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练习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的总分类核算
资料:某企业经税务部门核定为一般纳税人。有关材料的核算资料和12月份经济业务如下:
(1)有关账户的月初余额: ①“原材料——甲”8 000元
②“低值易耗品——乙”1 200元;
③“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借方余额280元;
④“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贷方余额353元; (2)本月份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 ①l日,从本市购入一批甲种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明的原材料价款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其款项用转账 支票支付,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32 000元。
②8日,从上海工具厂购进乙种低值易耗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额为3 400元,代垫运输费500元(按税法规定,所购货物运输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上述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入库。
③13日,从上海工具厂购买的低值易-耗品已如数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21 000元。
④31日,从本市购入甲种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入库。 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材料采购的会计分录。
(2)开设并登记“材料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科目(用T型账户),结算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3)根据有关账户的记录,计算本月份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4)计算月末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
(二)目的:练习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资料 某企业根据“领料单”编制的“材料发出汇总表”如下:
已知本月份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4%。 要求:
(1)在上述“材料发出汇总表”中计算各部门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2)编制材料发出及结转差异的会计分录。
材料发出汇总表
1
2009年12月
材料类别 材料用处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 各车间一般消耗 企业管理部门领用 企业扩建工程领用 对外销售 合 计 原材料 计划成本 300000 100000 8 000 2 000 15 000 5 000 430 000 差异额 单位:元
其他材料 计划成本 差异额 略 略 低值易耗品 计划成本 5 000 1 000 2 000 8 000 差异额 (三) 目的:练习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资料:7月1日,某企业加工车间领用A种专用工具10件,每件计划成本100元。该企业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损耗采用 “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8月31日,该企业加工车间A种专用工具报废4件,每件残值5元,入原材料库。该企业8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低值易耗品差异率为2%。
要求:采用“五五摊销法”编制该企业低值易耗品领用与报废的有关会计分录;
(四)目的:练习存货清查的核算方法。 资料:
(1)12月31日,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甲种原材料1 000公斤,其市场价格40元,现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2)企业因火害造成一批库存原材料毁损,实际成本800000元,经确认该批原材料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为136 000元,现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3)上述盘盈的甲种原材料,经查属于材料收发计量方面的错误,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冲减管理费用。
(4)上述火害造成的原材料毁损根据保险责任范围及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500000元,剩余的损失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转作企业的营业外支出。
要求:根据上述有关资料,编制存货清查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及批准处理的会计分录。
2
第3章 存货练习题解答
补充的练习题解答 (一) 解: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材料采购的会计分录:
①Dr:材料采购—甲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Cr:银行存款 35 100 Dr:原材料—甲材料 32 000 Cr:材料采购—甲材料 30 000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 000 ②Dr:材料采购—乙低值易耗品 20 46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35
Cr:银行存款 23 900
③Dr:低值易耗品—乙低值易耗品 21 000 Cr:材料采购—乙低值易耗品 20 465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535 ④Dr:材料采购—甲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Cr:银行存款 58 500
(3)根据有关账户的记录,计算本月份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①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280-2000)/(8000+32000)100% = -4.3% ②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3
=(-353-535)/(1200+21000)100% = -4%
(4)计算月末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 即31日购入的甲材料尚未入库,表现为材料采购的借方余额50 000元
(二)解:(1)
材料发出汇总表
单位:元
原材料 低值易耗品 材料类别 其他材料 (2%) (-4%) 计划成计划 材料用处 计划成本 差异额 差异额 差异额 本 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300000 6000 品领用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略 100000 2000 略 品领用 各车间一般消耗 8 000 160 5 000 (200) 企业管理部门领用 企业扩建工程领用 对外销售 合 计 2 000 15 000 5 000 40 300 100 1 000 (40) 2 000 (80) 8 000 (320) 1999年12月
430 000 8600 (2) 领用原材料:
Dr: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06 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02 000 制造费用 8 160 管理费用 2 040 在建工程 15 300
4
其他业务支出 5 100 Cr:原材料 43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8 600 领用低值易耗品:
Dr:制造费用 4 800
管理费用 960 在建工程 1 920 Cr:低值易耗品 8 000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320
(三) 解:
①7月1日领用时:
Dr: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0 Cr: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0
②7月31日摊销时:
Dr: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500 Cr:低值易耗品—摊销 500 ③8月31日报废时:
Dr:原材料 20 (4×5) 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180 Cr:低值易耗品—摊销 200 Dr: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
5
Cr:低值易耗品—在用 400
Dr: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8(400×2%) Cr: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8
(四) 解:
(1) Dr:原材料—甲材料 40 000
Cr:待处理财产损益 40 000
(2) Dr:待处理财产损益 936 000
Cr:原材料 800 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转出)136 000 (3) Dr:待处理财产损益 40 000
Cr:管理费用 40 000
(4) Dr: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500 0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36 000 Cr:待处理财产损益 936 000
6
P96 练习题 1.解答:
(1)借:在途材料—甲材料 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0300
贷:在途材料—甲材料 10300
(3)采购成本=30000+20000+930+1500=52430(元) 增值税=5100+3400+70=8570(元)
支付的全部货款=52430+8570=61000(元) 借:在途材料 524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8 570 贷:银行存款 61 000 (4) 计算并结转乙、丙材料的实际成本 分配乙、丙材料的运费
分配率=1000×(1-7%)/(300+200) =1.86元/吨
乙材料负担的运费=300×1.86=558(元) 丙材料负担的运费=200×1.86=372(元) 分配乙、丙材料的保险费
分配率=1500/(30000+20000)=0.03元/元
乙材料负担的保险费=30000×0.03=900(元) 丙材料负担的保险费=20000×0.03=600(元)
乙材料采购成本=30000+558+900=31458(元) 丙材料采购成本=20000+372+600=20972(元)
7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乙材料 31458 —丙材料 20972
贷:在途材料 52 430
(5) 借:在途材料—甲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6) 借:原材料—乙材料 9 000
贷:在途材料—乙材料 9 000
(7)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丁材料 30 000 贷:应付账款 30 000
3.解答:
(1)计算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510万-200-9=301(万元),
比甲材料的账面价值300万元高1万元, 因此,甲材料本期不确认减值损失。 (2)计算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有销售合同和无销售合同分别确定, 有销售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
=1000×1.3万-230=1070万元
账面价值1000万元,不用计提跌价准备;
无销售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
8
=3000-70=2930万元,账面价值3000万元, 应计提金额=3000-2930=7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000
4.解答:
(1)2009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元
Dr:资产减值损失5 000 Cr: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2)2010年末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3000元
Dr: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Cr: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3)2011年末冲回存货跌价准备 5000元
Dr: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Cr: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4)2012年末冲减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使其余额为零
Dr: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Cr: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