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正荣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袁正荣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摘 要:当今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很多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来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战略意义.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和分布、在了解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1-0065-03
1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和分布
1.1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日益重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与二者相关联的红色旅游逐渐火爆起来.“红色旅游”是指以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历史知识、接受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1]
目前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红色旅游产品渐成体系,红色旅游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红色旅游景区在全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2]江西地处我国中部,自古被誉为“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虽然江西是邻近长江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的地区,但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所以大力倡导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更多沿海旅游者来旅游,带动消费,从而大力推动全省GDP的快速增长.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带动地区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1.2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各主要城市的具体分布
江西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历史博物馆,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品位高雅.全省有6万多件馆藏文物,1500处旧址,15座纪念馆,共同展示中国和江西历史的辉煌历程和江西省人民为不怕牺牲和英勇抗争的伟大情怀.
2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
2.1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2.1.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西是被誉为“红色摇篮”,拥有“四个摇篮一座丰碑”,即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的摇篮——南昌、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血染的丰碑——赣东北根据地.正是这些高品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奠定了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雄厚基础和实力.井冈山、瑞金、庐山等城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且品质较高,是进行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全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江西还富存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对于陶冶情操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是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不可竭泽而渔.
2.1.2 客源市场充足,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小学生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长辈溺爱中成长,缺乏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红色旅游产品是在游览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朴素作风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父母通过带孩子“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孩子体验艰辛,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改变以往的骄纵任性.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需求,人们参加旅游活动不再只是为了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饱眼福,更多的是为了需要获得心灵的休憩和人生的启迪.红色旅游产品依托青少年这个庞大的市场,开发满足青少年学习和娱乐的旅游需求,力求占据较大的青少年市场份额,必定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飞跃.井冈山、瑞金等地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开发一些创新性强的红色旅游产品,吸引青少年前来游玩,一定会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大放异彩.
2.1.3 完善的交通设施,增强其可进入性
交通的通达程度是影响和制约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瓶颈,交通的通达度越高,可进入性越强,吸引的旅游者就越多.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国际航线,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线;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天”字型高速公路的格局,不仅形成了与相邻六个省会城市省际8小时经济圈和以南昌为中心的省内4小时经济圈,而且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景区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3]随着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对更远地区的旅游者产生更强的旅游吸引力,有效地增加其旅游吸引半径,扩大江西红色旅游市场的吸引范围.
2.2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2.2.1 红色旅游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江西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起步较早,但是其红色旅游产品基本上属于第一代观光型旅游产品,主要以博物馆陈列展示为主要内容.产品单一,缺乏对文化、军事文化、战争文化的深层挖掘,不能满足当代游客的体验需求.随着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的加强,供给和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的矛盾日趋扩大化,旅游资源很难转化为旅游产品,实现其旅游资源
的经济价值.江西省红色旅游要快速发展,必须要加快旅游产品的创新步伐,开发出更多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体验型旅游产品,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2.2 宣传投入低,发展不够协调
南昌、井冈山、瑞金等红色景区在旅游者心目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其他许多遗址、遗迹等红色景区却鲜为人知,游客稀少.这主要是由于宣传投入太少,力度不够,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的贺龙指挥部旧址平时门可罗雀,而与之仅两街之隔的滕王阁内却游人如织.
2.2.3 外围的“红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
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往往只注重景点本身的开发,却忽视了外围环境的“红色历史”环境氛围的营造.旅游景区外围的红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充满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气息,缺乏整体的一致性,让游客不能静心的感知红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凡是来江西旅游的游客,都会去领略下省会英雄城——南昌的风采,八一纪念碑、新四军旧址分布在八一大道以西的老城区内,江西烈士纪念堂、八一纪念碑地处八一大道东侧,这些景点周围高楼林立,购物商场众多,缺乏“红色”气息.旅游者来到红色景区却不能很好的体验“红色历史”,感知“红色文化”,这是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3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加快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体验性和参与性
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过程中,要深度挖掘其和教育的内涵,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改变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创造性的“少而精”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同时通过“红”与“绿”、“红”与“古”、“红”与“俗”的结合,将红色旅游与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红绿相间、古今相映、雅俗共赏的新格局,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中,置身于秀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融入到“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自然生态的和谐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4]科学规划旅游景区景点,形成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3.2 加强宣传力度,开拓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一种“眼球经济”,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江西省应积极使用主流媒体、互联网平台以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促销,让“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目的地形象深入人心,让更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1)更加广泛利用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和红色旅游产品,多去参加各种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进行产品促销.
(2)多举办大型红色旅游主题的相关活动,调动全省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增加“红色”旅游的氛围,让旅游者体验江西人民的热情和友善.
(3)多举办一些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于红色旅游会议和活动,比如江西红博会和江西红歌会等.这些会议和活动都会给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关注,为红色旅游产品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同时也能丰富省内人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发展红色旅游的社区满意度和参与度.
3.3 营造全省“红色文化”整体氛围
(1)创造一个红色文化大环境来营造旅游景区的红色氛围.通过红色氛围的营造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时代的伟大魅力,认识到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和教育性.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强调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的重要性,在旅游活动的设计中也要加以应用,让游客有汇总宾至如归的感觉如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出口建设一些家雕塑、宣传栏,营造与红色旅游交相呼应的良好气氛,让游客一踏江西的土地就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氛围和环境.
(2)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都要增加红色旅游的要素:如在吃的方面,可以提供给游客红军餐等;在行的方面,可以设计一点“红军路”,让游客体会红军行军途中的艰辛和苦楚;在导游讲解时可以穿着绿军装,适当背诵的诗篇等;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上,可以开发与战争题材有关的光碟、像章、布鞋等;在娱乐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的娱乐设施,让游客体验的激情澎湃,如举办红色文化演出专场、举行红歌会等,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增加游客游览的体验性和愉悦性,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
(3)在景区的开发方面,要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以红色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周围设施只是一种辅助和衬托的作用,不能让游客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在景区附近都要营造一种红色文化的氛围,让游客满怀热情的踏入这片红色热土,激情感受红色文化和体验热情.
3.4 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精品线路
中部省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影响,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都是各自为政,开发的旅游产品重复、雷同,缺乏新颖性.各个地区应该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和市场壁垒,强化区域协作,营造适合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力求获得双赢的局面.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努力形成省级零障碍旅游区,打造湘赣鄂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形成合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实现红色旅游的联系互动,在区域开发与系统开发结合中,各区域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注意发掘自身潜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各显特色,展示区域独特性,避免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5]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理念的不断改变,红色旅游深受大众喜爱.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巨大的乘数效应,激励各地区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大发展.江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把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昌盛.
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既具有一般旅游业的共性,更具有国家凝聚力、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伦理、文化传承、国际影响等特殊性.[6]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深切感受到江西旅游业大发展的美好前景,红色将会是江西省旅游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胡萍,胡绍华.浅议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6).
〔2〕刘锦云,晏兰萍.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3〕钟先丽.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09).
〔4〕朱湘辉.江西红色旅游开发之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7).
〔5〕庄东泉.深度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刍议[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
〔6〕钟先丽.论江西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6(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