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来源:星星旅游
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第7卷第36期 .135. 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疗效观察 Effect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cervic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sacralinj ection 刘金良袁国涛王昌龙 (南京市铁心桥医院,江苏 南京,210012)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I5)36—0135 02 证犁:AGB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一2015年6月共6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l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骶管滴注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 o结 论: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颈椎牵引;骶管滴注;神经根型颈椎病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ing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cervic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sacral injection.Methods:64 patients of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from September 2012 to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3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and 3 leases in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ervical vertebra traction,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cervical rtaction combined with sacral injec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rg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of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3.9%.and 83.9%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rP<0.05).Conclusion:Cervic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sacral injection was na effective approach in rteat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Keywords]Cervical traction;Sacral injection ofcervical spondylosis;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36.061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50.0%~ 入治疗病例。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65岁者,妊娠或哺 60.O%),系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及颈椎先天性椎管狭 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 窄等因素所引起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 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 增生、肥大,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1],根性痛是神经根 肿瘤、感染等疾病患者;骶管注射周围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及 型颈椎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2]。 不配合治疗者;合并有明显椎管狭窄患者。 神经根型颈椎病好发与中老年,以男性居多,近年来随着手机、 1.4治疗方法 电脑等的普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多为单根神 1.4.1对照组 经根受累,也可由多节段病变致两根或多根神经根受压。我科 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坐位颌枕带牵引,头前屈15。左右, 应用颈椎牵弓f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临床 以3~5 kg为牵引起始重量并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不超过12 ,1次/d,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如症 1 资料与方法 状不缓解或改善不明显,可重复牵引治疗2~3个疗程。 1.1一般资料 1.4.2治疗组 所选64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6 ̄65 在颈椎牵引治疗前给予骶管滴注治疗,患者取侧卧位或俯 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4 d~7年不等,平均病程18个月。 卧位。常规消毒,用普通7号短针与皮肤成70。~80。穿刺,针 1.2诊断标准[3] 尖向头端直达骶尾韧带,此时有弹韧感觉,穿透骶尾韧带时, ①具有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其范围与受累椎节一致。② 可有典型的落空感,然后将针干向尾端倾斜,继续推进2~3 cm 脊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痛点注射治疗对上肢放射痛无显效。 后停针,针尖深度不超过第二骶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气 ③x线正位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生理弧度改变,椎间 无阻力及皮下气串感,遂给2%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量,相 隙变窄,骨刺形成。 隔5 min后,无脊麻现象,即可加压滴注给药。药物配法:2% 1_3纳入及排除标准 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2mg,地塞米松10mg,曲安奈德 纳入标准:年龄18 ̄65岁;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可纳 15 ̄25 mg,生理盐水,共100 ml。滴速先快后慢(一般45~ .136一 100滴/min),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全部加压滴完后拔针并以无 菌敷贴覆盖针眼,卧床休息10 min即可。如症状不缓解或改善 不明显,每隔7 d可重复上述治疗1次,共不超过4次。 2 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_41 ①临床痊愈:颈痛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 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②显效:颈痛及其相关症状基本消 失,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③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 定,停止治疗后有复发,对重劳动有影响;④无效:临床症状 和体征无变化或反加重。 所选64例患者均经门诊随访,最短随访3个月,最长随 访18个月,平均9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 效率8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H,%) 3 讨论 在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其病因较多,常 见有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及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 其引起颈肩部及上肢放射痛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侧后方突 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 根1 ,使其产生损伤、无菌性炎症、修复后反应等1 ,开始多 表现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因此,抑制炎性 渗出,消除局部的无菌炎症,减轻细胞损伤,改善局部循环, 促进神经根髓鞘修复,减轻神经根水肿及解除肌痉挛、增大椎 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并 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是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的关键。 3.1骶管滴注 骶管滴注治疗是将混合药液经骶管加压注入硬膜外腔直 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当大容量加压混合液经 骶管注入硬膜外腔时,可使药液充满整个硬膜外腔,并在一定 时间内保持着一定的液压,产生所谓的高压流团,对神经根周 围的粘连具有松解作用,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刺激这 是本疗法的物理作用【6, 。混合药液中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减轻 神经根周围的炎症、粘连,减轻局部水肿,减少渗出【1],促进 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局部代谢;维生素B 为细胞分裂和维持 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81,经骶管至硬膜外给药可显著减轻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 。 我们认为经骶管硬膜外持续给药,药物将作用于整个颈胸段硬 膜的神经,从而可使从颈部直至胸部所有脊神经支配的软组织 疼痛及病理变化同时得到改善,从而获得消除该区域内肌肉痉 挛的效果。因此,大容量混合药液经骶管加压注入硬膜外腔即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5 Vo1.(7)No.36 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们。骶管加压滴注操作相对简便,减少_rl 颈腰部硬膜外操作的风险,所有病人在治疗结束后,卧床休息 10min即可。 3.2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最常用方法,一般 予3~5 kg开始,在患者适应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重量,以患者 能耐受为度。通过颌枕带牵引可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减 少椎间盘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和对椎动脉的刺激, 并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1,hi。颈椎牵引可以极大 程度上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组织的血循环,加快炎症 吸收、消肿止痛,缩短疗程,具有有效便捷等特点[121。 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可有效发挥抗炎、止痛、改善局 部循环及代谢、减轻局部粘连及水肿、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 隙、减少椎间盘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对改 善症状效果显著。 4 总结 ①要防治结合,治疗后要加强颈肩背部肌肉康复训练,增 加脊柱稳定性,纠正颈肩部不良姿势,可有效预防复发;②本 治疗方法起效快,疗效显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发病例及 急性期病例尤为适合;③4个疗程后,效果仍不佳者,即便延 长疗程仍不会有明显改善;④本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有 胸腰椎源性疼痛患者疗效更佳;⑤个别患者滴注过程中可出现 头部不适,应调整滴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⑥部分治疗改善后 再次复发患者亦可重复上述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以防冉次 复发。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5 859. [2]戴力扬.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腰痛杂 志,1999,20(4):308—309. [3]韩济生.临床诊疗指南一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j三 辑)[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139. [5】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5,89 [6]叶军明,魏俊,曹建军,等.大容量硬膜外腔注射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神经 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J]l广东医学,2006,27(8):1194—1195. [7]彭宏.骶管滴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03,15(8):54. [8]金有豫药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 [9]吴春根,何安慰.硬膜外注射甲基维生素BI2治疗周围神经脱髓鞘痫变临 床观察Ⅲ.海军医学杂志,2012,33(4):219. [10】项小平,丁俊.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05,31(12):964. [11]周业华,王丽萍 颌枕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J1.中国f 床康 复,2002,6(14):2100. [12】丁风亚.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1.泰I J』医学院学 报,2008,29(7):506-507. 编辑:赵聪 编号:EB一15102316F(修 :2015—1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