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修养 促进护患沟通
标签: 语言;沟通;护患关系
语言不只是外部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心灵的写照。人的感情、愿望及对事物的评价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的。加强护士的语言修养,是促进护患沟通、做好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
1 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
护士如果不热爱本职工作,觉得护理工作没什么前途可言就必定会出现一些消极、悲观、牢骚满腹、情绪低落的负性心理。这样对待病人就会漠不关心、语气生硬,无形中加重了病人的焦虑不安。因此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敬业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2 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护士也不例外。当心情愉快时,护士的语言便会变得温柔、乐观、热情,这不但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感染患者,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使之看到希望。反之,如果护士的情绪烦闷、消沉,语言会变得生硬,缺乏耐心,甚至粗暴地激怒病人,使病人心情不愉快,增加思想负担,而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可见护士的情绪对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的技巧
3.1 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提倡解释性语言。护士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而应使用病人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护士在接触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热情、耐心、恰如其分的回答和解释。如对初次住院者,应向其详细地说明住院的一些规章制度,说明他所患疾病的原因、治疗措施、效果等。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和各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次日手术的病人,告诉其手术的必要性和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的情况,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合作。
3.2 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使用有理有据、真实可靠的语言。对于涉及病人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等方面的问题时,护士必须使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切不可随便乱说或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促进双方的沟通。
3.3 注意语言的礼貌性
使用尊重病人人格的语言。护士必须尊重病人,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既能赢得病人的尊重,收到以礼服人的效果,又能满足病人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这是护患心理沟通的首要环节。如对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和操作时,应向病人说清楚护士在做什么,需要其如何配合等事项,切忌生硬、命令式的语言。
3.4 注意语言的安慰性
使用同情体贴病人的语言。病人到医院求医,总希望得到同情、关怀和体贴,护士使用温暖、热情的语言,会使病人感到莫大的慰藉,这样不但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也促进情感交流,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护患沟通。
3.5 注意语言的慎重性
切忌伤害性语言。对一些疑难病患者,护士应对其说些鼓励的话语,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为这类病人一般都经过了多次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情绪比较低落、消沉、甚至绝望。护士应抓住病人治疗中轻微的起色加以鼓励,避免简单不慎的语言刺激。护士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不断提高语言修养。对一些受挫较深、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更要善于诱导病人说话、耐心诚恳地听病人说话,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了解病人的需要,使其心中郁结的苦恼得以疏泄,从而起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4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一门学问,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靠护士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学习,注重从小事做起,把积极的、具有治疗性的语言落实到护理工作中去。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到准确而不含糊,精炼而不冗长,热情而不轻佻,严肃而不刻板,真诚而不虚伪,求实而不浮夸。言语沟通就能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最终达到增进病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