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学习与探究之一
一、活动目标
(1)以中国百家姓的知识为载体,探索和学生自己姓氏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诸姓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
(3)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念,树立振兴中华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因为是活动课,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它。关于百家姓的资料非常多,而一节课能展示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前,要有所指导,可以师生互相讨论,定出选题,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让课堂的展示和探究有所导向。 三、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信息来源广,认知能力较强,思维灵活多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这是学习这节课的有利条件。
2.但就姓氏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制成相关的课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同组组员之间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要及时地捕捉到,并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究,确实有所收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 活动说明
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所以课上将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为了确保活动课的效果,活动内容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活动内容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否则会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和缺少探究的空间,变成资料的简单堆砌。 具体操作
1. 师生共同商定活动选题,最后确定为: (1)我说我姓
(2)姓氏溯源(姓氏的起源及演变)
(3)探究百家姓(旧时百家姓、今天的百家姓) (4)有趣的姓氏(有趣的姓氏种类)
2. 分组:确定选题后,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确定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3.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教师要对课件的选材制作上做指导,如果学生没条件制作课件,就要对学生资料的选择把好关。
注:各组在设计活动课的内容中,要注意结合书上的活动建议,尽可能设计些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各组活动开展过程中作好引导及评价工作。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三八”节前夕,一位记者到体育馆去,对三位女运动员进行采访。当他问到这些姑娘的姓氏时,她们一个个笑而不答,却调皮地做出各种动作,要记者按此猜出她们姓什么。一位篮球运动员指着两棵并排的树说:“我姓它。” 一位射箭运动员把手上的弓使劲一拉,说道:“这便是我的姓。” 最后一位武术运动员走上前拿过这本《作文选》,把手中的一把单刀和书并排放着,笑呵呵地嚷道:“记者同志,我呀,就姓这个。” 记者想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了。”
你们猜猜她们分别姓什么? 答案:林 张 刘
同学们,这些姓氏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姓氏中隐藏着哪些文化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姓氏背后的奥秘。“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首先我们大家一定对自己的姓氏很感兴趣,也有所研究,首先我们欢迎我说我姓小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氏。 一、我说我姓
本内容由小组同学介绍自己或同学的姓氏。
总结与过渡:感谢同学们的介绍,大家一定会追根溯源,很想了解历史上我们的姓氏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让我们听听姓氏溯源小组同学们的汇报。 二、姓氏溯源 1.姓的由来
老师:由此可见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这说明了什么现象?说明我们的祖先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 老师:那么姓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作用呢?
归纳: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2.氏的由来: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人血统来源的,氏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即表示子孙的血统来源。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如,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为神农氏 。那么,你们知道氏到底有哪些来源吗? 教师:因此氏的产生相当复杂,大体有以国名、祖上的谥号、居住地名等九大来源。 3.姓氏之别与统一:
老师:那么姓氏的区别到底在哪呢?中国现在还有姓氏的区别吗?
归纳: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民百姓有名无氏。而且,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秦汉后,姓和氏的区别已开始消失,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既姓。
因此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但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姓氏文献记载的就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的有二三百个。这么多姓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和前面的姓有关系吗?其中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师:同学们,你能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同学继续介绍:(略)
综上所述:姓氏的演变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情况:
1.少数民族改姓2. 中原帝王向异族首领赐姓3为避难而改姓等情况。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自己的姓氏是否属于以上的情况呢?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每个人的姓氏都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的增多,在民间逐渐出现了百家姓的说法,那么中国传统的百家姓序列中究竟隐含了怎样的信息呢?让我们欢迎探究百家姓小组的同学来做介绍。 三、探究百家姓 学生介绍(略) 归纳:
1.由此可见编于宋初的传统百家姓(开头二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蕴含着很深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 2.现代百家姓它排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人口的多少)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姓氏当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而且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姓氏,下面我们欢迎趣味百家姓小组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有趣的姓氏。 四、趣味百家姓 学生介绍(略) 归纳:(1)各种有趣姓氏
数字的姓氏:一、二、三、四、五等。 表示时令的姓氏:春、夏、秋、冬等
表示方向、方位的姓氏:东、西、南、北等。
表示天干地支的二十二字:甲、乙、丙、丁等。 表示各行各业的姓氏:工、农、商、学、兵等。 表示各种颜色的姓氏:赤、橙、黄、绿、青等。
五行为姓:金、木、水、火、土。 五常为姓:仁、义、礼、智、信。 五金为姓:金、银 、铜、铁、锡。 五方为姓:东、西、南、北、中。 五音为姓:官、商、角、徵、羽。 五岳为姓:泰、华、衡、恒、嵩。 五谷为姓:麻、黍、稷、麦、豆。 五事为姓:视、听、言、思、貌。 六畜为姓:牛、马、羊、鸡、狗、猪。 候为姓:风、云、雷、电、雨、冰。 “岁寒三友 ”为姓:松、竹、梅。 “春风一家”为姓:桃、李、杏。 “四君子”为姓:竹、菊、兰、梅。 “四瑞兽”为姓:龙、凤、鹤、励。
历史朝代名称为姓:夏、商、周、秦、汉、晋、魏、蜀、吴、梁、齐、陈、隋、唐、宋、元、明、
清。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名称简称为姓:京、津、沪、翼、鲁、豫、鄂、苏等。 中国各民族名称为姓:汉、满、蒙、回、藏等。
方位名称的复姓:濮阳、邯郸、即墨、商丘、高阳等地名;东方、南部、西门、北官、中央等。
(2) 美国学者艾尔斯登.史密斯在他的专著《美国姓氏》一书中考察了美国姓氏的来龙去脉,称英美姓氏大致有四种来源:
1.取自父(或祖)的名字,姓由父(或祖)的名字演变而来。例如约翰逊(Johnson),是约翰(John)的儿子,查理森(Richardson)是理查德(Richard)的儿子。 2.姓以地形、地势而得。例如伍德(Wood)、丘吉尔(Churchill)等。这一类姓氏最多,约占英美总姓氏的40%。
3.由诨名而成。祖上有人有某些生理特征,家族由此而得姓。例如布朗(Brown,棕色)、布莱克(Black,黑色)、朗(Long,长)等。
4.由祖先职业而成。例如史密斯(Smith,铁匠)、贝克(Baker,面包师)、费舍尔(Fisher,渔夫)、法默(Farmer,农夫)等。
但有些姓氏的来源十分古怪,如“布尔”意为公牛,“卡菲因”意为棺材,“斯考得日尔”意为恶棍,在我们看来都显得过于特别。在使用时,姓氏通常被放在名字后,称呼时称姓不称名。如威廉·莎士比亚、乔治·华盛顿等人名中,威廉、乔治都是名,但称呼时只称莎士比亚或华盛顿。
六、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1.本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对你们的小组成员,你最想说句什么话? 3.有关姓氏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