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试析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星星旅游
第30卷第11期(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0No.11 2014年11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NOV.2014 试析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刘飞霞 (南京理工大学 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3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并结合"-3-前社会发展以及用人要求,得出"3-前的人才 培养的某些方法并不适用未来的体育教育人才需要的结论.只有通过加强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改善人才培养环境、着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力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符合型人才才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素质的正确方式,同时 也是提高我国整体体育教育人才整体水平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l1—0l13一O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对高素 身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二、通过体育教育的改革,以 质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很大的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这主要体现在:(1)基础教育和体 验.要想培养能够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就需要 育基础教育课程得到了很大的加强.(2)体育信息化作为新兴 高校下大力气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改进体 的科目出现在日本体育教育科目中. 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进行了探 根据美国和日本两国不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讨,希望能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现状和特点,体现了一定的共同之处,即:培养符合社会需 1 国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现状 要的多元化人才以及培养专业性和全面性结合的具有很强 1.1美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的适应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是这两国体育教育走的发展 美国高等学校大多都是综合性的大学,并没有专门的 路线,这也值得我国体育教育借鉴. 体育学院,而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种类齐全的体育系, 2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这些体育系为美国中、小学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体育人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体育教育的冲击 才.不仅如此,美国的大学体育系不仅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 我国从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事业,也很重视 优秀的体育人才,这些体育人才在众多世界大赛为美国赢 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专业人 得了无数荣誉.而且美国的大学体育系也为全世界培养了非 才,体育教育改革也随着社会进步经历了很多次的调整.当 常多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为全世界体育进步做出了杰出 前,我国体育教育理念主要以“健康快乐”为宗旨,鼓励广大 的贡献. 中小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而在这一宗旨的背景 美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十分众多,并且具有以下几个 下,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 特点:(1)纯体育理论知识很少,大多是跨学科的交叉性课 生体育兴趣爱好、通过体育锻炼使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任 程,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2)很注重基础课的 务.在这种“健康快乐”为宗旨的推动下,高校的体育教育专 学习,而且美国体育教育设有球场暴力以及兴奋剂使用的 业也受到很大的启示,在高校教学模式中,就诞生了很多如 学习,这对学生未来从事体育事业有很好的帮助.(3)体育课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社会体育教学模式”等新型体育锻 程符合当前社会需要,当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进入工作岗 炼模式,而在教学方法中,重视少数群体教学也受到了很大 位而无需再培训,此外学校十分重视培训学生的市场学、经 重视,这些变化对于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对促进体育教育进行深度改革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因此,为 不仅如此,美国的大学体育系因为有着雄厚的师资力 了能更好的进行体育教育专业的革新,就需要从思想上、具 量和经济基础,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向加拿大、 体课程都需要与基础教育紧密相连. 欧盟国家引进高水平师资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很多大学的体 2.2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育老师不仅有一定的教学工作,而且还有很多体育老师还 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才的就业状况 有一定的体育科研项目,通过不断的体育科研的钻研,也在 相对不太乐观,整体就业率要低于同期平均就业率.在这其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中,有将近60%的专业就业还算理想,而就业困难的专业达 1.2 日本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到了35%,这大部分就集中在体育教育专业.而在我国806 日本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就在50多所大学里开设 家高校中,体育院校就业率仅仅为49.5%.这种情况说明,体 了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体育师资力量为主要目的.在 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能力、思想和素质方面距离社会需求还 随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结合社会需要逐渐对体育教育专业 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一、由传统的专业 2.3新形势下对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体育培养转变成以综合体育教育培养的新理念,这极 随着我国进入WTO已经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 大的拓宽了体育教育培养的范围,通过这一改革,日本人的 教育力量正以每年递增15%速度进入我国,体育教育行业 一l13— 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我国体育教育培 养机构就必须要更加注重高素质、全面的体育教育人才的 培养工作,要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以及专业人才,才能 适应社会各种需要.同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提高并 不止依赖于学校的学习,在毕业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学习,不 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 存下去. 2.4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体育目标由过去的“体育大国”发展成“体育 强国”,在这目标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体育 人才闼此,这就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特点,而人才特色取决于 自身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就与课程设置不可分离,从这 个意义上,人才特色就是课程特色的体现.而我国目前高校 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院 校的课程还在沿用传统模式,并没有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进 行设置,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严重与社会当前需要 脱钩,相当多的学生在就业前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其次,由 于必修课设置的过多,从而导致选修课过少,学生无法按照 自身兴趣进行选修,导致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埋没了学生的 专业成长.最后,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上,理论学科 只占35%~55%,技术学科占到了45%一65%,但发达国家的 理论学科占到了65%一85%,技术学科只占25%一45%,可以 看到,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落后了很 多. 2.5体育教育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要想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能力强并且具备良好的创 新型的体育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是 否优秀.但是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院校,只有5%的体育 教师是有外教或者有留洋经历的教师担任,95%的体育教师 都是由我国传统较为闭塞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大部分的体 育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所以,要想真正培养符合 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首先就需要下大力气提 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3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3.1认清当前形势,积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建议未来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为主,中学体育教 师不仅能胜任本职教学工作,还能胜任其他社会教育的工 作,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 质.这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宗旨,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 发展,鼓励学生积极从事体育运动并加以辅导. 而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要切实制定好培养目标,其具 体培养目标如下:第一,体育专业人才要志存高远,爱国敬 业;第二:拥有充足的系统性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将 理论结合实际真正运用起来,并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可以因 地制宜的找到切合实际的体育训练方法.此外,还需要在工 作中不断自我学习,从而在实践中加强和完善理论知识.第 三: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运用各种体育分 析软件.第四:拥有良好品行和健全的人格。并具有良好的身 体素质,能够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 天赋量身制定体育训练方法. 3.2专注于体育大众化课程的研究 注重健康体育教育的研究,建立和素质教育相关的体 育健康课程体系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第一,要将体育和健康两种因素有机 的结合,使学生身心都要得到锻炼.第二,在课程的安排上要 一1l4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有针对性的设置,突出体育的趣味性和 实用性,同时根据个体的差异,有针对的安排不同的训练方 式.第三,课程的内容要强调基础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切 实可行的锻炼方法.第四,是课程的组织和安排要利用现代 科技的力量,符合时代特色,用人们喜爱的、乐于被人们接 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实践. 3.3着力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虽然我国非常重视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也很大,但是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毕竟 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建议 学校可以和其他院校进行合作,以校合作选课、辅修专业, 打破传统思想模式,实现联合办学,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样不仅符合学校的 经济利益,又最大化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3.4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并行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传统的教 育专业学科划分过细的弊端已经显现,这已经成为学科发 展的“瓶颈”.我国从1995年开始,就对高校500个学科进行 压缩,到目前为止已经减少到325个.体育专业的设置也相 对过细,在近些年的师资优化重组下,体育专业学科已经由 过去的14个学科调整到现在的5个学科,而在最近一次大 的调整中,这5中体育学科也被优化成2个.从这一系列改 革可以看到淡化学科界限、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优化课程体 系、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并行的目的正在大力进行,培养复 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5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资格认证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时代脱轨,内容 缺乏新意,这些都无法保证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因此就必须要重视起来.首先要设立定期考核制,每个学期 对教师进行考核,如考核未通,则解除劳动合同.其次组织教 师定期参加交流会,将在实践中摸索的先进教学方式进行 分享和总结,最后教师要积极的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共同进 步. 同时.要加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鼓励非师范专业和非 体育专业人才从事体育教师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 校体育教师的层次,同时还可以合理调节教师的社会需求. 4小结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体育教育部门应用 长远眼光和人本理念,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积极寻找自身不足,并坚持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体育教育专 业人才,努力探索多种方式的培养模式,树立规模、结构、质 量统一协调的全面发展观,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优秀的体育 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卫平,李凌霞,夏漫辉,等.当代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 Ⅲ.体育学刊,2oo6u):36—42. [2]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设想U1.体育科学,2000 (5):32—37 [3]_r-_qCt英.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U].中国学校体育, 1994(3):31—33. [4]王勇志.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学 校体育,1997(3):51-56. (5]张振华.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2.220-2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