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理解词义,认真辨析,弄清楚词语的使用对象;理解了词的含义,认真辨别词与词的差别,搭配后的词语才能合情合理,恰当准确;
如“改进”和“改正”;这两个词都有“改”的意思:“改进”是“改变旧有的情况,使其有进步;”;“改正”是“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搭配时,就要注意,“改进”与“方法”、“作风”、“技术”搭配;“改正”与“错误”、“缺点”搭配;
又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国内二战题材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是“前后相接,往来不断”的意思,用来形容人马车辆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用来形容“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显然是弄错了使用对象,不合适; 2.词语搭配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即我们在考虑几个词能不能配合的时候,不仅要看意义上讲得通不通,还要看习惯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例如:“剧烈”和“激烈”;其中“剧烈”是猛烈的意思,“激烈”是动作、言论等剧烈的意思,它们是一组近义词;人们习惯上说“剧烈的运动”,“剧烈的疼痛”,“激烈的争论”,“激烈的战斗”;如果说成“剧烈的战斗”,“激烈的疼痛”就不可以了;
再如我们只说“新书预告”,“天气预报”,不说“天气预告”“新书预报”;“年龄,岁数”习惯上要求要跟“大”配合;“数目”只说“大、小”,不说“多、少”;这些词如果搭配错了,意义上也许勉强可以讲通,可是读起来就显得生硬、别扭了,因为它违反了我们说话的习惯;
第三,要注意语法关系;比如:我从小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
“出生”是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不能用“从小”修饰;应该把“从小”
删去,或把“出生”改为“生长”; 又如:我和你是很认识的;
“很”是一个程度副词,“认识”是一个动词,动词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第四,要注意修辞的因素;修辞要与语境相符,傻女婿就是因为只秋说吉利话忘了语言环境,而说出“寿木”“寿材”以致使岳父生气的; 又如:他的话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说到我的心田;
“话”和“说到”本来是可以搭配的,但是因为用上了比喻“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反而不能搭配了;这就是因为修辞而造成搭配不当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