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 第183 基于多尺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海域 工程精细勘察研究应用 黄成民’黄毓铭 张晓峰。 (I.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2.东华理 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对珠海口海域人工岛及隧道段,第四系覆盖层、基岩埋深、断裂构造带和不良地质体开展地质勘查。采用 多道地震、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联合的多尺度反射波法,其中多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在探测精度和探测深度 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增加单道地震提高分辨能力和探测深度,提高物探解释的准确性。多尺度反射波法探测及 研究表明:水底地形走势东高西低;精细划分出5个地球物理层位;推断出2条断层的空间位置及活动性质;探 测出浅气层富集区和软土层海底高程区间。勘探结果表明多尺度反射波方法是跨海工程勘察中的一种有效手 段,在针对地层精细化分层、探测不良地质体、基岩埋深和断裂构造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最终为近海工程 提供了基础设计资料。 关键词:多尺度;多道地震;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近海工程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92(2017)2-0137—08 Application of Ocea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Research Based on Multi-scale Reflection Wave Method Huang Chengmin Huang Yuming。Zhang Xiaofeng。 (1.China Railway Shi Dai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Anhui Wuhu 241000;2.School ofGeophysics andMeasurement-controlTechnology,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Jiangxi Nanchang 330013) Abstract: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quaternary overburden,bedrock buried depth,fault structural belt and adverse ge— ological body of island port area and tunnel section in Zhuhai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We use the multi—scale re— lfection wave method integrating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sub-bottom profile reflection and single-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and sub-bottom profile reflection have certain restirctions re— garding th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depth.We increase the resolution of single—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and depth of explora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geophysical interpretation.The research of mul— ti—scale reflection wave method detection shows that:underwater terrain is h J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5 geo— physical horizons can be finely divided;spatial position and activiy propertties of the two faults are deduced;the seabed elevation range of the shallow gas accumulation area and the soft soil layer a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scale reflection wave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cross-sea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In detecting ad— verse geological body,bedrock depth and fault structure,we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and finally provide the basic design information for offshore engineering. Keywords:Multi—Scale;Multi—Channel Seismic;Sub—Bottom Profile;Single—Channel Seismic;Offshore Engineering 0引言 。 程设计结构愈加复杂,对地质资料的精细度也愈发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逐步 完善,跨江、跨海的水域工程勘察项目日益增多,T 严格。近年来,由浅地层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而发展 起来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逐渐成为在大陆架和 _1 3 一 近海海域海 探测的卞要技术手段,并取得r较好 fI,lJ}cⅡ 效 ..浅层海域地震勘探系统H1船绒系统和 拖曳系统组成 船载系统包括可控震源、数据采集 和处州平台、DGPS片分 质 建立在地震f波丰极值能量集巾的),k.qiI[1 I-ft9一拿J火 忠院L:在他的著作巾曾对乖 分辨率做过严1午}的定 义,即垂向分辨率应该用地震 波脉 -的时『fI1 续 J导航定位系统;拖曳系 度来定义 对于横向分辨率足这样定义的, 【 足}}t第 一统包括换能器、水听器和电缆。针对海域 1 程的地 ,通常果『11浅地层剖面法和多道地震方法…。 菲浑耳带的大小来决定,前挺足 没仃做偏移之 前,第一非潭耳半径为: 浅地 剖㈨一般仪能穿透软上层( 含砂夹层),其 I 频 弘一般较高.‘ 受用于不良地质体(如浅气 = 、/ ’ 、软卜 等)、对浅部覆盖层进行精细划分和时水 地形进i 测量,f1_埘簿层的分辨力较强,探测深度 式(2)中.V为半均速度 t 射时I I1=1J,f 能f1 30m以内,其探洲深度较小、、多道地震 作 为地震波的主频。做完偏移 , I 尔、 会大大减 频段 50 ̄2000 Hz.主频在100~500Hz,主要川 小,所以在讨沦分辨率的时候一般I! 寸沧睡 J分辨 十 盖 地 结构、地层岩性、风化界面、基岩埋深、 率,文字七捕述就是可分辨的最薄地 度、以卜是 牲抖 形怠和 皱、断裂构造.进而评价断裂规模、 单纯对分辨率的定义,所 高分辨率就址 以往 止 ,探洲深度叮以达到海底以下200m的深度范 通勘探的基础 ,进一步提高分辨簿 的能力,拥订 …,j 探测深度较大.但对薄层的分辨能力较低12 J。 更多的地震反射波同相轴,波组特fI『=叫 ,仃牛H J 进一步提高对海域地质勘查的效果,增加单道 的信噪比和保真度,满足勘探f={的 的需 , 解释 地 泼,1 f1 频段在200~8000Hz之问.主频 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分辨小断 、小构造, JJIJ虫 实具 500~1 500Hz之I1=l】,其探洲深度叮达到水底以下 体的反映地下地质构造 但许彳 足分辨牢越高越 , 80m地…l~,f1『探;lJ!IJ剑强风化岩顶界i ,至中风化 追求分辨率而降低了信噪比, 解释过 中就会 顶 .埘薄 的分辨能力较高;可判断活动性断裂足 增加 难.造成一定的地质似象,尚分辨 ̄f-1,2达到能 锵断软 、呵 粉质粘七以下到强风化岩顶之问 够清晰准确分辨目的层为}j的 的 l确定断 活动年代;有效的弥补r浅地层 2研究区工程概况 削1nffIj多道地震 探洲深度和探洲分辨力L的不 研究区为两城市之问过 通道人 搜隧道段 足 小义通过多 度反射波法对珠海¨人T岛及隧 f4一跨越珠江口m石水道。其 深、湾慨宽浅、湾I 1 道1 进i 地质}cn .涵盖了仪器采集参数的选择、 宽深的纵向分布特点和水下地形 一 潍阿槽”分 数 处 法车11综合方法的解释等方 ,从浅地层 格局。整个通道穿过矾石水道、伶仃水道等处 中 划深部地 , ‘效的覆盖了海平面以下200m深度 位于东端的饥石水道处最深.最深处I==If能达到 范 j同时埘物探异常区域布置钻孔验征,取得了 30m。线位西端水深较浅,仃 低潮时tI『能出露浅 较& 勺籼 效果.为桥梁和隧道的设汁提供r准确 滩。如图一所示。 的 础资料 1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地球物理学中将分辨率定义为能够分辨出两个 十}l似的地匝t水的能力,其经 定义最早足rh Widess 提 求的,以地震子波的丰极值能量Am!与子波总 能 E之比定义分辨牢P,公式为: ,)_ (1) 从式(1)巾呵以看出,能量越集中. 波主极值 越尖锐,分辨牢就越离;I眨之,分辨率则低,P值在 0~l之 变化,最大为l,最小为0。 然高分辨足 图一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138一 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全新统一上跟新统 海相、陆相和河流相沉积的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 质粘土、局部含砂。对 西侧基岩为燕1ll期花岗闪 长岩及石英岩、东侧为燕1I1期细一粗粒斑状花岗岩 目 基岩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带。 降运动,以断裂、断块活动为基本特征。经历了漫长 和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断裂构造,按其展 布方向主要分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北北西一北西 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五组【3J。研究区内断裂以北 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穿过轴线的断裂构造主要 海域绝大部分位于广东大陆架部位,东南隅跨 入陆坡区,海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方 向缓慢倾斜。区域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的垂直升 为:黄埔一巩石水道东侧断裂(北西向)、南岗一东博 寮海峡断裂(北西向)。如二图所示。 一一一过江通道 南岗一东博寮海峡断裂 黄埔一巩石水道东侧断强 全新世活动断裂 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前第四纪断裂 隐伏断裂 正断屡 逆断层 性质不明断层 主要断裂及编号 0.第四系 f上第三系 2下第三系 3晚第三纪玄武岩 4.一圾新构造分区边界 5.=圾翦}构造分区边界 6新构造分区编号 7上第三系底等深线(m) 8盆地边再 9.下第三系缺失线 0前新生再基岩 T.地质霁线 2桥址 3.震中M=6 0~6.9 4震中M=5 O~5 9 5震中14=4 7~4 9 图二研究区断裂构造示意图 3地球物理场特征 依据附近相近T程的物探成果及钻探资料,研 究区基本具备开展地震勘探的地球物理T作的条件 反射界面。(3)若断裂引起地层的垂向错动或岩体破 碎,则地震时间剖面图将出现反射波组同相轴的错 动或下凹、不连续或能量减弱、绕射波出现等异常特 征【4】。但是,研究区依然存在影响物探方法开展的不 (见表一):(1)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面之间存在较明 显的波阻抗差异日.波速和密度之间差异也较明显, 可以在基岩顶面形成良好的地震反射界面。(2)第四 系覆盖层各地层层位之问也存在一定的波阻抗差 异.当界面较稳定、干扰较小时,也存在较好的地震 7.私嚣 淤泥 懿 利因素,主要是西侧水浅、水底反射强、淤泥层厚Fj^ 夹薄层状粉、细砂或中砂,引起地震波散射及吸收严 重等。基于此,开展多道、单道、浅剖■种方法进行多 尺度综合勘探。 Jk缩被谜( ) l4l0~l 470 l4∞~l580 表一研究区主要岩土层的物理性参数 辨 矬谜f ) 85~ll0 90~l帅 懈度(1 0 ・’) l 57 1.67 淤抛质I. 枇I: 粉庙翁I 缃砂 Il’砂 I∞~185 l50~240 J4Il0~1 680 I520~l770 l g5 l 87 l7IO~l90o l800~lg8o f蚰 jfl砂 砾砂 髑砾I 80~5o0 390~520 l80o~2lo0 l8舯~2200 l8∞~23o。 2 l 2 14 {i鼋舣耪腼黏1. 173O~I95o l 97 姓风化花岗 花岗州妊 0—620 33o0 ̄4∞0 >l5。o tI 风化花岗糟,拒 闪长 徽风他花尚 、托崩 K 2.5 2 7 —1 39~ 4工作方法及测线布置 消除潮位变化对数据的影响。 单道地震比浅地层剖面多了j个处理步骤,分 研究区人 岛及隧道为整个过江通道的控制性 工程。根据后期隧道沉管施工工艺需详细勘查各地 层工程地质特性,详细查明研究区隧道平坡段轴线 5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基于此测线布置位于研究 区左、右两侧25m处,各布置一条纵测线R1和Ll 别是坐标归算、原始数据解码、频率滤波。坐标归算 是将各道的位置归算回到炮检中心;原始数据解码 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解码,得到能直接识别的地 震波组信号;频率滤波采用带通滤波,滤波通带根据 频谱分析的有效反射的频率范围确定。 多道地震相对于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处理方 法较复杂,主要步骤:原始数据解码一预处理一超级 CDP道集选排一叠前滤波一道问平衡一速度分 测线,长度合计14km。选用浅地层剖面、多道地震 和单道地震联合的多尺度反射波法进行勘探。 (1)浅地层剖面 采用RS.QP01 16浅地层剖面仪浅地层剖面仪, 记录长度80ms、发射能量400J,每秒采集数据量 10,探头沉放深度0.8m。采集时,地层剖面收发探头 周定在船右尾舷,GPS接收探头同定在浅剖收发探 头前方lm。 (2)单道地震 记录设备采用GeoPro单道地震采集系统和海 域地震勘探专用震源系统。发射功率1500W,发射 时长400ms,发射频率400Hz ̄1000Hz,发射周期 0.5s;仪器采样间隔0.125ms,记录长度512ms。采集 时,单道地震接收专用电缆拖曳在船尾后16m,震 源拖曳在船尾后10m,GPS接收探头固定在船右 尾。 (3)多道地震 采用Geode全数字化信号增强型浅层地震仪 记录,震源采用海域变频控制震源系统,发射功率 1 500W,发射时长400ms,发射频率100Hz ̄500Hz。 仪器采样间隔0.125ms,记录长度512ms,低切 100Hz滤波,接收道数12 ̄24道。多道地震采集时 选择在平潮期拖拉式匀速航行和定时激发方式探 测。物探测线采用GPS导航定位,接收电缆牵挂在 船尾部向后延伸,为保证完全覆盖设计测线,提前 100 ̄200m上线测量,推迟200m下线测量。 5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 5.1数据处理方法 浅地层剖面的资料处理主要步骤:滤波一道问 均衡一横向叠加一桩号投影一潮位改正一成果剖面 输出。滤波主要为横向中值滤波,以滤除机械噪音 对浅剖的影响;道问均衡将各道的平均能量自动调 整为相同水平;横向叠加是将2至4道叠加成1道, 提高信噪比;桩号投影为根据实测测点坐标投影到 设计线路的里程或设计测线的桩号;潮位改正将各 道的高程变换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0.0m高程, _14{)_一 析一动校正一FK滤波一宽线叠加一叠后滤波一修 饰处理一桩号投影一潮位改正一成果时间剖面输 出。其中速度分析、多次波的压制、宽线叠加为多道 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 分析主要应用超级速度谱,速度分析区间为 1000 ̄3000m/s(步长10m/s),从速度谱中根据叠加 能量最强的原则拾取叠加速度;多次波的压制主要 利用FK滤波,FK滤波在动校正之后进行;叠加处 理采用宽线叠加方式,将落人同一个线元的道叠加 成同一个CDP,以消除仪器采集数据过程中航速不 稳定的影响。 5.2水位地形特征 根据浅地层剖面法测量资料得出结果:测线范 围水底高程在.0.2m~.20.4m之间。其中里程 K6+000 ̄K10+450段水底高程在.5.6~.6.8m之 间,地势平坦;里程K10 ̄450 ̄K13+800段水下地 形下凹,水底高程.1 1.6m~.17.5m,整个研究区水下 地形呈东高西低的走势。如图i所示。 图三地下水位地形特征图 5-3地层划分特征 研究区通过浅地层剖面、多道地震时间剖面上 反射的波形特征,对波组的走时、频率、相位、强度及 连续性等做对比分析,获得了测线位置200米深度 范围内,识别出3个地震波强反射组,作为标准层。 以T1、T2 T4命 {1I 标准 .纳合钻孔资料, 很弱的杂乱波组,或为几、r・没仃能量的 门 / 埘地 世仃划分l‘I:乃外, 0 道地震时M削1(Iil 还 根 以卜分析『j『以识jjfj}十{4个地球物 :2 分析、懈扦r 1个分J 【f{『T3 f11 标准』 (见艮i 个地震波强反射界 、1个地震卡H 面、1个水 六)T3 道地震叫‘问剖 比多道地震时 面,分)jIj命 为T1、T2、T3、T4 Je中T1为浅地j 削 川洲…l一 为}II『晰, l 下的地震卡目讣小同¨.是 I 洲量水底 面(见 四).T3为地震相芹 地 似 异 , 址波附抗差异界 ,所以没有 (见 六),T2、T4为地震波强反射界面( l几l、 同柑轴 以f 仃 较多能量强、近于水平的同 ‘) 州轴. 状地J 的地j。 相..界丽以下仅 能量 图四R1线浅地层时间剖面图 图五R1线多道地震时间剖面图 篓 图六R1线单道时间剖面地层划分与钻子L压线之间对比图 许依据4个地球物理界面和钻孔资料,结合珠 反射波同相轴数目明显增加或减少;(3)反射波同相 江『_I地区及附近海域第四系沉积环境和地层特征, 轴产状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区;(4)反射波同 将测线位所在I 域地层划分为5个地球物理层:Tl 相轴的强相位反转;(5)来自中微风化基岩顶面反射 界断以上为水体;软七层位于T1界面与T2界面之 波组的双程时问明显增加,出现明显的岩面 槽或 If】,为全新统海卡H沉积物(Q4m),以淤泥、淤泥质土 岩面陡坎I7j。 为t;T2界面 j T3界面之问为砂及粘土混合层,为 对于错断基岩的断层,由于本区基岩为没有层 晚更新统海丰H冲积物(Q3m+a1)、晚更新统河流相冲 理或层理小明硅的岩浆岩和变质岩,断层一般以岩 积物(Q)、及残积土(Qt一3e1),以砂、粉质粘土为 面凹槽的形式呈现。不可采用反射波法通常的同柑 ;仝、强风化层位于T3界面与T4界面之间,全区 轴、波组出现错断、同相轴数日增减等特征进行 叮 ;中、微风化层位于T4界面以下。 别。由于研究 断层的倾角较陡,不能采集到断 5.4断裂构造特征 波,也不能根据断面波识别断层。所以 能采用反射 结合研究区地质情况分析,在断裂通过处开展 凌乱、出现空白区、岩面陡坎、岩面凹槽等特征进仃 多道地震、浅 剐 和单道地震勘探。先采用多道 基岩断层的识别(见冈七)。通过物探资料并结合Ⅸ 地震法详细查f』ij FI、F2断裂带的具体位置,后采用 域地质资料推断Fl、F2主要以 断层为t.h不存 道地震法、浅剖洋细查明是否存在第四系土层错 在第四系覆盖土层错段。属于晚更新 术期一全新 断或扰动判断其活动性。从地震波波形上看具有以 世时期的南岗一东博寮海峡断裂。 下特征:(1)反射波同相轴或波组出现错断现象;(2) 图七F1、F2断裂的典型地震剖面 142一 同川 通过断裂异常化 附近 的钻孔进{i验 较为准确 r锥I ( 犬_-) 从验 情况来看,¨【_ 常推断的结果 表二断裂异常验证情况 辩 :编 洲线艘 桩 钟常特 铺扎聆 …胤f"】 的7 附姬zl.,3{【_}I扎 IIlIt礅 化 mI较深(,15 87m), I l I{l缝K7+I lflil.i礴。木 .覆 裂隙较发爵.i4,1 ̄ 裂Jf;I迹 IJ, 锵断 m地日J] 的 附近zK3钻孔・IIII,微I.'tt"L柑 鞭 (45 87m) l 2 R1缱K7{:{5骷 [fn 术地衢 袋隙较艇 ,划断裂形迹, 附j丘怕7,Kl 扎风 t矗t :斟{由 化 较胛硬1II舰 I"1枘 5.5浅 , ̄iJl: 被吸收,m脱下部地』 反射很弱或消失的现象llf1f 研 l 浅J 发 地震}l ̄J'llIJ洲m 是现为仃在屏 究区发现,浅 谢集 零 分布于隧道JK t量 蠡錾毋量靛 崔 § 分圣 敝I Ifl地震反射杂乱,同卡H轴模糊, 速度降低,出 K7+505、,K7+770 段,垒f1f 八所刁 现“下{ 设 ”l j 地震波 穿过该 时大部分能量 星丰呈 时间层图例 T1水深(浅翻) T1水深(浅刳) 一T2嚣泥展底('生酎) 一1"2蒜泥屡雇(浅翻) ……一TO浅层气发育区 2O O 15.0 圈 J耳 蕊 萎30 0 隧 蘸 驰 lr" 60.0 45 0 80 0 f≮i §l J量噌《 6O.0 CDP号 1 335 774 121S 1641 2O68 2491 2949 CDP号 图八浅层气富集区浅层剖面图 5.6 隧l≮l软 层分布特f 问测线缒溢范…软f 层(卞婴包括表层细砂、淤泥技 通过浅地层洲面测量纳果绘制软{ 瞍等值 淤泥质 l )底 l(1f起伏变化较大,界面幽 线3D ( 为似定 【凡标). ,J 人I 岛及隧道 .7m~一27m之 变化,平均高 .16.8m,其变化: 一14 一 ●{ 重要和水深变化紧密相关,如图九所示。 图九岛隧区间软土层底面起伏3D图 6结束语 [2]刘宝华,丁继用,裴彦良,等.海洋地球物珂『探测技术及 (1)通过采用多尺度反射波法并选择合理的设备 其在近海l 程中的应用【JJ.海洋科技进展,2005,23(03):374. 和丁作参数.对研究区地质层位进行了精细划分,勘 383. 查出里程K6 ̄K13之间的水底东高西低的地形特 【3】王光杰,滕吉义.张中杰.中国华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 征.精细划分出4个地球物理界面、5个地球物理层 大地构造基本格局【Jj.地球物理进展.2000,15(03):26—13. 位.推断了Fl、F2断层的空问位置和活动性质并通 【4】章哲辉,隆威,李学文.反射波法在珠江口海域桥址及 隧道勘察的应用[J]l物探 化探,2013,37(04):749—755. 过在附近布置钻孑L进行了验证,查明了主要位于隧 【5】岳全贵,陈银生,邹方华.等.水域多道地震反射波法在 道区间K7+505~K7+770里程段浅气层不良地质体 海底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j L 程,2009,23(专刊): 的存在和软土层底界面高程在一7m~一27m之问变 l81.188. 化。 【6】李军峰,肖都,孔广胜,等.单道海卜反射地震在海卜物 (2)单道地震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浅地层剖面和 探 J-程中的应用【J】.物探 化探,2004,28(04):365—368. 多道地震在深度限制和分辨率能力不足上存在的问 【7】章哲辉,隆威,李学义.反射波法在珠江口海域桥址及 题。 种方法较为准确的识别出4个地球物理界面, 隧道勘察的应用[J】.物探‘ 化探,2013,37(04):749—755. 为地层划分、查明水底地形、推测并推断断层空间位 [8】刘保金.柴炽章,酆少英,等.第四纪沉积区断层及其卜 置和活动性质、不良地质体提供了较为准确可靠的 断点探测的地震方法技术——以银川隐伙活动断层为例…. 地球物珲学报,2008,51(05):1475—1483. 地震数据解释的依据。 [9】叶银划l,陈俊仁,潘冈富,等.海底浅层气的成凶、赋仔 (3)采用浅地层剖面、多道地震、单道地震的综 特征及其对T程的危害[J】.海洋学研究,2003,21(01):28—37. 合地震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应正,逐渐成为海域桥梁 【l01冯强强,温明明,吴衡,等.海洋浅地层剖而资料的数 及隧道一 程勘察中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最终为海 据处理方法【J1.海洋地质前沿,2013,29(1 1):49.53. 域‘1 程建设提供了较为准确可靠的基础设计资料。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黄成民(1963--),男,岩上勘察公司经邢,丰要从事岩上 【1】章哲辉,隆威,李学义.反射波法在珠江口海域桥址及 ‘l 程 ‘丽的研究; 隧道勘察的应用【J】_物探 j化探,2013,37(04):749—755. 黄毓铭(1990--),男,研究生,丰要从事 1程物探疗而的 研究(通汛作者)。 一_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