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战国时,秦惠王伐蜀,蜀道险阻,秦军无法行动。秦惠王改用计策,叫工匠用玉石琢成腹中空空的石牛,塞进黄金,号称“牛粪之金”,说要把这些石牛送给蜀候。蜀候贪图小利,立即征集国中民夫,开凿出路,迎接石牛。蜀道修成了,秦惠王挑选精兵数万,以运送石牛为名,浩浩荡荡开往蜀国。蜀候亲自率领百官在都城门前迎接,正当他们作着石牛黄金梦时,秦军刀枪并举,毫不防备的蜀国君臣全部作了俘虏。由此可见,平白无故对你亲热给你好处的人,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切不可盲目轻信,贪小利而失大度。
《乐府词》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刘邦在蜀国,蜀道难行,另有项羽特意安排的三员猛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扼守三秦关中,阻塞刘邦出蜀的道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请他出兵夺取关中,打开东进大门。韩信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从蜀到关中险峻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栈道。驻守在关中的章邯得到消息,不禁笑道:“这么险的地方,这么大的工程,几百个士兵,哪年哪月才修得完成?”对韩信这一行动未加重视。可过了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守将被杀。章邯吃了一惊,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迫自杀,司马欣董翳相继投降,关中地区尽为刘邦所得。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
栈道,装作要从栈道上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统率主力部队,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
《刎颈之交》
秦末的张耳陈余,结为异姓兄弟,称作刎颈之交,出入相从,患难与共,距离太近了。后来张耳被秦兵围困,向陈余求救,陈余畏惧秦兵,不肯救援,二人因此结下深仇,原先的至交好友,反目成仇敌。结果,张耳投靠韩信,把陈余杀死在泜水之上。陈余为什么死无葬身之地?因为他曾经和张耳距离太近了,一旦反目成仇,张耳首先想到:除掉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此典故出自战国:魏文候用乐羊为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当大夫。当时有人对魏文候说,乐羊有这层关系,不可重用,万一他父子勾结反魏如何是好?魏文候笑而答之:“我是用人不疑。表示对乐羊的极大的信任,乐羊果然不负所望,挥师势如破竹。中山国王在危急时杀了他的儿子乐舒,将人肉熬了汤,送给乐羊,想趁乐羊悲痛欲绝时率兵反扑。乐羊不为所动,一口把儿子肉熬的汤喝下去,豪不动容,挥师攻城,一举灭了中山国。这一战,功在乐羊,善于用人的魏文候。
《借刀杀人》
三国时,狂士弥衡击鼓辱骂曹操,并将曹操手下数十个文臣武将尽皆揶揄,众人拔剑,想当场杀了弥衡,被曹操阻止。曹操心里恼恨弥衡,脸上却笑容可掬,任命弥衡为使臣,前往荆州招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掉这眼中钉。刘表也不笨,不杀弥衡,却令弥衡到江夏游说黄祖。黄祖一介武夫,弥衡三句话不合其意,马上人头落地。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说的是京都名妓杜十娘,喜欢了白面书生李甲,朝暮欢乐,终日相守,李甲开始时手掷千金,后被父亲知道他嫖妓宿娼,断了经济来源,手头窘迫。杜十娘爱他仍如初时一样,情投意合,并出资让李甲替他赎身从良,双双还乡,半途船泊瓜州,李甲却偷偷将杜十娘卖给徽州客商孙富,杜十娘得知,肝肠寸断,觉得自已一片好心一片痴情,到头来却被薄少年出卖,痛不欲生,便在船头甲板上臭骂李甲孙富一通,怀抱价值万金的百宝箱投水而死。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载,有一次,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作说客,到赵国去劝阻出兵。苏代见了赵王,讲了一个故事:这次我到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张开两壳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长嘴去啄蚌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水鸟说,不打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蚌也对水鸟说,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去,明天再拔不出去,你也就会活不成了。双方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这时,一个渔人走过来,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一起捉了去。苏代讲完这个故事,接着说,现在赵国要攻打燕国,燕国要防备,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王听了,马上下令停止出兵。
《英雄莫问出处,登枝便是凤凰》
孟尝君食客三千,平日里夸夸其谈指天划地,临到紧要关头,最得力的还是自称没什么爱好没什么才能靠着柱子敲他的长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的冯谖。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把借据全烧毁了,还
说给孟尝君买了恩义回来。待到孟尝君被齐王罢免了官职,返回封国薛地时,离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一整天。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恩义,我今天才算真正看到了。”这时这刻,才知道冯谖是个人才,才知道冯谖的价值!秦王慕孟尝君之名,把他请到咸阳去,想拜孟尝君为秦丞相。秦王国原来的丞相很嫉妒他,劝秦王说,把孟尝君杀掉,以免他在秦国了解情况后返回齐国,对秦不利。孟尝君得知了这个消息,很是着急,赶紧托人去向秦王的宠妃燕姬求救。燕姬提出条件,要孟尝君送她一件最贵重的礼物——白狐裘。孟尝君仅有一件,已经送给了秦王,怎么办呢?门客中有个善于偷东西的人,像狗一样机灵,他在黑夜里潜入秦宫,偷出了那件白狐裘。孟尝君把白狐裘献给了燕姬,燕姬给秦王一说,秦王果然答应,让孟尝君回国。孟尝君料定秦王要后悔,就立即逃走。逃到函谷关,正是半夜,关上规定,每天早上鸡鸣后才开关让人通行。面对紧闭的铁门险峻的雄关,孟尝君一筹莫展。门客中又有一个善于模仿鸡鸣的人,“喔喔”叫了几声,引得附近农村的鸡都叫了起来。守关的人以为天亮了,便打开了关门,让孟尝君一行人众出关,逃离秦境。等到秦王返悔派兵追来之时,孟尝君早已不见踪影。“鸡鸣狗盗之徒”,虽然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无堂皇风度,但凭这一小技,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孟尝君善于发挥这些人的一技之长,却救了自己的性命。
魏国的信陵君,虽有门下三千食客,可敬重的却是守城门的老头子侯嬴市井操刀杀狗的朱亥。信陵君驾车到夷门请侯嬴,侯嬴直上车中旁若无人,信陵君执辔恭敬。过市井,侯嬴下车与屠夫朱亥说话,丢信陵君在一旁,信陵君颜色平和毫无怨言。古时候一个王室贵族,为了收买人心,竟敢谦恭到这个地步,后来,秦昭王在长平大败赵军,进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请魏国出兵救援,魏王差将军晋鄙领十万人马,行至边界上,观望不前。赵国危在旦夕,赵王之弟平原君致函信陵君,请他急之困力挽狂澜。信陵君请侯嬴想力法,侯嬴教信陵君,请魏王的宠妃和姬在王上卧室中盗得兵符,拿着虎符直入晋鄙军中,夺其军权,率十万大军救赵抗秦。晋鄙合符,心存疑惑,不肯供手交出军权,朱亥袖中藏一只四十斤重的大铁椎,猛然挥出,一椎击杀晋鄙。信陵君才能夺取十万大军的指挥权,突然
发起冲击,击溃秦军,解救邯郸之围,救了赵国,信陵君由此威名远播。真正起作用的,其实还是不太引人注目的侯嬴和粗卤的朱亥,平日里信陵君对二人礼仪倍加,这两人连谢谢也不说一声,一旦信陵君主有急有难,才是他们两人舍命效力的时候。这两位是人才,了不起的人才,信陵君呢?是一个真正懂得使用人才的领导者。
《置之死地而后生》
楚汉相争,韩信与陈余战于井陉,韩信兵少,故意背水结阵,不留退路。陈余见了,大笑,说韩信不懂兵法,自取灭亡。天明激战,陈余挥军压上,韩信诈败,退到水边,无路可退,个个舍生忘死奋勇搏杀。陈余军抵挡不住,正待回营,忽见营中遍插汉军的旗帜。原来韩信见陈余倾巢出动,派二千轻骑兵偷袭大营。陈余大军见营垒被占,军心大乱,韩信乘机夹击,打了一个漂亮仗。事后,将士向韩信请教:“背水结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什么明知故犯,而结果还是大胜呢?”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呀,《孙子》说:置于死地而后生,投于亡地而后存。把士兵故意放到危险地带,他们才不得不拼命奋战,以求生存,这一仗才能以少胜多。
《士为知已者死》
战国时豫让,智伯赏识他,他便死心塌地替智伯卖命。智伯兵败被赵魏韩三家杀了,豫让不服,装疯扮傻,半路上袭击赵襄子,事败,被俘。赵襄子问他:为何这样愚忠?豫让回答:智伯把我当成杰出人才来优待,所以我以杰出人才的身份来报答他,死不足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