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
大家好。梁家煤矿机电二区现有员工143人,下设4个大班,主要负责全矿井下供风、供水、供电、排水、副井绞车、压风机、矿灯自救器和水处理等工作。近几年,根据集团公司、矿关于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本质安全提升年”为主题,以文化管理为引领,先后创出了连续14个月机电“零事故”,连续36个月无严重“三违”的历史最好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抓双基。“双基”建设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抓好“双基”建设就抓住了安全管理的牛鼻子。我们以抓“双基”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工区各项基础管理和班组自主管理进一步加强,人与设备、人与环境、设备与环境更加和谐。建立了“干一备二想三”工作模式。根据矿早调度会议和职能部门的有关安排,利用每天早晨工区碰头会时间,落实前天工作落实情况,安排当天各班组工作重点,研究第二天、第三天工作计划,基本做到了超前预测、超前谋划。首次组织整理了《10KV交联电缆中间头终端头制作工艺》、《钢丝绳插接工艺》,提高了维修工的整体工艺水平。
抓培训。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我们确定2011年的人才梯次培养工作思路是“11334”:“1”是完善一个机制,也就是“先岗位后维修”的人才培养机制;“1”是根据机电不分家的原则,打破技术员原来的按电气机械分工的习惯作法,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3”是突出三个层次,即技术员、维修工、岗位工(“三
1
知四会”、记录规范周);“3”是突出三个重点,即自动化技术、特殊工程施工工艺(换首绳尾绳、换罐笼等)、电气焊工艺;“4”是发挥四个载体作用,即网能大学、职业培训师、技术比武、小改小革。
抓技改。王总在集团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与小改小革活动,依靠员工破解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我们制定了全年完成36个小改小革项目,其中:上报矿12个,工区内部24个的奋斗目标。对工区内部小改小革按照鼓励奖50元、三等奖100元、二等奖150元、一等奖200元、特等奖300元等给予不同奖励。今年1-2月份,他们先后对1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和1个鼓励奖给予了奖励,调动了全区参与小改小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特别是党小组长张建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独立完成了3个小改小革项目,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以“实名制”小改小革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目前我们实名制表彰的群众性革新项目共计3项,“张守峰四采泵房排水法”、“张建松高压连接器对接支架”、“温波阀门开启扳手”等创新项目的实名制推广,充分调动了员工推进精益生产的能动性。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对集中轨道猴车安装、煤4六采暗斜井皮带安装、副井上(下)小架梁工程和6KV高压电缆做头工艺等进行了总结提炼,为下一步再次施工和推广提高打下基础。在四采变电所、中央变电所等处供水管路上安装了耐震压力表,实现了由感性到量化的转变,加快了事故判断和处理速度。
抓达标。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
2
综合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现场管理是实现生产顺畅、安全稳定的根本保证。开展阶段性集中整治活动。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记录规范周”、“铭牌整治周”、“责任牌整治周”等阶段性活动,重点对岗位工记录填写、设备铭牌面貌、责任牌封装等薄弱环节进行了集中整治,从而提高了精细化管理的程度。我们对井下大约11000米供水、排水管路的快速接头螺栓进行了涂油防锈,实现了更换管路由剁螺母到卸螺母的改变,既加快了施工速度,又提高了安全系数。
抓文化。打造本质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落实公司“11223561”安全工作总体思路的需要。从今年开始,我们制定了非工作时间(下班后)安全计划,把2005年以来全区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发生的各种意外伤害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在工区会议室和网站设立了“光荣榜”,在班前会大力宣传各班组取得的成绩和“亮点”,对1-2月份在开展“我为工区做贡献”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各班组申报的7个小改小革项目兑现了奖励,从而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抓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组织学习了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的经验。在工业界,“杜邦”与“安全”已是同义词,各大公司衡量安全技术标准时,均以杜邦为参照物。杜邦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工业企业平均10倍;杜邦员工上班时比下班后还要安全10倍。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