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遥慈相寺文物价值解析及文保关键要素分析

平遥慈相寺文物价值解析及文保关键要素分析

来源:星星旅游
平遥慈相寺文物价值解析及文保关键要素分析

作者:成爱爱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10期

成爱爱

(平遥县文物局,山西平遥031100)

摘要:文章主要对平遥慈相寺整体建筑结构、细部构成及其旅游价值和文物价值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彩塑、壁画、石刻为慈相寺保护修缮的主要保护要素,并对保护修缮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慈相寺;价值评估;修缮保护;旅游

中图分类号:K878.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10.111

收稿日期:2016-08-01;修回日期:2016-09-03

作者简介:成爱爱(1972-),女,山西平遥人,文博馆员,主要从事旅游产业化、晋商文化的研究,E-mail:117430@qq.com。

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修缮需求正日益迫切地摆在文物管理单位与古建修复设计施工部门面前,如何不破坏原有结构、修旧如旧,保持原有风貌是文物古遗迹保护修复中面临的难题与关键。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古遗迹历史文化信息留存的需要,研究探讨类似建筑的保护要点与理念,无疑是有益的[1]。

于2013年开始的平遥慈相寺最新一轮的修缮工作,吸收了以往保护方案的优点,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结合了新技术新方法,非常值得推广。

1慈相寺概貌及建筑结构浅析

平遥慈相寺是一处规模宏敞的佛教建筑群,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山门、乐楼(只存高台基)、关帝庙、正殿、麓台塔,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廊窑。

正殿为寺内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七椽,歇山顶。梁架为四椽栿、前乳栿后剳牵用四柱形制,彻上明造。外檐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出45°斜拱,金代遗构。殿内有同期壁画和彩塑三尊,人物形象生动。正殿及其附属文物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和绘画、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正殿之后为麓台塔,于金天会年间(1123—1135)重建。塔高48.2m,八角九层楼阁式,底层围廊。塔身真假门洞隔层相同,塔内中空,原有木楼板上下间隔。出檐与平座均用叠涩,塔身斗拱逐层简化。塔中间有宽约40cm的裂缝,疑为1303年平遥地震所致,具有较高的科学与历史价值[2-3]。

寺内现存宋、金以来碑碣9通(方),史料价值尤为珍贵。

2旅游及文物价值评估

慈相寺有三进院落,为北宋—清建筑。寺内主要建筑正殿和麓台塔,在形制、体量、结构上都接近宋代规制,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寺内现存石刻、彩塑、壁画等附属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3保护范围及区域确定

1988年2月6日,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和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共同划定并公布了慈相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2001年,慈相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27日,山西省对慈相寺文物保护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批准公布。多年来,当地一直重视慈相寺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了慈相寺的原有风貌。

4历史沿革

慈相寺原名圣俱寺,始建年代不晚于唐肃宗时期(756—763年间),宋皇祐三年(1051年)改赐于今额慈相寺,宋末兵毁,仅存山门、正殿;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间),在旧址上重建佛塔和殿堂;明昌五年(1194年),大加修葺,寺宇较完备,后经数百年风雨侵蚀;顺治六年(19年)再遭兵火;雍正六年(1728年)重修关帝庙;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补修正殿、东西窑、关帝庙建筑等;嘉庆十五年(1810年)新建钟鼓楼;光绪十四年(1888年)补修关帝庙及各庙宇。至初年寺僧离去,寺院由当地村委会管辖,寺院日渐残破,20世纪70年代年代拆除乐楼,修建新戏台未就[4-5]。

2004年3月对寺内现有古建筑进行全面维修保护。

5保护整治要点

从现场踏勘及现存资料分析,慈相寺整治保护的主要技术关键点:一是麓台塔不稳定护坡的基础砌筑,主要难点是结构计算与材料的高度仿古。二是正殿后檐墙及两山墙及东窑的抢险维修,面临的主要难点是补筑部分与原基础结合部位的连接形式。三是3尊金代彩塑(三身佛)手部残损,头身分离且头部有损坏,须弥座均有不同程度残损。原在正殿,后存于县博物馆。泥塑,像高3.3m,须弥座高1.1m。四是壁画两处破损,其中正殿内东山墙73m2金代壁画局部酥碱外鼓,泥皮覆盖。麓台塔内宋、金年代壁画1~3层残损风化严重,4~6层局部保存。五是石碑石刻4处,石面碑身风化致使刻字不清晰或字不成文,分别为:长67cm金泰和二年(1202年)1方留题碧鲜堂青石质刻石;高126cm清雍正六年(1728年)关庙记青石质石碑1通;高146cm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关帝庙重修碑记无碑座石碑1通;清道光三年(1823年)新修钟鼓二楼1通,已风化,字迹模糊。

总体看来,慈相寺修缮保护要点主要为石刻拓本修复、壁画复原与保存技术、头身分离泥塑的结合与彩绘以及建筑群外墙及护坡的土工整治。

以上工作完成后,一座如旧的新慈相寺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重新焕发它的文物与旅游价值。

6结论

慈相寺现存建筑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正殿及麓台塔为宋金遗构。寺内还保存有石刻、彩塑、壁画等附属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主要保护修缮要素有彩塑、壁画、石刻,这些要素的修旧如旧直接影响修缮后慈相寺的文物及旅游价值,需要文保技术人员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M].山西: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

[3]陈平,高玲.宋彩塑菩萨立像[J];东方博物,2006(2):129.

[4]杨丽燕.平遥慈相寺[J].文物世界,2006(1):21-23.

[5]张恩.平遥小城故事多[J].今日山西,2002(6):35-36.

(责任编辑 石俊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