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校企合作、“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汽修技术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面向现代制造企业,从事汽车生产和汽车保养及维修工作的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五、职业面向(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生产、管理、使用、维修、检测部门,在汽车前、后端市场第一线上从事汽车生产、服务、技术等工作。具体的工作岗位为:
1.汽车维修(3S店、4S店、汽车综合维修厂等维修企业)
(1)部门经理(2)车间主任(3)技术总监(4)前台接待员(5)维修组组长(维修班班长)(6)维修技术员(7)售后服务部服务顾问(8)维修峻工检验员(9)定损员(10)汽车美容员(11)维修信息反馈员(12)配件销售、管理员(13) 维修企业管理员
2.汽车贸易(销售)(3S店、4S店)
(1)汽车销售经理(2)销售部销售顾问(3)售后信息反馈员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一)德德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身心素质。
(二)业务知识方面
1、具有本专业职高层次相当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基础文化知识; 2、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配件经营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汽车美容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汽车发展动态、趋势,具有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知识。
(三)业务能力方面
1、具有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及较复杂电路图的能力; 2、具有汽车基本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3、具有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清洗、测量、检测的能力; 4、具有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拆装、清洗、测量、检测的能力; 5、具有汽车各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测能力; 6、具有汽车各附属设备的拆装、检测能力; 7、具有汽车一般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8、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技能。 (四)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学习,获取毕业证书,还要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证书。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基础平台 1、德育模块
(1)职业生活与政治经济(3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常识教育。使学生了解经济、政治学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
(2)职业生活与哲学(3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常识;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
常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
(4)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常识与要求;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素养。
(5)心理健康(1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6)礼仪礼节(18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对生活礼仪、职业(工作)礼仪和社交礼仪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礼仪基本知识,掌握礼仪规范并能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及在各种礼仪场合表现得体,展示良好精神风貌。
2、文化课模块
(1)语文(144学时,第一、二、三学期开设)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144学时,第一、二、三学期开设)
在初中数学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英语(108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基础英语教学部分:在初中英语课的基础上,巩固基本语音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专业英语教学部分:注重加强学生阅读以及借助工具书翻译专业词汇能力的训练。
(4)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二学期开设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常用的操作软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使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
整理、加工能力,为以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普通话(36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语流中轻声、儿化、变调等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7)音乐欣赏(36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二)专业平台 1、专业基础模块
(1)机械识图(72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正确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够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使用常用绘图工具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绘图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布置恰当、线型分明、尺寸标注齐全正确、字体工整、图面整洁。);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2)汽车维修基础 (72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熟悉常用的机械知识和有关国家标准,能认识、分析各种机构的运作原理,了解各种通用机械零件的参数、结构,并能正确应用有关国家标准,熟悉液压元件的原理、作用及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并能查阅有关资料。
(3)汽车概论 (3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学习汽车的发展简史、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初步具有分析汽车基本结构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80学时含维修实训,第一、二学期开设)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汽车发动机实训 掌握发动机各总成和部件的基本构造;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发动机的装配、维修与调整的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发动机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80学时含维修实训,第三、四学期开设)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底盘实训 掌握底盘各总成的基本构造;掌握底盘各总成及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底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底盘的维修、装配与调整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底盘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6)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180学时含维修实训,第三、四学期开设)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电气设备实训 掌握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电气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7)汽车诊断与故障排除(144学时含故障排除,第三、四学期开设)
了解预防维修制度,掌握汽车维修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并懂得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维护知识。能初步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诊断与排除方法,了解现代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故障排除实训 分模块实训(汽车故障诊断、汽油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柴油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底盘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电器及附属装置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介绍基本故障诊断技能以及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技巧。
(8)汽车喷涂(108学时含喷涂实训,第三、四学期开设)
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掌握色彩识别和搭配、漆色调制以及喷涂耗材的基本知识、熟悉汽车涂装漆前各种工艺、汽车涂装工艺、汽车调漆工艺等,并能区别漆膜损坏类型、掌握相关喷涂设备的合理选择。
喷涂实训 掌握喷漆常用工具、清洁打磨、刮原子灰、清除旧漆、铁锈的操作方法,原子灰涂层和喷灰涂层的干、湿打磨技术、掌握修补漆的操作工艺、面漆调色设备的使用,底漆、面漆的调配技术,能正确选择辅料,能对照车身颜色进行微调,初步具有整车喷涂能
力。
2、专业拓展模块
(1)汽车钣金(72学时含钣金实训,第二、三学期开设)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钣金工展开图的识读、汽车钣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钣金焊接工艺基础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车身外形及材料结构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为下一步钣金实训奠定基础。
钣金实训 掌握汽车车身修复(整形)、钣金件的维修(如轿车发动机盖、翼子板的修理、车门的修理、金属薄板挖补、整形和修复);掌握钣金焊接、车身及钣件损伤维修等技术,正确使用各种整形加工设备,初步具有钣金整形的能力。
(2)汽车焊接工艺(36学时含焊接实训,第三学期开设)
掌握气焊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气焊工艺;焊条和手工电弧焊设备;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类型、特点;二氧化碳保护焊。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能对常用的碳钢薄板进行氧-乙炔的气焊,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气焊和电弧焊设备、选用焊条和电焊电流,会进行一般的手工电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操作。
焊接实训对1mm的碳钢薄板进行氧-乙炔的气体平焊和立焊;汽车车门、车身和车厢骨架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汽车保险与理赔 (36学时含美容实训,第四学期开设)
使学生掌握汽车保险原则;汽车保险的运行原理;汽车保险具体险种;汽车核保、理赔的运作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对具体特殊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汽车保险与理赔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能够在新车购买保险、车辆续保、车辆出险后的理赔等环节有所了解,能够为今后在保险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理赔实训 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等。 (4)汽车美容(54学时含美容实训,第三、四学期开设)
汽车内外部装饰;清洗操作常识;汽车上蜡和抛光;专用设备构造、选用;安全常识。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应能识别不同的装饰材料,会检查车容;清洗车辆,进行车体美容护理。
美容实训 车容检查;车辆清洗、车体美容;进行固定式和移动式清洗机、泡沫机、空压机、打蜡机、抛光机、吸尘吸水机、洗涤专用设备维护和正确使用。
(5)汽车营销 (54学时含技能训练,第四学期开设)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汽车销售相关专业知识,汽车商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现代商务与管理技能,为下一步营销实训奠定基础。
营销实训 能热情接待客户,正确回答客户咨询;能为客户提供新车代办事项及服务;能完成汽车销售的收款程序,确认票据,开具发票;能正确向客户解释有关汽车产品质量法规;能在网上进行汽车销售的操作。
汽修专业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
学 时 分 配 类 别 序 一 号 课程名称 总学 音像 时数 辅导 践 期 1 2 3 4 必 修 课 5 6 7 8 9 10 11 12 与职业技能培训 13 14 选 修 课 15 16 17 18 19 20 邓小平理论与实践概论 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素质教育 汽车运行材料 汽车市场营销 汽车保险与理赔 维修企业生产组织 汽车电控(车身)技术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合 计 60 60 80 80 80 80 80 80 2260 20 20 20 20 20 20 41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1000 20 20 20 20 20 20 60 60 80 80 450 80 80 490 80 80 560 4 4 5 5 5 5 5 5 19 应用文写作 汽车机械识图 汽车机械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汽车构造与修理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电器设备与修理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修理 故障诊断与检测 自动变速箱 毕业实践 300 50 50 200 300 10 80 160 160 120 18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80 90 70 60 60 70 70 90 60 60 60 40 60 30 90 60 60 40 70 70 70 80 160 160 120 90 160 90 160 160 160 160 160 面授 实学期 期 期 期 6 8 8 6 10 8 8 8 8 8 8 86 二学三学四学学分 分 五 学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学 修 应850 460 300 124 105 注:1.总学时数中,不含自学学时数,选修课按4门课学时数统计. 2.选修课每学期安排2门,以便学员选修.
3.学员应修满105学分方可毕业.
附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