员工安全意识(50分)

策划(5分)  是否建立了识别、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是否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执行(10分)      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新员工是否接受安全意识培训?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当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复岗和转岗的,是否进行了岗前培训?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是否利用各种方式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是否保留接受现场特定要求、安全意识的培训记录?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           调查与评价安全意识时是否考虑员工对以下方面的掌握与熟练程度?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9分)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工作场所特定的安全要求; 事故、事件报告程序; 岗位职责; 岗位特定风险;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等。 对新员工是否进行了安全意识培训? 转岗、复岗员工是否进行了岗前培训?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20分)  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所提供资源是否充分、有效性强?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8分) 16

     师资; 场地; 时间; 经费。 员工对岗位特定风险的认知程度?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好(4分) 2.一般(2分) 3.差(0分)  通过员工及管理层安全意识与要求的一致性检查,确定安全意识提升的效果?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好(4分) 2.一般(2分) 3.差(0分)  是否存在由于安全意识的原因发生的事件、事故? (分数 是:0分; 否:4分) 6.2 安全教育培训(100分)

策划(10分)    是否建立识别并分析培训需求的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制度是否明确了负责培训工作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制度是否对定期评估培训的适宜性作出了规定? (分数 是:3分; 否:0分) 执行(20分)                是否每年回顾并适当更新培训需求? (分数 是:3分; 否:0分) 针对已识别的培训需求,是否制定了包括下列内容的年度培训计划: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培训对象; 培训教材;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等。 管理层是否就下列内容接受了培训: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4分) 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 沟通技巧; 检查、审核技术; 法律依从性管理; 应急管理; 17

          职业卫生管理等。 变化管理。 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是否接受了下列知识的培训: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 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 操作程序与作业指导书等。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门培训? (分数 是:3分; 否:0分) 是否进行了学员能力测试和培训效果评估? 是否建立和保存了培训记录?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符合(3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需求识别是否考虑了以下因素? 员工的需求; 领导的要求; 变化管理的要求; 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相关规定; 事故、事件信息; 风险评价结果; 培训适宜性评估结果等。 培训适宜性评估是否考虑了以下因素?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培训组织管理; 培训内容; 培训师资; 能力测试方式; 培训经费; 培训效果评估方式等。 应持证上岗人员是否全部按规定接受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培训时间是否满足下列要求? 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 主要负责人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新上岗从事坑探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 对新招聘员工的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8学时 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18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8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8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6分)       是否通过下列途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学员反馈; 绩效改善; 管理层反馈; 测试结果分析; 现场应用能力等。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5分) 绩效(40分)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需求识别与分析的有效性是否考虑了以下因素? 针对岗位进行; 考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相关规定; 关注高风险的作业活动; 听取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 考虑外包单位员工的培训需求等。 培训计划的适宜性? 培训时间安排合理; 培训内容满足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 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满足培训内容要求; 培训经费预算合理; 确定的考核方式满足能力测试要求。 培训效果如何? 培训计划执行率100%; 培训目标完成率100%; 得到80%以上学员的肯定; 得到80%以上管理层的肯定; 得到外包单位的认同。 是否由于安全培训的原因导致事故、事件发生?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0分)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0分)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0分) (分数 是:0分; 否:10分) 7.生产设备设施(110分)

7.1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30分)

策划(3分)   是否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与采购计划;  采购与验收;  使用与维护; 19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 否:2分)  报废与处理等。 执行(6分)    是否对采购的设备进行了开箱验收,并建立验收记录? 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设有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是否对大功率电气设备设施,按“一机一闸一漏”的要求,设置用电控制装置?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9分)    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的安全技术要求? 对安装的设备设施是否进行开工前的安全验收?记录是否存档? 特种设备是否有检测、检验部门核发的合格证?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设备设施安装、验收、使用的有效性?  安装、使用人员、职责明确;  安装、验收、使用程序和要求明确、具体;  安装、验收、使用的登记信息与资料齐全;  风险评价信息充分、准确。  是否存在因设备设施采购不合理、安装不当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分数 是:0分; 否:4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8分) 7.2 生产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50分)

策划(5分)   是否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 部门与责任人;  维护与监管;  异常情况与报告;  台账登记与管理等。 (分数 是:1分;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4分) 执行(10分)   是否编制了设备设施使用台账? (分数 是:2分; 否:0分) 需要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所持证件是否在有效?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是否针对风险辨识的结果,对设备危险部位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对报告的设备异常情况进行调查? (分数 是:1分; 否:0分) 20

  是否对下列设备设施实施了定期检查、维护?  钻探设备;  运输设备;  电气设备;  岩矿测试设备;  照明设施;  仪器仪表;  安全防护设施;  备用设备等。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4分)  是否保存了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记录资料,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信息?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     是否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 (分数 是:3分; 否:0分) 是否根据评价的结果建立了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计划?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区,是否按照事先建立的维护方案进行维护?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对设备设施的故障排除是否及时?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在用、需要强制性检测检验的设备是否全部检验合格? (分数 是:2分; 否:0分) 设备设施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维护保养?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绩效(20分)  设备设施维护是否有效?  设备可能的故障类型识别充分;  针对可能的故障类型建立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合理、可行;  内、外部维护资源(人员、装备、备件)满足可能的故障要求;  危险性较大的维护作业有可靠的维护工作方案;  在维护设备的同时对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也进行维护;  维护记录真实、完整、清晰。  是否存在因设备设施维护不当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分数 是:0分; 否:8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12分) 7.3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30分)

策划(3分)   是否建立了设备设施的报废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设备设施的报废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 报废程序; 21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2分)  报废要求;  报废记录等。 执行(6分)      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是否编制了作业方案? 涉及到危险物品的生产设备设施的拆除,是否有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是否对已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处理? 是否保存了设备设施的报废、拆除记录资料?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9分)      对报废设备设施需要处理的,是否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是否有专人负责设备设施的报废与处理工作? 设备设施拆除方案、危险物品处置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对设备拆除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有针对性? (分数 是:2分; 否:0分) 进行设备设施报废拆除处理的单位是否具有相关资质?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 是否存在因使用报废设备设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是否存在因设备设施拆除不当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分数 是:0分; 否:6分。) (分数 是:0分; 否:6分。) 8.地质勘查作业安全(320分)

8.1 作业过程控制(140分)

策划(14分)  是否建立野外地质勘查作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否:0分)  野外地质勘查作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是否包含下列作业方法? (分数 是:1分;最高分:11分)  地质调查作业;  地形测绘(遥感)作业;  物、化探勘查作业;  钻探工程作业;  坑探工程作业;  浅井工程作业; 22

 槽探工程作业;  地质灾害治理作业;  工程勘察作业;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作业;  岩矿测试等。  是否建立了针对“三违”行为的处罚管理制度,并明确监管责任、处罚标准、处罚记录等? (分数 是:2分;否:0分) 执行(28分)  是否能够严格按照《地质勘查安全规程》(AQ2004-2005)及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作业? (分数 是:2分;否:0分)  出发前是否对作业车辆进行了检查,确保车况良好? (分数 是:2分;否:0分)  项目开工前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且交底资料和记录是否存档? (分数 是:3分;否:0分)  遭遇台风、暴雨、雷雨天气是否停止野外地质勘查作业? (分数 是:2分;否:0分)  员工在作业前是否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与确认,并有检查记录存档? (分数 是:3分;否:0分)  是否按规定做好交工作,并做好交记录? (分数 是:3分;否:0分)  现场作业人员是否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应急处置措施等? (分数 选择一个项) 1.90%-100%(6分) 2.80%-90%(4分) 3.80%以下(0分)  地质勘查单位从事地质勘查作业活动是否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查资质、项目批准文件和合同? (分数 是:3分;否:0分)  从事地质勘查作业活动是否持相关资质证书、批准文件、合同向工作区域地县级安监部门备案? (分数 是:2分;否:0分)  地质勘查单位在施工前是否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分数 是:2分;否:0分) 符合(42分)  野外地质调查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4分)  了解作业区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情况;  在山区大于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应使用保险绳、安全带;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危险山区避开雨季;  在林区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条例》,野外用火有专人值守,不留下未熄灭的火种;  在岩溶、老硐地区勘查前采取通风措施,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并派专人硐口留守;  在水系地区涉水渡河时,水深和流速应分别小于0.7m、3m/s;  在高原地区严禁饮酒,每人日饮用水量不少于3.5L;  野外作业至少有2人以上结伴同行,并配有定位、通信工具;  在山区、林区、沙漠、高原、水系区、老旧矿区、特种矿产区等特定区域需遵守的其他安全防护和操作规程等。  地质测绘(遥感)作业是否做到: 23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4分)  在公路、铁路沿线穿戴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夹,必要时设瞭望哨;电气化铁路区域禁止使用铝合金标尺、测杆;  进入高海拔区域进行气候适应性训练,掌握高原知识,做好防护措施;  在电网密集地区做到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测杆等工具;  在露天矿区、坑道、高山陡坡、高处危险区域严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眩晕、深度近视等禁忌症人员从事高空作业;  作业之前要认真检查攀登工具、安全带和观测工具,并确认其完好;  在林区、草原等区域野外用火有专人值守,不留下未熄灭的火种;  进入地下管线采取通风措施,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并有专人指挥、留守;  在地下管线、林区、草原、公路、铁路、高原、矿区、电网、水域等区域应遵守的其他安全操作规程等。  物、化探勘查作业时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2分)  大功率电法和CSAMT法勘探供电区,爆破地震作业警戒区,综合测井绞车旁,电缆工作区是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指定专人管理,运输要由专车专人押运、装卸,使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 地震爆破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警戒半径大于300m;同一测站、同一炮点禁止使用多套起爆导线和多个起爆药包;  在大功率电法、CSAMT法、爆破地震、综合测井、静载、高应变等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其他安全操作规程等。  钻探工程作业时是否做到: (分数 是:1分;最高分:8分)  机场地基应平整、坚固、稳定、适用;  安装、拆卸钻塔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守则;  夜间或遇5级以上强风、雷雨、大雪或浓雾天气,禁止进行钻塔安装、拆卸作业,冬季施工应做好防寒、防冻措施 ;  开孔钻进前应对设备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检查验收;  临时用电是否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规定,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 钻探设备搬迁时,禁止在高压线下和坡度超过15°的坡上或凹凸不平及松软地面上整体迁移钻机;  使用起重机械起吊钻机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  在钻塔安装、钻进、孔内事故处理、拆卸、搬迁等作业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 坑探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1分;最高分:6分)  坑探工程设计方案中有《安全专篇》,并经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 临时用电是否符合用电安全技术规定,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 凿岩、爆破、通风与防尘、支护、提升与运输、防洪与排水、供配电等作业应按作业规程执行;  爆破工、绞车工、电工是否持证上岗;  对从事坑探工程作业的人员,首次上岗作业前是否接受了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以后每年是否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安全生产再培训;  对所有出、入作业现场的人员都应进行登记,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  浅井工程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5分) 24

 井口应设置防护围栏,井口井壁应支护;  在井壁不稳定的砂砾层、含水层掘进时,应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强支护措施;  井下爆破,应采用电雷管,严禁采用导火索起爆;  井下需要爆破时,必须由专业爆破公司承担爆破任务;  提升吊桶时井下应有安全护板,护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 作业人员升井,下井应配挂安全带;  禁止乘坐手摇吊桶(筐)或沿绳索和攀爬井壁升井,下井;  在山坡上掘进浅井时,应清除井口上方及附近的松石(土)上下均有井位时,应先完成下部浅井后再掘进上部浅井;  井口5m内不准堆放工具,物料和石碴等;  拆除浅井支护时,应由下而上,边回填边拆除等。  槽探工程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 人工掘进探槽时,禁止采用挖空槽壁自然塌落方法;  槽壁应保持平整,松石应及时清除,槽口两侧0.5m内不得堆放土石和工具;  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两壁应及时支护;  槽内有2人以上同时施工时,应保持3m以上的安全距离;  槽内需要爆破时,必须由专业爆破公司承担爆破任务;  探槽应及时回填等。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 在水文地质进行调查时,应先对水文点的特点进行了解和观察;  在进行测量前,应先观察井壁的稳固情况,在确保人走近井壁不发生坍塌时方可进行测量;  在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作业时,遇到悬崖、峭壁、峡谷等自然环境和风暴、雷雨、风雪等恶劣天气,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作业;  在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作业时,对突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必须做好预报预防工作;  在进行工程地质施工时,要建立适应各类工程施工需要的安全生产技术施工方案和现场管理制度;  在进行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作业时,均要进行开工前的安全验收、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台账等。  岩矿测试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 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用电、防火防爆、初起灭火、预防中毒、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知识培训;  实验室废水是否经专用下水道流入废液处理池中并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 危险化学品使用时,是否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气瓶的使用、搬运和储存是否遵守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 碎样、缩分、切磨片等产生粉尘的作业是否在通风柜(罩)内或有通风、防尘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 其他在样品碎样、样品前处理、样品测定、危险化学品使用和管理等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 地质灾害防治作业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4分)  土方开挖、临时用电、脚手架安拆、爆破作业、高处作业、人工挖孔作业等是否按照专项安全方案要求组织施工;  在清理边坡上的松散岩土层、不稳固岩石和植物时,在其下方是否做到禁止有人作业或停留;  外脚手架等架体基础、杆件(纵距、横距、步距及剪刀撑等)间距等是否严格按安全方案和规范要25

求设置、安装、拆除;  工地办公室、食堂、宿舍、配电室、仓库、焊接作业等重点防火部位配备的消防器材(设施)符合消防要求;  氧气瓶、乙炔瓶、油漆、化学品等易燃易爆品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 爆破现场等危险作业区实行警戒并派专人监护;  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 健全地质灾害观察与预报制度和安全健康应急救援预案等。 绩效(56分)  作业过程管理是否达到下列要求? (分数 是:3分;最高分:36分)  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满足要求;  作业过程风险辨识全面;  布置作业任务时强调作业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 新开工项目事先应制定完整的作业方案,并进行安全验收和安全技术交底;  劳动防护用品100%按规定配备和正确使用;  作业现场备件及大宗消耗品按规定定置存放;  作业工具完好且定置存放;  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粉尘、废料、杂物;  建立健全问题或异常发现、报告与处理机制;  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齐全、有效;  严格执行交制度;  机台、班组坚持开展定期学习、危险预告知等活动。  安全管理记录、台账是否全面、真实、有效性? (分数 是:5分;最高分:20分)  设备设施运行、检查、维护保养记录清晰、完整;  交记录完整;  班前会记录完整;  机台、班组日常安全活动记录应全面、真实等。 8.2 作业环境管理(60分)

策划(6分)  是否建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2分;否:0分) 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范围与要求? (分数 是:1分;最高分:4分)  作业现场  周边环境;  作业过程 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等。 执行(12分)  下列区域是否设置相应的职业危害告知警示、安全警示标志、栅栏、盖板等?  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  有危险因素的设备、设施和设备设施检维修现场;  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和现场的坑、井、池、沟、陡坡等场所等。 26

(分数 是:1分;最高分:3分)   对固定的作业场所是否有防火、防风、防洪、防雷电、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 在固定的作业场所是否悬挂《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设备三级保养制度》、《安全奖罚细则》等规章制度标牌?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作业区布局是否合理?  设备、仪器、设施之间留有足够安全距离;  作业区通风、采光、照明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 消防应急通道保持通畅;  作业区内材料、辅助材料、工具、器具分类摆放整齐、平稳;  作业通道两边不得有突出物;  作业区域干净、卫生、整洁;  普通材料库和危险化学品库分别放置;  宿舍与食堂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等。  产生放射性、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是否有通风、净化过滤装置?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4分) 符合(18分)  作业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设置是否符合《安全标志》(GB24)和《安全色》(GB23)等其他相应规定,并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   作业场所照明电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对较固定的作业场所是否进行了自然灾害辨识,并采取应对措施? 作业场所、危险部位、主要设备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标识是否符合规定? 放射性矿样、选冶尾沙等“三废”处理与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分数 是:5分; 否:0分)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24分)  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告知标识的有效性:  清晰、易于识别;  规范完整;  维护及时等。  作业区周边环境的安全可靠性: 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已识别,且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 周边其他企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已识别,且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 周边环境安全距离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 勘查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已识别,且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等。  是否存在因作业环境不良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分数 是:0分;否:6分) (分数 是:3分;最高分:12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6分) 27

8.3外包单位管理(50分)

策划(5分)   是否建立外包单位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包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资格预审;  作业过程监督;  质量监控;  技术服务;  合作表现评价;  续用等。 (分数 是:1分;否:0分)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 是否已指定与外包单位协调或联系的人员?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执行(10分)   是否已识别外包单位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 作为选择的参考因素,备选外包单位是否提供下列信息:  相关资质;  安全管理制度; 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能力;  安全绩效等。     合同是否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 是否对外包单位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识别及控制可能的风险,并进行统一管理? 指定协调或联系的人员是否就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表现定期与其沟通? 是否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表现进行了评价?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4分) 符合(15分)  对外包单位检查的执行情况,是否包括?  严格按规定或计划进行; 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外包单位充分沟通;  检查记录经外包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 对问题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复核等。  指定协调或联系的人员就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表现定期与其沟通的情况? (分数 选择一项) 1.好(7分) 2.一般(3分) 3.差(0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8分) 28

绩效(20分)  外包单位在合同期内的安全生产表现如何?  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 主动配合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 注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 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 认真整改自查和督查发现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 及时通报或沟通重大安全生产事项等。  是否因外包单位的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8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12分) 8.4 劳动防护用品(50分)

策划(5分)   是否建立了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评估与采购;  验收与发放;  使用与更换等。  是否建立了鼓励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机制?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3分) 执行(10分)  是否评估了防护需求,包括: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5分)  头保护;  眼睛保护;  脸保护;  听力保护;  手保护;  脚保护;  呼吸保护等。  是否为下列人员提供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 员工;  外包单位;  其他人员等。    在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时,是否进行了正确使用的培训?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是否保存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是否适当? (分数 是:1分; 否:0分) 29

  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供应商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 (分数 是:1分; 否:0分) 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禁止使用,并得到妥善处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 是否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所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与可能的风险相适应?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是(5分) 2.部分(2分) 3.否(0分)   员工是否接受正确使用和维护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 员工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劳动防护用品?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分数 是:4分; 否:0分) 绩效(20分)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有效性:  种类辨识充分;  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 发放台账清晰、完整;  使用方法正确;  报废及时间等。  是否由于没有正确提供或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5分) (分数 是:3分; 最高分:15分) 8.5 变更(20分)

策划(2分)   是否建立了变更管理制度? 是否为变更管理明确了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执行(4分)  变更识别是否考虑到以下因素?  人员、机构;  制度文件系统;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生产作业方法过程;  设备设施;  外包单位等。  变更过程实施前是否进行了风险识别和评价,并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 (分数 是:1分; 否:0分) 30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符合(6分)  变更管理是否考虑了下列事项?  工作方法安全要求;  机械和电气设备安全;  监测、监控措施;  人员安全培训要求;  应急管理要求;  文件资料控制要求等。  开工前的检查验收是否完成了如下工作?  作业环境安全检查;  采取适当的安全健康控制措施;  更新应急处理程序;  更新培训要求,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 建立或更新作业指导书、程序、规定;  强制性检测检验与取证要求等。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3分) 绩效(8分)  变更管理是否有效?  履行风险识别与评价程序;  更新风险控制措施;  有针对性地培训受影响人员;  调整应急管理工作;  进行开工前的检查验收;  保存相关文件资料等。  是否因变更管理的失败而带来风险? 是否因变更管理的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1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6分)  (分数 是:0分; 否:1分) 9.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140分)

9.1 安全检查(100分)

策划(10分)   是否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安全检查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 检查部门;  检查人员;  检查类型、频率、程序;  检查内容及其评审与更新要求;  检查方法及相关技术保障; 31

(分数 是:4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6分)  检查结果及隐患治理与防范措施等。 执行(20分)   是否依据风险等级建立了年度的安全生产检查计划? 是否根据建立的计划以及安全检查制度的规定进行了以下形式的安全检查?  综合性安全大检查;  例行安全检查;  专项安全检查;  其他检查等。  是否对参与检查的人员进行了下列内容的培训? 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其辨识方法;  风险控制技术;  安全检查程序与要求;  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 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      对安全检查情况是否进行了记录? 检查记录资料是否归档保存? 是否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 是否能够立即报告检查发现的重大不安全因素与行为? 是否每年或在有变更发生时对检查表进行及时更新?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8分) 符合(30分)  安全检查的范围是否全面涵盖? 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 所有作业场所的作业活动;  所有的设备、设施;  所有人员的作业行为;  安全管理记录、台账资料等。   安全检查计划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 综合性安全大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 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明确检查人员、检查时间、范围、内容等;  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通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 例行安全检查内容是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 安全着装及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情况; 32

(分数 是:1分;最高分:8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2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 安全培训和持证情况; 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  检查和隐患治理情况;  设备、设施检测与维护保养情况;  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 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辩识、防范情况等。  例行安全检查的日程和周期是否符合以下规定?并保存检查记录资料。  机台、班组每日一次(岗位一日三检查(岗前、岗中、岗后);  项目部每周一次;  二级单位每月一次;  专项安全检查的对象是否包括:  地质调查;  地形测绘;  物、化探(含基桩检测);  钻探;  坑探;  浅井;  槽探; 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  实验测试;  地灾害治理及其他野外地质勘查作业等。   对参与检查人员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培训学习? 是否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建立了满足下列要求的检查表?  反映检查对象的风险特点;  检查内容明确、具体;  判断依据或对照标准选择适当等。  安全检查记录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检查时间、地点、检查人、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内容,并有检查人和被检查人的签名?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安全检查的整改建议是否合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3分)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5分) (分数 是:1分;最高分:3分) 绩效(40分)  安全检查制度的有效性:  负责安全检查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  按照分级、分类检查原则,确定的检查类型齐全;  针对不同类型的检查,确定的频率合理,符合规定;  规定的检查程序明确、检查要求具体;  规定的检查方法满足不同检查类型与检查对象的要求;  针对检查结果的处理要求,制度规定明确、具体、可执行等。  安全检查的有效性? 33

(分数 是:2分;最高分:12分) (分数 是:3分;最高分:18分)  制度完善、符合规定要求;  安全检查人员培训充分、胜任工作;  检查内容评审、更新及时,反映了持续风险识别结果;  检查记录保存完整;  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理及时;  定期回顾检查记录,找出检查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等。  是否由于安全检查不到位的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10分) 9.2 隐患治理(40分)

策划(4分)  是否建立了隐患治理监管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隐患治理监管制度是否包含了下列内容? 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2分)  负责部门、人员、资金、时限及其职责;  沟通与实施要求;  落实情况反馈要求;  落实情况跟踪督查与效果评价要求等。 执行(8分)    对较大的隐患是否建立了隐患治理方案?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是否能够及时治理? 对治理过程中的较大隐患是否有防护措施或应急方案? 是否保存了隐患治理的情况记录,并明确了以下内容?  责任人员;  治理时限;  物资与经费;  治理的方法和措施等。  隐患治理后是否有验收人对隐患治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验收?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分数 是:0.5分;最高分:2分) 符合(12分)    隐患治理项目是否按要求治理到位? (分数 是:4;否:0分) 对隐患治理实施效果是否了进行验收? (分数 是:3分;否:0分) 实施的隐患治理措施是否考虑了以下因素?  人的因素;  设备、设施因素;  技术因素; 34

(分数 是:1分;最高分:5分)  环境因素;  管理因素等。 绩效(16分)  隐患治理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 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  针对问题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系统、全面;  存在同类问题的其他部门自觉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  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全部予以跟踪监督与效果评价; 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资源(人、财、物、技术、管理)保障充分;  涉及变化管理的能够履行变化管理程序等。  是否因隐患治理的失效或不及时导致事故的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4分) (分数 是:2分;最高分:12分) 10.职业健康(90分)

1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50分)

策划(5分)  是否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包含下列的要求?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4分)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及其资质要求;  职业健康“三同时”要求; 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防治要求;  职工健康监护要求等。  制度是否明确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执行(10分)  重点岗位和特殊岗位的健康监护是否包含下列内容: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4分)  岗前体检;  岗中体检;  岗后体检;  特定的体检等。  是否针对体检要求建立了体检计划? (分数 是:1分; 否:0) 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是否接受过相关知识培训?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作业现场是否提供了卫生设施和急救器材?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已识别需要进行特定的体检的工种?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是否对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告知? (分数 是:1分; 否:0分) 35

 是否按照体检计划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体检档案?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5分)  职业健康设施与服务是否满足认定风险的要求?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9分) 2.部分(4分) 3.否(0分)  员工职业病健康监护档案是否一人一档?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员工健康档案是否得到有效保存?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20分)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8分)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培训,能力满足要求;  所提供的职业健康设施与服务充分、有效;  现场急救器材满足现场风险的要求;  员工受伤害、疾病时能够获得充足、有效的医疗救助保障等。  员工健康监护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0分)  按规定组织全部员工进行体检;  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员工;  如实、无偿为员工提供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 员工健康监护档案符合要求,并妥善保管;  禁止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等。  是否因员工的健康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过事故? (分数 是:0分; 否:2分) 10.2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40分)

策划(4分)  是否有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5分)  识别范围要求;  识别方法要求;  识别人员要求;  识别频次要求;  记录资料管理要求等。  是否明确负责职业病危害控制管理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执行(8分)  是否定期识别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 36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将检测记录结果公布并存入档案?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是否针对可能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下列控制措施?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 工程控制;  管理控制;  个人保护等。  是否就下列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职业病危害辨识;  职业病危害后果;  自我防护方法;  职业病危害报告方法等。  是否有准确的职业病危害清单?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了报警装置?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按规定、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2分)  对已识别的职业病危害是否按规定实施监控?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是否遵守下列规定: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4分)  有确保放射源不致丢失的措施;  可能受到射线危害的有关人员应配备防护装备和检测仪表,并及时监测、统计和建档等。  职业病危害控制设施是否得到有效维护?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员工是否全部接受了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16分)  职业病危害监测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7分)  识别项目全面;  识别方法正确;  识别频次符合规范要求;  识别程序规范、严格;  识别记录清晰、完整;  识别人员胜任识别工作;  识别结果分析系统、全面,为监测、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了有力支持等。  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5分)  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全部符合规定要求; 37

 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措施充分、有效;  职业健康设备、设施运行可靠,维护及时;  根据员工健康监护结果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等。  是否有新增职业病或职业性疾病的发生? (分数 是:0分; 否:4分) 11.应急救援(150分)

11.1 应急机构与应急队伍(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包括以下管理要求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 应急事件认定要求; 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 应急机构组成要求;  应急装备配置要求;  应急事件培训、演练要求;  应急预案评审与更新要求等。 执行(6分)  是否按相关规定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人员是否建立了训练计划?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并记录?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符合(9分)  设立的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的专人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3分)  组织机构的人员配备合理、充分;  单位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合理,各机构间能保障信息通畅;  有专人熟悉应急响应流程、潜在风险,并了解风险控制措施等。  应急人员是否具备下列基本能力?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4分)  响应能力;  设备操作能力; 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 救护能力等。  应急队伍和人员的培训是否结合了本单位实际以及应急预案的要求?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应急组织机构与人员的配备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8分) 38

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可行;  应急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明确、具体;  应急救援队伍与人员培训充分,能力满足要求;  应急指挥系统运行可靠,外部应急响应能力满足要求等。  是否存在因为组织机构或应急救援队伍的不足导致事故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分数 是:0分; 否:4分) 11.2 应急预案(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应急预案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  预案的评审;  预案的发布培训与宣贯;  预案的演练与完善等。 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执行(6分)  对重点作业岗位是否按层次编制了应急处置方案或防护措施?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应急预案是否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履行职责的方法和手段?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就应急预案对员工、外包单位、其它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或沟通?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应急预案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备案?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符合(9分) 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的规定,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是否齐全?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员工与外包单位是否全体接受应急预案培训?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6分) 2.部分(3分) 3.否(0分) 绩效(12分)  应急预案内容是否简单、明了、符合实际、易实施?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3分) 2.部分(1分) 3.否(0分)  应急预案管理的有效性?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6分) 39

 评审与更新及时;  培训与演练充分;  相关记录完整等。  应急预案是否覆盖关键场所、重点部位、作业项目等?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3分) 2.部分(1分) 3.否(0分) 11.3 应急保障(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了应急保障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应急保障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应急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 应急装备的配备;  应急物资的储备与更新;  应急物资年度采购计划等。 执行(6分)  是否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年度计划,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对应急人员进行了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定期对应急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通过演练来测试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的应急反应效力?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符合(9分)  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3分)  应急装备的维护与使用;  现场自救与互救等。  应急装备的配备是否与潜在紧急情况相适应? (分数 是:3分; 否:0分)  应急设备设施是否得到定期检查、维护? (分数 是:3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应急设备设施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6分)  配备合理;  运行正常;  性能良好等。  救援的有效性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40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6分)  沟通畅通;  救援及时;  设备类型与数量充分;  救援人员能够胜任等。 11.4 应急演练与评审改进(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了应急演练与应急预案评审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应急演练与应急预案评审的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5分)  应急演练的策划要求;  预案评审的组织要求;  应急演练和预案评审的频率;  演练结果评价要求;  预案评审与演练的记录要求等。 执行(6分)  是否对所有应急预案进行了专家评审?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开展各类应急演练?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是否依据应急演练结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是否及时发放给相关人员,并对其提供了必要的培训? (分数 是:1.5分; 否:0分) 符合(9分) 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是否考虑下列信息?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5分)  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 外部应急经验;  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 外包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 外部应急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  是否按计划实施应急预案的演练?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应急演练事先是否编制演练方案?并保存有演练记录。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否检验了下列效果?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6分)  应急资源(人、财、物、技术)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  相关人员应急培训的充分性; 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41

 外部机构响应的及时性和能力的适宜性等。  应急评审是否达到下列目的?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6分)  确保应急预案层次的合理性和应急响应条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确保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或程序的充分性;  确保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  确保应急人员和现场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等。 11.5 事故救援(30分)

策划(3分)  是否针对事故类型、大小等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分数 是:3分; 否:0分) 执行(6分)  当紧急事件发生时,是否能够做到快速响应?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4.5分)  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有关人员; 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出应急响应;  应急人员及时到场;  有人指挥并控制好现场;  提供有效的应急设备设施;  应急通信畅通;  实施现场警戒并疏散相关人员;  搜救失踪人员并救治受伤人员;  保障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等。  当事故救援结束后,是否实施下列措施?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1.5分)  现场恢复;  应急响应评价;  应急预案评审、修订等。 符合(9分)  应急响应流程是否合理、可行? (分数 是:4分; 否:0分)  应急救援是否依照需要配备了必要的设备、设施? (分数 是:5分; 否:0分) 绩效(12分)  事故救援行动是否对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控制作用? (分数 是:12分; 否:0分) 12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60分)

12.1 事故报告(30分)

策划(3分)  是否建立了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1分; 否:0分) 42

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事故、事件类别;  报告范围(对象);  报告时间与方式;  报告内容与补充报告要求等。 执行(6分)  当事故发生后,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报告事故?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是否针对事故报告要求对相关人员特别是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是否对报告的事故进行登记管理,并保存记录资料? (分数 是:2分; 否:0分) 符合(9分)  事故的报告内容、流程、形式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要求?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事故的登记建档信息是否清楚、完整?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接受事故报告程序的培训?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5分) 2.部分(3分) 3.否(0分) 绩效(12分)  事故报告的有效性?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6分)  报告及时;  报告对象准确、全面;  内容齐全等。  是否存在因事故隐瞒不报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的现象? (分数 是:0分; 否:6分) 12.2 事故调查与处理(20分)

策划(2分)  是否建立了包括以下要点的调查、处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2分)  事故、事件类型、调查机构及人员;  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时间要求;  证据、资料的收集整理;  处理措施要求等。 执行(4分)  事故发生后,是否按相关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调查组是否及时对报告的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文件化的调查报告? 43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与事故相关的文件资料是否整理归档?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事故发生单位是否对调查报告的处理意见进行了落实?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6分)  事故调查组是否有监察、工会、人事部门和员工代表参与?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事故调查是否做到?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4分)  查明事故经过;  查明事故原因;  查明事故后果;  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 查明标准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 明确负责落实事故处理措施的人员;  明确处理措施实施的时间表;  明确处理措施落实后效果评价的要求等。  事故是否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得到处理?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绩效(8分)  根据事故原因是否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是否重复发生过相似的事故? (分数 是:0分; 否:2分)  针对每一起事故建立的处理措施是否充分且可操作性强? (分数 选择一项) 1.是(4分) 2.部分(2分) 3.否(0分) 12.3 事故回顾(10分)

策划(1分)  是否对事故的回顾做出规定? (分数 是:1分; 否:0分) 执行(2分)  是否将事故回顾作为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活动的内容之一?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回顾时是否讨论已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保留了回顾记录?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符合(3分)  是否为员工进行事故回顾提供环境与时间? 44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事故展览和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频次? (分数 选择一个项) 1.每季度1次(2分) 2.半年1次(1分) 3.每年1次(0.5分) 绩效(4分)  是否通过事故案例回顾找出多发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降低事故发生频率的措施?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员工对现有回顾方式的认可程度? (分数 选择一项) 1.好(1分) 2.一般(0.5分) 3.差(0分)  员工是否知道如何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事故回顾对提高员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否有帮助? (分数 是:1分; 否:0分) 13.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60分)

13.1绩效评价(40分)

策划(4分)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 自评组织要求;  自评周期要求;  参评人员要求;  方法与技术要求;  自评过程要求;  报告与分析要求等。  是否建立了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评价计划? (分数 是:0.5分; 否:0分) 执行(8分)  是否按计划执行了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参与的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绩效考核评价、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并提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等管理方案?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是否将绩效考核自评报告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发生死亡事故是否重新进行评价? (分数 是:2分; 否:0分)  是否将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自评结果纳入部门、所属单位、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评价和奖惩兑现范围? 45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是否根据标准化绩效考核自评结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实施持续改进和完善?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符合(12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参评人员是否具备下列能力?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 熟悉相关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  接受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评价技术培训,并获得证书;  具备与评审对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 具备操作内部评价过程的能力;  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能力;  具备标准化系统评价所需的语言表达、沟通及合理的判断能力等。  绩效考核自评的频率是否不少于每年一次?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绩效考核自评时是否使用下列方法: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3分)  问询;  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  现场察看方法等。  是否对绩效考核自评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主次分析? (分数 是:1分; 否:0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是否明确了以下管理要求? (分数 是:0.5分; 最高分:3分) 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 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  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  标准化系统所有要素的完成情况  对前次自评或外评中提出改进措施的落实效果;  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等。  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与完善的记录是否与自评结果一致? (分数 是:1分; 否:0分) 绩效(16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自评结果是否符合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 (分数 是:8分; 否:0分)  员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绩效考核评价的认可程度? (分数 选择一项) 1.全部(8分) 2.部分(4分) 3.否(0分) 13.2持续改进(20分)

策划(2分)  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持续改进的管理制度,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分数 是:2分; 否:0分) 执行(4分) 46

 对绩效考核自评报告中提出的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等管理方案是否纳入整改计划? (分数 是:4分; 否:0分) 符合(6分)  是否依据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所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整改与完善? (分数 是:6分; 否:0分) 绩效(8分)  绩效评价对提高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帮助程度? (分数 选择一项) 1.好(8分) 2.一般(4分) 3.差(0分)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