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节含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节含答案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第1~2题。

1.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C.水土流失

B.生物污染 D.地震频发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B.发达的科技,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C.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 D.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提高

解析第1题,A、B两项都属于环境污染。地震是自然灾害,并不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第2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大,人口负担重,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我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巨大。因此,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答案1.C 2.A

“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被媒体揭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第3~4题。 3.养殖场用牺牲人们的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4.“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危害人体健康侵犯了人类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权利的观念。第4题,“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不能使用剧毒农药

1

和增白剂、防腐剂等化学制剂。 答案3.D 4.B

导学号52084067阅读下列图片,完成第5~6题。

5.图片中人类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6.图片中人类的行为违背了环境观念的是( )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可以保持水土,②污染大气,③破坏森林植被,④是植被破坏造成的荒漠化现象。 答案5.A 6.B

7.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崇义客家梯田位于江西省崇义县齐云山周围,总面积达2000公顷。在崇义客家梯田地区,冬季田里灌水,浸烂残留的稻梗、杂草,播种红花草等肥田植物,水鸭在水田里自由觅食。春耕季节,土地翻耕、插秧,田埂上种黄豆,部分水田还撒上鱼苗。下图示意崇义客家梯田。

说明上述耕作措施对促进梯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解析水鸭和鱼类在田里自由觅食,能有效减少水田中杂草的生长以及病虫害的发生;黄豆发达的根系使田埂即使在雨水较多的时节也不会轻易地垮塌,减缓了水土流失;豆类作物固有的固氮作用,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鸭、鱼类的粪便以及冬种作物的肥田作物,增加了水田的有机肥力,形成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答案水鸭和鱼类能有效减少水田中杂草的生长以及病虫害的发生;黄豆发达的根系使田埂

2

即使在雨水较多的时节也不会轻易地垮塌,减缓了水土流失;豆类作物固有的固氮作用;水鸭、鱼类的粪便以及冬种作物的肥田作物,增加了水田的肥力。

能力素养拓展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2题。

1.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2.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解析第1题,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A项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B项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加快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C项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不大,D项错。第2题,根据图示内容,该地发展草业经济,畜牧业是异地育肥,有效保护当地环境,中部发展饲料种植,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所以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A项对。能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使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B、C、D三项错。 答案1.B 2.A

中国已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一战略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主要依赖于( )

3

A.发挥资源优势 B.拓展国际市场 C.科技创新

D.丰富的劳动力

4.下列措施符合汽车工业绿色发展观念的是( ) A.向中西部转移 B.增加第三产业比重 C.降低汽车油耗 D.绿化工厂环境

解析第3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主要依赖于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第4题,工业绿色发展观念是指尽力降低工业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3.C 4.C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第5~6题。

5.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6.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第5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第6题,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 答案5.B 6.C

导学号52084068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

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第7~8题。

4

7.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发展的观念 ②公平的观念 ③环境的观念 ④权利的观念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8.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C.AD曲线

B.AC曲线 D.AB曲线

解析第7题,生态城市建设强调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和发展的观念。第8题,读图分析,AC、AD两曲线均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AB曲线则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下降。

答案7.C 8.D

9.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空间分布规律。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3)分析N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M为我国三大工业基地,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

5

N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因此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