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陈石宇(201109002127)
何东阳(201109002103)
丁煊煊(2011090021)
一、“服”和“饰”的区别:
二、元代服饰的进化:
先说宋代再说元代,有对比才能说明进化。
宋代: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点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造型封闭,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bèi)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宋出现了缠足陋习,称“裹小脚”。
宋代的男装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元代:
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bì)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代男子发式蒙古族的发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汉族儿童留的三搭头,即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出两条直线,然后把脑后四分之一头发剃去,正面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样式,有尖角形、寿桃形,覆盖在前额,把左右两侧的头发编成辫子,披在肩上。
元代妇女衣冠元代贵族妇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这种袍比较宽大上,多左衽,袖口较窄,袍长曳地。有的女袍,用大红织金、吉贝锦、蒙茸加工品成。元代最有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也叫做故故、顾姑、固姑等,外形上宽下窄,像一个倒过来的瓷花瓶。它通常用铁丝和桦木制成骨架,外用皮、纸、绒、绢等裱糊,再加上金箔珠花各种饰物。
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xī chì)
、翔鸾等。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
花等。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北宋初年,宋朝皇家仪仗队都穿锦绣的服装,后来就改用印花代替,印花工艺禁止民间使用
元代的服饰纹样,大致都是在承袭两宋装饰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只有少数织金锦纹样糅入一些西域图案的影响。
元代仪仗仍穿袧(gōu)服,以各种生色花(写生花)为饰,
大多用织金,如织金胸背麒麟,织金白泽,织金狮子,织金虎,织金豹,织金海马。另有青、红、绿诸色织金骨朵云缎、八宝骨朵云、八宝青朵云细花五色缎等花样。山东邹县元李裕庵墓出土的有男绸袍、女斜裙等,有一件香黄色梅雀方补菱纹暗花绸夹半臂,补内织写实的梅树、石榴树、雀鸟、萱草等,雀鸟栖于树枝上对鸣呼应,极为生动。女裙为驼色荷花鸳鸯暗花绫制作,由莲花、鸳鸯、双鱼、四瓣花、水藻等排成满地散点,下衬曲水纹。香黄色如意连云暗花绸女夹袍,为交领、右衽、窄袖、腋下打裥[jiǎn],后中缝及左边开气,图案为穿枝灵芝间以古钱、银锭、珠、金锭、火珠、犀角、珊瑚等杂宝。
三、元代动漫游戏角色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