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语文三模卷1

高三语文三模卷1

来源:星星旅游
2011年张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05.28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夺冠 几何/窗明几净 竭诚/竭泽而渔 ......B.亲切/亲家 呼吁/长吁短叹 提供/供认不讳 ......C.熨斗/熨帖 标识/博闻强识 脉搏/含情脉脉 ......D.嗔怪/瞋视 渎职/买椟还珠 翁媪/面带愠色 ......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安金鹏的母亲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牛给儿子凑学费,真是心劳日拙。 ....B.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汗颜无地。 ....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

3、阅读下面文字,筛选信息,给”海啸”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2字(3分)

2004年12月26日,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伤亡人数十分惊人。如此罕见的天灾在让人悲痛的同时,其给予人类的警醒和教训也十分深刻。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或风暴引起的。地震造成了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海底大面积隆起或凹陷,海面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迅速向四周传播,形成强大快速的海浪,这就是海啸。海啸波传到海岸边时,巨浪的能量冲击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大灾害。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地震达到了里氏8.75级,智利当地测到的波高是25米,传到前苏联的沿海波高还有6.7米,传到日本时,还毁坏了1572栋房屋、124处堤防、2000多艘船只,死亡人数达1000多人。

海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结论: (3分) 建议: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

1

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谨厚,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

乾祐末,隐帝用武德使李邺等谋,诛大臣杨邠、史弘肇等,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曰:“朝廷将杀我,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图害忠良,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将奈何。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世宗即位,授枢密副使。从征高平,周师不利,东偏已溃,仁浦劝世宗出阵西殊死战,遂克之。故事,惟宰相生辰赐器币鞍马,世宗特以赐仁浦。世宗欲命仁浦为禁止,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曰:“古人为宰禁止者,尽由科第耶?”遂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以疾在告。太祖幸其第,赐黄金器二百两、钱二百万。再上表乞骸骨,不许。

仁浦性宽厚,接士大夫有礼,务以德报怨。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淮南之役,获贼数千人,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为假黄缣制暑服 假:借。 .

B.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 侪:同辈、朋辈。 .

C.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 赍:携带。 .D.太祖幸其第 幸:庆幸、欣赏。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 ②独不怜公子姊耶? ..B.①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①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仁浦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在辞别母亲去洛阳时沉衣河中,发誓不能显贵就不再渡河回来。

B.魏仁浦的政治才能早在于枢密院任职时就已显现,当时魏帅杜重威对他也十分器重,希望他去任职,但他不为所动,而去投靠了汉祖。

C.隐帝采用李邺等人的计谋,密诏谋害王殷、周祖等人,当时澶帅李洪义将此消息透露给周祖,周祖向魏仁浦求救,魏仁浦密授机宜,终于使周祖化险为夷。

D.世宗即位,魏仁浦随其征讨高平,在世宗危急时刻,魏仁浦为他出谋划策,终于战胜敌人,世宗对魏仁浦大为赏识,特地破例赐他以器币鞍马。 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上表乞骸骨,不许。(2分)

译文:

(2)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4分)

译文:

(3)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

如 梦 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 君 怨 郑 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 并简要说说理由。(4分) 答: (2)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四、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⑵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⑶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⑷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⑸ , 。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麦 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和着端午节的临近,路上走亲戚的人也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要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了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又随娘入厨,像先前末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女去看娘,男人守在家畦麦收前的杂事。搭镰前最后一集是“畦农会”,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凄凑热闹,急锣紧鼓要唱《喜开镰》。树荫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费镰费胳膊,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蚂蚁般从西往东赶,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向西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丁麦田,就如机船下丁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敞发着湿润的草香。收麦的时问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把哗哗装满麦粒的粮袋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妻子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目,又变丁花样,割一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酸汤一并倒丁进去,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

3

面,热天吃丁,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子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腾朦,渐渐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然,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来娘看女丁。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昧。

11.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那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6分)

12.“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选特色 (4分)

13.“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6分)

14.文中最后说夏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人的“面子”与文化的“底子” 王呈伟

(1)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讲究面子。尤其凭借着电视传媒载体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开冷板凳,直走到荧屏前弄景,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比先哲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的讲学可进步多了。其实那种凡事紧张的功利心态,不知道距离孔子的从容淡定要有多远。

(2)近日看了几次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解释体育比赛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以有战胜美国队的强烈欲望,就是因为他们平时面对浑身优越感的美国人丢失了面子,硬要在赛场上找回来!原本属于体育范畴的竞技精神,竟被曲解成政治的附庸和民族的快意恩仇!对于这样明显的谬误,作为节目嘉宾的一位当今快成了电视明星的文化名人,不仅赞同并且以文化的名义给以附会阐释。这对于一个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丈化人,面对自己不甚精通的文化领域随意进行比附是很失体面的。现在的一些文化名人啊,只要在某一领域有了知名度,人们就期待着他能诠释世间万象,而文化名人为了面子也就毫不犹豫地强撑着,这真是一个“粉丝”崇拜明星的时代!

(3)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尽管过去的纸质媒介无法和现在的信息传播同日而语,但在古人身上透显出极强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张扬个性,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间,人们倍感清爽。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王勃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率性让后人企羡。他们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有特立独行的人格,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装点。现代文人与其在面子上强撑,不如好好修修自家功课。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这个基本素质,摒弃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在文化修行,把学识深厚且不拘礼法当成一种文化性格写进典籍中世代传承。

(4)因此,看道家学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归隐,做闲云野鹤一样的文人,倒也洒脱。寂寞了找几个朋友聚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说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毕竟是给野外的山水注入了书卷气,身

4

子是清洁的,表情是闲适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但他们那极有韵味的琅琅书声也能跋山涉水地来到世人面前,有的竟穿越千古,流传至今。你看庄子走在山阴道上的神态,那种优游和气度不仅倾倒了奉命恭请他做官的楚国使臣,更让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仰望。虽槁项黄馘,却口吐莲花,心游万仞;即使取类设喻,也能落崖惊风,幻化万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长河上游的一道绝佳风景,他太真实了,直把面子承载的沉重负担尽甩脑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贵,人性的尊严。

(5)其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顾及脸面,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一时之面子,而成就千古之大业。例如唐太宗对待魏征,„„。

(6)注重面子,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尽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的体现都是讲究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世人的尊重,作为一种文化的路标立在那里,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摘自《人民日报》,2007-01-11)

16.下列对古代人不讲究“面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讲学,虽然使用的工具落后,但他却能从容淡定。

B.李白、王勃摒弃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在文化修行,以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极深厚的文化底子透显出极强的自信。

C.庄子深山密林归隐,宁愿少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也要守住自由的高贵和人性的尊严。 D.唐太宗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宁愿舍一时之面子,而谋求成就千古之大业。

17.下面一段论述文字是原文中的一个独立段落,如果还原到原文中,应该放在何处?为什么?(6分)

中国现代文人特爱面子确实丢了一些本该继承的传统。眼睛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胸襟就变狭窄了,做事也少了章法。碍于情面,现代人的例子不好举,姑且以一个古人的例子给大家会意:据《世说新语·容止》载,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接待完毕,曹操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若早知别人有如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装门面?且不管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是给那些太爱面子的人上了一课:能否“雄远国”,面子真没太大作用,相反,过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饰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不知今人能否从上面的例子中悟出些道理。

答:

18.文章第五段举了唐太宗和魏征这一论据,但没有展开,请你简述事例,并作简要论证。(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①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两摞书间昂起头来。

②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各工种。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

③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

5

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但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

④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

⑤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⑥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⑦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倒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⑧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

C.刘先林不善言语,但他喜欢说“直奔主题”,文中划线的两句话,都是直奔主题的。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刘先林在严冬却窗户洞开,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这几处对比,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17.第⑦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6分)

18.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评价刘先林:“不循常规,不拘一格,不修边幅,但,是一个奇才。”除了“不修边幅”外,上面这则通讯能印证其他评价吗?请简述理由。(6分)

七、作文(70分) 题目:手

说明:①立意自定。②体裁除诗歌外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6

200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卷

注意事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记》)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20.“陈言务去”语出唐代韩愈《答李翊书》。请写出韩愈的另外两篇作品的篇名。

▲ ▲ 21.这段文字说明了“填词”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

A.《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作为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之一流传后世,但从他给欧也妮零花钱来看,人只是对外人吝啬,对女儿他充满父爱。

B.《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思念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然而,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C.《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表达了哈姆雷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也道出了人们面对两难抉择时的共同心声;“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则是哈姆雷特对人的礼赞,已成为人文主义经典宣言。

D.《家》中写道:“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他”指的是觉民,而“梦”则是指他打算中学毕业以后到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想到外国留学,还想与梅表妹结婚。

E.《端午节》里写方玄绰不加入“索薪”行列,他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十分生动。

23.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下列故事的主人公。(5分)

①乐不思蜀 ②义释严颜 ③割发代首 ④单刀赴会 ⑤鞠躬尽瘁

(2)《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是一段精彩的情节。请从下列在场的人物中任选两个,说说她们当时的表现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点。(5分) ①迎春 ②探春 ③惜春 ④晴雯 ⑤司棋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研究

进城农民现象出现后,其子女就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引起重视。自1996年起,国家教委等多部委多次制定相关政策,确立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的基本政策。而实际上流入地政府往往会出台带有先入为主的城市思想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办法,为农民工子女入学设臵了障碍。少有省市设立专项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导致收费上的双轨制。地方政府规避责任固然有其自身的难处,但从整体利益来看,损害了政策的执行力,割裂了义务教育的整体保障机制。部分省市指定了一些公办学校作为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指定学校,但是各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学校就对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单独授课等等,使他们即使进入公办学校也不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作为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有力补充,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多数农民工无奈之中的最佳选择。由于种种限制,民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规范程度在很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公办学校。2006年7月初,北京市海淀区因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关闭了37所。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生存和发展两大难题。 24.从材料看,目前造成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原因有哪些?(6分)

▲ 25.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9分)

8

参考答案

1、B(A冠读 ɡuàn 竭读 jié C 识读 zhì D嗔/瞋均读chēn 渎/椟均读dú ) .

2、 C(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造或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A.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 B.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D尚方宝剑: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用在此处语境不对)

3、由海底地震或风暴引发的极具破坏力的剧烈海浪。

4、答案:结论: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的,大学生开始自觉地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

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分) 5、D(“幸”,皇帝到某处)

6、C(①“以”认为,②“以”因为) 7、B(“政治才能”说法错)

8、(1)两次上表皇上,请求告老还乡,(皇上)没答应。

(2)做子女的不能供养母亲,竟使得慈母通过借贷来给我做衣服,我能安心吗!

(3)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

不但可以自己免祸,也可替杨、史二人申冤。

9、(1)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

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

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10、⑴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十死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

⑶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⑷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⑸达则兼济(善)天下 ⑹疏影横斜水清浅

11、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剖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2.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3.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

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4.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甲:16.A(此句是通过和今人对比,强调有些现代文化名人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满

是功利心态,不能像孔子那样从容淡定。没有“孔子不因牛车而感到没面子”这层意思) 17.应放在第五和第六段之间。(2分)理由:论述的逻辑结构和谐。此段和第五段形成一

9

正一反对比论证:前一段是说人固然要顾及脸面,但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情,宁舍弃面子,结果成就了大业;此段是说有人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结果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4分)(学生答案要求:要能从论证的逻辑结构去分析,意思对即可)

18.事例简述:唐太宗曾几次下决心杀掉屡犯龙威、常让他丢面子的魏征,可每次冷静下来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后,都能明白魏征批评他的深刻用意。(2分,意思对即可,但语言组织的角度一定要对应上文)

论证示例:不杀魏征,皇帝丢掉的是一时的面子,但却得到了一面反观自己得失的明镜,一面烛照历史的明镜;唐太宗舍弃了些许面子,却坐拥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这是一种治国的大智慧。(4分)也可以从反面论证,也可以正反结合。意对即可。) 乙:16.B(B“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错。)

17.这样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说明刘先林把所有的心思花在科学发明创造上,没有时间考究衣着是否合适,能显示科学家的特点;另一方面把生活中的刘先林真实地表现出来,能显示人物率真自由、不落俗套地个性特点。

18.都有印证:①他根据需要搞科研,不像别人关注国外科研热点,写文章带学生考学位(不循常规、不拘一格);②他话不多,很简洁,且是大实话(不善言辞);③测绘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他包揽(是个奇才)。(每点2分,共6分) 写作指导:

题目简易,寓意多多,是命题作文“手”的最大特色。

在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是离不开手的。手,可以表达高贵和谦卑,教养和粗俗,美好和罪恶等。它可以是实现,也可以是放弃;可以是拒绝,也可以是接纳;可以是创造,也可以是毁灭„„

思考维度是宽广的。只要多从生活中来,积极思考,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

语文附加卷参考答案

一、19.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6分,每处1分。)20.《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2分,一篇1分,任意2篇即可。)21.填词应坚持的原则是要追求创新,不落窠臼。(2分,关键词“创新”。) 二、

21.AC(A不是充满爱;C是觉新。)(5分,答对一个2分,两个5分)

22.①刘禅②张飞③曹操④关羽⑤诸葛亮(每个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23.①迎春:任凭抄检,性格软弱;②探春:只准查自己的东西,并且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刚毅果敢,明辨是非;③惜春:赶走了没有过错的入画,冷面冷心。④晴雯闯进来倒箱子,光明磊落,泼辣刚烈。⑤司棋:被查出有不该有的东西,但并不愧疚,敢作敢当。 三、

24.①政府规避应负的责任;②指定的公办学校有抵触情绪;③民办民工学校办学艰难。(6分,每点2分。)

25.①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模式;②各地政府切实贯彻国家相关政策;③加大教

10

育财政投入,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④大力扶持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9分,每点2分,答对四条得9分。)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