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_案例引导_项目驱动_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践_邱云美

_案例引导_项目驱动_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践_邱云美

来源:星星旅游
第32卷第5期Vo1.32

No.5丽水学院学报

JOURNALOFLISHUIUNIVERSITY

2010年10月Oct.2010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践

邱云美

(丽水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该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实践doi:10.3969/j.issn.1008-6749.2010.05.029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10)05-0114-04

TheTeachingMethodof“Case+Project-driven”inTourismPlanning

QiuYunmei

(CollegeofEconomicTradeandManagement,LishuiUniversity,LishuiZhejiang323000,China)

Abstract:Atpresent,indomestic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oryteachingisoftenoverstressedintourismplanningcourseteaching.Itfocusesontheoryofthecontentsincoursedesigning,andfocusesonteacherlecture-centeredinteachingmethods.Itneglectstheconnectionbetweenthetheoryandpracticeaswellastheroleofthestudentsthemseves.Thearticleapproachedthe“case+project-driven”teachingmethodsintourismandpresentedtheconsiderationsofthemethodologyintheimplementationprocess.planning,

Keywords:case+croject-driven;tourismplanning;teachingpractice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为旅游业发展培养具备旅游规划、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形象设计等专业技能人才的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其理论体系涉及地理、生态、经济、交建筑和市场等多学科领域。广博的理论知识以通、

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统一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

2010-05-10收稿日期: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336);丽水学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项目(09JX02)基金项目:

邱云美(1968—),女,浙江丽水人,副教授。作者简介:

知识运用、综合分析等能力。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导致学生运用规划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不善于处理面临的大量实际问题;大量枯燥的规划与开发理论使许多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迁移,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师关

第5期注的问题。

邱云美:“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践

教学的有机补充及完善。

115

1“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哈佛大学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案例教学和完整的案例管理系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分析和研究大量的案例。这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生水平高、能力强、潜力大,深受社会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1]。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法,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案例分析的基础是专业理论知识,在进行际能力。

典型案例分析时,要应用相应的专业理论,明确理论与实际案例的对应关系,以便学生准确地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

[2]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学形式”

2“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中的实践

丽水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探索,采用了“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案例、项目选择———案例、项目分解———案例解读、子项目实践———总项目汇报评价”4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经典案例,结合课程基本知识和项目进度进行教学设计,以案例为纽带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旅游规划项目,并根据教学内容将所选项目分解为若干连续性的子项目,以项目为引导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锻炼。2.1

案例、项目选择

在第一次上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知识体系、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各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经典旅游规划案例,并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旅游规划成果包括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使学生对本课程初步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出项将学生分成项目规划小组,每组6~7人,目组长。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真实的旅游规划项目,制定工作计划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2.2案例、项目分解

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程序和主要内容,分解案例和项目,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便开展连续的阶段性教学和实践。根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旅游主题定位和旅游形象设计、旅游项目设计和功能分区、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旅游开发保障体系建设6大板块。按照6大板块,每个小组可以把选定的规划项目按照“旅游资源调

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项目,教师结合课程基本知识和项目程序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将所选项目分解为连续性的子项目,以项目为引导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练习,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引导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案例引导+项目驱动”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项目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深入讨论和项目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较大的锻炼和提高。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在形式上,由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内容上,由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案例和项目为中心;在时间上把考前突击背听课笔记转变为平时各单元的及时巩固。在目前传统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下,尤其针对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传统

116

丽水学院学报

2010年

查评价———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旅游主题定位和旅游形象设计———旅游项目设计和功能分区———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旅游开发保障体系建设”的次序分解为6个子项目(表1)。

表1

基于“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设计

主要内容

项目及要求

掌握主要的概念、基础理论,了解历史、热点及趋势

授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以后,以学生相对熟悉的缙云仙都景区为案例,先让学生对仙都景区的旅游资源类型、调查和评价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说明。课后各小组对选定旅游规划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撰写调查报告,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和补充。

通过若干个子项目内容的教学和实践,使内容庞杂的旅游规划总项目具体化,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练习和巩固,增强旅游规划项目的可操作性。6个子项目之间的承接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内容形成连贯性和整体性认知。2.4

总项目汇报评价

这一阶段是学生对旅游规划课程知识整合、形成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对整个学期学习内容进行回顾的过程。“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在项目的引导下整合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使片断化的知识形成互有联系、网状交织的知识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所有子项目都完成之后,需要教师指导各小组汇总各子项目,根据旅游规划编制程序和要求,把先前被分解出来的各个子项目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简易旅游规划项目。根据编制的简易旅游规划项目,各小组制作ppt,选出小组代表或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项目成果。汇报内容主要包括陈述和答辩2部分,首先每小组对项目内容进行10分钟的陈述,之后用5分钟的时间对同学或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根据小组成员合作参与情况、项目创新性、汇报情况等对每一小组的总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和每个小组推荐的1名成员共同组成。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能使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浅显化和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学生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网站写了学习的感言和

模块名称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基础理论体系,理论基础,发展历史、

热点及趋势旅游制图

不同旅游规划图件要求,选择常用制图软件练习,能初步

绘制简易旅游地图常用制图软件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填写旅游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调查及评价资源单体调查,旅游资源调查

及评价报告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分类、调查方法、编制调查问卷,进行一定样本的

预测、定位和营销市场调查旅游主题定位的依据、方法;旅游形象设计和市场推广等旅游项目设计和功能分区

在旅游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基础上确定旅游主题,提炼

旅游形象口号

围绕主题设计旅游项目,并确定项目空间布局,进行旅游功能分区

旅游产品

规划设计

可行性分析保障体系

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原

内容和方法则、政策、资金、人才、环境、完全等保障体系

从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熟悉的旅游项目

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旅游保障体系进行规划每个小组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交流

小组对一学期完成的各子

成果交流项目进行整合,形成简易的

旅游规划文本或研究报告

同时向学生说明6个子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是整个旅游规划的基础,旅游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是旅游主题定位和旅游形象设计的依据等。教师也将案例分解为6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子案例,并以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2.3案例解读、子项目实践

在“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理论一案例一项目实践”方式。“一理论一的是

案例一项目实践”就是一次理论课配以一案例分析讨论和一项目实践。理论教学为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提供指导,案例分析讨论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为项目实践提供技能支撑,项目实践能进一步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旅游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在课堂理论教学和案例讨论分析结束之后,教师根据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教学目标,给每一小组下达实践任务。如在讲

第5期

对教学法的体会。3项

邱云美:“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践117

划对象,如近几年学生选择的项目实践地有“古堰画乡”、南明山、南明湖、处州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三岩寺甚至校园等,一般在半个小时的车程范围之内。3.2教学内容设计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实践技能主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锻炼。为避免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锻炼互相分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体现二者的紧密关系,以案例为桥梁,以项目为驱动,选择互相匹配的“理论—案例—实,合理安排教学。形成理论教学为案例分践项目”

析和项目实践提供指导,案例分析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项目开发提供技能支撑,项目实践进一步促进对理论知识理解甚至创新的良性互动,避免模式化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规划实务的能力。3.3教学过程指导

在“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项目实践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和项目实践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弱化教师角色,强化学生角色,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以项目引导学生实践,教师辅以点拨和指导,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顺利完成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在进行教学过程指导时,可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的在线答疑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参考文献:

.中州大[1]郭琰.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2004,2147—51.学学报,(3):

[2]张奇.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874—875.[J]学术交流,(9):

实施“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除了可以在旅游规

划与开发课程使用外,对于其他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在选择该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3.1案例和项目选择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于发挥案例的引导和项目的驱动作用,因此案例和项目的选择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经典性和学生对案例地的熟悉状经典的案例况,一般以比较经典的本土案例为佳。一般比较规范,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案例质量比较高,能阐释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熟知旅游地的规划案例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所以在选择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案例时,我们选择了缙云仙都景区的旅游规划。缙云仙都景区是丽水市最传统、级别最高的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丽水市第,是国家导游证丽水考点现场考一个4A级景区)

试的主要景区,也是丽水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大一新生春游、秋游的首选地,旅游专业的学生在上“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之前一般都已去过1~2次。

学生对旅游规划项目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就近原则。因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费和集中实习时间短的限制,实践环节难以开展。“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把原先的一次性集中实践分解为子项目各环节的多次实践,需要学生多次到旅游项目规划地实地调研,如果规划项目地点太远则不利于调研工作的开展,使项目实践流于形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选择丽水城区或郊区的旅游地作为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