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数的世界”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计算器计算,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段“图形王国”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方式,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第三段“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际调查等方式,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增强应用意识。第四段是“自我评价”,主要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整理整数数位顺序,能说出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能将大数改写和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口算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得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方法,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计算规律;加深对运算律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利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能解决与三角形和角的特性相关的数学问题;加深认识图形运动方式,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或旋转;进一步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正确确定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知识和乘法计算方法的整理和练习,进一步感受数位,数级对于读数和写数的作用,加深体会写数、读数的原理,培养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1
进一步提高乘法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计算的技能,进一步了解运算律的应用,培养观察,比较和探索规律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提高简捷,合理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加深体会画图分析问题的策略,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能在练习中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推理、说明解决相关问题的想法,发展推理能力;能通过操作,实践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认识,掌握数学知识的满足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整理、反思和交流,以及认真计算,细致检查等学习习惯。
2、使学生产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感受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3、使学生体验现实世界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感受,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维活动,获得解决相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对图形与几何知识学习的兴趣,具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多位数的意义和读写,乘法计算方法。
2、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3、掌握常见数量关系和画图的策略。 4、掌握图形的特征和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1、数的读写和求“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理解应用运算律的简便计算。 3、理解各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4、应用知识分析推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2
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
我们今天重点复习多位数的认识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进一步认识多位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数,写数、能把大数改成和求出它的近似数;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多位数认识的整理与练习】 1、整理数位。
(1)引导:请你写出一万、一亿两个数。
(2)这一万和一亿在写法上不同在哪里?为什么数位会不同呢? (3)多位数的数位是怎样确定的,你认识哪些数位,分为哪几个数级?
说明:数位从右边排起,我们认识了个级、万级和亿级,每四位一级。现在请大家观察数位顺序,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数位。
亿 级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万 级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个 级 千 百 十 个 (4)亿级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万级和个级呢?
说明:亿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亿?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 2、数的组成和读数、写数整理。
(1)出示:你能根据数级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吗?
32453245 324532450000 200800000 30000460000
你能用每个数里有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多少个亿说出它的组成吗?谁来说一说?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每个数的组成的。
教师指出:一个多位数,可以按每四位一级分级,根据数级就能直接知道它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和依据。
(2)读数:指名学生读出上面4个数,再集体读一读。
追问:多位数是怎样读的?20080000和3000460000里的“0”是怎样读的,两个数里每个数级上“0”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读多位数可以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和万级都按个级的读法读成多少亿和多少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做整理与复习第2题。
(1)根据一个数是多少亿,多少万及多少个一,可以写出这个数。请写出整理与复习第2题的各个数,并说说自己怎样写数的。 (2)学生写数,教师巡视,同时指名板演。
(3)交流:这里的每个数是怎样写的(注意引导分析各个数的写法)能根据写数,说说多位数是怎样写的吗?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写数时先看清是多少个“亿”、多少“万”和多少个“一”,再一级一级地写出亿级、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注意每个数级是四位,哪个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4)让学生再读一读写出的200000,800000000,1050000000,3970000000四个数。 引导学生把前两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指名交流:说出先写多少,再写哪个单位。怎样把整亿或整万数改写成“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亿”或“万”后面的尾数,再添上“亿”或“万”字。 4、做整理与复习的第1题。
(1)让学生说说用什么表示家用电器的产量。
(2)让学生选择“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各数的近似数。 (3)交流:说说各是怎样选择单位,怎样写出两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小结: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写出“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4)从图中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自己独立解决。 5、做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
(1)学生自己分级、读数,再指名读数。
(2)要求学生独立写出“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指名板演。 (3)检查交流,选择两道说说怎样想的。 6、做整理与复习的第5题
(1)让学生独立比较,在圆圈里添上合适的符合。 (2)交流结果,选择一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
教师小结: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以前学习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样,先看数位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大;数位相同的从高位起依次比较,如果数的计数单位不同,可以改写成相同的计数单位再比较。 【乘法计算的练习与归纳】 1、做整理与复习的第6题。
(1)学生按题组独立完成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2)检查或校对计算过程和结果。
(3)比较:第一组题的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二组题都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在末尾有0的乘法里,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做整理与复习的第7题。学生观察哪些可以口算,直接写出得数。选择学生错误交流口算的方法。 【复习小结】
今天整理与复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认数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略。
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整理与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算律。(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复习,要进一步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要进一步掌握本学期学习的运算律和一些计算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运算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灵活、合理地计算的能力。
【复习用计算器计算】 1、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846+972 456×85 91728÷98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交流得数。
5
(3)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时怎样操作的吗?用上面的一道题做例子说一说。 (4)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教师小结:用计算器计算只要按算式中顺序或运算依次按键,就能立即得出计算结果,所以用计算器计算正确,迅速和方便。对于大数的计算或复杂的一些混合运算,就可以用计算器计算,使计算准确,迅速。 2、做整理与复习的第8题。
(1)让学生把每题要先算的一步画线表示,再说说各题的计算顺序。 (2)要求用计算器计算后两题,写出得数。 (3)交流得数,说说各题的每一步计算是多少。 3、做整理与复习的第9题。
(1)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并直接写出每组后两题的得数。 (2)交流每组得数,说说后两题得数是怎样想的?
(3)你对这两组算式和得数有什么感觉?我们是怎样的发现规律的? (4)你还能在每组里接着写出两个算式和得数吗?试试看。 (5)你是怎样写的?
教师小结:数学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在计算里藏着许多奇妙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通过题组的计算和观察、比较发现;而且通过简单一些的计算发现了算式和得数的规律,就能得出具有同类特征的复杂计算的得数。 【复习运算律及应用】 1、回顾运算律
(1)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律?(板书运算律名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运算律吗?(接运算律名称板书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 2、做整理与复习第1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第11题。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分别说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教师小结: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习题,通常是既能用运算律或规律计算,又有能凑成整百、整十数的计算。所以计算时,先观察题里的数,看有没有能按运算律或规律凑成整百、整十数的数,如果有这样的数就可以考虑应有运算律或规律先凑成整百、整十数,再接着计算,使计算简便一些。
6
【复习小结】
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应有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有些什么经验可以交流?
教学反思
略。
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整理与复习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复习,要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能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画图策略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1、整理常见的数量关系。
(1)这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2)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还能得出哪些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做整理与复习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算式和结果。
(2)说说哪些用乘法计算结果,哪些用除法计算结果。
教师小结:每组常见数量关系里的三个数量是互相联系的,已知其中两个就能求出第三个未知数量。
3、回忆数量关系。除了上面两类常见数量关系,我们在前面学习时,还发现过一类常见数量关系。
(1)出示:每分钟打字95个,打了10分钟,一共打了950个. (2)学生选择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3)这三个数量间有怎样的联系?请说出数量关系。(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根据这个关系式还能说出哪些数量关系式? 4、做整理与复习第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可结合画图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7
(2)比较:这两题不同在哪里?解答方法不同在哪里?都是求两船行了25小时候的相距路程,为什么解答方法会不同?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1、回顾策略。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哪个新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2)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时怎样做的,有什么作用?
教师指出: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画图的策略是根据题意画出实际问题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应用画图的策略可以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楚数量间的联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2、做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让学生读题,独立列式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结合示意图说说每一步求什么。 3、做整理与复习第16题。
(1)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条件、问题直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如果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就可以画图表示题意,直观表示出数量间的联系,找出解题思路。 【复习小结】
今天整理与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你对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收获?对于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有哪些体会和认识?
教学反思
略。
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在图形王国学习过许多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今天就整理与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要能掌握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并且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加深对数对表示点的理解,用数对正确确定点的位置。 【图形的特点及应用】
8
1、回顾整理。
(1)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板书: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如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等)
教师小结:三角形: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追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2、做整理与复习的第19题。
(1)读题后,说说这三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明确: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3个内角的和是180度;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也分别相等。
(3)三角形是按什么分类的,分成哪几类?每类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4)学生交流。
教师结合示意图说明:三角形按角分,按边分的关系。 3、做整理与复习第20题。
(1)引导学生思考: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用两种小棒可以围成平行四边形?
(3)用哪几根小棒围的?怎样改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4)长方形、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要集合图表示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图形运动及位置】 1、整理内容。
(1)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运动。
(2)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再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 (3)交流:各有几条对称轴?你是怎样画的?
9
教师说明: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时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一个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也可能有几条不同的对称轴。 2、做整理与复习第22题。
(1)这里的金鱼图是怎样运动的,平移了5格是怎样看出来的? (2)让学生在图里找一找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在图上指一指。 3、做整理与复习的第23题。
(1)呈现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2)学生完成第(3)题。
(3)你三次旋转得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4)在旋转时每次是怎样画出相应的图形的?
教师说明: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时,可以先把一条线段按要求旋转到相应的位置,比如把AC先按顺时针旋转90度,再根据原来的图形确定相应的点,这里只要确定旋转后B点的位置,然后画出相应的图形。 (5)让学生完成第(4)题。
交流A1、A2、A3三点的数对分别是什么?连接成的是什么图形? 【复习小结】
通过整理与复习,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知识?在整理与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