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而窃笑。公以疑,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乙]庚寅冬,予于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趋行及半,小奚仆 趋:小步快走 .B.渡者孰视小奚 孰:通“熟”,仔细 .C.理书就束 就:捆绑 .D.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输:运输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公以疑,问其故 ②命小奚以木简束从书 ..B.①夹尾于髀间 ②予于小港欲入蚊川城 ..C.①公为之叹服 ②徐行之,尚开也 ..
D.①理书就束,而上门已牡下矣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暇日展曝于厅前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洎牧以谗诛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农非知画,乃识真牛”一个“识”字,道出了本文的要旨,目的是借农夫之语,揭示实践生活的人往往有真知灼见的道理。
B.【甲】文通过画作之误,从另一角度告诫我们,艺术必须反映生活,否则会遗笑大方。 C【乙】文中摆渡人的话近乎哲理,意在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 D.【甲】【乙】两文寓理于事,情节有张有弛,人物刻画生动,景物描写细致,可谓小故事大道理。
13.将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臂力不能出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