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比较性研究 ◆鲁宏国 (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ft.,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ft.; 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 族音乐。本文比较了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不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提出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民间音乐 传统音乐 比较 一、我国民间音乐包括的类别及特点 我国民间音乐主要有五大类别,即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 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每一个类别下面又有许多小的分类。 我国民歌的分类有多种角度和方法。例如,依据词的题材内容,可以 分为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等:依据产生年代,可以分为传统 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依据民族或地区,可以分为汉族民歌、蒙古 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或是青海民歌、新疆民歌、河北民歌、河南 民歌等。而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我国汉族民歌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 方法。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是一种以民歌音乐的艺术样式分类的方法。汉 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 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和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 曲、舞歌等)三大类别。汉族民歌的色彩区分类是一种以民歌音乐的地方 风格分类的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汉族各地区的民歌按照风格特征 可以分为西北、东北、中原、江淮、江浙、闽台、粤、江汉、湘、赣、西南、客家等 区域。 我国音乐界对于民间歌舞音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以往舞蹈界 的研究又主要侧重于舞蹈动作。因此,关于民间歌舞音乐的分类目前 还没有能集中力量研究并达成共识。在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 中,有从舞歌、舞乐两大类型人手进行分类的。舞歌又分为时调类、谣 曲类、吟诵类、儿歌类、多声部类和戏腔类;舞乐又分为打击乐、吹管 乐、弹拨乐、拉弦乐,以及综合性质的吹打乐、弦索乐和乐队合奏等。 也就是说。舞歌基本按照民歌的分类,舞乐基本按照民间器乐的分类。 也有的学者先以民族分类。在汉族中主要从南、北方和歌舞的表演形 式大场、小场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分类。少数民族贝0以白娱性、表演性或 节奏类型分类。 二、我国传统音乐及其特点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 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 音乐划归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 间音乐。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 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和尊严。并受厚古薄今的观念支配,宫廷雅乐往往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肃 穆庄严有余而活力不足。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 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 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文人音乐包括古 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古琴音 160 08/2010 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爱得我娱”的 音乐功能观,到“心平气定”、“清微淡远”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 、 “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 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我国的宗教音乐主要指佛 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 使用的音乐。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随着佛教向亚洲和世界 各地的传播,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特征,形成了不同 的风格。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或西域少数 民族音调。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 成的。 三、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的地位 我国的民间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尽管历代封建 统治者对它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使它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甚至是扭曲 生存的状态,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 格。在这些民间音乐中,那些已产生和流传了一段时间的民间音乐.属于 传统音乐的范畴。那些新兴的民间音乐品种,则不包括在传统音乐的范畴 之内。 可以说,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 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据 上世纪8O年代的调查,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 种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真正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从山乡村落 到城镇都市;从林问樵夫到士、农、工、商,它们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 和各色人等。 其次,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 系。例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而 中国的文人音乐,也多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并带有与民间音 乐相类似的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比如古琴音乐)。有些文人,甚至直接 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当这种情况在某种民间音乐中表现得非常 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以致于后人很难将这种音 乐简单地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例如昆曲)。 第三,传统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更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丰 富多彩的风格、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 生机。它不为服务于帝王统治或宗教活动的狭窄的功能所制约,也没有要 使自己区别于他人、优越于他人的狭隘审美理想的束缚。它追求真挚的感 情、鲜明强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式。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