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留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很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转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讲究下来,“姓”的历史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亲密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奇特的自然力气。比如在周人的传奇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奇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假如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进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斗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消灭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进展,政局的动荡,很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头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称名称氏,成为社会进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诞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由于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头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敬重。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亲密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出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准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渐渐被笔名、艺名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 1.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隐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亲密的关系。
C.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进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渐渐上升,他们也开头称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
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连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格外亲密,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相互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亮。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亲密。
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亲密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消灭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准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格外盛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吉茂字叔暢,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好书,不耻恶衣恶食,而耻一物之不知。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转为武德侯庶子..
。二十二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先是科禁内学及兵书,而茂皆有,匿不送官。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会钟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后以茂为武陵太守,不之官。转酂相,以国省,拜议郎。景学校病亡。自茂修行,从少至长,冬则被裘,夏则短褐,行则步涉,食则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悬磬。其或馈遗,一不愿受。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义而贵且富者。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冯翊郡移嘉为中正。嘉叙茂虽在上第,而状甚下,云:“德优能少。”茂愠曰:“痛乎,我效汝父子冠帻劫人邪!”初,茂同产兄黄,以十二年中从公府掾为长陵令。是时科禁长吏擅去官,而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钟繇所收,遂伏法。茂时为白衣,始有清名於三辅..
,以为兄坐追义而死,怨怒不愿哭。至岁终,繇举茂。议者以为茂必不就,及举既到而茂就之,故时人或以茂为畏繇,或以茂为髦士也。
(选自《三国志·吉茂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B.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
清静/吏民不忍欺/
C.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D.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代科举考中的秀才有时也沿用此名,也可以解释为优秀的人才。
B.庶子,官名,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训练事务,晋以后为太子官属。也指妾生的儿子
或者正妻所生的长子以外的儿子。
C.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从中心官员中选举产生。
D.辅,指京城四周的地区。三辅,汉景帝、汉武帝时,京畿官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共同治理长安,所辖地区就是三辅。
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茂,出身名门望族,宠爱读书,曾私藏有内学及兵书,他将这些违反当时条律禁令的书公开起来,没有交官。
B.吉茂很留意修身养性。他一生修行,吃穿粗陋不讲究,行则徒步无所谓,对妻儿尽心照看,有人赠送财物一律不收,也格外痛恨那些不义之士。
B.吉茂为官清净,无为而治。他操行纯洁,没有污点,不忍心去欺侮吏民百姓,却被当时学识渊博的王嘉认为是“德优能少”。
C.吉茂识时务,同母所生的哥哥吉黄被钟繇杀了,他为此很生气。等到自己被钟繇举荐时,他仍旧赴任并因此留下了争议。有人说他怕钟繇,有人说他是俊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5分) (2)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秋霁 史达祖①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②江汉③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④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注】①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江汉期间。②脍鲈:晋时张翰在洛阳做官,因秋风起,思念起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③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的区域。④蛩,即蟋蟀。
8.开头三句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请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借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了自己远大抱负不能实现的感伤。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用比方的手法,写出了曲调的流转和凝涩。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留意:作答时必需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假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不是一个俗人
王朔
“是这门吧?”
杨重和马青爬到楼的顶层,转着脑袋看那层的三个门的门牌号码。
杨重伸手按了一下左手那个镶了铁门的人家的门铃,挤眉弄眼调整了一下表情,两手握着放在裆前,矜持地等待仆人应声而出。
“谁呀?”门内一个男人问。
“我。”杨重镇静地用浑厚的声音回答。
木门开了,一个瘦得像眼镜蛇似的男人消灭在铁门后,隔着纱网眉眼绰约。 “是吴汉雄吴老师么?”杨重伸出脖子探问。
“你们是什么人?”吴汉雄吴老师冷冷的目光像针一样从细密的网眼中透出。
“我们是您的两个崇拜者。”马青挤上前来,脸贴着纱网眉开眼笑地说,“始终都特仰慕您,又怕您忙,不好意思打搅,今儿是实在忍不住了,特来登门拜望。”
“就待一小会儿。”杨重伸出一个指头,“看您一眼,请教几句就走,决不招您烦。” “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吴汉雄一边开铁门一边问。
“去派出所查过,挂号的没您。后来还是我们一个同学告知我们您躲在这儿。”
杨重跨过门槛,等着马青也进来,吴汉雄头前走了,才肩并肩亦步亦趋恭敬重敬跟着往里走。
“原来他不情愿告知我们的。”马青抢着说,“架不住我们一天到晚总缠着他。都知道您不爱见人……”
“他叫什么名字?”吴汉雄进了会客室,径自先在一把皮转椅上坐下,手捏一支烟,昂着头问。
“嗬,您这儿书真多。”马青一进屋就扬着头看满墙满壁的书,啧着嘴问,“这些书您都能背下来吧,吴老师?”
“他叫什么名字?”吴汉雄提高了嗓门。
“于观。”杨重侧屁股坐在一圈矮沙发上,小伴侣一样双手托腮仰视吴汉雄,“吴老师您千万别责怪他,真不怨他,怪我们想见您的心情太迫切。”
“他说他和您特熟,经常一起喝酒。”马青挨着杨重坐下,“您最近又在写什么呢?” “不生疏这个人。”吴汉雄兀自摇头思忖,“没印象。①现在净有人冒充跟我熟,其实压根没见过——社会上有些人就爱乱传我。”
“没错!”马青热忱地接道,“②我们那儿一聊名人,就有人说您如何风流如何豪放如何行为奇异——好多传您的话我们都不好向您学呢。”
“徐达非吧?”丁小鲁敲开黑洞洞的筒子楼的一扇房门问。 “是他。”刺目的光线中站着一个一脸憔悴的迟暮美男。
“一眼就认出来了。”丁小鲁暧昧地笑,“我是《影迷报》的记者,我叫丁小鲁。这位是刘美萍,我的一个同事的女儿,也是您的影迷,听说我今日来采访您,非要跟来。”
“来吧来吧,都请进。”徐达非把两位女士让进屋,“屋里太乱,别见笑。” “您和挂历画报上长得不一样。”刘美萍大方地说。 “怎么呢?”徐达非蓦地警惕起来。
“比画上精神。”丁小鲁一脸恳切,“看电影觉得您挺老成的,没想一见人这么年轻。美萍坐呀,干吗站着犯愣?”
“一个大明星就住在这么个小破屋子里。”刘美萍困惑地转过身。
“谁来谁这么说。”徐达非大大咧咧地坐在破藤椅上,一把一把往后捋他那头毛泽东式的长发,“都以为徐达非不定多享受呢,其实……其实我还是个一般人。”
“可是,可是,怎么也该让您住得宽敞点,③先不说和好莱坞的明星比吧——我觉得在演技上您并不比他们差!”刘美萍跟谁赌气似地撅着嘴一屁股在丁小鲁身边坐下。
“是这样的,④小徐——我可以叫您小徐么?”丁小鲁一本正经地望着徐达非,“我们报社接到很多影迷的来信,询问为什么这几年在银幕上看不见您了,打听您近来在干什么?是不是和女影星一起出国了?”
“还有这么多观众关怀我,记着徐达非?”徐达非万分感慨。
“当然,您想象不出您在我们一般观众心目中的份量。”丁小鲁感觉屁股底下硌得慌,抽出一副墨镜,放到一边。
徐达非突然发起牢骚,“近来干什么?待着呗。打牌、睡觉、养花。为什么看不到徐达非?徐达非没戏了呗。”
“怎么会呢?”丁小鲁迷惑不解,“您也息影了?”
“哪是徐达非想息影,是那些王八蛋约齐了不用徐达非,徐达非还演什么?”徐达非怒气冲冲,双目喷火。
“嫌您岁数大了?不,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您只要稍稍化点淡妆,照旧光荣照人,按您的实际年龄,您得算保养得好的。”
刘美萍吵闹地说:“我们单位小姑娘一看电影就谈论:这小生怎么不让徐达非演?徐达非要演准比这个强。阿兰·德隆怎么啦?徐达非不比他差!”
“你这是骂我。”
“我真是诚意夸您。”刘美萍委屈了,“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是观众,女观众的集体反映。” “你拿阿兰·德隆和徐达非比就不对。”丁小鲁也不同意刘美萍,“不是徐达非不比他差,而是他比徐达非根本就不如。”
“那当然我们更爱看徐达非了。”刘美萍很痛快地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并解释,“我的意思是说阿兰·德隆那么差的形象都能一部接一部地拍戏,就别说徐达非了。”
“我怎么就只能演英俊小生?”徐达非幽怨地说,“像我现在这腰身、这横肉,演个土匪杀手不行么?你们千万别再满世界说徐达非长得好看了。⑤徐达非就是让这秀丽脸蛋给害了——王八蛋才长得好看呢!”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杨重和马青是吴汉雄的两个崇拜者,他们仰慕其大名,诚意访问,也很会说话,有小人物的卑微和恳切,也有小人物的狡黠和圆滑。
B.本文塑造了两个生活场景,都真实地可触摸到生活的质地和本色,访问者都毕恭毕敬,被访问者都傲慢虚伪。
C.本文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得入木三分,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人物的神韵,如杨重“挤眉弄眼调整了一下表情,两手握着放在裆前,矜持地等待仆人应声而出”,格外具有形象感、现场感。
D.本文的人物语言贫、逗、好玩、调侃戏谑,布满了生活气息,能使人获得轻松愉悦,不足之处是全部人物一贫到底,单一、缺少变化。
E.口语化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是王朔语言的特点之一,鲜活上口,既有老北京口语的原汁原味,也有现代城市流行语的气息,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2)吴汉雄和徐达同样作为被访问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3)作者想要传达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4)文中有五处使用了破折号,请选择其中四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含意及表达效果。(8分) 四、有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史蒂夫·乔布斯意识到他最终的日子到了。在他抗击癌症的努力中,他不再说“进入人生下一阶段”;取而代之,他的思想转变到——他任何时候转变焦点都是这样突然——自己即将面对的死亡。
他之前没有提到过关于自己葬礼的支配。劳伦曾经以为他期望火葬。这些年来他们也任凭争辩过骨灰洒向何处的问题。但周一上午,乔布斯宣布他不期望被火化,他想挨着自己的父母葬在
他们所在的公墓。
那个上午,苹果正在发布带有Siri声音识别软件的新iPhone 4s,乔布斯在最终一次参与董事会议时把玩过这款手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苹果总部不大的“市政”会议厅里举办的发布会气氛稍显肃穆。史蒂夫最亲热的同事都知道他现在状况格外糟糕。发布会一结束,乔尼·艾夫、埃迪·克尤、蒂姆·库克和其他几位都接到电话,并在周一下午依次与乔布斯道了别。
其次天早上,乔布斯给妹妹莫娜·辛普森打电话,告知她赶快来帕洛奥图。莫娜在悼词中深情回忆:“他的声音满怀深情,可爱,让人宠爱,但感觉就像一个行李已经放在了车上的即将启程之人,对于离我们而去,他感到很愧疚,真的格外愧疚。”他开头与她告辞,但她说她已经坐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车,很快就到。“友爱的,我现在告知你,是由于我担忧你可能赶不上了。”乔布斯回答道。他的女儿莉萨从纽约飞回来了,尽管这些年他们之间的关系反复无常,但她始终在试着做一个好女儿,她也的确做到了。乔布斯的另一个妹妹帕蒂也来到他的身边。
在人生的最终时间,乔布斯与深爱的家人们在一起。他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好男人,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对一个人的评价总应当考虑到方方面面。作为一位商业领袖,他可能严苛挑剔、喜怒无常,但他打造了一个狂热而忠诚的团队,这个团队深爱着他。作为一个有家之人,他可能很粗暴,还经常心烦意乱,但在他的婚姻中,他和女强人妻子之间有着完全的伙伴关系,格外浪漫。他还拥有四个孩子,他们在他生命的最终时间都陪伴着他,让他感受到爱。那个周二,他始终盯着孩子们的眼睛看。他一度长期地凝视帕蒂和他的孩子们,然后看向劳伦,最终目光越过他们看向远方。“噢哇,”他说,“噢哇,噢哇。”
这是他遁入无意识状态前最终的话语,大约是下午两点钟。他的呼吸变得沉重。“即使是现在,他照旧有着坚毅的、英俊的轮廓,一个专制者的轮廓、浪漫者的轮廓。”莫娜回忆道,“他的呼吸表明他就要开头一段艰辛的旅程,一段急剧升降的路程。”莫娜和劳伦整晚都陪在他身边。其次天——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史蒂夫·乔布斯走了。他的家人都在他的身边,亲抚着他。
10月19日,公司追悼会在苹果总部进行。
活动中最认真的设置还是来自乔布斯自己,他的声音就像是回旋于阳光庭院上方的幽灵一般。库克介绍乔布斯,描述他在1997年重回苹果之时如何挂念设计“非同凡响”的商业广告。乔布斯未被公开的、自己配音的版本——而不是理查德·德莱福斯配音的版本——首次公诸于世了。麦克风里传出他那辨识度很高的声音,在人群上空飘动,让人感觉心酸而又刺耳。“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感觉就像乔布斯正和大家一起坐在后面,真诚而又感动不已地描述自己。“他们不宠爱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乔布斯的声音在这时略微加强了语气,带着兴奋,就好像他正坐在人群的前方,眼睛里还闪烁着光辉。人们不禁回想起他年轻时候说话的声音,以及在他最宠爱的贝兹或迪伦的音乐中,他如何永葆年轻。“他们推动了人类向前迈进,”那是乔布斯亲自写下的一句话,他接着发表了有名的总结词,这句总结词很适合那天,也很适合这本书,“或许他们是别人眼中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由
于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转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转变世界。”
(摘自《史蒂夫·乔布斯传》) 相关链接:
他不是众人尽可效仿的模范老板,或是人类楷模。他就像被恶魔驱使一样,可以让身边的人狂怒和无望。但他的共性、激情与他的产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就好像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各为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他的故事既有启发性,也有告诫意义,其中布满了创新、品质、领导力和价值观方面的阅历。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他的思想从不受现实的束缚,他对可能性布满了史诗般的感觉。他看待事情是从完善主义的立场动身。
(乔布斯妻子劳伦)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2011年10月3日,史蒂夫·乔布斯意识到他自己即将面对死亡,宣布他不期望自己被火化,想葬在父母所在的公墓。
B.虽然乔布斯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居家好男人,但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他仍期望亲人们都在身边,他的妻子及他们的四个孩子陪伴他度过了最终时间。
C.作为一位商业领袖,他打造了一个狂热而忠诚的团队,这个团队深爱着他,在新iPhone 4s发布会后,他最亲热的伙伴和他一一道了别。
D. 2011年10月5日大约下午两点钟,史蒂夫·乔布斯走了。10月19日,在苹果总部进行公司追悼会。
E.公司追悼会也是乔布斯设计的,他的未被公开的、辨识度很高的声音回旋在人群上空,感觉就像他和大家坐在一起描述自己。
(2)这是作者在乔布斯去世两年之后为这本传记补写的后记,这篇后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作者对乔布斯持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4)你是否同意乔布斯有关“‘疯子’转变世界”的言论?请结合原文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第Ⅱ分)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天使与魔鬼或许只有一线之隔, 地将一个英雄人物塑造成一个完人是件很危急的事。 ②在一些地方,祭扫铺张铺张、不环保现象突出,更有商家在清明节 牟利,竭力消费“追思”。
③画家李伯安走遍千山万水,历时十个春秋, ,悄悄劳作,最终创作出一幅反映中华民族风骨和精魂的画作。
A.处心积虑 挖空心思 呕心沥血 B.挖空心思 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C.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挖空心思 D.呕心沥血 挖空心思 处心积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4月7日表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以上,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
B.杭州以提高生活品质为方向,用休闲产业推动经济文化进展,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发了人对文明、健康、奇特的憧憬,随之而来的相关产业更是创意无限。
C.相关负责人强调,清华高校在培育和选拔环节中都对学习生活不易的寒门学子赐予大力帮扶,考生因家庭经济缘由参与测试存在困难的,可以向清华申请资助。
D.长期以来,在我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乐观行动下,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成为新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红包背后,或许还潜藏着商业驱动和社会属性,但是它的趣味性,它的奇特寓意,以及带给我们的惊喜,总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意味。
A.发红包,抢红包,红包深化人心,已演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B.红包已演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发红包、抢红包深化人心 C.发红包,抢红包,已演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红包深化人心 D.发红包,抢红包,深化人心,红包已演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生活就是一场“思考的玩耍”,从小实践生活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家华罗庚曾写过《统筹方法》,它描述的是如何在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泡茶四道工序间作出统筹支配,从而达到 ① 的生活案例。看似 ② 却是当今社会提高生产力不行或缺的数学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都少不了统筹方法的运用。假如说泡茶这一生活个案给了华罗庚数学思想的启发,那么更多的生活案例就为人们供应了 ③ 。
17.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22年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举办,这次峰
会以“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涵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下图是这次峰会的标识,请依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内涵,不超过100个字。
六、写作(60分)
18.阅渎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据报道,连日来,在河南郑州、开封、驻马店、南阳等地消灭了“爱心墙”。记者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农业路四周的快速公交调度站看到,“爱心墙”上挂着不少冬天穿的厚衣服、围巾还有挎包,尽管不是新的,但都干洁净净,没有破损。
有人认为一面墙,简洁的图案,明丽的颜色,再挂上几件衣物,简洁的陈设,却让有需要的人暖到心里。也有人认为衣物较多、堆放杂乱, “有碍市容”“无人监管”,应被叫停取缔。
你对此如何看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