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来源:星星旅游
2019年第11期(总第292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经济学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Serial.No.292

      No.11ꎬ2019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杨 新 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ꎬ北京100836)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我国政府在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方向上ꎬ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ꎬ进行了系统化的制度建设ꎮ归纳起来ꎬ有四个方面:规范政府行为ꎬ减少行政审批ꎻ深化税制改革ꎬ降低企业负担ꎻ坚持竞争中性ꎬ放宽市场准入ꎻ改革商事制度ꎬ优化营商环境ꎮ应该明确ꎬ这些政策选择不是应对经济下行的短期策略ꎬ而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ꎬ因此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我们必须增加战略定力ꎬ维持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ꎮ

关键词:民营经济ꎻ政府职能转变ꎻ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9)11-0089-08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表明ꎬ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ꎬ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市场规律ꎬ规范政府行为ꎬ降低企业负担ꎬ扩大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ꎮ从微观讲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就是要给予民营经济更多的生存空间ꎬ而生存空间的扩展实际上就是要拓宽民营经济利润来源ꎮ我国的民营经济起初是在“大一统”的公有制经济边缘上发展起来的ꎬ典型的便是浙江发展模式ꎬ其利润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薄利多销”的策略ꎮ在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ꎬ规模存在持续扩大的潜能ꎬ特别是嵌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后ꎬ这一过程可以被进一步地延长ꎮ但是ꎬ这种依赖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ꎬ特别是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国民经济面临提质增效、全球经济依然复苏乏力、外部经贸环境恶化的大环境下ꎬ民营经济的发展正遭受来自国内外多方面的挑战ꎮ为此ꎬ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急需政府为其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ꎻ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杨新铭ꎬ1979年生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ꎬ«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主任ꎮ

提供相应的空间ꎮ党的十八以来ꎬ我国政府在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方向上ꎬ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ꎬ进行了系统化的制度建设:一方面ꎬ不断规范政府行为ꎬ减少政府审批内容ꎬ优化营商环境ꎻ另一方面ꎬ不断降低税费ꎬ减轻企业负担ꎻ此外ꎬ还强调和坚持竞争中性ꎬ取消进入壁垒ꎬ全面推进负面清单制度ꎬ等等ꎮ这些政府职能的转变ꎬ为民营经济发展转型发展、拓宽生存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和政策基础ꎮ

  一、规范政府行为ꎬ减少行政审批

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ꎬ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ꎬ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ꎬ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ꎬ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ꎬ这就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同样的地位ꎬ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扫清了思想障碍ꎮ2016年两会期间ꎬ**总书记在与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对话时ꎬ进一步回应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ꎬ坚定了全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ꎬ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ꎬ而

􀅰89􀅰

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ꎬ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ꎬ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ꎬ因此也都是错误的”ꎮ党的十九大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ꎬ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大政方针ꎮ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ꎬ总书记再次肯定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ꎬ并指出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历史定位ꎬ即“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ꎬ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ꎬ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ꎬ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ꎬ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ꎬ不仅不能‘离场’ꎬ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1]ꎮ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ꎬ民

相结合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ꎮ

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为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ꎬ转变政府职能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ꎬ中央政府不断简化各项审批职能ꎮ2013—2016年共取消审批1所示)[2]ꎮ2018年全面实施负面清单ꎮ取消和简化审批使民营经济免受不必要的政府干扰ꎬ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不加管理ꎬ相反ꎬ是要通过构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强化监管ꎮ2017年ꎬ国务院推出«“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ꎬ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宽进”与“严管”并重ꎬ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ꎮ据统计ꎬ全国24%的地市、70%的区县完成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ꎬ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2013—2017年ꎬ工商系统共查处经济违法案件427.2万件ꎮ据统计2013—2017年ꎬ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ꎬ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ꎬ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ꎮ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革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ꎬ企业开办时间缩短1/3以上[3]ꎮ

90%ꎬ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ꎬ职业资格80%ꎬ地方政府定价项目缩减50%以上ꎮ全面改传销、网络市场、广告等加强了监管与打击ꎮ事项1138项ꎬ取消职业资格许可492项(如下图

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ꎬ因此ꎬ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过程中ꎬ对待民营企业要像对待国有企业一样ꎬ要坚持“放、管、服”

图 2013—2016年取消行政审批和职业资格许可数量

  数据来源:2014—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90􀅰

 主要是融资问题 当前ꎬ困扰民营经济ꎮ根据«ꎬ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变革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与金融科技前沿发展»的研究ꎬ截至2017年末ꎬ国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4万亿元ꎬ仅占银行贷款总余额的24.67%ꎬ中小微企业正规部门融资缺口接近14万亿元ꎬ融资缺口率达43%ꎬ占GDP比重17%ꎮ此外ꎬ中国受融资约束的中小微企业总数达2300多万ꎬ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受融资约束的比例分别为41%和42%ꎮ2015年以后ꎬ历年工作报告都把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列入其中ꎬ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支持政策ꎮ如2018年先后4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状况ꎬ并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19年对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ꎮ除了上述差别化降准和差异化政策外ꎬ政府还通过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担保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ꎻ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规模ꎬ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ꎻ推出供应链票据和定向可转换票据等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融资工具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ꎬ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级和应用机制ꎬ①多渠道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ꎮ  二、深化税制改革ꎬ降低企业负担

如果说减少行政审批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ꎬ这一点在景气周期中尤显重要ꎬ那么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ꎬ减税给企业带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ꎬ对于企业渡过短期的外部环境恶化、迎接新的景气周期就显得更为重要ꎮ2000年以来ꎬ以OECD国家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纷纷通过降低税率吸引投资、提振经济ꎬ这种税收竞争已经为相关研究所证实

[4]

在不断进行税制改革ꎮ与此不同ꎬ改革开放ꎬ但这种改革并不是着眼于40年来ꎬ我国虽然也

全球性税收竞争ꎬ而是针对国内税制繁杂、税率较高、非税收费较多展开的ꎮ这些改革不是为了应对景气周期而作出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调整ꎬ而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型的

结果ꎮ具体来讲ꎬ就是以“公共财政体制”匹配“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ꎬ以“现代财政制度”[5]”匹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为适应公有制为主体ꎮ

、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ꎬ逐渐取消了歧视性税收政策ꎬ税制改革沿着三个方向深化:其一ꎬ继续完善旨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普遍性降费ꎬ降低中小企业的总体税负ꎻ其二ꎬ优化税收结构ꎬ营改增改革从试点扩容ꎬ到2017年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ꎬ同时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型不断推进ꎻ其三ꎬ进一步推进税率下调与税制简化ꎮ在结构性减税上ꎬ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ꎮ2017年将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ꎻ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

75%ꎻ2019点从月销售额年进一步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3万元提高到10万元ꎮ在降低税率方面ꎬ2018年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ꎬ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过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累计减税超过的税率降至9%ꎮ据统计ꎬ2013—20172年通万亿元ꎬ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ꎬ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ꎻ2018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6]从表1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本轮税制改革的成ꎮ

效ꎮ从税收结构上看ꎬ营改增的效果明显ꎬ增值税在税收中的比重越来越高ꎬ营业税在2017年彻底退出历史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总体稳定ꎻ从减税效果看ꎬ税收收入增长下降明显ꎬ企业所得税增长在波动中下降ꎬ个人所得税增长明显ꎮ值得注意的是ꎬ2014年及以后税收增长总体上低于经济增长速度ꎬ但2017年税收增长重新超过经济增长速度ꎻ另外ꎬ企业所得税增长率波动较大ꎬ个人所得税增长率还在持续上升ꎮ这说明ꎬ我国总体上税负依然较高ꎮ这里显然存在一个悖论ꎬ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过程中ꎬ税率整体下降的情况

闻发①

ongjiaoliu布会周小川行长出席经合组织中小企业融资报告新

/ꎬ1134562016-/11346904-15ꎬ/3048269http://www./index.html.

pbc.gov.cn//gout ̄

􀅰91􀅰

下ꎬ为什么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还能较快增长?实际上ꎬ税收增长取决于税率、税基、税档和征缴力度等多因素影响ꎮ本轮税改主要集中在税率下调、税基缩小、税档减少等这些显性的制度性安排ꎬ但在总体税收收入不降低的大框架下ꎬ征缴力度一定会上升ꎮ而且ꎬ公开、透明、规范、非歧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ꎬ因此ꎬ税改的结果一定是更加规范的税制体系和征收过程ꎮ所以我们看到的是ꎬ显性的制度安排降低ꎬ但税收增长依然较快ꎬ这正是财税部门规范征缴、压缩灵活操作空间的结果ꎮ当然ꎬ这一过程可能会伴随着短期的企业实际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ꎬ但从长期看ꎬ企业税负

 表1

税收合计(亿元)

2013201420152016201720132014201520162017

110530.7119175.3124922.2130360.7144369.99.867.824.8210.754.35

将持续下降ꎮ就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来讲ꎬ主要是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还处于高位ꎬ特别是近年来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率快于中低收入阶层ꎬ而高收入阶层属于累进税制ꎬ因此ꎬ个人所得税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ꎮ由此可见ꎬ当前阶段要真正降低企业税收负担ꎬ就需要在规范征缴的基础上ꎬ进一步降低税率、缩减税基以保证企业真正享受到减税带来的实惠ꎮ就个人所得税来讲ꎬ则要进一步依据收入分布特征ꎬ减少档位ꎬ拉大累进税率ꎬ以减免中低收入阶层税率ꎬ对高收入阶层继续实行高额累进税率ꎬ从而解决个人所得税逆向调节收入分配、拉大收入差距的问题ꎮ

2013—2017年国内各项税收结构和增长率(%)

增值税26.0725.8924.9031.2339.059.077.1030.8738.480.82

消费税结构7.457.478.447.847.084.5218.360.088.21增长率

15.5914.9215.468.820.009.433.18-40.448.61

20.2920.6821.7222.1322.2514.1110.1111.326.339.88

5.916.196.907.748.2912.2212.9416.8217.0818.61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3.0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100.00

  三、坚持竞争中性ꎬ放宽市场准入

所谓“负面清单管理”原是指政府出于经济安全、行业保护等明确划定一些经济领域不对外资开放ꎬ而除了已经划定的领域外的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ꎮ而凡是与外资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ꎬ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ꎮ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内外资二分法不同ꎬ我国经济成分划分更加多样化ꎬ①而政府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政策也是不同的ꎮ从管理角度看ꎬ我国长期􀅰92􀅰

实行市场准入的分类管理ꎬ特别是对外商投资和国内民营资本投资长期区别对待、分类引导ꎮ其中ꎬ对于外资企业投资ꎬ长期适用的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ꎬ该«目录»由三部分组成ꎬ即«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ꎮ实际上ꎬ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三个子目录中限制性

是ꎬ“以公有制为主体ꎬ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ꎬ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ꎮ

按照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给出的标准表述

2015和禁止类目录的相关年版«目录»中有条93款条限制性措施在不断减少(ꎮ鼓励类比如ꎬ有股比、高管要求条目19条ꎬ限制类条目38条ꎬ禁止类条目36条)ꎬ到2017年版«目录»只保留

了63条(限制类条目35条、禁止类条目28条)ꎬ减少了30条ꎮ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ꎬ2005年国务院发布

«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ꎬ即“非公经济36条”ꎮ其中ꎬ

第一至第八条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ꎬ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垄断、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行业和领域ꎻ民营资本还可以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组ꎬ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国有重点区域发展政策ꎮ此外ꎬ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ꎬ民营经济也同样享有ꎬ同时还放宽了民营经济进入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股权比例限制等条件ꎮ虽然ꎬ这些政策体现了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ꎬ但据调查显示ꎬ全社会80个行业中ꎬ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ꎬ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则只有41个ꎮ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ꎬ引导民间资本投资ꎬ2010年国务院出台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ꎬ简称“新非公经济36条”ꎮ“新非公经济36条”侧重破除阻碍民营资本投资的制度性和体制性以及来自原有利益相关主体的障碍、壁垒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服务等领域ꎮ除了对于民营经济进入相关领域给出了更为明确、细致便于操作的细则外ꎬ更重要的是对民营经济或民营资本在政府投资范围设定、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以及社会事业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给出了明确界定ꎬ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的态度进行了规定ꎬ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ꎮ

由上可知ꎬ无论是外资«目录»ꎬ还是“新非公经济36条”ꎬ虽然都旨在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ꎬ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ꎬ管理的隐性歧视特征条块管理”的模式依然没有摆脱区别对待但这种ꎬ与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分类的非歧视原则相悖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央政府

积极尝试变革现有管理体制ꎬ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开始试点负面清单ꎬ2015年将负面清单引入市场准入管理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ꎬ2016年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ꎬ并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省(2018较两版负面清单可以发现年版、市试点)正式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ꎬ2018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ꎬ无论是大类划分还是ꎮ比2016细项划分都有差异ꎬ且数量大量减少ꎮ具体看ꎬ

两类ꎬ版负面清单分为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而2018版负面清单则分为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328条(其中ꎻ就细项看ꎬ禁止准入类有ꎬ2016版禁止和限制两类共制准入类22大类232小类)ꎬ17而2018大类版禁止和许96小类ꎬ限可两类共151项ꎬ(其中ꎬ禁止准入类有4项ꎬ限制准入类21大类147项)ꎮ

应该说ꎬ将负面清单从外商投资领域应用到市场准入是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ꎬ即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我国境内禁止和许可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ꎬ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ꎬ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ꎬ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举措ꎬ其重大意义在于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原则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ꎬ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给予最大范围的拓展ꎮ首先ꎬ负面清单规范了政府的行为和作用空间ꎮ各级政府必须依据负面清单审批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是否是清单上的行业、领域和业务ꎬ不得在清单外进行操作ꎬ这实际上是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限定在了清单之上ꎬ大大降低了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的可能ꎮ其次ꎬ负面清单体现了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公平和非歧视原则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只限定投资和经营领域ꎬ不对市场主体的性质作出限定ꎬ这实际上体现了市场经济非歧视原则ꎬ即突破了对不同性质(所有制)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的歧视性管理措施ꎬ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相同的规则下公平竞争ꎮ再次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降低了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ꎬ进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全面实施ꎬ明确了政府审批的事项ꎬ同

􀅰93􀅰

时ꎬ原有的相关管理条例①都需要与负面清单对接ꎬ从而简化市场主体的搜寻成本ꎮ最后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ꎬ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ꎬ为非公有制经济赢得了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竞争环境ꎮ列入2018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细项只有

151大拓展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个细项ꎬ比2016年试点版减少了ꎮ177项ꎬ大  四、改革商事制度ꎬ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由上一年度的2018年世界银行给出的营商便利度排名中78名上升到46名ꎬ而之前的ꎬ

大部分时间中国在此排名中都在90名左右ꎬ如果参考参与这项排名的经济体数量的话ꎬ实际上中国的营商环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中等水平ꎬ

2016身于前年和1/4(2017见表年接近前2)ꎮ营商环境排名的这种大幅2/5ꎬ而2018年一跃跻度跃升ꎬ无疑是对我国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成果的肯定ꎬ也必然会激励市场主体ꎬ活跃经济活动ꎮ据统计ꎬ2014—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连续5年增长幅度在两位数以上ꎬ全国的市场主体达到了1.1亿户ꎮ2018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2100万ꎬ比

2017而其中年增长80%是服务业11%ꎬ平均每天新增企业ꎬ特别是科研企业1.84、互联网万户ꎬ企业等等新业态ꎬ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ꎮ大量新企业的产生ꎬ对于推动我们稳就业、促税收、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

 表2中国营商便利度排名:2006—2018排名经济体数量(个)

所处位置(%)

20062007932008901755320098618150201089183472011871834920129118348201391183502014961854920159018951201684189482017781892018

781904446

19041190

41  24

􀅰数据来源94􀅰

: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整理得出

 营商环境为什么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探索营商环境改善的原因ꎬ就必须了解中国ꎮ以世界银行2014年营商环境报告②为例ꎬ当时在我国新开办企业需要审批的有13个环节ꎬ33天才能完成ꎻ而全球平均只有7个环节ꎬ25天就可以完成ꎬ开办费用是人均年收入的32%ꎻ最快的是新西兰ꎬ只需要一项手续、半天时间ꎬ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ꎮ此外ꎬ在2014年分项排名中ꎬ开办企业排名第158位ꎬ获取电力供应排名第119位ꎬ缴纳税款排名第120位ꎬ投资者保护排在第98位ꎮ由此可见ꎬ审批环节多、时间长ꎬ开办费用较高ꎬ产权保护不足ꎬ资源、能源供给效率低等是主要原因ꎮ而要改善营商环境就必须通过审批制度改革ꎬ降低开办企业难度ꎻ通过财税体制改革ꎬ降低企业税赋负担ꎻ通过完善发展建设ꎬ加强对投资者财产权利保护ꎬ提高投资者长期投资信心ꎻ通过资源、能源供给体制改革ꎬ提高能源供给效率ꎮ

针对上述瓶颈问题ꎬ党的十八大以后ꎬ商事制度在放宽准入、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上加速改革ꎮ

2013商登记制度年2月ꎬ28放宽工商登记条件日ꎬ十八届二中全会决定改革工ꎬ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ꎻ10月25日ꎬ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ꎬ确立了商事制度改革总体设计ꎻ11月12日ꎬ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ꎬ改革市场监管体系ꎬ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ꎻ12月28日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修改了«公司法»ꎬ明确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ꎬ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ꎬ为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ꎻ2014年2月19日ꎬ国务院决定修改«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废止2部行政法规ꎬ确保改

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务院各部门行

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等都需要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衔接ꎬ而2018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附录中明确列明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数据来源:WordBank»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nance②

Corporation:DoingBusiness2014andtheinInternationalFi ̄

字为在187个经济体中的排名名次ꎮ

Chinaꎬ括号里数革依法推进ꎻ3月1日ꎬ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启动ꎬ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序幕[8]ꎮ

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ꎬ在放宽准入、强化

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ꎬ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ꎻ第三ꎬ建成“全国一张网”ꎬ即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ꎻ第四ꎬ由国家工商总局协调37个中央部门达成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的共识ꎮ在优化服务上ꎬ改革主要围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ꎬ维护平等准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ꎬ以及合理利用竞争政策引导企业发展等ꎮ

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ꎬ准入方面的环节从7个变成4个ꎬ产品准入的许可由38类降到了24类ꎬ许可时间由60天降到9天ꎬ29个省实现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ꎬ部分省市开办企业时间降至8.5个工作日以内ꎮ此外ꎬ商标审查周期从«商标法»规定的9个月压缩到6个月ꎬ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ꎮ观察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可知ꎬ排名大幅度提升的原因在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投资者保护以及跨境贸易等多项指标得分有较大提升(见表3)ꎮ

监管和优化服务(“放管服”)上一系列改革紧锣密鼓地铺开ꎮ在放宽准入方面ꎬ最主要的改革就是前文论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体制的改革ꎮ与市场准入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企业登记注销手续得以简化ꎬ具体包括: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ꎬ改革了开办企业的注册资本、住所、名称、营业执照等ꎻ证照合一改革ꎬ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再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ꎮ在强化监管改革方面ꎬ与放宽准入相匹配的是原来的事前审批大部分转向事中事后监管ꎬ87%先后改为后置或取消ꎮ经过改革ꎬ目前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已经形成ꎬ具体包括:第一ꎬ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ꎬ出台«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ꎬ实现从年检到年报的转变ꎻ第二ꎬ在监管过程中全面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ꎬ随

 表3

项  目总体√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

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

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

据统计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的全部226项事项中的

2018年中国营商便利度变化情况

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

2018年排名

46281211427736411465661

201873.6493.5265.1692.0180.8606067.5382.5978.9755.82

20176585.4741.2165.7174.99605562.969.9178.9755.82

变化(%)8.64↑8.05↑23.95↑26.30↑5.81↑———5.00↑4.63↑12.68↑——————

  注:√代表营商环境改善ꎬ↑代表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提高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ꎬhttp://chinese.doingbusiness.org/zh/data/exploreeconomies/china

  五、结 语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市场参与者ꎬ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ꎬ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这些参与者的行为边

界ꎮ哪些归于市场决定ꎬ哪些归于政府管理ꎬ哪些归于社会中介组织协调ꎬ等等ꎬ这些都需要一整套基本稳定的制度来约束与维护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ꎬ一套简单、透明、公平的市场经济规则已经基本建立起来ꎬ政府权力

􀅰95􀅰

已经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ꎬ市场主体的活力不断被释放出来ꎬ改革的红利也已经逐渐显现ꎬ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ꎬ在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ꎬ在破除困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枷锁ꎬ构建公平竞争的环境、政策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ꎬ我国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并得到外界的认可ꎮ

需要指出的是ꎬ尽管在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中我国的名次大幅上升标志着市场经济逐渐成熟ꎬ但这种成熟在短期内可能并不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ꎬ相反ꎬ还有可能拖累经济增长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悖论ꎬ主要是因为下述三点原因ꎮ

第一ꎬ政府行为受到约束ꎬ作用空间受到挤压ꎮ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赋予了地方政府过多的自主裁量权ꎬ比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税收优惠、土地出让和劳动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空间ꎬ但随着制度的完善ꎬ政府这种深度参与经济活动的空间无疑会越来越小ꎮ显然ꎬ从短期经济效果看政府主动参与经济比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大ꎬ因此ꎬ随着政府逐渐退出ꎬ市场逐渐进入并发挥引导性作用之间有一个时滞效应ꎬ而这段空白期会使经济出现短暂的停顿ꎮ

第二ꎬ对企业的隐性优惠减少ꎬ显性制度红利显现还需要时间ꎮ如前所述ꎬ政府自由裁量权的减少意味着对于企业的隐性优惠政策会减少ꎬ隐性优惠的减少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融资成本都呈上升的趋势下ꎬ会进一步挤压一些企业的利润空间ꎮ尽管有普遍性降税降费的政策红利ꎬ但如前所述在税收压力驱动下财税部门会加大征收力度ꎬ因此ꎬ总的来看ꎬ景气周期中的微利企业的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甚至退出ꎬ从而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和经济升级ꎮ而微利企业退出与高利企业进入也会存在一个周期性时滞ꎬ同样会导致经济向下波动ꎮ

第三ꎬ中国经济内在要求与外部环境冲击的背离使转型难度加大ꎮ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完善制度ꎬ并用一套显性制度来替代􀅰96􀅰

长期以来的隐性制度ꎮ显性制度在对接国际规则吸引外资过程中更具优势ꎬ但受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ꎬ这种优势明显被弱化了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ꎬ世界经济在波动中运行ꎬ时至今日仍然没能回到景气周期的正常轨道ꎬ导致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ꎬ各国相继实施了税收竞争策略以吸引外资ꎬ一个必然的结果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难度会加大ꎮ外部环境恶化与内部经济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无疑也会削弱改革的政策效应ꎮ

由此可见ꎬ要顺利兑现改革红利ꎬ必须明确本轮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ꎬ而不是应对经济下行的短期策略ꎬ因此ꎬ必须增加战略定力ꎬ维持政策的稳定性ꎬ引导预期在合理区间ꎮ当然ꎬ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政策节奏ꎬ注意退出过快、进入过慢形成的政策真空期ꎮ同时ꎬ要关注企业显性制度成本下降与隐性制度成本上升的矛盾ꎬ关注显性税率降低与隐性征缴力度上升的悖论ꎬ关注显性制度环境优化与隐性监管力度加强的配合ꎬ使经济在合理的区间内波动ꎬ进而完成制度成熟化的内在要求ꎮ

参考文献:

[1] **出版社:«2018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年版ꎮ

»ꎬ北京:人民

[2] 李晶改革优化:«砥砺奋进“三个环境再创辉煌”工作综述———各地深化商事制度

»ꎬ«中国工商报»[4] 2018郑新业年策选择、1月2日ꎮ

»ꎬ«张力经济学动态、张阳阳:«»2019全球税收竞争与中国的政

年第2期ꎮ

[5] 高培勇和基本规律:«中国财税改革»ꎬ«经济研究40»2018年:基本轨迹年第3期、ꎮ基本经验

[3] 李克强cn/premier:«2018/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03/22/content_5276608.htmꎮ

»ꎬhttp://www.gov.[6] 李克强cn/premier:«2019/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03/16/content_5374314.htmꎮ»ꎬhttp://www.gov.[7] 张茅业更好地在市场当中进行公平竞争:«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于微观经济的干预»ꎬ新华网使企

ꎬht ̄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lh/2019-03/[8] «05商事制度改革大事记/c_1210073680.htmꎮ

月9日ꎮ

»ꎬ«中国工商报»2017年9

[责任编辑:房宏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