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
作者:殷晓伟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第24期
摘要:本文针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后期施工实践证明措施切实有效.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出现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5)12-55-02 引言
近些年,我国交通事业迅猛发展,为进一步改善公路通行条件,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大部分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初期中,路面就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裂缝、沉陷、变形、松散、剥落、坑洞等病害,导致雨、雪水通过面层缝隙进入以下各结构层,造成结构层松散、强度散失,进而而形成更严重的破坏.下面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简要探讨一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 1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形成原因 1.1 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1)对交通量估计不准从而导致累积当量轴次计算不准确,如实际值偏大或对交通增长率估计不足,都会造成设计不当,导致路面超荷服务,最终导致早期破坏;(2)设计中对材料参数取值不准确,如对各结构层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没作实验而取规范值与实际值不符,如取值偏大,则造成路的整体强度不足,路面就会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早期破坏;(3)进行路面结构组合时考虑不足,如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特别是二灰类)间未设下封层,由于半刚性基层缩裂,可导致面层出现反射裂缝;(4)采用混合料的类型存在问题,与当地实际及通行荷载状况不符,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1.2 原材料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影响
(1)沥青的选择应考虑到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选择适应性强的优质沥青,同时要加强原料进场检测工作,注意防范某些沥青供应商以次充好;(2)矿料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集料多为个体开采的石料场,规模小,设备落后,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导致碎石针片状较多,矿料级配以及均匀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 路面施工过程产生的影响
(1)没有对原材料和混合料的配合比等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导致沥青路面早期遭到各种形式的破坏:(2)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过于陈旧,无法确保混合料的配合比,影响到了道路的压实度等:(3)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矿料过于炙热会加快沥青的老化.导致路面强度大幅降低;(4)在进行面层碾压施工时,碾压温度过高,造成路面压实度不足、推移:(5)在运输以及摊铺过程中出现的集料离析问题。 1.4 基层施工对路面的影响
(1)在基层、底基层集料中细料较多,或养护期不足,造成表面松散,形成薄弱地带,导致面层龟裂:(2)集料拌合不均、不充分,导致基层强度不均,在粗料多的地方面层就会出现龟裂、网裂,而细料多的地方易产生沉陷,导致沥青面层破坏:(3)基层、底基层施工接缝处理不当,纵、横缝处易形成薄弱地带,导致面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网裂:(4)半刚性基层施工季节气温低,易发生基层冻融破坏,导致路面破损;(5)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中作业段过长,碾压时水泥已初凝或偷工减料导致水泥、石灰剂量小,都会导致强度不足、减弱,使面层破坏:(6)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中为抢工期盲目加大水泥剂量,从而产生大量收缩裂缝,导致面层形成反射裂缝. 1.5 路基施工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影响
(1)路基压实度局部不足和不均匀易引起路面纵向开裂;(2)路基软土地基不稳定、换填不彻底,从而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早期破坏:(3)不同类型路基填料混填,导致路基强度不一致,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损坏;(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致使路基滑动,形成剪切破坏,造成路面损坏:(5)路基防护构造物未按要求施工,承载力不足,支护不力,导致路基位移、下沉,造成路面损坏。 1.6 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1)路面在受到高温动水压力的影响下,由于受到剥离作用导致路面产生松散问题:(2)在受到层间水的影响时,路面各层会逐渐分开,影响到受力情况,一旦受到动荷载的影响,路面所承受的弯拉应力会大幅增大:(3)在水的冲刷作用对路面材料的结构产生破坏:(4)路基渗水是导致不均匀沉降。 1.7 养护管理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路面早期养护措施不到位、不及时、不完善等也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对超载车辆控制不严则更是沥青路面早期受损的直接原因。 2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要合理
设计单位要认真勘察研究路线的地质、水文情况、自然条件、当地材料,实事求是地对路面进行设计,保证路基、路面有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水稳定度和温度稳定性。 2.2 选择优质材料
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应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沥青;选用洁净、坚硬、耐磨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如果骨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准确调配矿料比例,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保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可有效减少裂缝数量。
2.3 路基施工应注意的方面
路基可以说是整个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路基变形过大是路结构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选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确保路基的干燥程度:半填半挖路段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挖台阶,分层压实。 2.4 基层施工应注意的方面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往往与基层施工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应有平整的表面,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宜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缺点是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开裂,当沥青面层较薄时易形成横向裂缝。缩裂多发生在冬季,且土的粘性愈大,结合料剂量越高,裂缝愈多愈宽。因而我们在基层与面层施工上应尽量做到越冬施工,这样可减少或消除半刚性基层缩裂对沥青面层的影响.在选择材料上应尽量用粘性不太大的土。除此之外在施工中还应注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因为在大于最佳含水量下压实,会使基层具有较大的缩裂性质:设置收缩缝5-lOmm宽,厚为层厚的0.5-1倍,内填砂、沥青或油毛毡:基层施工完成后,应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对其进行养护,也可以喷洒沥青乳化液进行保护:加强对基层表面的防护与清理,防止层间污染:为避免沥青面层开裂,可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碎石过渡层15-27cm。
2.5 面层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应结合具体情况完成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试拌试铺,配合比一经确定应在拌和过程中准确执行:合理选择、搭配施工机械,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通过试铺试压,确定合理压实方式和机械组合:重视接缝处的搭接、错缝等工作,做好接缝处碾压,确保接缝质量:混合料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运输及摊铺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集料离析:加强沥青混合料摊铺现场管理,确保摊铺厚度、宽度、平整度等关键指标;要重点关注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的控制:保证现场实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 2.6 提高路政、养护管理水平
加强路政管理.限制大型超载车辆通行,特别在夏季连续高温时段,严禁重车通行;加强路面保洁工作,确保排水通畅;加强养护管理,及时对病害进行处理,防止进一步扩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只有优化设计方案,规范施工管理.强化养护管理,才能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