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来源:星星旅游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作者:陈玉霞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10期

责任心是一种良好品德的表现,具有责任心的中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所负责的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都很关心;反之,缺乏责任心的中学生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对自己不负责任,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不会关心社会等缺点。一个人有责任心,才会自觉学习,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天天向上。 一、中学生责任感的整体状况

据调查,现在中学生责任感的整体状况是比较乐观的。有亮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中学生责任感的有无,越来越成为评价中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当然,家庭和学校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感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效果还有待观察。在肯定大部分中学生富有责任感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有少数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中学生存在。

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中学生尽管不是多数,不是主流,但是我们也需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解决的办法。这样我们的调研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根据相关材料和数据所知,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勇气不足”这三个方面。 1.兴趣不浓

即部分中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因为课业负担较重,整天待在教室,漫无目的地生活学习。对外表现得很冷漠,做事无精打采。更加不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自然不会考虑如何去履行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2.热情不高

即对于什么事情都不去关注,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思想。过去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处世态度已经在这一部分中学生身上难觅踪影了。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不关注。他们在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推了之或一味逃避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正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一问题批评最多的方面。由此可见,这种热情不高的现象十分突出。 3.勇气不足

即有部分中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不能勇敢面对和承担这一份责任。在做了一些体现社会责任的事之后,由于被人嘲笑,不敢勇于面对人们的议论,而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意义,从此不再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

以上三点是我们在分析了收集的数据和材料之后,总结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最为突出的地方。我们在了解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突出表现之后,还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这一现象的出现绝不是由于单一个体和单一群体的原因。而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我们在清楚了造成中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原因之后,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和建议,为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即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负责。 1.对自身负责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平时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缺乏素质培养的平台和机会。在他们进入大学学习之后,由于心理上的调整过慢,常常会出现对日后生活的茫然。由于他们对自己今后的路都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考,那就更难以履行社会责任了。正是由于心理上没有完全调整,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的缘故,造成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出现。 2.对同伴负责

中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处在13~1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获胜的欲望非常强烈,具有极高的好胜心,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对这种情况很了解,并且加以合理的应用,使其变成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对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智力因素等等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后根据这些因素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组别,在日常的教学中,将相同的合作性学习任务下发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去,最后集中进行审核和评价,对于做的较好的组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励,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除了这种学习任务的评比之外我们还可以将班级纪律也作为一个标准项,这样在组与组的竞争中,学生就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秉持着公正中立透明的态度,绝不能有所偏私,否则就很难发挥出竞争激励的真正作用。

3.对家庭负责

首先应该肯定现在家庭和学校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还是不够有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家长和师长在一些细节方面表现出的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给处于思想定型期的小學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责任意识不足。我们的家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校合作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而我们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纲要,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中学生社会责任方面的行为。 4.对社会负责

现在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想信念没有树立起来。理想是指引中学生奋斗的明灯。有了理想,中学生就不会在学习生活上误入歧途;有了理想,中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够使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许多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在社会上慢慢流传开来。例如世风日下,假冒伪劣,权钱交易等社会问题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而社会的舆论导向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客观上传播了这种不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更加谈不上要中学生自觉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转型期的激烈动荡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导致了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学生创造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出色完成。从而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有意识的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学生“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经历风雨,共享阳光”的良好感情,这样学生与伙伴、与集体的关系融洽和谐,使集体共同奋进,形成强大的学习推动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5.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改革开放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文明习惯越来越差,特别是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低。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约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