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波

宁波

来源:星星旅游


我的家乡在宁波。宁波市一个海滨城市,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就有许多文化名人如王守仁、黄宗羲、童第周等。为了让自己能在。。。。。。。在这一个寒假,我特地寻访了一些地地道道的宁波人和祖辈们,也自己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了许多宁波的民俗风俗。

现在正是春节,就说说宁波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宁波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浙东古城,其过年时的习俗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过年忙。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腊月十五以后,过年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启动了。一个是掸尘,也就是大扫除,选定吉日,各家各户都要全家出动,把房间和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二项工作是做年糕,预先买好几百斤上好的粳米和二三十斤糯米。第三是杀猪宰鸡,通常都是请人来杀猪,一部分肉煮熟后放在大木桶里,因为白片肉和白斩鸡的宁波人过年的基本菜肴。另一部分肉可加工为腊肉保存。宁波人办年货,许多人家都有鳗鲞和腊肉这两样食品。宁波人做腊肉多喜欢用酱油渍。而封鱼鲞,宁波人多选用黄鱼、鳗鱼。最后一件事就是制备新衣裳、新鞋了,尤其是小孩子都希望过年能穿上一件新长袍,宁波人平时“做人家”,很节约的意思,只有过年时才能人人穿上新衣服。

到了正月初一,首先要在堂前悬挂祖宗画像,画像是彩色的,穿着华丽的官服,这是宁波人对祖宗的尊敬与美化,是传统习俗。初一祭祖、日常做羹饭——祖先的生日和祭日、腊月的各家谢年典礼都在这个地方。宁波人没有守岁到天亮的习惯,而是初一起得特别早,放三响开门炮,象征开门大吉。正月初一的一件大事就是拜岁,首先是在堂前向祖宗跪拜,接着向长辈拜岁,按老规矩也应该跪下来磕头,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大大简化了。

不单单是春节,在宁波过其他节日也是很有特色的。

中秋节: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夜晚,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要畅叙一堂,共赏明月,同食月饼,欢度中秋佳节,以享天伦团圆之乐。可是浙江省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却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哩。

传说,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有一年,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通过一段询问和查阅,我也了解到了宁波一些地名的由来。

宁波市:宁波古称为“鄞”,鄞县(鄞州)乃宁波母县。宁波原为鄞县县城。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贸阝、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镇海区: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制之始。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望海镇为望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定海县改名镇海县。)

江厦:夏,通假字通“厦”,解释为大房子,江厦即为江边的大房子。古代为码头,江边有高大的房子,所以外来的旅人一见便称之为“江厦”,以此得名。

江厦街,是宁波对外开放的古代港口,古时称“甬江码头”,甬江码头,对外贸易热闹非凡,百货聚散之地故有“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之称”。

在宁波也有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其中的典范。梁山伯与祝英台用自己的生命来对抗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来捍卫对自由与解放追求的信念,情感上升到宗教或者说是哲学的程度,其感染力远远超出同类型的一般民间传说,比如大都数老百姓都能唱上一段《十八里相送》。

经过这次的调查访问,我发现养育了我十几年的家乡其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也是这一次活动,让我真正的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