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实验室集约化建设的探索

教学实验室集约化建设的探索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砚代 装备 2008年第5期(总第63期) 教学实验室集约化建设的探索 熊梦辉 李曦 耿红梅 夏琼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 510515 摘 要:我校针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结合培养素质人才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以医学实验学技术分类为 依据,逐步对学科管辖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机能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并形成一 定的特色,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关键词:实验室集约化探索改革实验教学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一直存在着因学科需要而 率,同时按照各专业类别的教学特点及专业要求配备相应的 组建教学实验室,教学实验宰又归属于学科管理的状况,造 仪器设备。仅以机能学实验窜为例,既配备了医学计算机功 成教学实验室在组织规划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建设规模 能描记软件系统装置,完成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和各类 上小而全,低档次、低水平地重复建设;教学组织计划运转 生物电信号的测定,同时又配备了血液粘度 ’、血氧分析 上又以学科为主体,造成相互渗透补充不足等弊端。这种实 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生物 化测定设备,以便 验室建设模式,不但要求学校每年重复投量的资金,严 完成人体机能研究的实验教学工作。这样逐年地装备、完善 重制约了学校发展的后劲,也妨碍了各学科实验教学改革工 实验审的建设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有若深远的意义。仍 作的开展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我们开设了10%的启发式教学 内容,30%的基础性教学内容,40%的综合性教育内容和20% 一、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定位 的探索性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在新组建的实验室进行实验, 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教学实验率的 一方而各类实验的成功率和满意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为培 建设定位于两方向内容:一是在实验审整体布局上打破学科 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开设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项目也明显 格局,建立具有实验技术特色的四大类教学实J聆率:二是在 增多(见表1)。 实验室内部环境布局上,以“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 表1 机能学实验室改革前后实验教学的比较 定位标准,逐步改造实验帘 典 蝓 i ’ 验 迎后 I.标准化实验室 成』』J卒 71.:{【)’ 97.:j2 对标准化实母令窜的建没我f『J定化为: 一足布局的统一 : 0 与』上术 2.0(} 10,O0% 二是装修规格上的统一:三足仪器设备} 的统一。例如机能 砷一 验 88.005 :{0.00% 学实验室配备医用计算机(24台/1审)和生物理化检测设备(I 々采 啦 !(}.【“ 10.005 套/1室):形态学实验窜配备双筒式徕 显微镜(4O台/I审) {宋,采 £ ( 20.00% 和CIA课件、录像转播系统(1套/4事)等设备:璃原生物学实 从表1得出的印象:一是实验窜改建前开设的实验方法与 验室配备显微镜、质粒提取设备、培养箱、冰箱等设备;细 技术明显低于改建后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开设率(P<O.05);二 胞生物化学实验审配备显微镜、C0. 培养箱等设备。经过几年 是实验窜改建前仅可以满足的实验是各学科基础性或经典性 的工作我们重新规划教学实验室。从这次的整体建设中,切实 实验内容:三是实验事改建后开设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项目 体会到学校一次性的重点投资所带来的事半功倍的效益,不仪 的能力明显提高(P<O.01)。 提高了实验室建设的档次,改善了学生实马命拳环境,更重要的 3.智能化实验室 是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建立智能化实验室,我们准备用3~5年的时间完成这项 2.专业化实验室 工作。首先,将机械操作的仪器设备更换为可用计算机代替 专业化实验室建设是依据实验技术的归类和基础医学 的仪器设备或者一机多用的设备。其次,将计算机配备人机 教育中的学科分类,在整体布局上将教学实验章分类为机能 对话性能较强的系列软件和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对实验 学、形态学、病原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化学等四大类教学实马令 结果的全面描记。最后,将各实验室实现网络化联接,目的是 保证教师与学生在计算机上的随意对话和教学工作的组织实 收稿日期:2007-I 2-20 施。同时保证学生与计算机的随意对话,学生在计算机上可 作者简介:熊梦辉,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以在指定的实验项目中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在设定或更改实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5期(总第63期) 中国砚代黼蒙备 验条件后,看到多样性实验的演变过程及相应的结果表达。 设的基本要素。在仪器配备上既要保证常规设备的配备,又 目前我们已完成前两项的工作,正积极实现第三阶段的 要适度配备一些科学研究用的高、新、尖设备。但要注意选 工作设想。在实践中体会到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将大大降低 择人机对话性能强、便于学生操作使用的设备。 教师带实验课的工作强度,也能减轻学生在实验课中忙于抄 2.软件建设体现专业化 写实验结果的负担,使教师与学生均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思 对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定要体现其专业化,这是提高学 考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有关知识衔接和技能运用的问题,对 校整体办学实力重要因素。要依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实验兴趣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验教学工作中实验课程的开设,组织专家教授论证仪器设备 的购置原则和标准。在教学实验室建设上不能“一刀切”或 二、教学实验室应具备的特色 “大锅饭”。如机能学实验室的建设,我们又将其具体地分 1.支撑力度强 为功能检测、生物电描记、生物理化检测等三大类专业化教 我们认为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对实验室建设 学实验室,并针对各类实验室的功能有目的地调整设备。如 基本的标准应是实验室的支撑力度。实验室支撑力度包括一 功能检测实验室将二导、四导生理记录仪更换为医用计算 次实验课可容纳学生的数量、各种类仪器设备装备的数量。 机,描记心电、血压、心室内压、呼吸频率、尿量等人体生 我们在考虑此问题时,以实验教学改革目标、任务、计划为依 命观察指标;在生物电描记实验室,对医用计算机软件设置 据,采用逐年、有计划的重点投资的方式,改造、新建校级教 和配置上,以描记、处理各类生物电信号的能力为主;生物 学实验室。如组建的机能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理化检测实验室重点配置了生化检测仪、血液粘度计、血氧 按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备常规仪器设备,根据人才素质教育 分析仪、电解质检测仪、恒温水浴箱、水平离心机等设备, 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备部分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女石血氧分析 以便开展人体一些生物理化功能的检查项目。通过实施上述 仪、血液粘度计、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等设备, 措施,明显提高实验室建设档次和实验教学水平,保证了综 以加强各类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工作的支撑力度。 合性、探索性实验课程的开设。 2.综合功能强 3.整体建设体现集约化 实验室整体建设的集约化是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不可 一个实验室的综合功能的强与弱,应体现在其硬件与软 件建设上。我们在建设论证阶段,将实验室综合功能的硬件 忽视的环节。在实验室集约化建设中,制定了仪器设备与场 建设定位于实验室的面积、一次性容纳学生的能力和整体布 地“相对集中、专管共用、资源共享”若干条实验室管理规 定;同时,在安排各类实验教学计划中强调“周密计划、协 局的合理性;将软件建设定位于仪器设备调配既要科学,又 调运作、多科共用”的教学计划管理原则。通过上述努力与 要节约,既要提高档次,又要讲实用,做到一种设备,多种实验 实践,在明显克服实验教学场地、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浪费 教学可以用;一个实验室多类学科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工作。 在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提高 和重复投资建设等弊端的同时,也为实验教学改革工作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设备建设的档次,得到学生的认可(见表2、表3),也提高了 总之,在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们就如何对教学实验室 学校整体办学的实力。 进行改造建设,如何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目标的需 表2 2 0 0 3级本科学生的反馈意见表(2 3 5名学生) 要等问题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经过深人思考,结合学校实际提 题rf:对‘ 校兮^i教 骏≮胡0 i2,特埘差仪器设蒉盼垃 ,您 K 出了以实验技术归类为依据,在整体布局上对各学科实验室进 问 咎 山替 J互惯囊 ^建 教 舱搂. 按故{Il:技术炎 ̄;Ijql毽 放性々题 戈 赶 70.{ 行科学地合并重组,建立了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病 B教  ’验 桐埘 ‘ 1、J 棱Iq, I缱JI披性 题 央螗 { 1I{_2 原生物学实验室及化学类实验室等大型综合性实验室,并由学 r敦‘≯ 妇轮窀建设蛭彻底脱离 腻 科钳邢的榄式 止 ft舷燧之路 12.件 D敷‘≯。 验率建瓒4、钝脱离 f删‘ 科髓即的髅 弋.止 0 r帮龙j 路 校单独设立管理机构进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专管共用,由其完 表3 2 0 04级本科学生的反馈意见表(2 3 5名学生) 成各学科的实验教学计划的协调运作。一‘:述一系列改革措施, 问 : 芹 科 戈验教 I n:【}J.您计flfJ{『 缱l 教’ 谊惋波簖、基ri 舰噼 !较 礴垂. 经证实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仪器设备档次, 问雀内存  I反跳怠地 ^.机能学 螗辛 l满曲 98.{ l{、满患1 7 更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的能力。 B惦杏。 ’寝螗 I满意87 :小满意l2 t’ J 物 啦审 I满越90: - .漓蟪9. )山 牛物 0、验  Ii崩点87, 一‘:小满意II 6‘ 参考文献 三、教学实验室的后期发展 【1】陈世民.浅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3 ・ 在确定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定位问题后,对其后期发展的 [2】朱孝钦.实验教学与管理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 以下问题需要认真地规划: 与探讨,2004,5 1.硬件建设体现合理化 [3】庞承新,覃有华,赵永超,等.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 实验室硬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后期发展的第一位要素。 与开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2 我们体会到实验面积与容纳学生的数量,实验室的整体布局 [4】刘燕,周金燕,王文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 与内部环境,实验室仪器设备与支撑条件均是实验室硬件建 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一,\ 孚 懒 ee逶P融 ’ 口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