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客专郑州动车组运用所
预应力管桩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七局石武客专郑州动车组运用所项目部二分部
2010年9月
一、编制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石武客专郑州动车组运用所工程段内预应力管桩施工。为规范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序和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预应力管桩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现场准备
对需进行预应力管桩加固处理的地段进行清表,清除地下和空中障碍物,接通电源或采用发电机发电,修建好柴油锤桩机、吊车进出行走和管桩运输便道。 三、技术要求
管桩施工桩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5%,整个锤击沉桩过程中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加设弹性衬垫并且三者中心线要重合,任意单根桩的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次,最后一米的锤击数不超过300次。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桩锤选择36#-40#桩锤。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1
管桩施工根据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浅后深,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2、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清表平整场地、放线 预制桩进场检验 桩机就位 吊插桩 锤击沉桩 桩身对中、调直 接桩 继续沉桩 送桩 收锤、桩机移位 2
(1)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管桩采用PHC-AB桩,共有三种结构尺寸,第一种外径400mm,壁厚95mm;第二种外径500mm,壁厚125mm,第三种外径500mm,壁厚100 mm,三种管桩都是十字型桩尖。运输到现场的管桩规格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且具有出场合格证。
(2)正式施工前,根据根据中铁七局在该类地基处理中积累的施工经验进行预应力管桩试桩工作,从而确定符合本工程的最佳施工工艺参数。
2、施工工艺 (1)桩位点定位
根据对动车组运用所内管桩施工区域进行定点放样。放样时,先根据施工图中尺寸,用全站仪定出管桩中心位置,并用木桩标示,根据各桩的位置,标记出轴线,并将轴线控制点引至施工场地3米以外、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永久性标志。
(2)标高控制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标高,将标高引至施工场地容易保存的地方,并引至场地内;引入施工场地内的标高要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闭合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然后经监理复核后,确保准确无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起吊预制桩
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在桩约0.2桩倍桩长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
3
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恢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桩帽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mm~10mm;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锤击后其压缩厚度不小于120mm,锤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
(4)桩身对中调直
一是要使桩身垂直;二要使桩身、桩帽和桩锤的中心线重合,第一节管桩桩尖插入桩位,桩垂直度的偏差不得超过0.5%。
(5)锤击沉桩
打桩时采用重锤轻击。打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锤击过程中尽量减少中间停歇时间,在锤击沉桩的全过程中,要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若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6)接桩
上、下节桩拼接成整桩时,宜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接头强度应不小于管桩桩身强度。接桩时,其入土部分管桩的桩头要高出地面0.5~1.0m,下节桩桩头处应设置导向箍,便于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对直。接桩焊接前,将管桩端头的浮锈及污物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电流强度与所用焊机和焊条相匹配,焊接时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为三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施焊时应对称、均匀、连续进行,
4
焊缝应连续饱满,根部必须焊透,所有接头焊接均需符合钢结构工程焊接的要求,上下桩段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mm。
(7)送桩
当最后一节管桩打到桩顶接近地面时,无法靠桩锤直接将桩打到设计标高时,需借助送桩器将桩打到设计标高位置。
送桩时,桩帽和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做成椭圆形,并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打性,桩帽和送桩器下端要开孔,孔径不能小于管桩内径1/5~1/3,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接通。
(8)收锤
当桩尖被打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时,施工人员便要考虑终止锤击。过早停打,桩的承载能力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过迟收锤,桩身、桩头可能会被打坏。在停锤之前,施工人员一般均需获得桩身最后十击贯入度及最后一米沉桩锤击数等各种沉桩信息,任意单跟桩的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次,最后一米的锤击数分别不宜超过300次。
(9)记录
锤桩时应由现场技术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沉桩时,记录入桩行程深度及相应压力值,以判断沉桩情况正常与否以及桩的承载能力并登记入表。 六、材料要求
选用的管桩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且具有出场合格证,管桩进场要严格检查,重点检查管桩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有无
5
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程度等。要求桩顶处无孔隙,混凝土不得高于接头端面;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脱头;合缝及包箍处不允许漏浆,内表面不得塌落露筋。 七、劳动组织及施工机械设备
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桩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机械、人员组织、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3、预应力管桩施工机械主要是柴油锤桩机、吊车。
作业人员配备表
施工负责人 技术主管 安全员 工班长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指挥操作人员 机械工、普工 八、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按设计图纸定出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并经监理验收合格,方可施打;
(2)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画上标记,用以观测桩的入土深度;
6
1人 1人 1人 1人 8人 1人 10人
(3)到达施工现场的每根管柱,必须经构件厂的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由厂方提供合格证以备有关部门检查; (4)桩尖的高度、厚度、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桩尖的焊缝高度应符合钢结构焊接的有关规定;
(5)在沉桩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有无位移和倾斜,如发现问题应及早纠正;
(6)垂直度应用垂线纵横双向观测,及时调整校正,施工过程中专人监控;
(7)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及坡口处应清刷干净,露出金属光泽。
(8)接桩时上下端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 (9)焊接时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为三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两次施焊之间清理焊渣,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8分钟才可以锤击,严禁冷水冷却或焊好施打;
(10)当桩顶标高较低,须送桩入土时,应用同桩径送桩器,送桩严格控制提锤高度和贯入度,切勿马虎,否则可能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11)打桩好后,桩头高出地面部分要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作为锚点,送桩遗留的空洞应立即回填或覆盖好; (12)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
7
强行扳拉截桩;
(13)遇到下列情况,宜暂停打桩,并及时于工程部门联系。 ①贯入度剧变;
②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倾斜,桩身上抬; ③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④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资料做到准确、真是、齐全,完工时及时整理。
(14)桩位允许偏差: 序号 1 项 目 单排条形桩基 允许偏差(mm) (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 100+0.01H (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 150+0.01H 2 3 4 桩数位1-3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00 1/2桩径或边长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2、质量检测
(1)桩数、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桩身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桩位偏移、垂直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加固效果进
8
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九、安全与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在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带上安全帽。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高空检修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4)认真安装好电气设备,做到一机一控制器,漏电断路器接头要紧固,保证用电安全。
(5)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制度。
(6)其它安全要求详见安全技术交底。 2、环保要求
(1)施工作业队生产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处理。 (2)夜间施工灯管集中照明,避免灯光扰民。
(3)由于管桩施工地点距里徐庄居民区较近,必须采取躁声控制措施,如隔音屏障。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