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星星旅游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一、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葛塘街道。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2万平方米,周长855米,建筑面积10.04万平方米,其中地下2.万平方米,地上7.5万平方米。 本工程自然地面标高有16.3m~17.50m(绝对标高),相当于相对标高-1.0m~+0.2m,(±0相当于17.30m),基坑整体采用放坡开挖,土钉墙挂网喷浆的支护形式,车库区域开挖深度为5.2m~5.6m,主楼区域开挖深度为4.4m~6.35m,局部电梯井、集水坑从基底向下加深1.05m~1.9m,电梯井、集水井等坑内高差处均采用放坡开挖,坡度系数>0.5。土方挖运约16.9万m³。支护设计平面图、支护结构剖面图、土方开挖工况图详见下图1、2、3所示。 图1 基坑支护平面图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图2 支护结构剖面图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图3 土方开挖工况图 二、工程周边信息及施工条件概况 本工程场地为空地,周边无重大地下管网及地下管线,北侧距晓山路约30m,路南侧与工地间有一小型排水沟渠(距基坑边约14m);东侧紧邻小区规划道路,道路宽30m,道路东侧为仁锦苑二期项目,目前已基本达到结构封顶;南侧为空地待开发区,西侧与一标段连接成整体地下室;基坑北侧在东西两端各设一个出土口,与晓山路连接。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基底土层人工配合清土。土方外运均采用自卸车倒运至指定的堆土场。 基坑东侧和北侧均采用放坡开挖后土钉+坡面挂网喷浆防护,西侧与一标段同步出土,南侧根据设计要求放坡喷浆防护。 三、地质条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拟建场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葛中南路西侧,拟建场区原为农田和鱼塘,地势整体自西北侧低,东南侧高。场区标高为16.3~17.5米,局部最大高差为1.2米。勘察场地属岗地地貌单元。 对本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位于岗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的厚层填土层中,主要雨期存在;孔隙潜水主要位于岗地前缘地貌区域,赋存于1层、2层土体中,其中1层素填土层透水性强,2层为微透水层。 场地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40~6.20米(水位12.57~13.14m);初见水位埋深在0.80~6.70米。地下潜水水位年变幅1.00m左右。孔隙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水塘侧向补给,以蒸发排泄和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勘察期间未能测量3层土水位。 基坑内开挖土质为①素填土、②-1粉质黏土(Q4)、②-2粉质黏土(Q4)以及部分③-1粉质黏土(Q3)层。 3、施工部署 1)施工目标 进度目标:满足工程总进度计划要求; 质量目标:符合国家现行质量验收标准,土方开挖的放坡比例、分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底标高控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安全目标:确保无伤亡事故,杜绝一般事故; 环境目标:按“市级文明工地”要求标化现场,做到不污染或少污染施工环境。 2)施工顺序和流水段划分 因本工程工期紧张,地质条件复杂,支护结构与土方开挖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交叉,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制定土方挖运的施工顺序为: (1)本工程土方整体划分为主楼A区(主楼19、20和40#区域)、主楼B区(主楼36、37、38和39#区域)和车库C区,首先组织土方施工人员、机械进场开挖主楼A区和主楼B区内的土方,根据每层挖深不得大于2m的设计要求,在开挖过程中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沿主楼B区范围与C区交界的后浇带向外5m为坡底线,沿主楼A区范围与C区交界的后浇带向外10m为坡底线,呈阶梯式分层放坡开挖,分段处上下两层土放坡留土台,土台宽度不小于2m,坡度不大于1:1,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坡面采用网布覆盖并沿坡顶和基底周围人工开挖200mm*200mm的排水沟,每50m留设1m见方的集水坑,集水坑中统一安置水泵抽排基坑积水,为主楼施工创造条件,同时插入坡面土钉和喷浆防护施工;主楼A区和主楼B区地下结构完成后再根据分段分层的原则开挖其他区域的土方。 图4 主楼B区与C区开挖放坡剖面图 图5 主楼A区与C区开挖放坡剖面图 (2)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土方挖深5.80m(局部集水井等坑中坑再下挖1.05m),本工程土方计划分为三层开挖完成,在第三层土方开挖时一并将承台、电梯井坑中坑等土方挖除,完成后及时验槽并浇筑垫层。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3)利用北侧道路东端和西端大门作为出土口,道路与基坑边机械进出口通道采用路基箱连接,考虑项目场地,西侧与一标段连接的车库区域最后挖除,待基坑内的土方挖运完成后,再利用反铲挖掘机后退逐步挖除基坑内出土口对应区域土方。 图6 主楼区域分段开挖示意图 基坑土方整体放坡开挖,整个开挖范围面积29167㎡,根据北侧两个出土口的位置,土方挖运分为主楼A区(40#、19#和20#主楼区)、主楼B区(36#、37#、38#和39#主楼区)和车库C区三个片区施工,先开挖A、B两个主楼区域,A区按后浇带划分1→2→3→4→5→6→7→8→9顺序分层开挖,B区按后浇带划分1→2→3→4→5→6→7→8→9→10顺序分层开挖,最后开挖C区车库,C区自南向北按后浇带划分1→2→3→4→5→6→7→8顺序与一标段同步协作开挖。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3)开挖顺序 三个区域逐层开挖,根据每层挖深不大于2m的要求,共分三层开挖完成至基底标高,集水井、承台等土方随第三层土方一并挖除,局部电梯井等深坑部位待普遍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施工。 在开挖第一层土方时,根据设计坡比放坡开挖,每完成一段后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土钉和对边坡土体及时挂网喷60mm或80mm厚护坡细石混凝土。第二层土方每开挖完成一段后同样及时跟进施工边坡支护,直至坡底。 图7 土方开挖总体顺序图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4、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力、设备投入 根据底板设计后浇带位置将项目基坑土方整体分为主楼A、主楼B和车库C三个区。 表层土方A、B两个区从自然地面整体挖除2.0m,土方量约4.4万m³,计划在6天内完成,在表层土开挖过程中插入坡面土钉、坡面喷浆和截水沟施工。在此之前做好坡面支护等各项施工准备,表层土计划在2016年9月8日开始,2016年9月13日完成。 二层土方同样先开挖A、B两个区域内的土方,每个区设三个挖土工作面,共投入各型挖机10台, A区土方2.0万m³,B区土方2.5万m³,共4.5万m³,计划在7天内完成,每天挖土约29m³,按每车装12m³,每天运土约10趟,需要辆运土车辆。 三层土方开挖顺序同表层土和二层土,共计3.8万m³,同时配备小型挖机配合挖出坑中坑和承台,一次清出基坑土方,计划6天时间完成,每天出土6333m³,按每车装12m³,每天运土约10趟,需要53辆运土车辆。 A区和B区土方完成后,即施工垫层、防水层和地下室底板,并及时进行主楼和车库的竖向结构及地下室顶板施工,待地下室顶板完成后,按总平面布置区域在地下室进行支撑回顶,并将C区内的材料加工场转换至地下室顶板上,同时进行C区土方挖运,C区土方自南向北分层开挖,C区土方量4.2万m³,计划10天时间完成,每天出土4200m³,按每车装12m³,每天运土约10趟,需要35辆运土车辆。 表1 劳动力计划表 人员分工 管理人员 人数 10 机械司机 100 后勤服务 维修工 10 10 车辆冲洗 30 辅助工人 10 小计 170 表2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型号 容量(m) 数量(台) 1.2 0.7 0.2 12 交底人 8 3 4 4 3进出场时间 2016.8-2016.12 2016.9-2016.12 2016.9-2016.12 2016.9-2016.12 接受交底人 备注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刷坡等 土方运输 土场堆土平整等 反铲挖掘机 ZAXIS200 反铲挖掘机 PC160LC-7 反铲挖掘机 自卸汽车 推土机 ZAXIS60 25t TY220 2016.9-2016.12 承台等小空间零星挖土 技术负责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5、基坑降排水 在土方开挖阶段我方在基坑内采用\"明沟加集水坑\"进行排水,集水坑间距15~20m设置一个,排水沟坡度1%,集水坑1m见方,集水坑中放置水泵,及时将集水坑中的积水抽排至坑外水沟中,并经沉淀后排至市政管网。 每块底板垫层施工前先人工开挖200mm宽100mm深的排水沟,内填砂粒,并用塑料膜薄覆盖,形成排水盲沟,坡向基坑四周的排水沟。 基坑开挖线外侧道路边设置排水沟,道路坡向排水沟一侧,以阻止坡顶积水流向基坑内。 在潜水降水和土方开挖过程中,若遇到坑内降水无法按照预期降低的情况时,需要及时联系设计单位,采取增加轻型井点的方法降低水头高度,满足土方开挖的要求。 6、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施工方法 (1)表层土及二层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挖土为主,人工配合清土;在各层挖土时,对支护等部位的土方采用人工清理后再用挖土机挖出,防止挖机碰撞,造成支护结构损伤,引起质量、安全事故。 表层和二层土方采用大型反铲挖掘机开挖,场区内修筑临时的施工道路,自卸汽车装土外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堆土场。 (2)坑中坑土方开挖 承台、集水坑、电梯井等坑中坑逐个放坡开挖,砖砌外模护壁,局部深坑待普遍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再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坡比不小于1:1,挖出的土方直接装进料斗,由塔吊转运至基坑外的渣土车中,由渣土车统一外运。 图8 坑中坑开挖情况图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2)工艺要求 (1)本施工方案在取得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相关单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订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 (2)土方开挖前,充分了解周边各有关道路、管线等设施的保护要求。开挖过程中,充分重视基坑监测数据,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或方案,强调信息化施工,同时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加强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动态调整挖土速度; (3)当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并达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4)土方开挖针对平面布置及后浇带位置,合理的分块。通过分块分层开挖,避免大面积开挖造成基坑位移过大,减小基坑开挖的风险。 (5)在开挖过程中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采用阶梯式多级分层放坡开挖,每次开挖深度均不大于2米,分段处上下两层土放坡留土台,坡度不大于1:0.5,且上下两阶挖土间隔不小于5天,集水坑、电梯井及底板高差标高变化处土方每边放出0.5m工作面并按照1:1放坡开挖;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以及材料的堆放以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的不利影响为原则,土方开挖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以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喷浆护壁,减少基坑开挖期间无支护暴露时间。 (6)土方开挖至坑底标高后进行局部深坑处理并尽快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以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 (7)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专人随时进行测量,严防超挖。基底设盲沟加强施工期间雨水和地下水引排,防止地基土被雨水浸泡。基坑底面标高以结构专业设计图为准;开挖到位后满堂作砼垫层(至坡脚),然后再局部由人工掏挖电梯井和集水坑等坑中坑,承台采用逐个开挖、砖砌外模护壁,不得大面积开挖。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8)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24小时内)铺设砼垫层、砌筑砖模,浇筑砼底板,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9)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注意挖土机械不得损坏支护结构等,基坑周围严禁堆土或堆载,超载控制在20kPa以内。挖运土机械必须按指定的路线行驶,严禁乱停乱走。不得在支护结构顶部碾压,机械通行的基坑边出口处采用路基箱等保护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措施 (1)基坑开挖时,在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人工挖土时,两人间距应大于2.5m; (2)开挖时应严格按照要求放坡,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坍塌现象,应及时采取支撑或加大放坡等措施; (3)自卸汽车进行运土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装土汽车应远离基坑3m以上; (4)现场临时电、照明、动力电都必须严格按照TN-S系统要求架设。禁止电缆随意拉设; (5)深基础四周搭设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6)开挖期间如遇漏水以及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挖土,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配合抢险工作; (7)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拦; (8)运输便道设专人修整,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效率; (9)机械开挖的同时辅以人工配合,特别是基底以上20~30cm 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槽,保持坑底土层的原状结构,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随挖随浇,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 (10)土方挖运过程中注意基坑上部的防护,做好现场运土车辆的协调调度工作,避免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发生安全事故; (11)土方挖运过程中按照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技术员,指导每台挖机具体行驶路线及挖土作业,夜间工作面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必须穿反光警示服装,防止机械操作人员因光线原因造成机械伤害; (12)土方开挖过程中注意工程桩的保护,首先确定工程桩具体位置,并作出醒目标记,掏挖承台土方时专人指挥,采用小挖机先从四面挖起,将工程桩超长部分四周的土层清理后再将桩身上土块人工铲除,不得在开挖过程中损坏工程桩; (13)现场所有工人和机械操作人员不得带病上岗,并杜绝疲劳作业,严格执行倒班制度,防止因操作人员的疲劳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14)现场所有机械在行走、吊装和支腿作业时,必须检查场地并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防止机械倾覆。 2)文明施工措施 (1)所有土方运输车辆必须遮盖严实,杜绝抛、洒、漏、防止环境污染。 (2)现场生产干道进行硬化,每天派专人保洁,定时打扫,洒水,防止粉尘污染。 (3)出土口设置车辆冲洗台,每辆运土车辆出门前必须进行轮胎等易带泥土抛洒部位冲洗,避免泥土带入市政交通道路。 (4)所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等在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前须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沉淀池进行定期清掏,机械修理场地设置专门的隔油池,防止油污流入市政管网。 (5)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垃圾池,且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开,每天进行清理,保证场内清洁。 (6)所有施工机械整齐停放在指定场内,严禁乱摆乱放。 (7)场区内和场外运土车辆限速行驶,减少扬尘污染。 (8)夜间施工车辆不得鸣笛,并尽量减少夜间施工的噪音污染。 (9)充分利用基坑降水的地下水资源,做到绿色施工。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工程 地基与基础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公司 土方开挖 8、应急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极为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随时做好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确定合适的应急措施以保证安全。在有严密的监测且数据可靠的前提下,进行信息化施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以应付突发状况。 (2)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及时提供现场监测资料。 (3)土方开挖期间,项目部设专人定时检查基坑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4)如果基坑位移过大或出现险情,现场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及时回填土,通过分析原因,可采取加支撑、有条件部位坡顶卸土或坑内回填等措施。 (5)桩间有流土现象可用砖块或素混凝土封堵。 (6)若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局部区域地下水量过大,坑内明水较多,在排水比较困难的时候,可增设轻型井点措施来排出基坑内的水,以确保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7)如果基坑出现漏水、涌水时,应及时回填,防止事态扩大,及时用棉絮、快干水泥封堵,并加引流管等措施。必要时采用注浆、旋喷等抢险加固。 (8)现场备足注浆设备、棉絮、快干水泥、水玻璃及编织袋、钢管等应急材料。 (9)外围出现异常情况时,对管线可\"提露架空\"处理。路面出现下沉或开裂时,可采用注浆和裂缝修补方法处理。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