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工业项目,生产一种市场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估算15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100万元),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8年,期末净残值率5%,按直线法折旧。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借款总额为1000万元,借款年利率8%(按年计息),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付息。自有资金和借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3.项目投产当年以自有资金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400万元。4.项目设计产量为2万件/年,单位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预计为450元,单位产品不含进项税可变成本估算为240元,单位产品平均可抵扣进项税估算为15元,正常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550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5.项目运营期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0%,营业收入亦为达产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6.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税前利润,并说明运营期第1年项目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能否满足还款要求。5.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2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注:计算过程和结果数据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试题二: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施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按规定编制了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该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工期为180天。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了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并对招标人认为某些不适于本项目的通用条款进行了删减。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工程量按实结算,但竣工结算价款总额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共有A、B、C、D、E、F、G、H等八家投标人参加了投标。投标人A针对2万m2的模板项目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人工费为12.5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90万元;方案二的人工费为19.5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70万元。投标人D对某项用量大的主材进行了市场询价,并按其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投标人F进行报价分析时,降低了部分单价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和总价措施项目中的二次搬运费率,提高了夜间施工费率,统一下调了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工期为6个月。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招标人接到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第一中标候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验收”的工程业绩的要求。问题: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2.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A应选用哪种模板方案?若投标人A经过技术指标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数分别为0.54和0.46,以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方案。(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投标人D、投标人F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4.针对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何时答复?应如何处理?若第一中标候选人不再符合中标条件,招标人应如何确定中标人?参考答案:1.(本小问4.0分)(1)不符合相关规定。(0.5分)理由:招标人不得修改通用条款,对于不适于本项目的某些通用条款,招标人应在专用条款中另行约定。(1.0分)(2)不妥当。(0.5分)理由: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且采用单价合同,招标人应对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竣工结算时应按经发包人确认的实际工程量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合同价款调整额确认竣工结算价款总额。(2.0分)2.(本小问6.0分)(1)总费用①方案一:2×12.5+90=115万元(0.5分)②方案二:2×19.5+70=109万元(0.5分)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A应选用方案二,因其总费用较低。(1.0分)(2)价值工程①成本指数方案一:115/2=57.50元/m2;方案二:109/2=54.50元/m2;合计:112元/m21)方案一:57.5/112=0.51(0.5分)2)方案二:54.5/112=0.49(0.5分)②价值指数1)方案一:0.54/0.51=1.06(1.0分)2)方案二:0.46/0.49=0.94(1.0分)应选用方案一,因其价值指数较大。(1.0分)3.(本小问5.0分)(1)投标人D的做法有不妥之处。(0.5分)理由: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时应当为不含税材料单价,材料单价=不含税供应价格+不含税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采购保管费。(2.0分)(2)投标人F的做法有不妥之处。(0.5分)理由: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计入相应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综合单价中,否则,导致废标(标书无效),并且工期为6个月超过180天,属于重点偏差,同样会导致废标(标书无效)。(2.0分)4.(本小问5.0分)(1)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1.0分)(2)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经查实第一中标候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不符合要求的,应认定原第一中标候选人标书无效。(2.0分)(3)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依法重新招标后确定中标人。(2.0分)试题三:某环保工程项目,发承包双发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270天;管理费和利润按人材机费用之和的20%计取;规费和增值税按人材机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13%计取;人工单价按150元/工日计,人工窝工补偿按其单价的60%计;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按1200元/台班计,施工机械闲置补偿按其台班单价的70%计;人工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补偿均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措施费按其相应工程费的25%计取。(费用计算时均按不含税价格考虑)。承包人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得到了监理工程师批准,如图3.1所示。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分项工程A施工至第15天时,发现地下埋藏文物,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处置,造成承包人停工10天,人员窝工110个工日,施工机械闲置20个台班;配合文物处置,承包人发生人工费3000元、保护措施费1600元,承包人及时向发包人提出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事件2:文物处置工作完成后,①发包人提出了地基夯实设计变更,致使分项工程A延长5天工作时间,承包人增加用工50个工日、增加施工机械5个台班、增加材料费35000元;②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承包人将地基夯实处理设计变更的范围扩大了20%,由此增加了5天工作时间,增加人工费2000元、材料费3500元、施工机械使用费2000元。承包人针对①、②两项内容及时提出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事件3:分项工程C、G、H共用同一台专用施工机械顺序施工,承包人计划第30天末租赁该专用机械进场,第190天末退场。事件4:分项工程H施工中,使用的某种暂估价材料的价格上涨了30%,该材料的暂估单价为392.4元/m2(含可抵扣进项税9%),监理工程师确认该材料使用数量为800m2。问题:1.事件1中,承包人提出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如果索赔成立,承包人应获得的工期延期为多少天?费用索赔额为多少元?2.事件2中,分别指出承包人针对①、②两项内容所提出的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承包人应获得的工期延期为多少天?说明理由。费用索赔额为多少元?3.根据图3.1,在答题卡给出的时标图表上,绘制继事件1、2发生后承包人早时标网络施工进度计划。实际工期为多少天?事件3中专用施工机械最迟须第几天末进场?在此情况下,该机械在施工现场的闲置时间最短为多少天?4.事件4中,分项工程H的工程价款增加金额为多少元?参考答案:1.(本小问5.0分)(1)工期延期不成立,费用索赔成立。(1.0分)理由:发现地下文物是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但A工作的总时差为10天。(2.0分)(2)费用索赔:(110×150×60%+20×1200×70%+3000×1.2+1600)×1.13=36047元。(2.0分)2.(本小问7.5分)(1)索赔①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均成立。(1.0分)理由:地基夯实设计变更是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并且事件1发生后,A工作以变为关键工作。(1.5分)②工期延期和费用索赔均不成立。(1.0分)理由:地基夯实范围扩大是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并且保证质量的各类措施均已包含在合同价内。(1.0分)(2)应补偿工期5天。(0.5分)理由:事件1发生后,A工作以变为关键工作。(0.5分)(3)费用索赔:(50×150+5×1200+35000)×1.2×1.25×1.13=82207.5元(2.0分)试题四:某施工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工程合同,工期5个月,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及其价款包括:分项工程(含单价措施)项目4项,费用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如表4.1所示;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分项工程费用的6%,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8万元;暂列金额为12万元;管理费和利润为不含税人才机费用之和的12%;规费为人才机费用和管理费、利润之和的7%;增值税税率为9%。有关工程价款支付约定如下:1.开工前,发包人按签约合同价(扣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的20%支付给承包人作为工程预付款(在施工期间第2~4月工程款中平均扣回),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工程款方式提前支付给承包人。2.分项工程进度款在施工期间逐月结算支付。3.总价措施项目工程款(不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按签约合同价在施工期间1~4月平均支付。4.其他项目工程款在发生当月按实结算支付。5.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工程款的85%支付。6.发包人在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后4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在承包人提供所在开户行出具的工程质量保函(保函额为竣工结算价的3%)后,支付竣工结算款。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期间发生了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下列事项:1.分项工程B在第2、3、4月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20%、30%、50%.2.第3月新增分项工程E,工程量为300m³,每m³不含税人工、材料、机械的费用分别为60元、150元、40元,可抵扣进项增值税综合税率为0%、9%、5%。相应的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其余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4500元。3.第4月发生现场签证、索赔等工程款3.5万元。其余工程内容的施工时间和价款均与原合同约定相符。问题: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多少万元?签约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2.施工至第2月末,承包人累计完成分项工程的费用为多少万元?发包人累计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为多少万元?分项工程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不考虑总价措施项目的影响)?3.分项工程E的综合单价为多少元/m³?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多少万元?工程款为多少万元?4.该工程合同价增减额为多少万元?如果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发包人均按约定支付了各项工程价款,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款为多少万元?(注:计算过程和结果有小数时,以万元为单位的保留3位小数,其他单位的保留2位小数)参考答案:1.(1)120.9×6%=7.254万元(2)①120.9万元;②7.254+8=15.254万元;③12万元(120.9+15.254+12)×1.07×1.09=172.792万元(3)(172.792-19.254×1.07×1.09)×20%=30.067万元(4)7.254×1.07×1.09×85%=7.191万元2.(1)18+40.5×20%+38.4/3=38.900万元(2)①38.9万元;②8/4×2=4万元(38.9+4)×1.07×1.09×85%=42.529万元42.529-30.067/3=32.507万元(1)进度偏差①(18+40.5/2+38.4/3)×1.07×1.09=59.540万元②38.9×1.07×1.09=45.369万元45.369-59.54=-14.171万元,进度拖后14.171万元3.(1)综合单价:(60+150+40)×1.12=280元/m3(2)进项税:(150×9%+40×5%)×300=0.465万元(3)工程款:(280×300×1.06+4500)×1.07×1.09=10.910万元4.(1)实际造价:①120.9万元;②7.254+8=15.254万元③其他1)增项款10.91万元2)索赔款3.5万元(120.9+15.254)×1.07×1.09+10.91+3.5=173.206万元(2)合同价增加:173.206-172.792=0.414万元(3)竣工结算款:173.206×(1-85%)=25.9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