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总复习人教版地理单元练习:第十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考总复习人教版地理单元练习:第十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来源:星星旅游


第十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2019临沂)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回答1~2题:

1.如图中序号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C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准噶尔盆地 C.③柴达木盆地 D.④四川盆地

2.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图中36°N沿线地势特点的是( A )

1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部分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知,①是准噶尔盆地,②是塔里木盆地,③是柴达木盆地,④是云贵高原。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36°N沿线穿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黄土高原(第二级阶梯)、华北平原(第三级阶梯)。

3.(2019滨州)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C.③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山脉的地理界线。读图可知,①是巫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岭;④是太行山;巫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天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秦岭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2019无锡)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D )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2

5.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第4题,读图可知,a为太行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为武夷山,c为昆仑山,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为巫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第5题,读图可知,a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b山脉位于东南丘陵,c山脉北侧是塔里木盆地。

(2019青岛)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6~8题:

6.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

7.拉萨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3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8.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解析:第6题,气温年较差是一个地区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读图计算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乌鲁木齐。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拉萨气温的主要因素。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海拔高,夏季非常凉爽;因为海拔高,冬季风难以影响,且纬度相对较低,降温幅度小,所以气温年较差不大。故选B。第8题,读图可知,乌鲁木齐降水较少,季节变化较小;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较大;拉萨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南宁降水多,季节变化较大。

(2019福建)下图示意浙江省生态修复区分布。读图,回答9~ 10题:

9.浙江省降水丰富主要得益于( A )

4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0.钱塘江源头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是( B ) A.退田还湖 B.退耕还林 C.退田还湿 D.退耕还草

解析:第9题,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第10题,据图可知钱塘江源头是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故采取退耕还林。

(2019北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B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5

1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 )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13.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 )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

解析:第11题,据图可知李白的足迹多在淮河南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第12题,根据题干可知,诗句形容的是长江水流快。长江中下游是平原,水流慢。第13题,蜀是四川省的简称,四川省到外省的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面崎岖。

(2019福建)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读图,回答14~15题:

14.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A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15.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C )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

6

解析:第14题,据图可知除调蓄水量外,长江上游比中游、下游和河口的生态保护功能高。第15题,据图可知长江中游的调蓄水量功能最强,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019东营八年级)2019年4月20日,中国万达·2019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在东营举行,比赛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据此回答16~17题:

16.赛事期间,参赛选手在东营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B ) ①黄河里大量浮冰顺流而下 ②文化广场上正在进行吕剧表演 ③野外提油机正在工作 ④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黄蓝交汇”是黄河入海口特有的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这种景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黄河下游( A ) A.含沙量大 B.水污染严重 C.是地上河 D.流经地区降水丰富

解析:第16题,本题主要考查黄河流域地理现象。黄河里大量浮冰顺流而下的时间是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故4月20日,黄河里没有大量浮冰顺流而下。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的泥沙进入黄河,导致黄河的含沙量增加,黄河河水的颜色是黄色;黄河在入海口与蓝色的海洋交汇,形成“黄蓝交汇”特有的景观。

18.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7

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 B.台风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D.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据图可知,我国的青藏高原因地势、位置不受寒潮的影响。台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 二、综合题

19.(2019菏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1)特大型水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位于长江的上游,该河段落差 (填“大”或“小”),流量 (填“大”或“小”),水能资源丰富。

(2)我国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战略,对东、西部各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部: (答对一点即可);西部: 。(答对一点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阔水深, (填干支流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并且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航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 【拓展延伸】

(4)刚果河主要流经 (地形)和高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低,试推测其主要的人文原因。(答对一点即可)

9

(5)虽然刚果河近河口的下游河段有瀑布群,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不能沟通,但仍组成了便利的水运网,试说出刚果河有利于水运的自然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点。第(1)题,特大型水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位于长江的上游,该河段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意义重大,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环境建设等。同时可以缓解东部能源紧缺问题,改善大气环境。第(3)题,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阔水深,南北对称分布,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并且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航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第(4)题,刚果河主要流经盆地和高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低,其主要的人文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第(5)题,虽然刚果河近河口的下游河段有瀑布群,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不能沟通,但仍组成了便利的水运网,刚果河有利于水运的自然条件是:盆地内地形平坦,水流较缓慢且水量丰富。 答案:(1)大 大

10

(2)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南北对称分布

(4)盆地 经济发展水平低。

(5)盆地内地形平坦,水流较缓慢且水量丰富。

20.2018年4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研学旅行研讨会在滨州召开,某中学现场展示了他们的黄河研学课程。请依据图文材料完善他们的研学手册。 【研学准备】

(1)工具准备:手机下载地图慧、水印相机、经纬海拔测量仪。 (2)成员分工:实地观察黄河,拍摄黄河实景图。记录测量地点的经纬度、海拔、时间等信息,填写到研学手册上。

(3)知识准备:绘制黄河干支流简图,完成基本信息填注。

填注:巴颜喀拉山、华北平原。 【研学实践】

(1)数据测量:测量不同地点的海拔、经纬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黄河渡口 测量地点 观测时间

学校大门口 7:20 11

黄河大坝 (河漫滩) 9:26 10:30

117.96°E, 经纬度 37.39°N 海拔 5米 117.94°E, 37.29°N 21米 117.88°E, 37.26°N 15米 (2)走访观察:沿黄河北侧大堤一路前行,同学们看到多处引黄工程,它们都没有用提水设备,而是直接让黄河水自流进入灌溉工程。 (3)实地观察:拍摄黄河河道图片,绘制河道简图。

①通过以上观测分析,我们的结论是 。 ②试分析以上结论的原因。 【研学思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给沿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水患。请你为黄河滨州段的治理提一条合理的 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地理特征及相关知识。【研学准备】第(3)题填图,一是要注意找准位置,二是注意标注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研学实践】第(3)题,通过图文材料可知,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其成因

12

可从泥沙来源、泥沙沉积、筑坝束水分析回答。【研学思考】滨州位于黄河下游,治理水患的措施可从加固黄河大堤及清淤方面回答。 答案:【研学准备】(3)填图略。 【研学实践】

(3)①黄河下游为“地上河”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人工筑坝束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研学思考】

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注重清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淤、减淤作用。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