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拼音,写汉字。
fáng yù nài hé zhǒng zhàng ( ) ( ) ( ) wěn hé dān ge (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擢素手(zuó) 泪潸潸(shān) 脉脉(mò) 更(gēng)新 ......B.坚劲ng) 娱(jì乐(yú) 暂时(zàn) 瞻仰 (zhān) ....C.缥缈(miǎo) 急遽(jù) 惆怅(zhóu) 混乱 (hún) ....D.掺和(cān) 栖息(qī) 机杼(zhù) 五侯(hóu)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影绰绰 不居一格 成家立业 B.奇珍异宝 难以置信 流离失所 C.完璧归赵 同心谐力 举世闻名 D.振天动地 牵肠挂肚 悔人不倦 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只蜡烛是一个重要非常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B.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C.广东的人口占全国的8%,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即使发动机没有研制成功,但研究员一点儿也不气馁。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下面句子中的横线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曾经写过石头: 曾以石补天,补天后剩下的一块石头,又被写成了小说《石头记》,小说又叫做《 》, 笔下的美猴王竟然是石猴。 A.女娲 西游记 曹雪芹 B.女娲 红楼梦 吴承恩 C.精卫 三国演义 罗贯中 D.大禹 水浒传 施耐庵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大自然多像________;广裹的大地是她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
①明亮的眸子 ②宽广的胸怀 ③甜蜜的絮语 ④一位伟大的母亲 ⑤飘逸的长发 A.④②⑤①③
B.⑤②④①③
C.④③⑤②①
D.④②⑤③①
9.2018 年,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 76 岁。他曾经表示:必须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对此,某校六(1)班同学对”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了辩论。请你为正反双方分别写两条观点。 正方(人工智能利大于弊) 例:智能机器人实时监护人类的健康, 延长人类的寿命。 1、_________ 2、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我独自一人身在异乡,想念江南的故乡时,我不禁吟诵起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诗句:____,_____。
(2)《淮南子》中激励人们勇于创新、不拘古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 (4)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石灰吟》中有于谦_____的志向,《竹石》中有郑夑______的性格,《马诗》中有李贺______的情怀。
(5)王云生活上经常铺张浪费,我会用俗语“______,______。”来劝她。 (6)《扬子江》中表达诗人坚持抗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看看下面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快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反方(人工智能弊大于利) 例: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很多人失业。 3、_________ 4、__________
(1)、根据图片内容,可以确定题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图上画着一只小老鼠,它正玩着电脑游戏,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小老鼠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猜想大花猫可能会对小老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老鼠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图写话。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车刚开走 .13、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尼斯湖水怪
位于苏格兰的尼斯湖长38千米,深200余米,湖水冰冷而又看不到底,据说那里生活着一..头水怪。第一篇关于水怪的报道,出现在1565年。据说这头水怪用尾巴把一棵橡树扫断了,砸死了三个人。1872年至1903年之间,还有许多有关水怪的目击报告。有一篇发表于1933....年5月2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对夫妇看到一头巨大的怪兽在300米开外的水中游动,它的背上长着两个长达6米的黑色的驼峰。
B.奔走相告 .
C.说走了嘴 .
现在尼斯湖水怪几乎人尽皆知,许多人都声称看到过这样一头怪物:天鹅般的长颈伸出水面2米多,体长至少9米,皮肤呈黑色。人们采用回声探测器、水下摄像机以及小型潜艇等设备对这头怪物进行探测,但都一无所获。
当然,这头水怪很有可能因为船只的惊吓,躲进了湖水的深处,探测器无法探测其位置。但生物学家们一直怀疑是否真有这头怪物存在。如果真有人类不曾知道的生物存在,它就不应该只是单独的个体,应该是一个种群。但是尼斯湖根本无法为这么大的种群提供足够的食物。 最著名的尼斯湖水怪照片拍摄于1934年。这张照片一直以来被当作尼斯湖水怪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但是现在却被证实是假的。拍摄者在去世前承认,他当时自己制作了模型,并将模型放入了湖中拍了下来。他只是想和报社恶作剧一下。
现在有一些专门研究未知动物的研究方向,那就是“神秘动物学”。神秘动物学家们收集相关的目击报告,尝试在自然界中找到报告中所描述的动物。事实上,许多被神秘动物学家找到的动物,之前一直都被认为只存在于传说中。非洲东部卢旺达的农民向白人猎手报告说,常有巨大的猴类在树林中出现,它们用手在树梢上攀缘。猎人们一直把这些信息当作是迷信。但他们在1901年成功错杀了一只这样的猴类。霍加我(音同“披”)、科莫多龙和大熊猫曾经也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动物。在墨西哥,流传着一种猫科动物的恐怖传说,它比美洲豹和美洲狮更凶猛、更快。没人相信这个传说。1986年,有人捕到一只巨型美洲狮。1994年,研究人员在老过和越南发现了中南大羚(索拉羚)和一巨鹿的痕迹。
16、“神秘动物学”是指( )(填序号) A.专门研究神秘动物的学科。
B.专门研究稀有动物的起源、发展、进化的学科。 C.专门研究未知动物的学科。
17、人们对尼斯湖水怪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尼斯湖水怪是一个庞大的生物种群,尼斯湖为它们的生存提供足够的食物。 B.尼斯湖水怪人尽皆知,人们都声称看到过这样一头怪物。
C.人们采用回声探测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对水怪进行探测,但是一无所获。 D.1934年拍摄的尼斯湖水怪照片,证实了尼斯湖水怪确实存在。
18、你认为尼斯湖水怪存在吗?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阐述你的理由。(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据说”“目击报告”,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黢(qū)黢的峰峦下面,闪出一点火光。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船夫扭头来朝身后的火光看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桨。“还远哩!”
④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⑤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⑥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
——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⑦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⑧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20、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___,船夫的反应是___,文中“火光”象征着____。 23、读第⑥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有同学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李红却不这样认为,她在文章旁边写了个批注,她可能会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题目:我懂得了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不断长高、长大。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 作文提示与要求:
(1)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2)先补充文题,讲述故事要真实,表达真实的感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防御 奈何 肿胀 吻合 耽搁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御、胀、耽、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册所学字的读音掌握情况。(2分)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不居一格”应改为:不拘一格。
C“同心谐力”应改为:同心协力。
D“振天动地”应改为:震天动地;“悔人不倦”应改为:诲人不倦。
4.D
解析: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项“跳舞”把洪水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发抖”“痛苦地呻吟”把木桥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项“狞笑”把山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把山洪比作是受惊的野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病句常见病因: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等。 A项,量词使用错误。“只”应改为“支”。 B项正确。
C项,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广东的人口”,而后面的表语是“省份”,前后所表示的对象不一致。将主语改为“广东省”,即:人口占全国的8%的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前后是条件关系,非转折,应用改为:即使发动机没有研制成功,研究员也一点儿都不气馁。
6.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例句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作者说的话。 A选项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皮埃尔说的话。 B选项的引号是引用神话故事的名字。
C选项的引号是表示在这个句子中,“自由”不是本意。 D选项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的奖励称号。
7.B
解析: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女娲曾以石补天,补天后剩下的一块石头,又被写成了小说《石头记》,小说又叫做《红楼梦》,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竟然是石猴。
8.A
解析:A
【详解】略
9. 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泛滥,世界将越来越没有感情,到处都冷冰冰的。 人工智能发展过于迅猛,机器人反过来统治了人类。
【详解】本题为主观题,只要学生围绕人工智能的的利与弊展开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正方观点参考:
1、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3、推动了人类的理性进步,可以反过来促进人类的发展。反方观点参考: 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泛滥,世界将越来越没有感情,到处都冷冰冰的。 2、人工智能发展过于迅猛,机器人反过来统治了人类。 3、人类将变得越来越“懒”,不爱思考。
10.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俗 白骨精 美猴王 芭蕉扇 清白做人、不同流合污 不随波逐流 为国建立功业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名著阅读、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的理解记忆能力。 (1)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2)《淮南子》中激励人们勇于创新、不拘古法的句子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拦路强盗,把他撵走。孙悟空离开后便去了观音那。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
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孙悟空将其打死便回到了唐僧身边。 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了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
(4)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石灰吟》中有于谦清白做人、不同流合污的志向,《竹石》中有郑夑不随波逐流的性格,《马诗》中有李贺为国建立功业的情怀。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通俗而有新意,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饶有理趣。
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原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王云生活上经常铺张浪费,我会用俗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2020力维艰”,谚语,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6)宋代文天祥的《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坚贞和热爱。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忠肝义胆,
昭若日月。故表达诗人坚持抗元的诗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1.示例:被吓着的小老鼠 惊心一刻
(2)、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大花猫正张着大嘴 一屁股坐下
(3)、你这只可恶的小老鼠,今天碰上我,你死定啦 吓得一溜烟逃了 (4)、示例:
一天夜晚,小老鼠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它悄悄地从鼠洞里钻出来找吃的。它在房间里左寻右找都没有找到可以吃的食物。后来,它发现书桌上有一个黑“盒子”,心里暗喜,断定里面肯定装着美味的食物。
可当它兴致勃勃地打开“盒子”的盖儿时,可怕的一幕出现了—一只睁着大眼,张着大嘴的大花猫正美滋滋地望着它呢!小老鼠又惊又怕,张大嘴巴一屁股坐下,然后连忙爬起来,慌不择路地奔回鼠洞……
12.B
解析:12、B
13、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子没再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4、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分析】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和分析,在本题中,“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是跑,所以意思相同的是“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
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要结合重点字词进行整句话的翻译即可。可结合译文进行分析。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13.C
解析:16、C 17、C
18、尼斯湖水怪不存在。理由:水怪照片只是拍摄者想和报社恶作剧一下没有被证实;尼斯湖水怪的存在只是传说,没有证据说明真正存在。
19、不能去掉。因为“据说”表达此信息的来源并非发言人,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目击报告”表示是亲眼看到。说明水怪只是听说的,没有真实依据,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现在有一些专门研究未知动物的研究方向,那就是“神秘动物学”。”可知,“神秘动物学”是指专门研究未知动物的学科。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说法错误。从“果真有人类不曾知道的生物存在,它就不应该只是单独的个体,应该是一个种群。但是尼斯湖根本无法为这么大的种群提供足够的食物。”可知,尼斯湖不能为它们的生存提供足够的食物。
B.说法错误。从“现在尼斯湖水怪几乎人尽皆知,许多人都声称看到过这样一头怪物”可知,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过这样一头怪物。
C.说法正确。从“人们采用回声探测器、水下摄像机以及小型潜艇等设备对这头怪物进行探测,但都一无所获。”可知,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从“最著名的尼斯湖水怪照片拍摄于1934年。这张照片一直以来被当作尼斯湖水怪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但是现在却被证实是假的。拍摄者在去世前承认,他当时自己制作了模型,并将模型放入了湖中拍了下来。他只是想和报社恶作剧一下。”可知,不能证实了尼斯湖水怪确实存在。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尼斯湖水怪不存在。从“最著名的尼斯湖水怪照片拍摄于1934年。这张照片一直以来被当作尼斯湖水怪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但是现在却被证实是假的。拍摄者在去世前承认,他当时自己制作了模型,并将模型放入了湖中拍了下来。他只是想和报社恶作剧一下。”可知,这是恶作剧,没有被证实。从“事实上,许多被神秘动物学家找到的动物,之前一直都被认为只存在于传说中。”可知,尼斯湖水怪的存在只是传说,没有证据说明真正存在。 19、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对策:表态(删还是不删);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据说”“目击报告”不能去掉。据说:根据别人说。表达此信息的来源并非发言人,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目击报告:意思是亲眼看到。用这两个词,一方面说明水怪只是听说的,没有真实依据,另一方面,又说明有的人亲眼看见,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20、火光
20、一个夜晚,我在西伯利亚一条小河上航行,看到河面上有火光,看似很近,却很远。 22、 高兴 无动于衷 成功与光明
23、火光看着很近,但实际依然很远,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挫折,成功的路途十分艰辛,我们必须磨炼自己,不断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挫折,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24、成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不怕困难,最终会实现梦想。 15. 我懂得了自强
远处传来了一阵笑声,一声比一声大,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一定很好奇吧!随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原来呀,我们的杨桃老师正在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游戏的名字就叫“心有灵犀”。 游戏规则很简单,我们所有的人一共分为两组,每组派出一个人,抽一个成语,自己做动作让自己组的成员来猜。
“柠檬队”第一个派出的是树一鸣——一个被人称为“啃玉米的小胖子”的男生,而且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还被传为美谈。
事实证名,柠檬队的运气的确不错,抽到了“嚎啕大哭”,结果树一鸣为了挡住脸上的笑容,把手往脸上一盖,发出哭的声音,装得还挺像的。不过嘛,和我这个一代影帝还差得远呢! 第二个到了我们“打败柠檬队”了,选中了我这个一代影帝,我上去时“柠檬队”由树一鸣这个啃玉米的小胖子带头,喊起了“坏运来,坏运来,祝你坏运来啊……”虽然这很让我们生气,但是面对一群脑袋发热的家伙,生气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决定不理这些家伙。不过这些家伙似乎说中了,我一上去就抽了一个与我气质不符合的家伙——哈哈大笑。没办法,只好弃权了,我这一代影帝最终失败。
通过了这几轮游戏,我们打败“柠檬队”赢得了比赛。
通过这次游戏,我明白了:对别人的嘲讽必须让自己强大,用实力证明一切。 【详解】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这次是半命题作文,要围绕“我懂得了___________”进行习作。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习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