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作者:杨连成

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7期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已经建设了很多美丽宜居乡村。但是乡村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在当前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乡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在规划编制方面,对乡村物质空间的重视程度较高,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主要對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规划;设计策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引导下,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成为了各个省份发展的重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保护自然生态,还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是一个现代化建设模式,应该具备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在保证乡村美丽的前提下,还应该密切重视生态环境,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优化乡村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一、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一)环境优美

相关人员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自然生态,还应该重视乡村的卫生管理。可以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是在一些街道周围,安置标语牌,时刻提醒居民要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如果生活垃圾管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乡村环境。之前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不进行分类,没有规定的地点,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生活垃圾进行管理,造成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的景象,导致乡村环境较差。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必须要采取措施消除“三无”,建设一个合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分类回收垃圾,并且对其进行定点处理,保障乡村环境优美。 (二)尊重自然

生态型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特点,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山、水、田、宅一体化。在建设美丽乡村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达到目标,还需要运用自然的力量,依据自然的发展规律,把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建设结构和地理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体现出独特乡村风格的同时,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三)合理规划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密切关注结构布局。结构布局在生态型美丽乡村的规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影响乡村的空间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型,还与生态结构有较大联系。在规划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风貌,并以此为基础,添加土地流转和整合,保障规划建设过程更加规范。 二、乡村生态规划设计 (一)区域乡村生态保护策略

区域层面生态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通常都在县、镇总体规划中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区域层面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上位规划中所提出的关于生态规划的内容,并对此内容进行充分研究,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落实此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明确所建设的乡村在区域内扮演怎样的生态角色。 (二)村域生态保护策略

在对村域进行建设时,应首先了解村域的特点,其所覆盖的面积非常大,并包含各种各样的生态要素,可以形成一个完整性较高的生态格局。在对村域进行生态规划时,主要是建设生态网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相应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生态要素,并对村域所包含的生态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评估其实际情况。以河北省东大地村为例,对生态要素进行严格的评估,并以实际情况编写生态要素评估表,全方面掌握村域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第二,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全方面深刻研究,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从全域视角出发,对影响生态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行探究,充分了解乡村实际的生态特征。以东大地村为例,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是燕山山脉腹地,东大地村的四周都是山体。必须要对山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安全。首先对山体高程进行研究,发现其地势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地形起伏比较大,并且所拥有的地貌较多,在需要规划的区域内,山体最高峰的海拔为670米。中部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平坦。具体的高程分析图。其次,还应该充分掌握区域坡度。从整体水平来看,坡度变化程度比较高,在区域中部,变化较小,南北部变化较大。第三,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对生态廊道进行一定程度控制,并对其进行维护工作。主要工作对象有两类。第一种是河流,另一个是道路。首先应该设定控制地带,对于河流廊道控制地带来说,主要工作内容是生态保育以及修复,运用软质护坡,不能砍伐植被,也不能把没有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道路廊道控制地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绿化种植。另一方面是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第四,对村域内的生态斑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设计时,应依据实际状况,规定生态斑块的边界宽度,通常应大于或等于50米。其次,如果生态斑块被损坏,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避免损坏程度加大。 (三)村庄生态设计策略 1、生态人居设计

生态人居设计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建建筑布局。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原有建筑的组群空间,并运用原有格局。第二,绿色农房改造。依据村庄实际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况,对建筑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改造,例如供暖系统等,充分体现绿色化建设理念。第三,道路生态化改造。在保障道路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采用乡土材料,在选择铺装材料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废弃建材。其次,在道路两侧,还应该种植一些乡土绿化树种,在显著提升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切实体现乡土气息。第四,特色景观设计。主要是建设一些景观节点。 2、生态环境设计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通常都会对乡村的地形地貌进行一定改造。但是在实际的改造环节,为了保持乡土景观性,应该对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地形地貌进行保护,维护原有的生态特性。其次,植被在生态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加大对原有植被的保护力度,严厉禁止砍伐植被。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乡村的开阔空间,建设次生群落。在生态环境设计时,还应该高度重视水岸生态保育工作。对于乡村水岸生态系统来说,在对其进行修复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对河塘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发现有淤塞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第二,对有害的水生植物进行清除。 3、生态设施设计

在选择污水处理设施时,可以选择当前阶段发展比较好的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如果所规划设计的地区十分的干旱,相应的设计人员就可以运用生物微动力处理设施。胜家桥社区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的是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点,投资成本较低,使用过程能耗也比较低,并且管理十分简便。其次,还可以建立先进的生物质沼气站,使生态能源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语

当前,对于乡村来说,其生态环境与城市相比较被保护的较好,但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能够保持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之后的发展中,应立足于原有建筑,不断发展乡村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下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73. [2]苏进展,周林涛,李翔,王岚,杜小姣,赖庆旺.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践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04):191-194+202.

[3]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9):229-232.

[4]陈凯芳.乡村规划建设中生态技术的选取及应用研究[J].福建建筑,2016(01):8-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郑向群,陈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设计[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02):106-115.

作者简介:杨连成,男,(1984-11), 吉林蛟河人,汉族,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城乡规划管理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