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美术学习中整体观察方法的探究

对美术学习中整体观察方法的探究

来源:星星旅游


对美术学习中整体观察方法的探究

单位: 新沂市王楼中学 邮编:221433 作者:舒志芹

内容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整体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在高考美术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及本人的一些心得与经验。整体观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观察方法。要想让学生更好把握美术表现方法,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因为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等都会有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字: 整体观察

在进入表现对象之前,重要的不是先动手画,而是要先掌握一定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学会如何整体观察物体。整体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对于初学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和对事物深刻的观察认识,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于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习惯性毛病,而一旦个人的观察方法形成,再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个人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形式,要改变这种固有的观念和习惯是很困难的,教师也在教学当中也要十分注意这一点。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就像导演拿到剧本就应该在思想中形成这部戏或这部电影的整体\"视像\"一样。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1.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由于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迫使我们的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正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2.比较的方法。如果说前一种方法取得的是的整体印象,那么这种方法将是前者具体的补充。它可以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头脑中有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如果初学画的同学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

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避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灵魂开窍”之目的。改变初学者常有的那种将视点孤立地集中在对象某一细节上看一点儿画一点儿,画到哪儿算哪儿。或在各个部位转过来滑过去没有相互联系比较的局部观察习惯方法,对训练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和绘画才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动笔之前整体观察很重要,但在整个表现过程中整体观察就更为重要。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对象,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印象非常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描写对象表面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误,而导致种种画面上的错误,因而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的分析阶段。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正确认识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觉他”。在描写对象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的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柯罗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可见整体观察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的观察对象,这是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写生中没有任何鼓励的东西,它是秩序、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时纵观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么画什么,不仅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的主次虚实关系,而且会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句艺术格言“画鼻子时看耳朵”,因此实际写生时当然不可能各局部同时画,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总而言之,由于我们的绘画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相互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的去对待,最

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力的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向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有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入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从小至大,由简入繁的逐步深入,同时注意画面个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当中,始终贯彻并融入这个观察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这个学习方法,这一点显的尤为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