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学习笔记2013.10

关学习笔记2013.10

来源:星星旅游


学习笔记

山西袁纯清2012年7月10号来山西广播电视台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

正面的人物不是没人看,关键是要有故事和情节,有别人知之不全的事。比如说山西有217个国家级文物景点,每个地方都有故事性、有知识性、有排他性、有趣味性,吸引人的感官,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做点挖掘。我们要知道,不只是下里巴人才有人看。当前发行量比较大的报刊,如《环球时报》、《读者》、《读者文摘》就是雅俗共赏,以雅为主。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相信粗俗现象在当时很时髦,但我相信过不了多久这股风就会刮过去,迎来对高端、对知识、对理性的回归。

从新闻的角度看,要多发现鲜活的典型和案例。新闻宣传更应该增加立体感,文字的东西更多是靠分析探究,广播电视要形象生动的再现,这是今后立台的很重要的一点。

要多一些社会新闻、基层新闻,多一点群众性的新闻,减少领导干部的新闻时长,这一点从我做起。除重要时政报道之外,一般性的调查研究和一般性的的会议报道时长可以短一些,要向电视台学习,关于我(袁纯清)的调研原则上控制在三分半钟,不超过四分钟就行,多一点社会新闻有好处。

★人们永远在思考怎样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愈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其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份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普迫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甚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靠阅读\"窃取”思想。

★千万不要过多指翅那些离层人士,依靠“中间人”!

★与其按照一个已经形成的思路去采访某人,不如坐下来和人聊天。

★交谈时“奉承”对方,而不是威胁对方。这种奉承将让你随心所欲。

★专家是指那种知道123种恋爱方法,却根本不认识任何女人的人二实上,读者一般对他们态度冷淡。

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形象的想象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我们的记者不幸正好缺乏这种想象,我们也为力。但是通常的情况是,记者的问题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一些完全可以弥补的错误。比如,他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或阅读,或者他没有找到正确的采访对象。如果用一个心理学的词语来形容,这种记者实际上患有新闻的“感觉剥夺”①。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新闻的感觉麻木,敏感度不够,或者说他没有接触到足够的新闻信息。

。获得好故事有哪些渠道?

靠阅读“窃取”思想

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你的选题要广泛。你的选题不但是自己感兴趣的,还应该是涉及面很广但又缺乏报道的。此外找到与选题相关的出版物,进行大量阅读,包括专业期刊、行业通讯、学术刊物、智囊团和基金会的报告、一级机构发布的信息。这些都应该在你的阅读范围之内。

随时记录灵感。在阅读材料时,一方面你要把想到的故事点迅速做成笔记,另一方面要把重要资料做成剪报收集起来。数据可以储存在大脑中等以后去回忆,但灵感与创意就如晨雾一样,往往转瞬即逝。如果没有笔记的话,过一段时间当你再去看自己的剪报时,很可能会奇怪自己为什么要留这些东西。

为选题做档案。一定要有系统的档案记录,否则你很可能无法找到自己最初的创意。,但每一个档案系统都应该包括一个“备忘录”。这里记录的是一些时效性强,或者看上去很热门的选题—这些选题如果不赶快完成,机会就可能消失,或者被竞争对手抢走。

如果你做了以上这些事情,那你就自然而然地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像一个专线记者(只报道某个领域内的新闻)一样,全面关注这个领域。

依靠“中间人”提供信息

他们的名片夹里有成百上千的联系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关人士和一些与高层权威有密切关系的人士。

还缺少了一种人一中间人。他们不在顶端决策层,但却对十分了解;他们也不在基层,但却对下面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中间人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引导记者们去把故事写得栩栩如生。他们很少去怀疑别人会很乐意与记者合作。最后,这些中间人还可能发展成高层人物,而他们也会记得当年的老熟人。

做记者的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可能会把信息源的资料存档,然后就渐渐把这些人

遗忘,直到有另一个故事需要他们帮忙提供材料时,才会想起他们。疏忽让记者失去了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渠道。

人物特写报

l 道中的主题陈述和我们前面所说的非人物类特写的主题陈述是不一

l 样的,人物特写的主题陈述并不是为了概括故事内容,而是为了突出

主题的特性。人物特写的主题陈述一般会列出故事主角的两个或三

个方面,说明主角的与众不同(综述型人物特写),或者典型性(微

缩型人物特写)。这样的主题陈述无法被完整地搬到故事中去,但是

它发挥的作用和其他类型的主题陈述是一样的。它关注的是整个故

事,告诉读者这个主角为什么值得关注,所以主题陈述必须尽早完

成。

那些真正精彩的故事。完全可以开门见

山,直入主题。让故事本身来抓住读者,而根

本不需要在导语中做广告。

★太多的数据无异于毒药o

●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1:简洁:导语中的例子必须清楚明了,能够被立刻理解。

读者不愿意思考任何复杂的东西。如果你描写的场景需要加以解

释才能说明它与故事主题的关系,那么哪怕是最简洁的解释,也会让

劓外处理导语、数据褂情的诀窍]

故事陷入困境,让读者逃之天天。最理想的举例式导语就像一个吸引 鱼儿上购的鱼饵,其长度最多一、两行。 蚕

2.与主题表达方向一致

3.有内在趣昧;只有精彩的生活片断才能让导语光彩照人。

4.有焦点:被导语中的描述所吸引的读者。会期望导语中的内

容与故事的主体有密切关系。

j

◆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我并不是说,为了博得读者的欢心,我们就应该省略那些有用的

数据。这将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的错误,小说家可以犯这样的错

误,但是我们不能。几乎在所有的新闻故事中,我们都需要数据。在

有些故事里,一个数据是如此重要,如果我们省略了它,或者只是匆

匆带过,整个故事的力量都将被减弱。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该谨慎选

择数据,仔细运用数据。

在新闻故事里运用数据时,优秀的作者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

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如果

这样的段落不是一个,而是两三个连续的段落,基本上这堵墙就无法

翻越了。所以不要这样做,永远不要!

优秀的作者会彻底改造他的数据,让这些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

些抽象。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他会把它变成概数:

“260万美元”要比“2,611,423美元”简单清楚得多。如果某件事

物“增长了36.7%”,他可能会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

是“增长了98%\",他可能会说“几乎翻番\"。这种简单、形象的数据

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还有一些其他窍门:

·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不要说“58,0 1 3,26 1名美国司机中,有1 4,6,23 1人驾驶的

是进口车”。简单地告诉读者“平均4名美国司机中,就有1人驾驶进

口车\"。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而数字越大,就越抽象。

·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如果必须引入一系列的相关数据,作者必须仔细思考段落结构,

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比如,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一个政

府机构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了,投量资金进行研究。不假

思索地写法是这样的:

花费在“多余问题\"研究上的经费被“无关紧要事务部”由l 983年财政年度的8.47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1 2.6亿美元,增幅达到49%。

这句话中包括了4个数字,太拥挤了。我们的目的是要说明该部

门加大了对某问题的关注度以及研究资金增加的幅度。如果采用下

面的形式,效果会好得多,同时也把被动形态改成了主动形态:

在过去一个财政年度里, “无关紧要事务部\"加大了对“多余问

题’’的研究力度,研究经费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1 2.6亿美元。

·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宇更形象。

如果某个数额巨大、难以记忆的数字对于故事十分重要,作者应

该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这个数字的意义更清楚、更形象

这样一个简单的转换,一个抽象的数字变成了一幅形象的图画,深

深地留在了读者脑海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