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互联网思维

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互联网思维

来源:星星旅游
MEDIA OBSERVER 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互联网思维 张亚伟 (枣庄广播电视台,山东枣庄2771 00) 摘要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在一年内异军突起,成为了很多媒体的改制方向,同时,也是在一年之间,“互联 网思维”这个概念随着新媒体的火爆应运而生。电视新闻是许多电视台生存的基础,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 出发点,从UGC的引入探讨新闻采集模式的多元化到节目制作的互联网化,再到适应融媒体环境的全能型记者 培训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并试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自身。 关键词电视新闻;媒体融合;互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96—0360(2 O15)O2一O1 04—02 从20世纪90年始,大众传媒领域的互联 网、杂志和报刊就开始了融合,媒介融合逐步走进 了人们的视野。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移动互联网 时代,在这个受众变成消费者、单向变成互动、通 道变成平台的传媒环境下,媒介融合在各级媒体中 都必须要提上日程。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触新闻的渠道不断丰 富,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网站、移 动APP、微博等新兴媒体日渐成为人们了解新闻的 重要来源。受到网络的冲击,电视新闻的受众在减 少,广告客户也在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 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碎片化的信息顺应了时代 需求,但网络信息缺乏监管,良莠不齐,使得传统 媒体在权威性上依然深得人心。在互联网时代的大 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若想更好发展必然要依托互 联网,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将直播常态化,同时 将各种渠道为我所用,提高信息的整合能力。 1打破传统新闻采集模式,多源头获取新闻 传统的新闻采集模式让电视新闻和观众之间 经常会产生距离,受多种原因很多观众关注的 话题无法呈现。尤其是网络便捷今天,各种消息充 斥网络,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检索到自己关注的话 题。电视新闻也要适时改变角色,由信息的传播者 变为引导者。这种形式下开拓多种信息获取渠道, 将互联网资源为我所用将成为电视新闻选题的重要 源头。 .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 作者简介:张亚伟,记者,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传播。 可少的内容,许多人在微博中表达个人意见,很多 新闻事件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微博中。这种现象的 出现为我们获取新闻题材提供了便利,可以及时发 现大家广泛关注的议题。对于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利 用电视媒体资源进行深度报道,主动与观众互动。 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其中不乏虚假信息,电视 媒体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可以摒弃不良信息,对于谣 言给予辟谣,积极推动正能量传播,营造好的 环境。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如何寻找到合适的话题 将考验着每一位新闻采编人员政治素养和搜集整合 能力。 早在多年前,CNN等国外许多媒体都给UGC提 供了平台。这种由大众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行为更 适应网络环境和新闻的大众化。由于许多新闻事件 都是突发性的,记者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很 多亲历者却可以利用手机将事件记录下来并发布出 去。电视媒体可以为这些信息生产者提供一个平台, 在网站建立信息上传通道,将有用的素材编排到新 闻节目中。 2用网络思维丰富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内容 在过去的2014年,提的最火的词就是互联网 思维,那么在我们传统媒作新闻节目时如何使 用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什么是 互联网思维,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互联网思维 是平民、互动和高效。本人认为做电视新闻的互联 网思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淡化宣教色彩,让新闻节目接地气。网络 的成功之处除了方便快捷以外,平民化的环境也是 重要原因之一。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定位为党的喉舌, 其中宣传教育内容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这些节目往 往代表官方立场,语言晦涩难懂。如果在节目中我 们化繁为简,融入更多简单易懂的解释性语言,从 观众的立场出发,同时融入更多新闻背后的故事, 这样的节目在未来的市场中才能够拥有一席之地。 接地气并不是俗气,不可为吸引注意而自掉身价, 应该用精炼的语言讲故事。受众关注的往往除了新 闻本身以外,还有更多新闻衍伸出来的话题,传统 电视媒体应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深挖新闻背后的故 事。例如一个简单的“互联网+”他能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什么变化,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画面立体 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让观众明白这个“互联网+” 概念是怎么产生的。简单来说就是在报道一个新闻 事件时,不单单只是陈述事件本身,它是如何发生 的,产生后的影响甚至是我们如何采集的,通过什 么渠道采集的等等。 2)建立多媒体互动平台。互联网新媒体的实 时互动性一直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绝对优势, 这种互动拉近了媒体和受众的距离的同时受众的粘 性也在提高。新媒体的运用在很多传统媒体中已经 很普遍,例如手机短信参与点评、微博互动留言等。 但往往这种对于新媒体的利用只是停留在表现而深 度不够,传统电视媒体只是根据自身节目需要从互 联网中选取相关信息,而并不是非常关注网友的意 见表达,无法将网络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们 只有重视观众意见,同时将观众留言运用到节目中 进行深度编排才可以吸引更多关注,甚至可以将网 友上传的信息单独制作成新闻节目,让媒体和观众 形成有效的、深度的互动,构建起公共话语平台。 截止到今年,我国三网融合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网 络的融合为电视媒体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互联 网与电视网的融合可以使多媒体互动平台真正建立 起来,同时多媒体互动平台的建立才是三网深度融 合的真正意义的开始。 3)将直播常态化,做深度新闻。对于现在很 多媒体来说,直播已经是很常见的一种新闻播出形 式。但由于过去直播设备往往非常繁琐,因此只用 在于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使用。随着移动网络技术 的进步,简化设备,便捷的直播活动己得以实现, 这也为直播常态化打下了基础。4G移动传输技术可 以将音视频信号流畅、清晰的传输,并且设备更加 简便,甚至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以往一台直 播车的功能。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就近的新闻记者 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通过手中的手机第一时间 与直播间取得联系,将现场实时画面传入直播问。 201 5年第2期NEW MED I A RESEARCH 直播的常态化可以使更多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呈现在 观众面前。电视媒体在受众心中的权威性是值得肯 定,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大家往往第一时间会去 电视媒体去求证事件的可靠性。在现阶段网络媒体 采访权还未完全放开的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新闻采 访权可以拿到很多独家消息,同时电视媒体新闻人 才也是其一大优势。电视媒体要用好自身优势,在 第一时间用新闻评论将新闻的深度做足。实效和深 度两者结合,才能将观众再次拉到屏幕前。 3加快媒体融合人员培养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媒体融 合环境下对于新闻采编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过去的新闻采集形式相对固定,新闻采编人员只需 掌握新闻采集和写作技巧即可胜任。但媒体融合下, 新闻采集人员除了要掌握各种新媒体工具以外,还 要在网络海量信息内快速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当 然,这些技能的前提是新型记者的互联网思维的 注入。 媒体融合时代更需要全能型记者。媒体融合需 要融入多种新媒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融媒体的信息采集者,必须要掌握各种新媒体 的使用技巧,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采编人员不断加 强自身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实效性的要求同样要求 我们的记者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熟练运用以及对于摄 影摄像、新闻采写、编辑等业务的熟练掌握,这就 要求我们的电视媒体从业者成全能型记者,此 才能保证直播的正常进行。网络传播模式与传统的 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熟知网络传播规 律才能够在媒体融合下处于不败之地。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将各种媒体简单的拼凑在一 起,而是多种平台新闻资源的融合。这种融合打破 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每一个人都是 接收者亦是传播者。传统电视媒体也应该适应自身 从信息生产者变成平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积极与 受众产生良性互动。将互联网思维这种观念植入到 每一位电视人脑中,体现在每一期电视节目中。媒 体融合给电视新闻一个重生的机会,唯有遵循互联 网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做节目,才能实现真正 的融合,创造出真正的融媒体。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J】.今传媒,2009(1). [2】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 学,201 3. 【3]黄升民.“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2 01 5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