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

来源:星星旅游
2021年第2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刘成富摘要:本文在全面梳理南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中

国一南非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旨在强调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中

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市场,而且对于打造“中

非命运共同体”以及在国际范围内增强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键词: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47 (2021) 02-0081-06南非是一个传统的英联邦体系国家,高等教育 域不断扩大。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创办

和职业教育的水平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 著名的大学有金山大学、兰德大学、开普敦大学、 普瑞托里亚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和南非大学等。

以来,中非教育合作涵盖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学

术交流、合作办学、职业培训等诸多项目,专业领

域覆盖面较以往有了较大突破,尤其是数字金融、

南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有 着密切的联系。自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国家总统以

电子商务、卫生医疗、信息技术、新能源开发等专

业。1997年,在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走出去”

来,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为了解决黑人的教 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卩]作为集聚发展中国家的

非洲大陆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高度关注。2019年,在

育和就业问题,南非当局在办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

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南非的教育管 湖南长沙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盛况空前,涉及农

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并没有出现巨大变化,教育不平 业、制造业、贸易、基础设施、工业园、能源与矿 等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教育和就 产、金融合作、服务业等方面,由湖南人民出版社

业问题仍然异常尖锐。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 出版的《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集中展现了中

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非洲拥有较为廉价的人

入和发展,南非职业教育合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 非经贸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普遍推广的成果。但 遇,但也充满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挑战。口红利,但是绝大部分国家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技

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势在

能型劳动者严重缺乏,这给中国“走出去”的发展

必行早在20世纪50年代,埃及、几内亚等非洲留

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同非洲国家的教育

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非洲地区发展报告

(2015-2016年)》显示,在全世界22个文盲率 高于60%的国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就有14

学生来华学习为中非教育合作拉开了序幕随着 个这样的教育水平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发展战略

的需要,技术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地掣肘非洲国家的

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水平逐年提高,合作领经济发展。作者简介:刘成富,男,江苏扬州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非洲大湖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文科二级教授,兼任江苏

省翻译协会会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非洲问题 研究。81刘成富:“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必须承认,尽管我国逐年增加非洲来华留学 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外,南非的职业教育还有另外两

生奖学金的名额,在非洲国家建立各种形式的职业 个类型,一是高等技术学院,另一个是社区教育学 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向非洲国家派遣专家学者、

院。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学制三年,属于义务阶段

志愿者教师以及提供各种教学设施等。但是,中非 后、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阶段,相当于我国的中 职业教育合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教师派遣、

专学习阶段。学生毕业时,必须接受高中技术证书

教材编写、教学手段等仍然存在有待提升的巨大空 考试和高级技术证书考试。只有达到南非国家资格 间。在最近一届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我 框架体系中的四级水平,而且考试成绩优秀者方能

国政府曾公开承诺,为了把中非合作落到实处,我 国将为非洲地区培养各种职业技术人才20万个,与

此同时,为非洲国家提供来华培训名额4万个。为达 成这一承诺,中国与非洲的职业教育合作究竟如何 开展?是遍地开花还是有选择地试点进行?试点的

地点在北非还是在南非?与哪个国家的合作会更有

成效而且更能成功复制和推广?我们认为,南非的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具有与中国高校进 行合作的诸多优势。二、南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南非高等教育始于早期的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 治时期。从1829年南非学院的创建到1948年的种族 隔离政策,再到1994年新南非的成立,南非的高等 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极其鲜明的 阶段性时代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南非共有21所综 合性大学和15所工科大学,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技术 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在综合性大学中,实行自治

的6所大学分别是开普敦大学、哈雷堡大学、西开普 大学、奥兰治自由邦大学、纳塔尔大学、德班-韦斯 特维尔大学。同样,15所工科大学也可以分为3大 类:7所白人院校,7所黑人院校,另1所是没有种族 区分的函授技术学校。©近年来,南非高等教育发展 迅速。据2009年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 目前南非共有23所公立大学,教师人数41383人,职

工67304人。2007年,全国大学学生人数761090人,

其中大学部学生624977人、研究生110418人,同年 颁发了7516个硕士学位、1274个博士学位。截至 2009年1月,南非还有79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登记注 册,15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短暂注册。在南非高教部登记注册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构

共有450所,其中公立继续教育学院150所咒除了继 82进入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办学历史

悠久,可以追溯到南非早期的技术高中。这类学院

主要开设三门必修课和六大领域的专业课,必修课

包括语言、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六 大领域(艺术与实用研究领域、工程建筑、医疗、

电子与通讯、商业与管理、旅游与酒店等)。2013

年,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入学总人数大约为65万, 两年之后增至100万左右。预计,2030年南非接受职

业教育的人数有可能突破250万。南非的职业教育分三大类:大学教育、技术培

训和职业培训。大学教育则更加注重课程教育,技

术培训则针对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职业培训

包括工程学、技术制图等实践课程,对有意从事贸 易工作的学生进行实训。新的教育体制于2017年在 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在职业教育中,南非的社区 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学院主要面向没有资

格进入技术和职业教育或培训学院(或大学)的学 生,或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或成 人。社区学院原本为南非成人教育中心,负责扫盲

和全民教育。目前,南非已经建立九所社区学院,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由于初中教育质量过低以 及学生辍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2013年,南非构建 了终身学习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南非教育的

全民性。通过社区学院的学习,学员可以获得国家 职业资格框架中的1—8级证书®。南非校企合作密切。南非学校十分注重学生

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设

有课程设置委员会,同时聘用企业人士参与课程 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对企业具有很强的适应能

力。例如,成立于2002年的德班理工大学在校企合

作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校把教学规划与工

业调研联系在一起,把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的技能

刘成富:“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和素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德班理工大学的主要 社区学院和私立院校。南非的九个省设有各自的教 专业有:国际金融、商业管理、企业管理、食品饮 育部门,以保障本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基础教育

料管理、食品与消费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建 筑技术、园艺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在教材编

与大学教育的正常开展。据统计,2009年,高等教

育和培训系统由高等教育机构的837779名学生、国

教育和培训中心的297900名学生组成©。2010年,

选过程中,德班理工大学与时俱进,为南非企业培 有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的420475名学生和国有成人

养了一批又一批“好雇员”。南非的基础教育系统由12644208名学生、30586所 三、南非政府实施的职业教育改革自1994年以来,南非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

教育体制改革。1997年,南非教育部发表了高等教

育白皮书。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南非教育事业自 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架构中,学后

教育与培训从多头管理转向统一由高等教育与培训

部负责。整个学后体制涵盖以下教学单位:公立大 学(主要是职业大学和综合大学)、公立技术与职 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包括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公立成人教育中心(并入新成立的社区大学)、私

立学后机构(私立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私立高等 教育学院,后来被重命名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学 院)。在该体制中,行业教育与培训局、国家技术

基金,以及负责学后教育体系资格认证和质量保证 的监察部门——南非资格认证局和质量委员发 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此外,南非还设有很多国立学

后机构,由几个国家政府部门管辖,主要功能是培

训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机构由省政府和 市政府管理。高等教育与培训部通过质量委员会间

接地负责这些学院的教育与培训质量,并确保这些 单位所提供的资格认证已经注册。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南非职业教育 与培训的改革进展十分顺利,尤其在立法、管理、

学制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大变化。2009年,南非政府

把教育部分成两个部: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基础教

育部。基础教育是南非政府提供给公民最重要的公 共服务之一,是促进青少年民族国家认同的主要机 制和路径。2002年,南非教育部对原有的学校进行 重组,将原有的21所大学和15所理工学院合并成14

所,将原有的157所技术高中合并成50所⑷。自2009

年起,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分工负责继续教育与 培训,包括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技术学院、

学校和439394名教师组成©。2013年,南非政府

将国家预算的21%用于教育,10%左右用于高等

教育汽南非政府把高等教育改革视为国家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技术工人短缺是制

约南非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南非经济发展的 瓶颈。南非基础教育改革从未止步,其目标是不断

地为青少年创设公平、优质的教育条件,以期消除 种族隔离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转型初期,南非政

府通过完善教育结构、贯彻平等价值观等方式,使

不同肤色的学生能够彼此尊重。不可否认的是,教

育转型为南非黑人和白人接受公平教育奠定了坚实 基础,促进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互 融合。高等教育与培训部负责对全国的高等教育与

培训实施监督与评估,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就 业教育。南非共产党总书记布莱尔•恩齐曼迪出任 高教部长之后,改革成效显著。南非高教部提出的

口号是:“让我们一起把每一个工作空间变成培训

空间。” ®遍布全国各地的继续教育学院满足了走出

校门的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就业需求。南非政府的目

标是让更多的成年人进入此类学院深造。为了适应 经济转型,南非政府将原劳工部的技术教育管理职

能转到高教部,希望能够寻找到一条合作共赢的技

能发展道路。四、南非职业教育的挑战不容小觑首先是亟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南非,进

入大学的黑人学生在教育、种族、阶级、财政以及

其他资源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有色人种的学 生在专业选择、毕业率等问题上有所改善,但是教

育公平的目标还远远没有能够实现,黑人学生的处

境更是不乐观。例如,在18—24岁年龄段中,只有

83刘成富:“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11%的黑人青年和7%的有色人种青年有机会上大

学。而且即使他们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很 难毕业。很难毕业并不是黑人学生笨,而是他们难 以支付高额的学费、贷款门槛高、学校的管理制度 的缺陷,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自1994年 以来,经过27年的变革和发展,南非的职业技术教 育日新月异,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南非的

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和经济收入差异等因素仍未消除,弱势群体根本无 法真正融入南非的教育体制。教育资金短缺和教育 管理不善,使教育机构出现了人才流失和师资不足

的情况。教育机构在资金和师资水平上的参差不

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培养在数量与质量上的

不足。因此,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尤其为当地 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其次,亟须重建和完善教育价值链。高等教 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相互依赖是南非面临的 最大挑战之一。南非按种族划分为实体区域,与城 市化和城市共存所引发的多种族主义的自然动力背 道而驰。农村地区缺乏资源,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 是在教育方面,这些资源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学 生之间的技能和知识存在巨大差距,阻碍他们在高 等教育中获得成功。中、小学被剥夺了资源、设施 和合格的教师,因此必须要提高教育质量,使个人 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储备。中等教育与高等教 育之间似乎存在差距。©此外,南非学者的普遍低薪 酬也导致了人才流失。此外,质量与数量的不足。教学质量、数量,

以及教学多样性的不足是南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 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虽然存在类型和规模的区 别,但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 构都面临着容量的不足,继续教育系统遭遇的制约 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无法吸收越来越多的学生、

通过率低、有时机构身份不明确、人力和基础设施 资源匮乏、财政资源不足、对学生的财政援助不足 以及筹资方式不当,等等。在教学质量方面,很多

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要想改善现 状,就必须要重新评估现行战略,重新审视愿景,

重新制定任务的优先等级,并规划在新形势下的前 进方向。84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学后教育与培训白皮

书》的颁布正式开启了南非学后教育,即职业教育 与培训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篇章。《白皮

书》提出的南非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至2030年的未

来愿景,基础教育部负责南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与

培训部负责基础教育之外其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教育

与培训,即学后教育机构体系。但是,现实情况不容

乐观,学院的招生数量与大学不可同日而语。五、中南职业教育合作引来新曙光1998年,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南关系实现了从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直至

后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20多年来跨越式的发

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教育合作成了中南两国 人文交流中最重要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国政

府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南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推

动两国职教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模式。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下,两国

在技术教育领域方面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方 式不断拓展,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中南职业教育合

作探索出了新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南非职业教育水 平,提升了南非企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堪称中非教

育合作的样板。2016年11月,中南国家双边委员会 第六次会议期间,国家发改委曾经与南非贸工部签

署了《关于开展产能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了两

国产能合作工作机制。如今,通过教育的手段,产 能合作领域技术工人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一

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2016—2017年)》得出的

结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是支撑当今中非合作

关系的三大支柱。”显然,人文合作,尤其是职业 教育合作成了中南合作重大格局中的重要增长点。2019年4月,为落实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

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南非学生来华学习项目稳妥有 序开展,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学生项目工

作推进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

流中心副主任、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长杨晓春出席

并对项目工作提出要求。会议通报了此前联盟双方 秘书处签署的《南非学生、教师来华学习培训项目 合作协议》具体内容和要求。双方执行秘书处报告 刘成富:“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T2019年首批南非三类专业学生的选派程序、中方

接收院校的申报、评审和公示等方面情况。会上,

能培训的孔子学院,其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 模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值得在非洲其他国家进行

各家项目实施院校汇报了本校接收国际学生的资源 和实施计划,并就具体协议签署以及学生培养中可

能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中方理

复制或进一步推广。与此同时,国内高职院校加快 T “走出去”的步伐,与南非地方政府合作,设立

了高职院校南非分院,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交流

事长杨晓春肯定了各单位为做好该项目付出的努 机制。例如,常州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于2018年设立

力,通报了联盟2019年开展的工作,并对项目实施

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促进 中南人文交流和双边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实施 该项目;二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纵向和横向沟 通,在联盟框架内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三要保证培 养质量,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高质量完成

培养和培训任务;四要增强品牌意识,在项目实施

过程中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合力打造中南人文交流

教育领域品牌项目。2019年11月,中国一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合作项目、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年会暨产

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开封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 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黄河水利职业技 术学院承办,同时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的鼎力支 持。联盟年会暨研讨会通过了《2019年联盟工作总 结和2020年的工作计划》,并以“秉持人文交流理 念,促进中非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南及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产业发展和人文交流等进行了

广泛交流。联盟成员单位一致同意将中南职业教育合 作联盟更名为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以中国一南非 职业教育合作为示范,向非洲国家辐射,助力中非 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 心主任杜柯伟在致辞中指出,**主席在中非合

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八 大行动”,倡议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开启了新时 代中非合作的新篇章。他强调人文交流在传承中非

传统友谊、巩固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 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框架下,中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在人才培养、技能

培训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中国和南非职业教育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 现建立多元化和专业化特色的孔子学院意义重大,

例如,南非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就是一所具有职业技 T “博众学院”,作为该院的南非分院,通过市场

化运作,南非分院拟建成国内、国外两个基地,即

可以在国内基地为南非培养学历留学生,通过国外

基地为南非的相关产业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还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培训员工。六、思考与展望南非是非洲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对整个

非洲大陆,尤其对南部非洲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

响。因此,中南职业教育合作要充分考虑南非高等

教育的发展水平,紧密结合南非社会发展的需要, 采用“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提高南非高 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本国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又要充分考 虑南非的社会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实效。中国和 南非的教育合作不仅有助于南非实现教育公平,使

南非公民不分种族都能够享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

利。这样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不仅能够保护南非语 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实现在尊重差异的

基础上多元一体的新理念,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南 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创办以来,

职业教育合作成了中国对非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而且列入到了中非合作整体框架的顶层设计之 中,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非之间的职业

教育合作涵盖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联合办学等诸 多项目,专业领域覆盖农业、交通、电子、信息、

医疗、金融等诸多专业。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形式

不断翻新。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国与南非的合作模式

进行复制,进一步推广到撒哈拉以南的黑人非洲

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南职业教育合作意义重 大,前景一片光明。85刘成富:“中非合作”视域下的中国一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注释① Badat. M. S., Transforming South African Higher Ed

⑧ Policy framework fo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admissions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ucation, 1990~2003:Goals, Policy Initidtives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s, 2010:23.⑨ Ramdass, K., The challenge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Critical Challenges and Issues. Unpublished Paper. 2003:13.② Green Paper For Post-Schoo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 2006:8.2015:65.③ Ru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Administrotion and

参考文献[1]梅新林.走特色化的中非教育合作交流之路[J].西亚非

洲,2007(8): 66-69.⑵陈扬勇.江泽民“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J].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llege Bursary Scheme for 2017.④ 2008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CT.⑤ \"Archived copy\" ,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党的文献,2009(1):63-69.[3] 刘鸿武.非洲地区发展报告:2015-2016 [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17:308-309.September 2013, retrieved 2013. 5. 2.⑥ Photographic image, Education, gov. za. Retrieved 2017. 8. 27.⑦ \"Archived copy\" ,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4] 王琪.南非新版高等教育资格框架(HEQSF)的主要内容与

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3):55-59.September 2013, retrieved 2013. 5. 2.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African CooperationMLIU ChengfuAbstract: By comprehensively examining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ir history

and status quo,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Sino-South Af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going-out'' strategy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fically, Sino-South

Af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can further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s of tremendou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building ^Sino-African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5 and enhancing China's \"soft power*' internationally.Key words: China-South Africa;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opportunity; challenge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