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高教论坛 2008年8月第4期 Higher Education Forum Aug.2008.No.4 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袁艳芳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摘 要:本研究测量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两所高校150名大学生的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在性别、地区、 父母不同教育水平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价值现;价值观教育;家庭价值观教育;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08104—0186—05 间具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形成对成员在观念上、情感 一、问题提出 上的不同影响。根据研究者辛志勇嘲对价值观教育 的观点,本研究旨在从价值观教育中家庭价值观教 价值观是人们在目标确立、手段选择、规则遵循 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 育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与其父母教养 方式的关系。希望可以站在父母教养的角度来谈大 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取向则是体系化的价值 观,指人们依据择定的标准对客体进行取舍选择的 学生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中家庭教育所呈现的特 点,从而为家庭教育或父母教养方式起到一定的借 鉴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结构化、自觉的价值体系[】一。既是文化的核心要素, 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 状况不仅反映着个体、群体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个体和群体的 行为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范、解释和预 测 。价值观教育历来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 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信 念、信仰的教育,是灵魂的锻造,是民族精神、民族气 节、民族凝聚力、文化经典的教育,归根到底是要使 人懂得什么是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最为有用的东西 并获得这种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因此,探讨如何促 1.被试:从山西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两所高校 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15O名,其中大一学生33人, 大二学生4O人,大三43人,大四34人;男生86人, 女生64人;文科艺术类85人,理工类65人;城镇 91人,农村59人;父亲学历按小学、初中、高中、大 学及以上顺序依次为14、39、77、2O人;母亲学历按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顺序依次为28、41、 71、10人。 使青少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养成所谓的正确价值观 即价值观教育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 2.研究工具:本研究选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评 价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两个调查 问卷。 不论在哪一个社会里,价值观教育都是一个艰 辛的过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成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评价量表由辛志勇编制,由 三个部分组成:被试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项目部分、 功。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样化时期,价值观教育的 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以往研究较多地探讨学校教 价值观教育内容部分和价值观教育方法部分。其中 价值观教育内容部分又分为理想中的、家庭教育、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方面;价值观教育方法分为 理想中、现实中两个方面。本研究仅选用量表中被 育在对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及作用。我国学者 寇珐[3]研究发现,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状况与家 庭因素,尤其与父母的养育风格、个体认同的影响源 密切相关。家庭养育风格的不同会导致家庭成员之 试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项目部分和价值观教育内容 中的家庭价值观教育部分。家庭价值观教育内容共 收稿日期:2008—05—09 53个项目,因素分析析出6个因子:第一个因子的 作者简介:袁艳芳(1981一).女,河南安阳人,苏州大学教育 学院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学习心理研究. 内容主要是尊重、宽容、积极乐观等个人品质方面 的.将因子1命名为人格品质取向(11项);第二个 因子的内容主要是缘、报应、运气、互利等带有功利 18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性及归因的不确定性,将因子2命名为功利与不稳 可以看出,与城市的大学生相比,家住农村的大学 定归因取向(8项);第三个因子的内容是友谊、责任 生,其家庭教育中对知识智慧方面重视得要更多些。 心、诚信等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将因子3命名为人 表1 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性别比较 际关系取向(7项);第四个因子的内容是公正、自 男 -k- t p 由、平等、爱等关于人类福祉取向(10项);第五个因 子的内容是关于忍、执着、务实、知足、顺从、敬业等 人格品 5.73±0.81 6.O5 4-.072 —2.540 0.012* 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方面的.将第五个因子命 质取向 名为态度价值取向(9项);第六个因子的内容是求 功利与 知、谦逊、赞赏、智慧等关于知识学习和学习态度方 不稳定 4.94±0.87 4.8O±O.86 0.924 0.357 面的,将因子6命名为知识智慧取向(10项)。信度 归因取 检验显示六个因子的AIpha系数分别为:0.8491、 向 0.7739、0.7687、0.8600、0.7517、0.8119.同质性系 人际关 5.71±0.78 5.994-0.78 —2.207 O.O29* 数均在0.70以上.可知此量表信度较好。 系取向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是1980年由 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I rrris等人共同编制 人类福 5.72±0.82 6.11±0.76 —3.O42 O.OO3** 的.该量表在1993年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出中文版。 祉取向 修订后的量表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因子.分别 态度价 5.69±1.02 5.79士O.67 一O.691 O.490 为情感温暖.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度干涉 值取向 (F3)、偏爱被试(F4)、拒绝否认(F5)和过度保护 (F6);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 知识智 5.93±0.77 6.35±O.58 —3.740 0.000*** 慧取向 暖.理解(M1)、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2)、拒绝否认 (M3)、惩罚严厉(M4)和偏爱被试(M5)。各分量表 注:*表示p<0.05.**表示p<O.01,***表示P<O.001 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一O.88之间.分半信度系 下同 数在0.5O~O.91之间 。 表2 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地区比较 3.具体施测:按班级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一次 城 乡 t p 完成.时间为3O一4O分钟.测试时间为2005年5 月。 人格品 5.89±O.8O 5.86±O.76 0.234 O.815 4.数据处理:采用St 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 质取向 入和统计分析。 功利与 不稳定 三、研究结果 4.96士O.84 4.74士0.89 1.529 O.128 归因取 1.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分析 向 分别以性别、地区、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 人际关 5.85±O.78 5.81±O.83 0.325 O.745 平为自变量,以价值观教育内容的6个因-y:-为因变 系取向 量进行统计分析。 人类福 (1)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 5.91士O.86 5.87士O.76 O.28S O.776 祉取向 采用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考 察男女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差异,结果如表1 态度价 5.66士O.67 5.85±1.14 一1.287 0.200 所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中,在人格 值取向 品质取向、人际关系取向、人类福祉取向和知识智慧 知识智 取向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知识智慧方 6.O2士0.78 6.27士O.58 —2.261 0.025* 慧取向 面的差异极其显著。而且在这些方面均是女生得分 高于男生得分。 (3)父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 (2)不同地区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 育比较 考察不同地区(城或乡)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父亲不同教育水平的 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家 大学生在家庭价值观教育中的差异,结果表3所示。 庭价值观教育的差异仅表现在知识智慧取向上,而 在人格品质取向、人类福祉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方 在其他五种价值观教育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1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3父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价值观教育比较 均方 F p 人格品质取向 1.62 2.725 0.046 功利与不稳定 O.O4 0.058 O.982 归因取向 人际关系取向 1.73 2.852 O.O39* 人类福祉取向 2.33 3.683 O.Ol3* 态度价值取向 O.63 O.8O9 O.49l 知识智慧取向 O.5O 0.943 O.422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表4是父亲不同教 育水平的家庭价值观教育的LSD检验结果。 表4父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价值观教育的LSD检验 (I) (J) 均差 学历 学历 (I—J) 标准误 p 人格品质 小学 大学 一O.64 O.26 O.Ol5* 取向 高中 大学 一O.49 0.19 0 011 人际关系 小学 大学 一O.7l O.26 0.008* 取向 高中 大学 一O.47 O.19 O.Ol6* 小学 初中 一O.48 O.24 O O5O* 人类福祉 小学 大学 一O.87 O.27 0.OOl** 取向 高中 大学 一O.47 O.2O O.Ol8* 由表4可以看出:三种取向上的差异均存在于 父亲学历是小学的与父亲学历是大学的学生; 父亲 学历是高中的与父亲学历是大学的学生。人类福祉 取向上的差异还存在于父亲学历是小学与父亲学历 是大学的学生之间。 (4)母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 育的比较 表5母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价值观教育比较 均方 F p 人格品质取向 1.O3 1.695 O.17O 功利与不稳定 O.16 0.207 O.891 归因取向 人际关系取向 O.82 1.312 O.273 人类福祝取向 1.91 2.982 0.033-y ̄ 态度价值取向 O.25 O.311 O.818 知识智慧取向 O.94 1.812 O.147 表5结果为母亲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家庭价值观 教育差异比较,可以看出;母亲的不同教育水平在对 大学生教育中仅在人类福祉取向方面存在差异。 LSD检验结果揭示出如表6,这种差异存在于母亲 188 学历是小学的与母亲学历是高中的大学生之间。 表6 母亲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价值观教育的LSD检验 (I) (J) 均差 标准误 p 学历 学历 (I—J) 人格品质 小学 高中 一O.38 O.17 O.O27* 取向 人类福祉 小学 高中 一O.49 O.18 0.006* 取向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分析 以性别为自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因变 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无论 父亲还是母亲在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育中,差异均 存在于惩罚严厉与拒绝否认两种教养态度上。而量 表中其他因子在男、女学生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很明显,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与女孩相比,父母对 男孩会更多地采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态度 与方式。 表7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比较 男 -k- t p F情感 温暖、 2.8l±0.42 2.89±0.37 一1.2l4 O.226 理解 F产玩 惩罚 1.66±0.56 1.37±O.38 3.823 0.000*** F过干涉 分 2.O7±0.42 2.O2士0.31 Q.942 0.348 F偏被试 爱 2.04士O.7l 2.O8±O.73 —0.333 0.740 F 拒 绝、否 1.59士O.59 1.36士0.42 2.802 0.006** 认 F过度 2保护 .18士0.45 2.14士0.47 0.497 O.62O M情感 温暖、 2.97士0.50 3.07士0.40 —1.340 O.182 理解 M过分 干涉、 2.18士0.38 2.23士0.33 ——0.827 O.41O 保护 M 拒 绝、否 1.64士0.63 l_47士0.42 2.027 0.044* 认 M产磊 惩罚 1.54士0.62 1.3O士0.38 2.844 0.005** M被试 偏爱 2.O5士0.66 2.O8士0.70 —0.207 O.836 3.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 关分析 表8所表示的是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量表各 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各因子积差相关结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8价值观教育各因子与父母 教养方式各因子相关矩阵 人格品 功利与 人际关 人类福 态度价 知识智 质取向 不稳定归 系取向 祉取向 值取向 慧取向 因取向 F情感 0温暖.357 0.312 0、257 0.31O 、 0.15O 0.388 理解 ** ** ** ** ** F惩罚 一0、228 产疡 0.1 25 —1.193 ——0.230 * —0.15O 一0、3O7 ** F过分 0干涉 028 0.256 .** 0.037 0,005 0.023 —0.111 F偏爱 被试 一0.100 0.094 —0.033 —0.107 ——0.050 0.110 F 绝拒 一—0.1S7 一O.195 —0.1 73 0.33l 、否 0.1S7 0.152 认 * * * ** F过保护 度 一O.050 —0.007 一O 0l8 —0、01 4 0.01S 一0.071 温M情感 暖0.1I】 00389 0.388 0.285 0.365 、 .08】 .理解 ** ** ** ** ** M过分 干涉、 --0.O72 O.】3】 0.0】】 一0.O3 0.004 0.O63 保护 M 绝、否 ~O.2】8 拒 0】{3 —0.】54 0.】95 0】“ 一0.】99 ..认 ** * M惩罚 ~0.255 0107 ——0.2O8 —0.2O6 —0.】66 —0.189 产疡 ** .* M被试 偏爱 ~0.1 32 0.O66 —1.121 —0.103 —0.068 0.0,19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 的教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中的五种取向(功利与不 稳定归因取向除外)均存在正相关;父母采用惩罚严 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中的五种取 向(功利与不稳定归因取向除外)均存在负相关;父 母采用过分干涉、保护以及偏爱被试的父母养育方 式与价值观教育中的六种取向均不存在相关(仅父 亲的过度干涉在功利与不稳定归因取向上存在正相 关)。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就集 中体现在情感温暖理解的养育方式还是惩罚严厉与 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上。 四、讨论 1.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的家庭价值观教育 差异很大,在人格品质取向、人际关系取向、人类福 祉取向和知识智慧取向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并且在知识智慧取向上的差异尤为显著(p< 0.O01)。在这四个方面都是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得分。 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中,对女生的价值观教育更为关 注更为严格。对女生在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人类福 祉取向上的严格教育可以理解为与女生将来的社会 角色即妻子、母亲有关,也与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 主内的观念有关。在知识智慧方面的显著差异可以 认为是当前女性就业压力太大的原因,现实生活中 也存在女大学生考研率要远远高于男大学生的现 象。现代社会对女性提出的新要求与我国传统观念 之间的矛盾致使女性在许多方面面临着压力,在对 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也只能迎合社会。对女生在上述 方面给予更多关注。(2)地区差异。来自城市和农 村的大学生。其家庭价值观教育在知识智慧方面存 在显著差异,这是不难理解的。农村的家长要想孩 子成功、有出息似乎更多得需要依赖于考学这条路。 因此,农村大学生在其从小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中知 识智慧方面也就高于城市的大学生了。(3)父母教 育水平的区别。父亲的不同教育水平(主要表现为 小学和大学。高中和大学)在对子女价值观教育中。 在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与人类福祉取向上存在显著 差异。母亲的不同教育水平(表现为小学和高中)在 子女价值观教育中。在人类福祉取向上存在显著差 异。很显然,学历越高的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中。越关 注孩子的尊重、宽容、积极乐观等个人品质取向方 面;孩子的友谊、责任 12-、诚信等人际关系取向方面 以及孩子在公正、自由、平等、爱等人类福祉取向方 面。这样的结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得到 很好的解释,有着较高学历的父母。通常在家庭物质 生活条件方面较殷实、富足。在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 足的前提下。父母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 更高层次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等等。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性别 上。父母对男生的教育会更多的采用惩罚严厉、拒 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这是与男性的气质特征、性格 特征密切相关的,与女性相比,男性较多的具有好 动、调皮等不易教育的特征,因此父母采用较严厉的 教养态度。 3.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父母教养方式间存 在显著相关 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的父母,在 对孩子教育中也倾向于关注孩子的人格品质、人际 关系、人类福祉、态度价值和知识智慧发展;采用惩 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养育态度的父母,在对孩子 教育中则对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人类福祉、态度价 值和知识智慧的发展不够重视。这一点正好验证了 本研究的假设,即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在对孩子价 值观教育中也会有不同侧重点。积极的教养方式会 】8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更重视孩子在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人类福祉、态度 孩子的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与人类福祉取向上发展。 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表现为父母对男生采用较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 的教养方式。 5.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父母教养方式存 在显著相关,表现为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 价值和知识智慧的发展,这就体现了更尊重孩子,更 关注孩子性格、人格的发展,更人本的教育态度与理 念。相反,消极的教养方式则往往忽视孩子在这些 方面的需要。这"dz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希望父母 们对孩子采取情感温暖理饵的积极的养育方式,给 孩子更多的人本主义关怀与理解,注重孩子在多方 方式的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中"dz倾向于关注孩子的 面的成长,特别是人格品质方面的健全。尤其处在 人格品质、人际关系、人类福祉、态度价值和知识智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孩子们需 慧发展;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养育态度的 要来自家长更多的关心与指导,需要父母用积极的 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中则往往在这些方面不够重视。 养育方式引导其形成积极的fir值观。 参考 文 献: 五、结论 [1]金盛华.王怀堂.当代农民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3,(9):2O一25.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家庭价值观教育上存在 [2]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EJ].教育 显著差异,表现为父母更关注女生的人格品质、人际 理论与实践,2002.(22):53—57. 关系、人类福祉和知识智慧方面的价值观教育。 E3]寇或.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及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2.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家庭价值观教育中仅在 [J].社会心理研究,1999.(2):l5—21. 知识智慧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农村的孩子 [4]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J].中国心理 接受到的价值观教育在知识智慧取向上更为重视。 卫生杂志(增刊).1993.2l3—2l4. 3.父母不同教育水平的大学生在家庭价值观 (责任编辑:梁梅) 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学历的父母更关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Value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0f Undergraduate YUAN Yan—fang XIN Zhi—y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 Abstract:This study used the questionnaire of value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value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f undergraduate.150 college students from Shanxi University and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were grouped by the variables of male and femalel city and country;education of parents 。Dat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1)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city and country;and the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on the family values education。(2)There is also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on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3)There i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value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values l values education;family values education;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1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