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徐州医学院文件

来源:星星旅游


徐 州 医 学 院 文 件

关于印发《徐州医学院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系(院)、部,各附属医院:

为了综合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锻炼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现将《徐州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实施。 附件:

一、徐州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 二、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三、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标准 四、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五、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1

徐医[2003]180号

六、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七、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 八、徐州医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毕业设计 规定 印发 通知 徐州医学院院长办公室 2003年12月29日 共印50份 附件一:

2

徐州医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初步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申请学士学位的前提和依据。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系须认真对待,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小组进行指导,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个环节的实际锻炼,培养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能力。

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培训毕业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工具书,总结表达和撰写论文等;

2、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3、培养刻苦钻研、顽强奋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选择对医疗卫生事业有现实价值、理论意义的课题或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探讨。为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教师指导,选题应尽可能与系内有关研究项目或与毕业实习相结合。

2、选题要考虑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难易度要适中,应是毕业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系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公布(四年制专业第六学期结束前公布)让毕业生挑选,也可以由毕业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系根据毕业生的选题和教师的指导力量进行安排。

3

4、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也允许由毕业生合做一个科研题目,但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其中的部分,并分别形成各自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篇幅一般要达到五千字左右。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选派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有科研工作经验、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也可以由老、中、青教师搭配共同组成指导小组,以老带新。为保证设计(论文)指导质量,每个教师指导设计(论文)一般不宜超过8篇。

2、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毕业生正确选题,向学生讲清课题意义,提出明确要求,制订工作计划。

(2)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审阅学生的研究课题调查计划;指导毕业生拟订设计(论文)写作提纲。

(3)指导毕业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检查毕业生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定期深入调查现场,进行具体指导。

(4)审阅设计(论文)初稿,指出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写好正稿。

(5)参加论文答辩,对所指导的设计(论文)提出评分意见,写出评语初稿。

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又要抓住关键,及时指导,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4、学生到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或实习基地作毕业设计(论文),学校可聘请有关单位相当于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指导。相关系要派人负责联系,了解设计(论文)的进度和需要协助指导的问题。设计(论文)结束时,应请指导老师对学生设计(论文)评定成绩和作出评语。

5、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进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论文)撰写

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一般应包括:①封面;②论文题目;

4

③摘要(中、英文);④关键词(中、英文);⑤正文;⑥参考文献;⑦附录(可选);⑧软盘(可选);⑨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评分表。

2、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应按比例统一的规范要求撰写,具体见附件“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1、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组织答辩。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都应经答辩后确定;

2、各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至少有三名讲师以上的教师组成。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成绩评定应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文献的收集和阅读能力、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研究工作的成果及答辩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应先由指导教师提出初步意见并写出评语,由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后评定,最后由系主任参考答辩小组意见,综合平衡后确定,适当控制“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0%以内)。

七、其他

1、毕业生撰写设计(论文)的时间,可从第八学期起,最迟在第十学期结束前完成;(四年制专业第六学期布臵,第八学期结束前完成)。

2、有关系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的归档工作; 3、本《规定(修改稿)》自下发之日起生效; 4、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5

附件二:

徐州医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评定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徐州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2、摘要(中、英文);3、关键词(中、英文);;4、正文;5、参考文献;6、附录(可选)。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包括研究工

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中文摘要在300汉字左右,英文摘要

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

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

4、正文

6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应包括引言、论文主体、结论等部分。

引言又叫绪论,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

论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下级标题、文字、图、表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罗列过多,一般可列入主要文献10篇左右,其中英文文献应有1-2篇。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6、附录

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

二、撰写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按学院规定的要求,用文稿纸书写或计算机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字体要端正,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使用计算机完成毕业论文,必须按照如下统一格式打印: (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样张式样打印(封页见附件四),必须正确无误。

7

(2)题目和标题

①设计(论文)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

居中打印;

②设计(论文)题目下空1行顶格打印“摘要”2字(四号黑体),字间空1格。

③“摘要”2字下打印内容(5号宋体)。每段开头空2

格,标点符号1格。

(3)标题:以3号字黑体居中打印。 (4)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

(5)图:图题若采用中英文对照时,其英文字体为五号正体,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引用图应在图题的左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按顺序编号。

(6)表格:表格按顺序编号,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7)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中华

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1993,见附录1),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8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8)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项。

(9)参考文献:按设计(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臵于方括号内。

3、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 (1)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GB33100~3102-1993)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2-1;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2-2;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见表2-3;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2-4;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见表2-5)。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方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表2-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表2-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的名称 平面角 立体角

10

单位名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mol cd 单位名称 弧度 球面度 单位符号 rad sr 表2-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频率 力;重力 压力,压强;应力 能量;功;热量 功率;辐射通量 电荷量 电位;电压;电动势 电容 电阻 电导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电感 摄氏温度 光通量 光照度 放射性活度 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 单位名称 赫[兹] 牛[顿] 帕[斯卡] 焦[尔] 瓦[特] 库[仑] 伏[特] 法[拉] 欧[姆] 西[门子] 韦[伯] 特[斯拉] 亨[利] 摄氏度 流[明] 勒[克斯] 贝可[勒尔] 戈[瑞] 希[沃特]

11

单位符号 Hz N Pa J W C V F Ω S Wb T H ℃ lm lx Bq Gy Sv 其它表示实例 s-1 kg·m/s2 N/m2 N·m J/s A·s W/A C/V V/A A/V V·s Wb/m2 Wb/A cd·sr lm/m2 s-1 J/kg J/kg 表2-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分 [小]时 天(日) [角]秒 [角]分 度 旋转速度 长 度 转每分 海里 单位符号 min h d (″) (′) (°) r/min n mile 换算关系和说明 1min=60s 1h=60min=3 600s 1d=24h=86 400s 1″=(π/648 0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 800)rad 1°=60′=(π/180) rad 1r/min=(1/60)s-1 1n mile=1 852m(只用于航程) 1 kn =1 n mile/h =(1 852/3 600)m/s (只用于航程) 1t=103kg lu≈1.660 565 5×10-27kg 1L=1 dm3=10-3m3 1eV≈1.602 189 2×10-19J 1 tex=lg/km 时 间 平面角 速 度 节 kn 吨 质 量 原子质量单位 升 电子伏 分贝 特[克斯] t u L,(l) eV dB tex 体 积 能 级 差 线密度

12

表2-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示的因数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10-1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注:

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号。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8.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

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说明: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可查阅1984年国家计量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词头名称 艾[可萨] 拍[它] 太[拉] 吉[咖] 兆 千 百 十 分 厘 毫 微 纳[诺] 皮[可] 飞[母托] 阿[托] 词头符号 E P T G M k h da d c m μ n p f a

13

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示例

作者 ××× 系 ××× 专业年级×××

摘 要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

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一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其表达规范是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需要,只有实现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各个细节表达的规范化,才能准确表达科学的内涵,从而有利于传播、检索和利用。

关键词 学术论文 表达 规范化 准确表达 利用

引 言

本规范的制订主要用来解决毕业班同学在作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撰写方面的问题 。

正 文

简要说明:

1.请一律用A4纸,版心为210 mm×297 mm,本页边框为版心示意图,完稿时不能附加。 2.版心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左边距为25mm(便于装订),右边距为20mm。

3.字体要求:论文题名(三号宋体,居中)学生姓名(小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小四号宋体)论文摘要、关键词、序言、参考文献、附录内容(五号宋体)论文正文(小四号宋体)。

结 论

参考文献

[1]Mette Monsted. Process and Structures of Network:reflevtions on methodology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vol.7,No.3,July-sept,1995

[2]薛群基.分子有序体超薄膜及其在摩擦学中的应用.辽宁科技出版社,1995 [3]张岱山:《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

附 录

附表1 本科生毕业论文封面 附表2 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

14

附件三: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定标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定参考标准

1、对我国医药卫生工作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 2、运用所学本专业有关知识、技能和能力,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3、对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或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程度;

4、文章的结构、文字的表达。 二、评定为优秀设计(论文)标准:

1、能正确理解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综合运用所学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2、能密切联系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

3、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笔流畅;对医疗卫生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资料全面,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5、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 三、评定不及格设计(论文)标准:

1、对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有关方针、政策缺乏理解,或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2、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主要论据失真,或论据、论点、结论不一致;资料残缺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较差;

3、答辩中回答问题与专业有关问题时多次远离提问要求,或有原则性错误,且经提示后不能更正;

4、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成果;

5、沿用本单位(包括本人参加在内)已发表过的文章(包括内部发行的书刊、报纸、交流资料)而又没有创见性的修改或增补。 评定为“良好”、“中”的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可参照上述原则确定。

15

徐州医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系: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16

附件四:

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系 专业年级

任务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日期: 年 月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专题题目: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系主任签字:

17

日至 年 指导教师签字: 日 月

附件五:

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18

附件六:

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19

附件七:

徐州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

答辩人 系(专业) 年级

答 辩 情 况 回答问题 提 出 问 题 正确 基本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没有 回答 答辩小组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系综合评定成绩 系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20

附件八:

徐州医学院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

设计(论文)题目: 专业年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21

概要(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实用性)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系意见 系主任 年 月 日 教务处意见 处长 年 月 日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