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七年级科学提优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
1.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处跳楼逃生 B.乘电梯快速下楼 C.向窗外大声呼救 D.躲到卫生间墙角 2.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3.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4.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以裸藻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塑料。裸藻是一类兼具动物和植物特点的单细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称为“裸藻”,原因是与其它的藻类细胞相比,它的细胞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6.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
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微米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可以转动物镜转换器选择高倍镜,然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8.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 )
A. 蜗牛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9.最近,科研人员在我省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磐安樱”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共4页 第1页
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增大光圈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12.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 C.人体的身高为160m 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13.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动物中( )
金丝猴 青蛙 鲫鱼 鲸 A.青蛙属于爬行类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类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 14.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 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15.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
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6.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7.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存冬季开花
共4页 第2页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1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细准焦螺旋
19、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20、关于下列结构是否属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口腔、咽 ②食道、胃 ③肠、肛门 ④肝脏、胰脏
A、①②③是器官 B、④是器官 C、都不是器官 D、都是器官 21、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22、将甲乙两只活蝗虫做如下实验;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也把乙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 )
A、甲蝗虫先死亡 B、乙蝗虫先死亡 C、同时死亡 D、都不死亡 23.(13嘉兴)如图是我国不同场所有烟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即在过去的30天内看到有人吸烟的天数比例)。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医疗卫生机构的有烟状况比例最低 B.城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烟状况比农村严重 C.公共交通工具中,农村与城市的有烟状况差异最大
D.餐厅中,农村和城市的吸烟人数的比例均达到90%
二、填空题
24.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常被用作动物细胞的观察材料。
(1)下列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其中图 _ 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_ 。 25.小莉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分析并回答: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莉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的原因 。
(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莉应该 (填字母编号)。
A.调节反光镜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共4页 第3页
26.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蜒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 2 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休息时翅合拢……蜻蛉 后翅宽于前翅;休息时翅张开……………蜻蜓 (1)图 为蜻蜒。
(2)“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 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 (填“纲”或“种”)的生物。
甲
乙
三、实验探究题
27.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25题图)
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1 2 3 4 实验编号
温度(℃) 泥土干湿度 空气 25 25 0 25 不充足 1 干燥 潮湿 潮湿 浸没在水中 充足 充足 充足 19 0 种子发芽数(粒) 0 (1)实验中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 。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
是 。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
是 。 28.(13嘉兴)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将不同晶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 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探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晶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共4页 第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