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流规划

来源:星星旅游
双流县位于成都市西南郊,近年来,双流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成都市作为西部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快速发展,以及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双流县将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中,有5个涉及到双流县。可以预见,双流县将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城乡区域间用地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机制亟待创新。

第一节 区域概况

一、区位与自然条件

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西南郊,东连龙泉驿区、简阳市,南接仁寿县、彭山县,西邻新津县、崇州市,北靠温江区、武侯区、高新区及锦江区,县城所在地东升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约10km。双流县是成都市唯一集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体系的区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其中双流国际机场距县城仅 2km,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60余条,已成为全国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铁路横贯南北,川藏公路、成乐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绕城高速路、机场高速路、国道213线穿越全境。

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西南有牧马山,东南有龙泉山,西北、中部为平原地区。地形复杂,有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势

北高南低,全县最高峰位于永兴镇金台村龙神埂,海拔967米;最低处是黄龙溪镇陈新村大河滩,海拔435米。按其地貌类型分为冲洪积平原、缓丘平坝、低山丘陵和中等切割低山四种类型。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春早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雨量为921.1mm,无霜期287天左右, 年均日照1197.6h。

县境河流系岷江流域,境内有金马河、江安河、杨柳河、府河、鹿溪河等五条河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62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总量4.471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1490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外来水,通过河流、渠道流径全县总量99.2735亿立方米。

土壤有水稻土、潮湿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5个土类,10个亚类,32个土属,75个土种。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竹林四类。农作物可终年栽培,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五熟,现有林木主要都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经济林以枇杷、柑桔、梨等为主。

县境内有价值且有可能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钙芒硝、膨胀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筑材料与砂金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双流县辖 4个街道和21个镇,40个社区委员会、154个村委会。2005年全县户籍人口92.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1万人,农业人口56.98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9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8:47.1:43.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5位,跃居中西部第一;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第30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排名第8位。

双流县近年来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发展较快,贡献突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相互融合,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在统筹“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1、东升。重点依托国际网球赛事中心、体育中心、新城公园等优质资源,突出运动、文化、休闲、怡居、航都特征,策划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商演和会展活动,加强城市品牌营销,尽快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规划期内加强东升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允许建设区面积2272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700公顷。

2、华阳、中和。重点加强与高新区的产业协作,努力实现借势发展、错位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商业地产,

提升城市服务业档次,建设为成都市南部次中心、南部功能配套完善的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期内加强华阳、中和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华阳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267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2217公顷;规划中和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467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535公顷。

3、西航港、公兴、黄甲。借助临港路建设和双中路改造,提升区域形象,积极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城市经济,创新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成为空港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临港路建设,着力打造航空物流、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业态集聚的临港经济圈。规划期内加强西航港、公兴、黄甲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西航港允许建设区面积3003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48公顷;规划公兴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1016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212公顷;规划黄甲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150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87公顷。

4、胜利。抓住临港路建设机遇,结合“工业新城”打造,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展现休闲、人居、生态的城镇新形象。规划期内加强胜利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胜利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542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317公顷。

5、黄龙溪。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旅游环线道路和水景观改造工程,突出“蜀汉龙文化”特色,加快打造“天府第一古镇”。规划期内加强黄龙溪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黄龙溪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14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77公顷。

6、九江镇。借助“198”区域打造,尽快提升城镇形象。统筹推进区域中心镇、一般镇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蛟龙工业港,提升打造专业商贸市场。规划期内加强九江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九江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756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563公顷。

7、正兴镇。大力提升城镇形象,积极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规划期内加强正兴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正兴镇区允许建设区面积48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898公顷。

8、新兴镇、白沙镇、太平镇、兴隆镇、合江镇、永兴镇、三星镇、大林镇、煎茶镇、籍田镇、永安镇等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发展为契机,结合双流县“一线一环一片”建设,重点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规划期内加强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面积见附表5。

第一章 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

成都市在“全域成都”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目标,并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及战略性产业功能,划定了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和一批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涉及双流县域有5个市管产业功能区,包括双流县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双流县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双流县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双流县“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以及双流县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第一节 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

一、范围

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覆盖的双流县地域,涉及西航港街办、黄甲镇、东升街办、胜利镇4个镇(街道)的22个村(社区)。规划范围包括双流国际机场、航空港物流园区、西航港街办部分区域,面积约37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以航空枢纽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包括航空枢纽、航空物流和临空经济产业功能。

三、土地利用现状 1.农用地

农用地面积23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其中耕地面积17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园地面积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 %;林地面积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其它农用地面积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13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6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

3.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面积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其中水域面积

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自然保留地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

四、建设用地控制

规划期内允许建设区1570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74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830公顷。

第二节 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

一、范围

双流县域内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不含高新西区)包括双流县华阳街道办事处、西航港街道办事处、中和街道办事处、正兴镇、公兴镇、万安镇、兴隆镇、永安镇9个镇街,61个村(社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三、土地利用现状 1、农用地

农用地面积110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耕地面积7894公顷;园地面积659公顷;林地面积649公顷;其它农用地面积1868公顷。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40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城乡建设用地面积3812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67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7公顷。

3、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面积2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水域面积285公顷;滩涂沼泽面积7公顷;自然保留地5公顷。

四、建设用地控制

规划期内允许建设区5714公顷(其中划入高新区1147公顷,双流县域4567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3536公顷(其中划入高新区794公顷,双流县域274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2178公顷(其中划入高新区354公顷,双流县域1824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4223公顷(其中划入高新区1353公顷,双流县域2870公顷)。

第三节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一、范围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范围包括双流、龙泉驿、青白江和金堂的龙泉山区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双流县域内的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双流县太平镇、合江镇、三星镇、永兴镇、大林镇、籍田镇、黄龙溪镇、永安镇、煎茶镇、兴隆镇、白沙镇、新兴镇、万安镇、正兴镇、公兴镇、胜利镇、华阳街办、

黄水镇18个镇街的137个村(社区),面积约578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该功能区以旅游为主,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三、土地利用现状

农用地农用地面积496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 %。 建设用地面积74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 %。其他土地面积7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

四、建设用地控制

规划期内允许建设区8445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665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1795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3068公顷。

第四节 “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一、范围

双流县“198”地区涉及涉及九江镇通江社区、马家寺社区、金岛社区、大井社区,东升街道待寺社区、龙桥社区,西航港街道桂花堰社区、机场路社区、常乐社区、近都社区,新兴镇庙山村总共11个村(社区),总用地面积共计1375公顷。

二、功能定位

双流县“198”生态功能区是成都“198”生态功能区的重要区域。规划双流县“198”区域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生态功能,发挥森林、草地、花卉、水体和生态农业等生态作用;二是现代服务业功能,完善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商务、住宅、社会保障等现代服务业。

三、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9年“二调”数据,双流县“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中农用地4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2%。建设用地9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03%。其他土地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4%。

四、建设用地控制

“198”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以保护生态景观为主,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面积为310公顷,其中航空港片区73公顷、东升九江片区231公顷、新兴片区6公顷。

第五节 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一、范围

包括华阳街办、西航港街办、中和街办、公兴镇及永安镇5个镇街的17个村(社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以太阳能、核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土地利用现状 1、农用地

农用地面积232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57公顷,园地面积101公顷,林地面积93公顷,其它农用地面积476公顷。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654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65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8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公顷。

3、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面积1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公顷,自然保留地11公顷。

四、建设用地控制

规划期内允许建设区1920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530公

顷,新增建设用地1390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61公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