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考2018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自考2018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来源:星星旅游
 2018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创作《荆生》、《妖梦》攻击新文学的旧派人物是( )。 A.章士钊 B.林纾 C.吴宓 D.梅光迪 【答案】B

【解析】林纾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学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CD梅光迪、吴宓等创办《学衡》,被称为“学衡派”,提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A章士钊创办《甲寅》复古论调与《学衡》呼应。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 2.20年代新诗集《星空》的作者是( )。 A.李金发 B.朱湘 C.郭沫若 D.宗自华 【答案】C

【解析】《星空》是郭沫若20年代出版的诗集,还有《瓶》《前茅》《恢复》。李金发是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微雨》,朱湘的叙事诗《王娇》《猫诰》曾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田汉以京剧艺人刘振声为主人公的剧本是( )。 A.《获虎之夜》 B.《名优之死》 C.《咖啡店之一夜》 D.《南归》 【答案】B

【解析】ABCD均为田汉话剧,其中AB是田汉最有影响的剧作,刘振声是《名优之死》里的主人公,通过刘振声与流氓、恶棍杨大爷的尖锐斗争以及他蚕丝在舞台上的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戏剧创作

4.左翼文学运动在兴起之初,与梁实秋等人展开论争,论争的焦点是( )。 A.文学要不要注重形式 B.文学要不要大众化 C.文学要不要基于普遍的人性 D.文学要不要用白话 【答案】C

【解析】文学思想的论争,是30年代文坛突出现象,其中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是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的论争。还有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于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关于“大众语”的论争,是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30年代,在台湾文坛发生了一场大的论争,由此增强了影响力的是( )。 A.后现代主义文学 B.乡±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民族主义文学 【答案】B

【解析】随着台湾新文学发展的深入,乡土文学的观念在台湾新文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集中在黄石辉和郭秋生之间乡土文学的论战。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6.茅盾以赵惠明为主人公,揭露抗战后期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长篇小说是( )。 A.《腐蚀》 B.《子夜》 C.《虹》

D.《霜叶红似二月花》 【答案】A

【解析】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腐蚀》生活背景是抗战后期的重庆,主人公赵惠明原是青年学生,在自我利欲和外在诱惑的侵袭下,逐步堕落为一个特务分子。《虹》真实地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从“五四”到“五卅”时代历史中寻求新的生活道路的心路历程,主人公是梅行素。 【考点】30年代文学——茅盾

7.老舍40年代末在美国讲学期间创作、先以英文本在纽约出版的长篇小说是( )。 A.《四世同堂》 B.《鼓书艺人》 C.《老张的哲学》 D.《赵子曰》 【答案】B

【解析】《鼓书艺人》是老舍40年代末应邀在美讲学期间写成,以抗战时期北方流落到重庆的鼓书艺人的遭遇为题材。《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是老舍在英国任伦敦大学中文讲师期间完成。《四世同堂》写人们在古都北平沦陷后,身为亡国奴的精神痛史、恨史。 【考点】30年代文学——老舍

8.殷夫生前自编并由鲁迅作序的诗集是( )。 A.《一百零七个》 B.《伏尔加的黑浪》 C.《诗集》 D.《孩儿塔》 【答案】D

【解析】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曾高度评价了殷夫的诗歌:“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剑,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考点】30年代文学——诗歌创作

9.30年代受鲁迅影响、在杂文创作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作家是( )。 A.王统照 B.鲁彦 C.萧红 D.唐驶 【答案】D

【解析】30年代,在鲁迅杂文熏陶、哺育下产生了一些杂文新秀,如徐懋庸《不惊人集》、《打杂集》;唐弢《推背集》、《海天集》,还有柯灵、聂绀弩等也写了不少杂文。 【考点】30年代文学——散文创作概况

10.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是( )。 A.张爱玲 B.张恨水 C.张天翼 D.还珠楼主 【答案】B

【解析】张恨水因《啼笑因缘》被称为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集大成者,小说表现得是中国现代都市生活和传统道德心理相互冲突的主题,作品对沈凤喜一家的生活和小市民心理状态有较细腻的刻画。

【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1.发表于1937年、被视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的是( )。 A.《法西斯细菌》 B.《赛金花》 C.《上海屋檐下》 D.《芳草天涯》 【答案】C

【解析】1937年发表的《上海屋檐下》视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真争气点,从这里,夏衍把眼光从历史题材转向现实题材,从英雄、传奇人物转向平凡、普通的人民。B为夏衍讽喻历史剧,AD为夏衍在抗日战爆发后写的五幕剧《法西斯细菌》和四幕剧《芳草天涯》。 【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区文学的是( )。 A.《在医院中》

B.《漳河水》 C.《吕梁英雄传》 D.《莎菲女士的日记》 【答案】D

【解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1927年,不属于解放区文学。解放区早期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如《在医院中》,《漳河水》为阮章竞作品,《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属于解放区章回体抗日小说。

【考点】40年代文学——解放区文学创作

13.4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以传奇的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见长的小说,史称( )。 A.鸳鸯蝴蝶派小说 B.“现代罗曼司”小说 C.心理分析小说 D.京派小说 【答案】B

【解析】“现代罗曼司”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主题、爱情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具有很强的浪漫特点。

【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

14.“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 B.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 C.1976年文革结束后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答案】A

【解析】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概述

15.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历 程的小说是( )。 A.《青春之歌》 B.《青春万岁》 C.《红旗谱》 D.《烈火中永生》 【答案】A

【解析】杨沫《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历程。梁斌《红旗谱》是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罗广斌和杨益同志根据雨中斗争的亲身经历,合作撰写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 【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的小说

16.以诗集《天山牧歌》博得广泛赞誉的诗人是( )。

A.郭小川 B.闻捷 C.贺敬之 D.洛夫 【答案】B

【解析】闻捷以诗集《天山牧歌》博得广泛赞誉。洛夫诗歌作品有《灵河》、《石室之死亡》、《隐题诗》等。

【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的诗歌

17.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著有《另外一种心情》等作品的香港散文家是( )。 A.余光中 B.张晓风 C.三毛 D.董桥 【答案】D

【解析】董桥著有《另外一种心情》,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的香港散文家。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散文

18.80年代中期,以创作现代派小说知名的作家是( )。 A.刘索拉 B.蒋予龙 C.刘心武 D.贾平凹 【答案】A

【解析】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步成功的“现代派小说”。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19.下列王安忆小说中,表现上海市民生活、有着丰富思想文化蕴涵的作品是( )。 A.《小鲍庄》 B.《长恨歌》 C.《荒山之恋》 D.《乌托邦诗篇》 【答案】B

【解析】《长恨歌》是一部有丰厚的思想文化蕴涵和较高艺术成就的小说。主人公王琦瑶是40年代享尽风光的“上海小姐”,她的悲剧命运是历史变迁中上海文化精神的命运写照。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20.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劳动改造生活的散文是( )。 A.《干校六记》 B.《晚华集》 C.《随想录》 D.《商州初录》 【答案】A

【解析】杨绛《干校六记》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劳动改造生活。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散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下列诗人中属于中国诗歌会的有( )。 A.蒋光慈 B.任钧 C.杨骚 D.蒲风 E.穆术天 【答案】BCDE

【解析】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黄浦芳)等。 【考点】30年代文学——诗歌创作

22.戏剧家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 )。 A.《五奎桥》 B.《丰收》 C.《香稻米》 D.《残冬》 E.《青龙潭》 【答案】ACE

【解析】戏剧家洪深于1929年起参加左翼文学运动,“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这是现代话剧史上首次较全面地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抗争的戏剧作品。《残冬》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叶紫《丰收》以揭露农村尖锐的阶级压迫,表现血与火的阶级斗争著称。

【考点】30年代文学——戏剧创作概况

23.台湾作家吕赫若在他的小说中侧重于( )。 A.关注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 B.反思传统文化 C.表现阶级对抗 D.展示妇女命运 E.直面中目关系 【答案】BCDE

【解析】吕赫若小说表现最多的内容1、表现阶级对抗2、展示妇女命运3、反思传统文化4、直面中日关系。

【考点】40年代文学——国统区文学

24.新秧歌运动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其间对旧戏曲改造比较成功的有( )。 A.《白毛女》 B.《血泪仇》 C.《逼上梁山》 D.《三打祝家庄》

E.《抓壮丁》 【答案】BCD

【解析】新秧歌运动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其间对旧戏曲改造比较成功的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血泪仇》。 【考点】40年代文学——解放区文学

25.“文革”期间,被称为革命\"r4板戏”的作品有( )。 A.《红灯记》 B.《沙家浜》 C.《春苗》 D.《海港》 E.《决裂》 【答案】ABD

【解析】“文革”期间,被称为革命\"样板戏”的作品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文革”文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闻一多的“三美”诗论 【答案】

(1)是闻一多在20年代提出的新诗创作理论主张,代表了新月派诗人重视新诗格律的诗学观念。

(2)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是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建筑美,主要是指从是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27.“新感觉派”作家群 【答案】

(1)指30年代以《文学工场》、《无轨电车》和《现代》等杂志为主要阵地从事小说创作的一批作家,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

(2)艺术上注重表现人物的感觉心里,强调抓取人的刹那间的感受和感觉,以象征和暗示等艺术手法精细描写,又被称为“心理分析派”。 【考点】30年代文学——小说创作 2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

(1)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2)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考点】40年代文学——概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叶紫《丰收》的思想意义。

【答案】

(1)表现了30年代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畸形现象,深刻揭示出农民苦难的社会原因。 (2)老一代农民云普叔对现实存有幻想,希望通过劳动过上温饱生活,但在各种势力欺诈下丰收后反欠款,在生活的教训下,他开始觉醒,这反映了时代和历史的某种必然。 (3)新一代农民立秋反对父亲的人生哲学,相信只有通过斗争和反抗才能获得解放,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租抗捐斗争,在斗争中逐步走向了成熟,反映了30年代农民的反抗和斗争已经超越了早期的自发阶段,开始了自觉的战斗。 【考点】30年代文学——小说创作 30.《边城》的艺术特色。 【答案】

(1)作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展开湘西边地民众的人生形式,追求的是传神写意,情景相生,山水光影与人文风流相交融,呈现出美丽的人生境界。

(2)“边城”的世界并不平静,故事隐含着悲剧性,但作品中的人物在环境面前持一种顺乎自然、安于命运的态度,这是沈从文处理悲剧性题材时异于其它新文学作家之处。

(3)小说以叙述为主,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的语言的特殊性。作者常用“皆、“必、“从”、”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考点】30年代文学——沈从文

31.简析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对信天游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答案】

(1)继承了信天游民歌的形式,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两句一段,采用联唱方式,以一件事为中心,使叙事和抒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2)为信天游增添了新的主题,比如将爱情和革命艺术地结合在一起,表现新的时代主题。 (3)给信天游增添了一些新的词汇,如“红旗”、“革命”、“同志”、“赤卫军”、“少先队”等,使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具时代感。 【考点】40年代文学——解放区文学创作

32.简析柳青《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及其意义。 【答案】

(1)梁三老汉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又具有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

(2)他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内心充满矛盾,是一位动摇于集体利益与个人发家致富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

(3)他对农村合作化道路,经历了从反对到怀疑、承认、信服的发展阶段,展示了他告别私有观念,树立集体意识的心理思想变化过程,他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考点】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代”的小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联系作品,分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答案】

(1)依据古籍,容纳现代,即在历史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改造,将现代人的生活融入古人古事之中,形成了古今交融的艺术特点,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侧重对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状态的深入开掘与扩展,并用“画眼睛”的手法加以渲染和强调,不“神化”或“鬼化”古人,而是将古人当作活人,寻找古人今人思想感情上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将古人写活。

(3)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鲁迅

34.联系作品,分析林斤澜新时期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案】

(1)深刻揭示十年浩劫对人性的残害,以冷峻的笔触鞭挞了“四人帮”统治的黑暗时代,揭露人的灵魂中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巨大反差,比如《神经病》里的几位正常人只不过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变都被当做“神经病”者,作者发出了究竟是他们疯了还是时代疯了的诘问。

(2)通过对人性“疯狂”的批判,达到歌颂健康人性的目的,如《十年十癔》系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人性的种种病态,深刻地展示了畸形时代的众生相。

(3)艺术上以传统技巧为本,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变形表现形式,奇特夸张的人物形象,平淡而富有变化的情节,客观、冷静、非严格写实的方法,浓缩精练的结构,简洁冷隽的白描语言,以及某些细节的不真实和非逻辑性,构成了她的小说短小而精深、平淡而诡奇、冷峻而深刻的风格。 【考点】新时期文学——新时期小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