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之对策

来源:星星旅游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之对策

摘要: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不高的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制度,把好人才引进质量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发挥社会、教育相关部门各自的优势,为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随着经济结构与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应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这就对教师素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培养一支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较强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的关键。

职业院校教师科研现状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职业院校是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不像普通院校那样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是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科研成果数量少,绝大部分教师从事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职称评定。(2)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人数偏少。(3)科研层次和档次普遍偏低,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发表的论文停留在教学研究与案例介绍的层次上,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次上,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学术含量普遍较低,缺乏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4)教师缺乏必备的科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一)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制度,把好人才引进质量关

重视和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任职资格的管理 我国现有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类不同类型的教育,相互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和资格要求也不同,不能简单地用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标准来要求和认定职业教育教师”。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传授学科知识和理论知识,而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为了严把教师聘任关,确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在选择新进教师时,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严把学历质量关,坚决不聘任那些在校期间未能顺利毕业的学生;(2)尽力挑选理论素质较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聘任的来源 多渠道、多层面挖掘师资人才,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开发师资人才。主要途径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师,使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进入职业院校教师系统,这样不仅会给职业院校带来最新的科学技术,也可以为职业院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

优化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促进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有很大的帮助。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思想活跃,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创新及写作能力,但是相对缺乏实践经验,不利于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学历较低,理论水平相对薄弱,不能够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很好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师引进方面,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

(二)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提高其学术水平及科研创新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能力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继续教育以其特有的社会适应性、形式灵活多样性满足着不同群体的需要。教师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师教育的主导潮流,同时也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必然选择。由于职业院校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教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背景的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对新引进教师进行培训 (1)查漏补缺。由于新引进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来自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来自社会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教育教学方面相对薄弱。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不能结合实际搞科研;缺少理论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利用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科技创新,而科研能力的形成、培养和提高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对新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保证其在上岗前具备专业、教学与实践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2)依托“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由学校、院、系指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教师作为新任教师的导师,这种方式能使新任教师尽快了解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程序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师进行培训 (1)到企业顶岗实践。让具有理论课教学工作经历,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了解和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有利于其理论水平的提升。(2)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教师面向生产实践,直接参与企业课题研究,既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3)老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由于过去的职业教育只是被单纯看作是一种生计教育或技能传授,因此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更多地强调技术技能水平,并不太注重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注重实践而忽视理论知识与素质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在强调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老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1)集中专题培训。在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特殊培训的基础上,学校应定期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集中专题培训,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与更新知识结构的培训,给教师提供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理论的机会,为教师进行技术与理论创新提供条件。(2)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在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造中锻炼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在校内外开展各类学术、技能研讨培训等。(3)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地区和一些国际上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获得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前的相关专业培训,锻炼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及国家和社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教师个体应提高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培养科研兴趣 教师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认识,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走科研创新之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成为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达到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1)调整个人的心理素质,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现有职业岗位。一般而言,教师在社会上是受到广泛尊重的,这使教师深感欣慰。但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质量相对较差,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偏见,使得教师的劳动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这种不能从劳动中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悲哀,使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调整个人的心理素质,悦纳自己,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调适,使自己适应现有的职业岗位,为更好地从事现有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2)不仅要进行教学工作,还要参与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教学与

4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科研并重,教学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面对新世纪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师向教学科研型发展,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注意搜集教改经验和信息,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高。二要总结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将教学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三要博览群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减负增压的教学需求。四要注重论文撰写的质量,恰当地选择论题,同时注意论文结构的合理性及规范性。五要加强叙事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叙事研究,将实践经验与智慧进行系统化整理,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保存、分享、创新与扩散。科学研究是教师自主发展与知识更新的原动力,在科学研究中的学习是自发的学习,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科学研究就不会有自发的学习,自发的学习对教学与科研具有提供能源的作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