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省区风电项⽬开发建设指南——吉林——概述
风能是清洁的可再⽣能源,⼤⼒开发利⽤风能资源是有效应对⽓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国际上通⽤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评价指标,我国陆地70m⾼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300W/m2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26亿kW。
《我国分省区风电开发建设指南》将按照我国⾏政区划(省、⾃治区、直辖市)分别介绍各地区与风电开发建设相关的风能资源、电价、收益、地⽅政策、项⽬流程和⽀持性⽂件,以及其他风电建设情况(如风电规划、建设规模、投资商等),为风电相关的投资商、开发商、研究⼈员等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源概况
吉林省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地区,属于温带⼤陆性季风⽓候区,同时地处东北—西南⾛向的⼤兴安岭和长⽩⼭脉之间,全年主要受西风带控制。省内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品质较⾼。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吉林省风能资源具有风切变⼤、风速稳定、极端最⼤风速⼩、空⽓密度⼤、可开发⾯积⼤等特点。根据中国⽓象局第四次风能资源调查结果,吉林省潜在开发量约2亿千⽡,可装机容量约为5400万千⽡,其中西部地区潜在开发量约1.25亿千⽡,可装机容量约为4400万千⽡。东部地区潜在开发量约0.75亿千⽡,可装机容量约为1000万千⽡。在70m⾼度上,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200W/m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0650万kW;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250W/m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9081万kW;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300W/m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6284万kW;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400W/m2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813万kW。
吉林风能资源从空间分布上看,越靠近⼤⿊⼭脉⼀线,风能资源尤其丰富。⽩城、松原和四平等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貌以退化草场和盐碱地为主,风电可利⽤⼟地资源相对丰富,是吉林省风电开发的重点地区。省内以⼤⿊⼭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吉林省中部)为界,以西地区的镇赉、洮北、洮南、⼤安、通榆、乾安、宁江区等地风功率密度在2.5级
左右;⽩城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接壤的地区,松原地区的长岭、前郭,长春地区的农安、九台、四平地区的双辽、公主岭、梨树、铁东区、伊通、吉林市丰满区等地有丰富的3级左右风能资源。以东地区的蛟河、桦甸、吉林市北⼤湖、敦化、安图、和龙等地⼤⽚地区风功率密度达到4级以上。
来源: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图1:吉林省70m⾼度层30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