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濮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河南省濮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来源:星星旅游
河南省濮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题 (共3题;共11分)

1. (6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表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规律)的几何图形,__________。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微波细浪,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 , 朦胧中仿佛姣龙游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

九寨沟也是瀑布王国。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从山岩上腾跃呼啸,几经跌宕 , 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 , 声若滚雷,__________ , 化作迷茫的水雾。朝阳照射,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留恋/流连)忘返。

(1)

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澄澈(chénɡ) 姣龙游动

B . 澹澹(chán) 变幻无穷

C . 礁堤(dī) 银龙竟跃

第 1 页 共 20 页

D . 跌宕(dànɡ) 目不暇接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表现 规则 留恋

B . 呈现 规律 流连

C . 呈现 规则 流连

D . 表现 规律 留恋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相互浸染,斑驳陆离 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

B . 斑驳陆离,相互浸染 激溅起无数小水珠

C . 斑驳陆离,相互浸染 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

D . 相互浸染,斑驳陆离 激溅起无数小水珠

2.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第 2 页 共 20 页

) )

A . 王晓同一向吝啬,当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仍坚持细大不捐。

B . 我们班同学关系很好,课间十分钟,同桌往往就会耳鬓厮磨 , 促膝交谈。

C . 莫言惨淡经营文学创作五十年,终于在他耳顺之年,斩获了诺贝尔奖文学奖。

D . 每年三月沙尘暴到来,整个北京风雨如晦 , 能见度极差,严重影响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

3. (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 . 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 . 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D . 《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4. (6分) (2017高二下·宁夏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汉吏治之反腐

第 3 页 共 20 页

①秦朝时期,朝廷对官吏的约束是极其严格的,《为吏之道》以及制定的反专项法律法规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官吏贪污问题。若挪用,则以盗窃论罪。若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废令”。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②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对所有机关及其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百官畏之为“风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使。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③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④汉代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⑤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故知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⑥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

第 4 页 共 20 页

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来“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选自《历数中国古代反措施》,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极其严格,专门制定了反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重视对官吏贪腐行为的处罚,到了十分苛刻严厉的程度。

B . 秦朝的三大国家政权机关中包含监察机构,掌管监察机构的御史大夫的地位与掌管行政的丞相、掌管军事的太尉的地位并列,这都体现了秦朝对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C . 秦朝设置了和地方两级监察体系。常驻地方郡一级的御史又称监御史或监察史,地位仅次于郡守、郡尉。

D . 秦朝的“保任连坐”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即犯罪,其保举者和任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罪责。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体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强化官吏考核来达到促进守法、建设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的目的。

B . 汉武帝完善了汉代监察制度,他对全国进行分部监察,颁布了《刺史六条问世》,建立了举报箱制度。

第 5 页 共 20 页

C . “三互法”是汉代回避制度。“三户法”从地域、婚姻、血缘等关系上,规定了任职时应当回避的因素,以防患未然。

D . 汉代对受贿这种枉法行为的处罚十分严厉,除了对犯罪要“弃市”,还要取消其子孙三代的为官资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被李克强怒批的一些“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在秦朝属于犯罪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B . 秦朝的监察被百官称为“风霜之吏”,可见他们对机关及其的违法行为进行纠察,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C . 秦朝的“保任连坐”与汉朝的“见故知纵之法”在立法目的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防止任用上的行为,后者是为了避免上下级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D . 秦汉时期的许多反措施具有开创性,既对当时的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世的反提供了借鉴。

5. (13分) (2015高二上·祁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勋章

【俄】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

第 6 页 共 20 页

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作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而他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敞开皮大衣,让人们可以看到他的胸口,别人的勋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心里想,“区区一个小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五个卢布,却能造成这么大的声势!”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清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走。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了。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就沉重地在空椅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心中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也冒出令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天主啊,快点结束这顿饭!我要到饭馆里去大吃一顿!”他对自己说。

第 7 页 共 20 页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一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忸怩不安,也是什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都低下头看自己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普斯佳科夫,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

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勋章和勋章上那根被揉皱的红丝带终于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同事那边瞥了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角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的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看见他的同事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他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

第 8 页 共 20 页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们看他的勋章。他虽然饥肠辘辘,可是心里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论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安娜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勋章高一等,符拉季米尔勋章比安娜勋章又高一等。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 . 由于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所以普斯佳科夫特地去跟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来了勋章。

B . “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这样描写达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从侧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C . “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这个细节的出现,使得故事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 9 页 共 20 页

D . “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使得普斯佳科夫顿时放松了戒心,不再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E .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像画笔的音符那样流动。自然,质朴的文风,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2)

这篇小说的第一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小说开篇写这一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3)

小说中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可谓层层深入,请把其前前后后心理变化的过程逐次概括说明。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第 10 页 共 20 页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 , 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罍(lěi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

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宦游二十馀年 游:游玩

B . 又于屋后构小园 构:建造

C . 谓靖节不知道 道:天道

D . 而僭为之记 僭:超越本分

第 11 页 共 20 页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谨拜表以闻

B . ①不独一时之所适 ②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 . ①公殆未能以忘于世 ②身客死于秦

D . ①兹山何啻泰山之罍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

①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②遥望山颓然如积灰

③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

⑤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

⑥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第 12 页 共 20 页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归有光认为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

B . 淀山公有才能,所做官职,声名功绩显著,罢官后,朝廷谈论人才还推重他,但他自己却忘怀这些,纵情于山水之间。

C . 淀山公曾经游览名山大川,但感觉悠然自得的能够寄托情感的却是马鞍山,所以感觉马鞍山的石头与泰山的石头没什么两样。

D . 归有光说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悠然”的含义,只好向表兄淀山公请教,淀山公给他作了明确的回答。

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3分)

7. (7分) (2019高三上·淄博开学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第 13 页 共 20 页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 , 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景,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B . 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

C . 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 . 写山中湿气浓重,阴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

(2) 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第 14 页 共 20 页

8. (6分) (2019高三上·惠来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2)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___”。

(3) 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耻于从师的现象。

五、 语言文字应用 (共3题;共15分)

9. (5分) (2018·浙江模拟) 以反问句的形式概括文段主旨。(不超过25字)

吴国阖闾时代,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强都已进入“战略疲劳期”,两国的国内矛盾都已积重难返,愈演愈烈,吴国在这时崛起,正是春秋时局的一个战略间隙。吴国的中心区域在苏南,卧伴长江,坐拥太湖,土地肥沃,水利发达,既利于农桑发展,也便于舟楫商贸,一旦进入发展轨道,迅速成为富庶之乡。此外,齐、晋、楚三国长期征战不休,国家疲惫,君臣相斗,人心涣散,许多杰出人物纷纷出走,吴国坐收渔翁之利。楚国的伍子胥、伯嚭,齐国的孙武等一批能臣武将,都相继投奔吴国。

10. (5分) (2016·抚顺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①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②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③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

第 15 页 共 20 页

清楚楚了。

11. (5分) (2017高一下·河南期中) 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描述,不超过 100 字;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一上·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疯狂”到底是什么呢?是梦想?是自我?还是……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6 页 共 20 页

一、 基础题 (共3题;共11分)

1-1、

1-2、

1-3、

2-1、

3-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4-1、

4-2、

4-3、

5-1、

5-2、

第 17 页 共 20 页

5-3、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6-1、

6-2、

6-3、

6-4、

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3分)

7-1、

7-2、

8-1、

第 18 页 共 20 页

8-2、

8-3、

五、 语言文字应用 (共3题;共15分)

9-1、

10-1、

11-1、

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9 页 共 20 页

第 20 页 共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