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28 文章出自:译言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亲密关系对大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可以看到,来自亲人、朋友、伴侣的爱是如何改变了一个人的行为思考方式,甚至改变了大脑的“构造”。
人际关系神经生物学是一个相当新的领域,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伟大发现为这个领域注入了活力:大脑根据日常生活而时常改变构造。最终,是那些我们更关注的东西定义了我们。如何渡过不可重来的生命时光,对此所做的选择会真正地改变你。
所有的关系都会改变大脑——但最重要的是亲密关系,那些亲密关系成全或是挫败我们,改变了塑造记忆、情绪的精密回路,也改变了最终的“纪念品”——自我。
每一场伟大的爱情都始于一声尖叫。在出生起,大脑就开始根据它在陌生世界中的冒险而开拓新的神经通路。婴儿沉浸在明亮、轰鸣而又尖锐的感觉,原始的情绪还有它们所释放的好奇感受中,沉浸在怪异的物体中,沉浸在面孔、朦胧画像和梦的交织变幻中——但大多数都是富有吸引力的主要监护人所变幻的魔术。
大脑扫描显示了母亲大脑与孩子大脑之间的同步;但它们无法显示彼此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是一种融合,这种融合让人感到了不分彼此的相互渗透。不必言说,仅靠着心灵的密语,母亲就能说出婴儿需要听到的一切,就能通过眼神、表情和声音进行交流。多亏了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有证据证明婴儿最初的依恋给它的大脑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的行为模式、思想、自爱还有恋人的选择都开始于这场熔炼。
我们曾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尾:先是遗传,然后是大脑铭记住童年时期的精神图谱,此后你基本就是以此为最终蓝图来成长。
但随着对成像研究的关注,当我们成熟并结交朋友,涉足事物,听从浪漫爱情的旨意,选择知己时,神经的魔力持续贯穿我们的一生。身体记住了曾与母亲合二为一的感觉,并渴望在成年时获得同样的感受。
作为最具社交性的猿类,我们居住在一个镜像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段重要关系(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亲子关系)都塑造了大脑,继而塑造了我们的关系。丹尼尔·J·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和艾伦·N·斯霍勒(Allan N. Schore)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同事,他们最近在某次校园会议上讨论了该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工作。监护并没有改变基因,它只是在儿童成长时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西格尔博士是一名神经精神病学家,他提到我们在婴儿时期习得的“感到被感知”以及寻找浪漫爱情的那种不可磨灭的感受,这是一种重建大脑构造和功能的相互作用。
这是否也会促进生理健康呢?西格尔博士说道:“对长寿、医药及精神健康、快乐甚至智慧的科学研究表明,支持性的关系在整个人生中都是我们生命中这些积极特征最稳定的预测。”
其中支持部分最为关键。恋爱关系对大脑的改变尤为显著。
想想看你在选择伴侣进行了多少学习。除了令人兴奋的依存关系,随之而来的还有用另一种视角观看世界;摒弃一些习惯并获得另一些习惯(无论好坏);尝试新主意、新礼节、新事物甚或新景色;增添了大量朋友和家庭成员;各式各样生理上的亲密接触和影响;还有许多其他诱因,包括飓风般席卷而来的吸引力和情感激素——所有这一切都在改变大脑。
当两人成为伴侣之后,大脑拓展关于自我的意识用以包含另一半;不再用单薄的人称代词“我”,取而代之以复数形式的自我,这个自我可以借用另一半的部分财产和力量。大脑知道我们是谁。免疫系统则知道哪些不属于我们,它储存入侵者的片段作为记忆辅助工具。我们在做爱或在传染流感或感冒病痛时,与爱人交换一部分身体特征,最终变为了某种嵌合体。我们不仅深深影响伴侣,还会“吸收”他/她。
爱是最好的课堂,学费却是高昂的,而且很可能课业繁重。UCLA神经科学家内奥米·艾森伯格
(Naomi Eisenberger)的影像研究表明,当某人感到在社交方面被拒绝时大脑活跃区域与生理疼痛时记录的活跃区域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被情人抛弃时你会全身疼痛却指不出疼在哪里的原因;或者恰恰相反,你需要指出它在大脑中背侧前扣带回,在包裹着胼胝体的冠状物前端,在记录拒绝和生理攻击的大脑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束。
无论是说的是亚美尼亚语还是汉语,世界上的人们描述的心碎画面都是一样的——都是那样的肝肠寸断。这不仅仅是情绪受打击的比喻。社交带来的伤痛可能引发如同胃疼或骨折那样的痛苦。
但带着关爱的触碰能够改变一切。弗吉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詹姆士·科恩(James Coan)于2006年进行了一项实验,在这项试验里,他在那些处在愉快而忠诚关系里的妇女们脚踝处进行电击。实验记录了电击之前的焦虑,电击时的疼痛水平。
当她们再次受到电击时,让她们握住心上人的手。相同的电击水平在大脑中产生了明显较低的神经反应。在混乱关系中,这种保护效果并未出现。如果你处在一段健康关系里,握住伴侣的手,这就足以控制血压,减轻对压力的反应,改善健康状况并缓解生理疼痛。我们改变了彼此的生理机能和神经功能。
然而,这并非全在秘密中进行。一个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体贴而富有同情心的伴侣,更留意对方的动机、伤痛和渴望。摈弃旧习并非易事,因为习惯深植于神经“捷径”中,你不需要深思就可以迅速对细节做出反应。夫妻们常常有意改变他们的大脑“布线”(有时借助临床医学家)来缓解冲突和增强凝聚力。
在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心理学系,比安卡·阿塞韦多(BiancaAcevedo)和亚瑟·阿伦
(Arthur Aron)扫描了那些结婚已久但仍把他们的关系描述为“疯狂相爱”的夫妻们的大脑。正如所料,盯着夫妻合影会点亮他们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刚处于热恋中的情侣(还有可卡因吸食者)也会出现相同反应。但是,对比新情侣和可卡因上瘾者,老夫老妻们在与恐惧和焦虑相关情境中表现得更为沉着。同样,在有关愉悦和疼痛释放的麻醉剂情境以及加入了母爱的情境中,家庭氛围更加浓厚。
美满的婚姻能缓解压力,让人像是受到呵护的宝贝一般倍感安全。难怪“宝贝”是成年人最喜欢用的情话;而不是因为浪漫爱情只是婴儿关系的复制品。人们不需要有意将情人当做慈母的替代者来获得关爱。身体能够记起,而大脑则负责回收和储存。
那么在实验室以外这种现象如何发生呢?笔者74岁的丈夫(也是一位作家)经历了左半脑中风后他丧失了一生的语言能力,而在那不久之后我就见证了这种治疗作用。本来他只能说出“mem”。我为那些共有时光的遗忘而哀叹,但随后即开始通过关怀的手势、哑语、面部表情、幽默、游戏、同情还有大量的情感来探索新的交流方式——大脑对安全依赖关系的缩影。这些努力再加上我那公认古怪的家庭教育以及他本人的勤奋练习,使他大脑的改造达到了惊人地程度,最终我们能够再次交谈,他能够写书,甚至连视觉都有所提高。大脑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在随着经验而改变,伴侣、亲子、密友,大脑和身体正是所有这些有爱关系中得以健壮成长。
在安逸的田园生活中,当大脑得知你正和信任的人在一起时,便不需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应对紧张性刺激或威胁。相反它可以把精力花在学习新东西或精确地调整治疗过程,它的感知之门大开着;其对立面则是,无论一个人能有多脆弱,爱的教育——无论甜蜜或恶毒,都能对其留下深刻印象。结合在一起的心改变一切,甚至改变了大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