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二、自我诊断(预习)
一、局部抗战 时间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事件 1931年 国共合作抗日(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正面战场(国民党为主导) 敌后战场(共产党主导) 年,日本制造了 国民党推行 方 ,标志着 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 ,揭开据地,对日本实行 ,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寄希望于英美等国。 由游击队改编成的 1月,日本对 发动侵略国民党19路军奋起反抗。 坚持抗战。(杨靖宇、赵一曼) 战争。 3月,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 。 日本矛头指向 ,实 际控制 三省,策动“ ”等一系列事变,总称 。 1932年 1935年 1936年 1935年12月9日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史称 。(意义) 发表《 》即八一宣言,号召 。 名词解释:“西安事变” 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与国民政府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 主张,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它促进了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二、全面抗战
时间 1937年 国共合作抗日(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正面战场(国民党为主导) 敌后战场(共产党主导) 7月7日,制造 国民党分批召开 , ,又称 ,中国全面抗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抗日民族 战开始。 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国民党组织 ,粉碎日工农红军改编为 和 防御 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日军进攻山西(1937.09) 制造 (1937.12.13日开始) 国民党军队在太原会战的 八路军在 取得大捷,(华北战场最大、最激烈战役)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8月下旬,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通过了《 》和《 》标志着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事件 1938年 阶段 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 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长官 6月中旬,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指挥,取得 ,是《 》科我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学论证中过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1
对日作战最后胜利。 1940年 1941年 相持 阶段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会战结束,抗战进入战略相持武汉 阶段。 日军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日军侵华暴行: “以华制华”,扶持傀儡政权 “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 “粮食统筹”,强行征购、配给 敌后实行“三光”“扫荡”政策 重庆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实行细菌战,“731部队” 推行“慰安妇”制度 亲日派汪精卫叛国投敌 建立巩固敌后革命根据地,开展 ,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兵力。 南京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八路军以破坏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民党发动 ,破坏统共产党坚持 一战线。 方针,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12月,开始的第三次 取坚持敌后抗战,扩大和巩固抗日民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主革命根据地。 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 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开展 、 及 运动。 外交:国民政府废除治外法权 局部反攻 1945年4至6月,毛泽东在 发表 的政治报告。 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 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 豫湘桂战役失利 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 阶段 宣布 。 三、国际社会 时间 1931-1941 1941年 国际社会 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中国抗战得不到国际援助 苏德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 , 爆发 以中、美、英、苏为首在华盛顿签署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 举行会议,通过 ,决定 。 5月 宣布投降;8月美国在 和 投下原子弹。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2年 1943年 1945年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 。 ②重新确立了 。 ③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 。 请思考: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 3、正面战场以及开辟敌后战场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重难点)
2
以全面客观地方法探究抗战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其一,贡献粮食······从1941年7月到1945年6月,大后方通过征购和佂借等方式从农民手中所得的稻麦总量约为四亿担左右,从而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应。其二,补充兵源.......正面战场八年抗战中,从大后方补充兵源达1422万人,在这些病人中,大多数为农村青年。其三,参战杀敌……大批不穿军装的武装农民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地道战等。其四,战勤服务……战地附近农民踊跃参与运输物资和伤员、侦查、向导、袭扰敌人、坚壁清野等。 -----------------秦兴红、廖树芳、武岩《论抗日战争的中国农民 》
材料二:两组图片: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图片、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图片。
材料三:回望中国抗战,在战略防御阶段,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当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由东往西且战且退之时,八路军、新四军勇敢东进,深入敌后,站稳脚跟,开辟敌后战场,使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未能达到,战线延长。牵制日本大量兵力,这是中国战场的特色和壮举。如果没有正面战场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是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有力牵制、打击,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更大,有些战役失败的也将更惨。 -------------央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材料四:两组图片:国内世界各地和海外华侨抗日救亡图片、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援抗战图片。
四、巩固练习
1.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共产党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C.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D. 国共两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2.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3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由于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3.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其中在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 )
A. 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 C. 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5.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 B.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6.如表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时间 1937年7月 1941年2月 1945年8月 侵华兵力陆军师团 32个 35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 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 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 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 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五、课后重点问题总结
1、掌握抗战过程的重大事件的时空线索 2、抗日战胜胜利的意义
六、知识链接
参考答案:ABCCDC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