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
先汇报一下成绩,总成绩346,政治73,英语59,数学112,专业课102,北京理工大学录取。这个分数说实在的不怎么露脸,考试的时候发挥也不好,自己答题慢,数学加专业课没答完空着的题目有有50+,今年总体难度降低的情况下,370+的才算考的比较出色。虽然成绩不算特别高,但在考验阶段我不断地总结经验,很多都是同学们可以借鉴的。 首先说一下考研的总体感受,考研首先是一个进名校的很好的机会,有人说人生有两个转折点,一个高考,一个考研。相信大家不会再回去重新高考一遍了,那想实现自己进名校的梦想就该好好把握考研这个机会,而且没有折扣的讲,考名校的难度考研比高考要低的多(不代表没难度)。总的来说,想考上研究生并不难,关键看你投入多少(精力,不是money),考研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不像高考,班主任会一步步的教你你该做什么,考研的时候报名、确认、考试过了初试还得复试,初试还有可能要订旅馆,复试考外地的还得奔波,政审啊什么的,不过只要你努力了,结果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先串一下考研的过程和经验: 学校的选择:
这点还是很有讲究的,学校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你是否能考上,估计当前要考研的同学(大三下学期)超过一半的都没有目标,有相当一部分估计直到报名前才能确定往什么地方考。
不管怎么说,我的建议一是:特别顶尖的名校(复旦,浙大,南大这一水平及往上的)不太建议考,除去以下情况:1.本身实力超强:平时成绩一直专业前三,较为全面且扎实的专业基础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顶尖学校的复试往往对这点要求较高,书呆子类型的复试不太有优势,除非初试成绩超高)最好表达交流能力能强点。2.一腔热血,只为梦想:考不上梦想的学校就遗憾终生的这种,为了不遗憾就考吧。3.报错学校了:这种几率„„
不建议考顶尖学校不是说一定考不上,而是难度有些大,黑马年年有,可能不是你„„ 我不太希望见到付出了大半年的努力最后就见到一幅画面-------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重新来过。话又说回来了,有实力的话就勇敢的报吧。当然以上的建议不适用于本身就名校出身的同学。
建议二:不建议报的太低(非211),理由如下:第一,报的低了考起来没意思,就算考上了也可能会后悔,毕竟大多数人好面子;第二,越是目标低,越有可能考不上,这一点被实践无情的证实了,动力不足,压力不够,效果不佳。
那选什么学校呢?那就建议三:1.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略高于自己水平的学校,这一点就意会吧,通俗点讲就是选那种自己努力就有希望,不努力就没机会的那种。2.最好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篇幅原因我就不名词解释了,估计现在了解的人不太多,百度一下即可,理由是,1.有难度,有压力,有动力。2.自主划线出分早,复试早,便于调剂,以后你会懂得。
我可以简单说一下选北理的原因:1.985高校。2.34所自主划线。3.北京综合实力最好的七所大学之一(北邮,中央财经等名校都不是)4.国防部直属,很多研究成果都是不对外公布的,所以真正实力要比排名高一点。5.在北京(传说中的进京赶考)6.我一个发小在那儿读本科,他也考本校,有机会再成同学,再者去了有接待的挺好。7.北理的计算机还算不错。8.担着班干部,怕复习期间的工作会占用时间,复习期间的效率再不高,稳健起见,所以没选北航。
选学校的时候希望大家全面考虑,权衡利弊。选好学校了就该更加安心的准备初试了。 初试:
初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试考砸了就彻底没机会了,初试考高了对最终考上有帮助(学校不一样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初试加复试当做总成绩(大多数是这样,而且分数有换算)
,有的学校面试的时候初试成绩高的会刁难的少,北理今年突然改政策,初试过了只看复试成绩„„)
关于报名啊,确认啊这些流程的东西就不讲了,不过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认真,举个例子,万一你要是填错了邮箱,就可能收不到复试通知(有学校是发邮件通知的),万一地址填错了,可能收不到调档函等等。而且弄错了有可能影响复习心情。
再说一下复习计划,这是所有要考研的人都想知道的如何安排复习计划最好,在讲之前有两点我希望大家清楚:1.考研跟平时的成绩几乎没有关系,平时成绩好的考研成绩不差的原因在于优秀的学习习惯,我把这些列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后面着重说。2.我考研期间看过了N多的经验介绍,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没必要纠结怎么样的复习计划好,没有绝对好的复习计划,有的人复习了一年考上了,有的人复习3个月考上了,有的人数学的复习全数看了三遍考上了,有的人复习一遍考上了,有的人政治暑假结束就开始看了,有的人呢考前一个月才开始。依据前辈的复习计划,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才是王道。下面就详细的说说复习计划。
我是暑假才开始自己考研复习的,现在感觉早点可能会更好,当时主要是课多,学生会和班里工作太忙,根本无暇顾及考研的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大三下学期有自己的精力,我的建议就是提早准备考研。从分值上看:满分政治与英语100分,数学与专业课150,所以数学和专业课肯定是重头戏,从前辈们的经验看,数学的复习花的精力最大。各科目有所着重的复习,但切记不可偏废!哪一门都不可以松懈!!
英语:先说英语,考研英语没有听力,与四六级的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4,6级考的高,考研英语不一定能的高分。因此4,6级得高分的同学切记不要掉以轻心,而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更要重视,因为每年都有相当一片的同学是因为英语受限,考研英语考高分确实不易,但过线其实不难,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这种靠积累的科目考好绝非一日之功。 个人觉得考研英语不需要安排怎样的复习计划,坚持每天花不长的时间去复习英语,最后肯定差不了,而且绝对比最后花大块的时间去复习效果要好的多。
每天怎样复习英语呢?我的建议是一天精做一篇阅读就足够了,注意是精做,认真做完阅读之后,把所有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把重点的,频率高的单词找个小本子记下来,空闲时间翻出来看看,然后把阅读翻译一遍,翻译不用写下来,用心翻译即可,边翻译边对照阅读自带的翻译看看对不对(现在的阅读材料基本都带翻译的)。这样坚持下来一直到考试即可,考前一个月再每天早晨背英语范文就足够了。为什么这么复习呢?1.阅读培养语感2.可以帮你记单词,记得都是高频词汇3.考研阅读分值重4.熟能生巧,你会渐渐把握答题技巧。
关于单词,很多人喜欢被词汇书,我也背过,从没背出A去,我词汇量相比同学算多了,方法就是从阅读中记忆,阅读中记忆单词的好处就不说了。有同学觉得单词记不住,那是因为记得遍数少了,无论什么知识都是需要重复才能记忆的住,单词尤其如此,记不住就再一遍,总会记得住的,我翻自己的生词本,大部分都要上十遍。
考研阅读,我觉得比六级难,我在复习英语阅读的时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篇阅读错3个以上(总共5个),但我就是坚持,突然有一天就行了,从那之后一篇错1个以内,甚至不错,从那之后我对考研英语就有信心了。考研阅读做的时候要仔细,选项要用排除法,正向做的话错误率一定高,经常4个选项顶多排除1个最多2个错误的答案,必须非常仔细的排除才能做对,等考研阅读做的足够多的时候就能有感觉了。背单词就靠做阅读记就行。做的时候先看选项再读,有时不用全读完,目的是这样效果相当于略读了一遍文章,有助于理解,我比较过,这样的效果远好于先读在看题目,做题目的时候用找答案的方法,题目的顺序于文章的顺序基本一致的。
作文,两篇作文,一大一小,都很重要,我的建议是考试前找各种类型的范文背诵,其中一篇自己感觉特别好的作文背到脱口而出(熟练到不能再熟练),肯定能有句子用的上。
考前自己写一个万能模板,用最好的句子,也烂熟于胸。复习的时候肯定有感觉拿到题目不会写,没什么技巧,多背多记多练习。
数学:想要考高分,最稳健的就是保证数学考高分,想要考名校应该保证在120以上,顶尖的应该130+,要想考上数学一定不能太差,计算机考研考数学一,难度比较大,建议提早复习,不至于后面太紧。最理想的情况是暑假前数学的课本能复习完,课本是最基础的东西,必须觉得扎实细致,课后题要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打牢基础,不做题肯定不行。根据时间情况,最好全做,时间紧的话做70%也可以。我看过很多介绍经验的都说看书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基础的东西必须扎实。复习课本的时候最好做笔记,把概念,定理公式和自己的心得都写进去,本来我也以为这样做浪费时间,写字很慢,知道考试前我才发现笔记的价值,没人愿意在仅有的几天再看一遍课本,你却可以轻松,高效的把课本上核心的东西再看一遍,而且地球人都知道,做笔记有助于记忆。
有位学长去年数学考了129,成绩还不错,他说他课本就看完一遍,复习全书就做了一遍,十年真题都没做完,问其经验,他说他看书和做全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的,做完了回头看发现以前看的还有印象,时间也来不及再来一遍,就上阵了。他说他很多同学复习速度很快,全书都做好了好几遍,但考的还不好。从这点就能明白,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味的追求进度和速度,看的粗了遍数再多也没用。复习的时候要有这种心态,无论复习到什么,学什么会什么。
复习注意总结,数学尤其是如此,总结的作用是让你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记得更牢。 重视真题,考前一个月必做,要特别认真的做,数学我考的不算好,复习计划就参考参考别人的经验吧。
政治:有同学问我你对自己的成绩哪几门达到预期目标了。我说出了政治,其他的都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去年取经的时候一个学长说政治复习一个月满够,他复习了俩星期考了60分,于是我除了参加了暑期政治班,就从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复习,个人建议还是提前些好,最后弄得老感觉时间不够,急得我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但也没必要太早,早点的话10月份开始,晚点11月份也来得急的。
说到政治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决定政治成绩的不是主观题(简答题),而是客观题(选择题)这点有违常理,批卷的时候主观的答题只要你不是反动言论,或者太差,就扣不了几分,这也能解释有些人裸考能政治50分以上。也有说总成绩就是选择题成绩乘以2,所以精力一定要重视选择题,尤其是多选。我背了一段时间后,做多选题基本上都对不了几个,把我急的够呛,我就一赌气把以前的考研选择题都做了一遍(答案带解释的,解释也认真看了),好歹有些提升。最后的那些天我看了一个教怎么“蒙”选择题的视频(王一岷的点睛班),帮助挺大,大家可以参考,篇幅原因就不举例了。不管怎么说,政治还是需要背的,背的好选择题自然轻松点,总靠蒙是不靠谱滴。
政治复习用书不需要课本,上过辅导班的就用辅导班的讲义即可,没有的买个任汝芬的序列一就行,临近考试的时候会有肖剑的几套模拟题,和任汝芬的序列四还有个二十天二十题都一定要买,都是预测性质的,貌似每年都有预测上的。大家一定注意,无论什么考试,指望着预测来考的好成绩绝对是妄想,有实力才是决定性的,考研尤其如此,这也就是辅导班有时候挥起负作用的主要原因。
专业课:计算机专业课是全国统考,加考过这一年才3年,我复习的时候真题才两套,出题思路都很难准确揣摩。我总觉的计算机考研的孩子有些伤不起,专业课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那一科的难度都够受的,加上数学考数学一,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每年的计算机专业的国家线都特别低。
考研复习的阶段这四门专业课几乎都是重新学了一遍,甭管以前期末考试考的多高,考查的东西就不一样,所以不论你基础如何,踏踏实实,从头来过,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专业
课的考试更加的注重理解,要想考得好成绩就不仅仅是理解的问题,而是必须理解的非常非常的透彻,否则一边换题型就傻眼了,比如数据通路的概念,没有理解透彻根本连做题思路都没有。我专业课的投入精力还是不太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太紧,加上复习的慢,暑假结束了,数学课本都没看完,专业课也是到9月底才开始看,建议大家还是提前一些,对专业课的重视多一些,毕竟也是150分的题。
专业课复习时不太痛快的一件事是没有很好的复习参考书,大纲解析非重点和偏点太多,用的复旦出版社的一本比较多,但这本问题依然很严重,错误一大片,模拟题也没什么特别好的,都跟真题差距较大,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都做过了知识点会覆盖的全面一些,题型也掌握的全面一些。
教材的选择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没什么争议,网上都可以搜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是建议用唐朔飞的版本为主,白中英的为辅,虽然很多推荐白中英版的简练些,目录跟大纲顺序一致性好,但从出题思路上看,唐的更好,以白中英的为辅作为补充。
复习时间安排上从分值上看计算机网络最少应该花最少的时间,但复习的时候才发现网络的知识点的量和广度并不比其他的科目少,所以千万留的时间太少,要不然很紧张也复习不好。计算机组成原理最难,想要考高的话要多花点功夫。
专业课方面我有个自己方法,那就是利用午饭和晚上睡觉前这段时间我看辅导班的视频,从网上下的(很费事,需要的话提前准备),海文的、文都的都有看过,这纯粹是利用空闲时间,同学们要借鉴的话一定不要用正常的复习时间去看这些东西,会得不偿失的。同时强烈反对自制力差的同学这样做,很容易看着看着就用电脑放松了„„看视频的作用是自己又上一遍课,本来理解不透的东西能更好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肯定比自己研究得到的理解要正统的多,顺便加强一下记忆。再强调一下这种方法只能当做补充,不能当做正统的复习。
每天的时间怎样安排呢?首先强烈反对晚睡早起这种拼命方式,考研期间一定要保证好休息,这关系到你的身体状况能否保持最佳,关系到你的记忆的效率。早晨没必要起太早7点左右就合适,晚上也不加班太晚,11点半就该睡了,最晚不可已超过12点,午休也是必须的,时间一定要把握住,不能太长,超过1个小时的睡的越多都是多余,还会让你更累。其实20分钟到30分钟足够了(科学也是这么表明的)。记得看过一个经验介绍说考研要保证10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觉得应该叫有效学习时间更好,各种放松从中踢出。放松也是可以的,每个星期抽个半天放松完全可以,前提是其余时间你能保证高效的学习。应该说考研耽误复习的事情很多,比如有课,考试,报名,开会„„
初试结束前一门心思准备初试就行,初试结束再全力准备复试,完全来得及,所以准备初试的时候就没必要惦记着提前联系导师什么的。下面再说复试。 复试:
希望大家初试都能过吧,复试不同的学校需要做不同的准备。有的学校可能比较排外,有的比较公平,大多数学校都会或多或少的保护本校学生,这点没必要愤青,大多数学校同样比较公平,复试表现好了学校也不可能不要你。
联系导师可以,等你拿到成绩觉得差不多能过就可以联系导师,一半不要打电话,发个邮件就可以,老师也怕烦的。我身边的同学给好几个老师发过,回的不多,我发了两个,老师都给回了,都不是敷衍。原因要不就是北理的老师好,要不就是我人品好,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老师看过我的简历后觉得不错(我对自己的履历比较有自信,发邮件的时候就带上了)。对于像北理这种比较公平的学校,再联系可以等复试结束之后再去找导师面谈。
复试不同的学校考察的项目不同,共同的可能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北理计算机考c++上机。听力大部分学校要求都不会很高,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准备,难度与4、6级难度相仿,只要认真做,这关很容易过。口语看你敢不敢说了,有的会让作英文自我介绍,我比较悲剧的是考前花了整整一晚准备,结果没让作自我介绍,大家复试的时候还是写个自
我介绍,有备无患,如果有介绍记住要自然些,别跟背诵似的就行。口语考试的时候要敢说,敢于张口,口语这关过没问题。我口语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参加过什么科技竞赛,正好我准备的时候查了数学建模的英文翻译,就用上了,其他同学有提问IPAD2的优点的。专业面试是很重要的,这个就不仅是计算机考研了,我复试前拜访了一个老乡教授,他刚进行完管理学的面试,从他那儿得知专业面试的比重占得很大。面试的注意事项有:1、着装尽量大方得体,不用非得西装革履,但决不能太个性。2.注意礼貌,“老师好”,“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等不能少,不要让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没教养。3.自信,不卑不亢。面试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尽力营造轻松的氛围,所以没必要紧张,大大方方的,带着点自信,也要杜绝自信过头,据老师反应博士面试的时候有个博士上来就反问老师怎么能这么出题,结果可想而知。4.很重要的一点,实事求是,遇到不会的题目很正常,不会就实实在在说不会,切记胡说八道,老师会觉得你学术态度不严谨。专业面试可能考的比较广泛,看重你的专业基础扎实程度,你可能觉得无从下手复习,复习一点算一点,越努力的人运气越好。北理的上机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你上机考砸了,复试希望就比较渺茫了,考北理计算机的一定要全力准备。
不同学校复试不同,所上网搜搜你报的学校以前怎么考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辅导班:辅导班有没有用一直争议很大,我个人认为一定不能依赖,从身边的例子很明显看出上了辅导班的成绩看不出什么优势,考研关键看个人,我不太推荐报各类的辅导班,顶多报个暑期政治强化就足够了,主要要那个讲义和老师划的重点。我一个同学报了辅导班三科全程,考的特别好,400+,可惜他辅导班几乎没怎么去,觉得有些浪费时间,这钱花的„„我们班几个考上的好像都跟我一起只报了政治强化。 重要经验补充:
1、一个好的研友很重要,不一定成绩特别突出,理想的研友是不贪玩,坐得住,很勤奋,这种人会在侧面给你动力。
2、考研与平时的成绩几乎没有关系,以前成绩好的考研也不错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勤奋,善于总结,对自己要求高,不会的一定要弄懂,自制力强等),如果自己平时成绩并不好,但有决心,让自己学着拥有好的学习习惯,一样没问题。
3、要低得住诱惑,别别人回家了自己也想回家,别人出去放松了自己也开始放松,别人睡懒觉就自己也不想起床。这样当别人考不上是你才不会跟别人一样。
4、要有明确的计划,这会使你高校,但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学知识只有一个衡量标准,不是完没完成任务而是学没学会。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进度特别快的考的特别不理想。
5、根据自身情况,哪方面薄弱就那方面多使使劲。均衡才能保证好成绩。 6、别看见书好就买,贪多消化不良。 7、避免各自为战,虽然看起来人多有时会很吵,但事实就是那些单兵作战的考的都不理想。跟班里同学一起学挺好的。
8、考研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必要的时候要有所舍弃,有些课该不上就不上,浪漫该少一些就少一些,身边的例子就是只要全心投入的都考上了,不管基础如何,反之则都是悲剧,有些同学平时基础还不错。
我暂时想到这些就都说了,肯定漏了很多,时间紧,任务重,难免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大家仅作参考,哪怕给同学们带来一点启发也是好的,最后我表达一下对今年考研的同学的由衷敬佩,2012(世界末日)就要到了,还有决心考研,多么大的气魄啊,希望大家都能圆梦吧,送大家一句话--考试试有风险,答题需谨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